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2022-11-08沈益明常熟市交通工程管理处
沈益明 常熟市交通工程管理处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想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稳定发展,就应充分发挥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提升,这对推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意义极大。当前,社会经济运行环境极为复杂,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内控管理,加强各项风险防范,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然而,调查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单位会计内控环境薄弱,会计内控机制存在很大问题,会计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漏洞,不利于事业单位良性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要正确认识,不断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理念,严格执行会计内部控制,为事业单位业务运转提供保障,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实现。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概念
会计内部控制也叫内部会计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有关资产和负债,预算和决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等各项业务的处理、控制而建立起来的会计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保持会计内控安全而采用一系列内控制度的统称。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完整性,要保持会计记录准确、完整,不存在疏漏,会计记录的内容要齐全;二是及时性,会计人员要对经济事项及时记录、及时反映;三是分类合理,会计人员要按会计规则及记账要求,对经济事项反映的业务内容进行科学描述,保证会计记录合理的经济事项;四是估价恰当,对经济活动及往来业务要按规定的计量模式进行准确记录,对于未确定的业务要采用恰当方式进行科学估价,防止出现重大偏差;五是充分披露,会计人员要按会计管理要求,对发生的经济事项及业务活动做到充分披露,不得隐瞒,也不得虚报。
(三)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包括系列控制制度与执行措施,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从财务会计到预算会计都起着规范作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如何,与制度设计、采用方式方法与制定原则有很大关系,要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应当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所有业务的全面控制,整个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包括预决算业务、人员活动、办公支出、事业单位各项经营业务等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所有相关事项,都是必须纳入管理范围,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对象,对所有会计工作进行全面反映、全面控制。二是重要性原则。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也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要突出重点,对重要业务、重大经济事项要进行重点控制,如对业务风险点、关键岗位要重点防控。三是客观性原则。会计内部控制是一套规范化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及预算会计信息都要准确无误的记录,如对经济事项或会计报告,不能凭会计人员或管理者的个人主观意愿去办,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有一说一,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及预算会计信息。
二、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会计内部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事业单位要求更高,事业单位既要履行好管理与服务职责,又要保持自身业务全面发展,因此,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它在事业单位强化会计监督、促进会计工作质量提升,提高单位内部运转效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当前,事业单位与外界业务往来不断增多,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形势也变得日益复杂化。事业单位要处理好会计业务,对经济事项及业务活动进行精确处理,就要根据会计处理原则,结合经济事项发生的背景,对业务活动进行认真分析,做好会计核算与会计记录,从而保证会计业务处理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与其他业务工作处理不同,会计业务至少需要二人及二人以上进行处理,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才能确保会计工作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按照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做好岗位职能配置,通过岗位相互牵制,加强对经济事项的监督,保证业务处理规范,会计核算准确高效,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其次,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开展离不开资金活动,其中,资金基本是由财政拨款解决。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事业单位就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各项业务良性运转。为此,事业单位就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运用预算方式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及各类资金进行整合,做好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对各类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发挥出最佳使用效益。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就是从多个角度强化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以预算方式强化内部约束,建立预决算公开机制,协调树立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预算管控意识,各项开支合理、规范,实现最佳效益。通过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最后,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发展并不能保证一帆风顺,在业务开展中,风险无处不在,对事业单位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就是要强化内部监督,对业务活动及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保证事业单位收入来源合法,支出渠道规范,在业务运营中,通过规范流程管理,严格财务会计操作程序,落实审批制度,执行财务结算纪律,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实行管理精细化,从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有利于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各项业务顺利运转的基础,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会计内部控制提供支持。然而,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实践现状看,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内部控制观念缺乏
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会计内部控制理念,不清楚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有的事业单位受传统会计观念的影响,只是局限于简单地会计核算记账事务,没有从单位全局角度看待会计管理问题,从而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会计工作质量低,会计工作效率不高,会计人员只是充当着“付款员”、“记录员”的职责,在事业单位管理与决策中没有参与其中,内控把关不严,会计管理中出现了不少漏洞,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却未引起重视。
(二)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与运行体系可以保证各项业务有序运转,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发展。制度约束的不仅是“人”,而且涉及到系列业务活动,都在约束之列,从而确保业务财务规范运行。从事业单位会计运行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没有制定规范化的会计内控制度,岗位设计不规范、职责分工不科学,实际执行中漏洞很大。表现为审批权限过大,缺少有效监督,会计岗位兼职过多,出纳或会计还兼职纪监工作,会计业务工作成为“副业”;又如会计体系不健全,审批、稽核、记账、报账及报表等业务体系模糊,责任界限不清,审批之后基本上不管会计处理,业务对账不及时等。
(三)内部监督机制弱化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仅凭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层次的内部监督,才能保证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然而,从会计工作实践看,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为健全,内部监督不力,存在很大风险隐患。部分事业单位因人少事多,尚未建立内审机构,对会计工作没有开展审计监督。同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定期对账机制,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较大差距,如对部门未执行立预算管理制度,部门间开支相互攀比,不注重节约开支,如人走了,办公室空调不关,纸张浪费现象严重,水电费、办公费持续上涨。造成事业单位各项支出超支严重。
四、事业单位优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树立内部控制理念,认清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
当今,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着重大转型期,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具有重意义。为此,事业单位负责人应当对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学习内部控制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保障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良性运行。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会计内部控制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会计内部控制发生问题,事业单位负责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事业单位负责人要对内部控制高度关注,亲自抓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检查与督导,积极支持财务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务会计法规,坚持财务会计处理规则,为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能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好会计人员的挑选工作,将会计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选配在会计岗位上,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内控意识,不断提高会计内控专业化水平,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加强内部风险防范,确保会计工作质量提升,为事业单位发展作出贡献。
(二)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不断优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应当从自身管理实际出发,对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查找问题根源,可以从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强化内控管理。一是要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会计工作规范运行,离不开一套科学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对相关会计法规进行学习,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结合事业单位的规模大小与业务运行状况,制定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公务费开支标准,、财务报销流程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保证会计内部控制有序实施。二是要优化会计内控体系。财务会计是一个单位的重要工作,事业单位要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一般来讲,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应当保持独立性,直接有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人员配备要齐全,会计业务运行要规范,这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做好会计岗位设置与配备,做到会计岗和出纳岗,经办人和审批人要实行分人分开处理,财务章和印鉴章分开保管等有效措施,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当设置一个稽核岗。对于各个岗位职能分工要明确,会计流程要清晰,责任要到岗,按相互配合与监督原则分工,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做到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监督,并通过制度设计确定下来。
(三)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对业务财务实现全面监督
内部监督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有序执行。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加以重视,要完善监督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要实现“全覆盖”。为此,事业单位应当从如下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可组建内部监督网。事业单位中如设立了内审部门,则由内审部牵头;如未设此机构,可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科室职能进行整合,以内部纪监机构为主体,发挥办公室、工会、群团等组织的作用,组建财务会计监督小组,月或季度开展一次财务会计及业务工作大检查,将业务活动与财务工作相对比,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落实到各部门,督促整改。另一方面,采用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分账核算。要做好各部门收支预算,确定支出限额,对公用以费预算到部门,实行限额控制,如水电费、办公费落实到科室、部门,在限额内使用,超出部分由得部门人员分担,强化各部门的节约观念,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
五、结语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业务良性运转的基础。事业单位应当认清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发挥预算管理的优势,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