APP下载

花鲢养殖技术

2022-11-08本刊通讯员王莉莉

电脑迷 2022年2期
关键词:碳源肥水养花

本刊通讯员 王莉莉

花鲢俗称胖头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每年的产量和销量在水产品类名列前茅。虽然花鲢肉质鲜美,但养殖花鲢却是一门技术活。现将花鲢的几点养殖技术分享如下。

1 大湖泊、水库主养花鲢模式

1.1 一次放种,两次捕捞

花鲢鱼种为0.15~0.3千克/尾,每亩放70~100尾,0.6~0.75千克的投放50~80尾/亩,7—8月份开始捕捞大的(2千克以上),剩下的10—12月份捕捞;白鲢每亩配放20尾,投放适量的鲫鱼、鲤鱼和草鱼。

1.2 一次放种,年底捕捞

花鲢鱼种为0.15~0.3千克/尾,每亩投放120~150尾,养到年底(2千克以上)捕捞;配放白鲢20~30尾/亩,并投放适量的鲫鱼、鲤鱼和草鱼。

2 中型精养水体主养花鲢模式

放花鲢鱼种每尾0.15~0.25千克、0.5千克左右、0.75千克左右的各50尾左右;放每尾0.15千克的白鲢30尾左右;另放一定量的鲫鱼、鲤鱼和1 000尾左右草鱼,正常投喂饲料。从7月份开始,把握市场行情,捕大留小。花鲢总产量在每亩250千克以上。

3 渔肥的选择

常规氮肥和磷肥、农家有机肥占总施肥量80%~90%;还需要根据水质施用一定量生物渔肥、芽孢、碳源、粪链球菌、全价微量元素水立肥等生物肥,占总施肥量10%~20%。这些生物制剂不但营养丰富、全面,而且还能肥水、改水、控水,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花鲢喜食的浮游生物,能为花鲢的高产养殖提供保证。

4 水质控制问题

主养花鲢需要每升水含有30毫克以上生物量的肥水(透明度20~25厘米,pH7.5~8.5,总氮0.3~0.6),使用生物渔肥、芽孢、碳源、粪链球菌、全价微量元素水立肥等生物肥,所含成分丰富,功能多样。水不够肥,花鲢食物不足,生长速度会减慢。水体浮游生物总量不足,下肥量过大,就会出现微囊藻,造成饵料生物减少,花鲢的生长速度也会减慢,且品质下降,出现异味,须科学控制水质、科学施肥。

5 水体能量流动

施肥是促进浮游生物的物质基础,把肥料转化成生物需要有能量的参与。太阳光是促进生物繁殖的主要能量来源。在低产量池塘,仅靠太阳光就能满足要求,但是高产池塘就完全不同,饵料生物絮团的发育需要大量的外援能量,在肥水中后期,特别是在花鲢生长的旺季,及时补充高能量的肥料,促进饵料生物发育,是高产的保障。另外,在水温较低和阳光不足的冬春季节,适量使用高能碳源,促进低温生物絮团发育,使花鲢尽早得到食物,强健体质,能有效增加产量,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春夏之交时暴发出血病。

6 施肥原则

花鲢养殖的施肥原则有三个。第一是冷水施肥,早肥水,花白鲢早生长,体质好,对疾病抵抗力强;第二是瘦水慢肥,水特别清的时候要少量多次施肥,待透明度降低到30厘米左右才可一次性大量施肥,瘦水施大量肥会导致肥料转换率低,还可能引发蓝藻;第三是肥水猛肥,水比较浓的时候也是花白鲢生长最快的时候,不要等到水清了再下肥,要趁水还肥的时候下肥,以加快肥料转化成饵料生物,让饵料生物的生产不断链条。

7 病害防治

重点是要在气温、水温多变季节来临之前,做好花白鲢的饵料培育,只有让它们吃得饱、体质好,才能抵抗水温波动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碳源肥水养花
养花人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春天是个养花的人
水稻土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
巧制养花神器
养花让我如此美丽
吊兰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关于加强黄河下游淤背区土地肥水管理的探讨
从进水碳源角度分析改良A2O工艺生物除磷作用
冬小麦高产与超高产需肥水规律分析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