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维度

2022-11-08吴晓芹

文教资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史大学生

吴晓芹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党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既是顺应当前社会变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掌握好目标导向维度、内涵体系维度、方式方法维度,着力培育有志向、有本事、有责任的青年,并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

一、目标导向维度

通过党史教育,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辉煌发展目标相结合,把“小我”融于“大我”当中,实现“知”与“行”两个方面的发展。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自信

在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宏观把握党带领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断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并走过了一条有利于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特色路线,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规律中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认同和正确认知。在实际的党史教育中以其体现党史的积极思想内容进行传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具体实践中增强政治自觉性,不断加深对党的成立、发展壮大的历史的理解,对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优良作风的全面把握,引领大学生更加了解党、认识党、接受党、热爱党,向中央看齐,自觉坚持“四个信念”,做好“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使学生自觉地向历史中的模范人物学习,用坚强、高尚的政治信念武装头脑。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大学生党史教学,才能使其在纷繁变化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制度、经济运行和社会中保持政治定力,指导大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观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变化,坚定正确经济政治学理论立足点,从思维上明辨历史好坏对错曲直,在思维行为上自觉地反对和抑制各类错误思潮,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意识地为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致理念而努力奋斗。

(三)引导大学生继承红色基因

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就要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领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改造、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懈探索与艰辛实践,认真领悟和把握党史蕴含的重大内涵,深刻了解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造中的重大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让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整体至上、自强不息的优良道德传统,奋不顾身、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信念,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保持廉洁、修身、自律的人格和精神。从长远来看,使学生能够分辨善恶,自觉反对各种腐朽思想,树立崇高正义、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文化,形成诚实守信、善待他人、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学生中延续和发扬。

二、内涵体系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动力,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一)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引导学生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随者

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组织,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准确指引,而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也一直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展不懈奋斗。党的百年历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与前进过程的反映,也是为实现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百年奋斗史。与此同时,要想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就必须推动学生主动去领悟这个信仰本身的价值立场与理论魅力,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最佳平台之一。思政课教师可以有效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与归纳,以系统化、体系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再以条分缕析的讲解,深化学生对百年党史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推动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本质内蕴与思维逻辑。学生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和实现人民幸福的巨大意义,认识到共产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与新时代中国相分离,而是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最终,有利于筑牢学生的信仰,并在实践维度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践行者和追随者。

(二)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动力,引导学生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者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百年党史作为思想教育和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主要抓手,充分运用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把共产党的百年斗争发展史生动活泼翔实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更加理解共产党的崇高使命和艰巨责任;把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党给全国人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更加清楚自己将是新时期新的伟大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从而培养了学生更加坚强的政治使命感;把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历史经验、崇高精神等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目的是引领学生进行自身内在变革,加强思想认知,使共产党的先进理论文化等资源深度地自我内化,滋润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促使其永远坚持社会主义理想。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学生在当前学习中和今后的工作中永远坚持党的正确方向,坚持践行共产党的理论、政治学方向和道路,形成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切实践行共产党的光荣主张;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科学的共同奋斗基本目标,并最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体现自身相应的价值,做建设过程中的合格参与者。

(三)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引导学生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铸魂的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是给学生的灵魂以营养的一门课程,增强学生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的之一。在百年的奋斗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永远坚持着初心和宗旨,呈现出百倍的信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注入了磅礴的精神力量。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清晰透彻地将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昂扬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必胜信心教授给学生;指导学生主动地从百年党史中吸收时代精神营养,坚定信念,提高自我奋进的精神力量,培养精神品质,磨砺意志品质,在遇到问题时要有战斗精神,遇到困难时不退缩,才能够迎难而上;把自己的远大青春梦想和伟大祖国梦想深深融入,以自觉学习作为积极推进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积极实践者,并结合时代要求,积极参与如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具体的伟大实践中。

三、方式方法维度

高校思政课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该基于现阶段实际情况,并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我们要把“虚”功做“实”。在全新的历史语境下,中国高校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理论思考,需要正视困境,科学地解决;同时更需要坚持政治性,持续地创新与改革;要立足于问题导向,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视与学生个人价值观发展中出现的差异,唯有如此,才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大学思政课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强调要保持教学中具有稳定的过程、明确的目标,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以及教师应转变思路,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内化过程中要坚持与课程的特点密切结合,最终实现有机融合。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党史教育植入学生心灵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习教育中要坚持方向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既要坚持明确的指向性,也要极具灵活性,要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共同推动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方向性原则就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作为我们党开展教育工作的重大思想指导和具体行动纲领,内化到各门课程中、体现在每节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灵活性主要指的是整体的党史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要建立在学生的思维需要和学习要求层面实施创新,贯彻多元化理念,要重视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性,通过项目引领和问题导向的教育方法来要求学生逐步地推进思想实践活动。总的来讲,在党史教学中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多元性不仅要根据学生特征加以调整,也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理念加以整合,教师综合运用好智慧教学工具,将学习教育融入学生线上学习。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重塑了网络空间,给互联网思政模式革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累了巨大的创新动能。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与党史教育融合,要充分发挥学习通、精品资源课等互联网平台与工具的优势。教师可选用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并综合利用不同网络平台的优点,再结合使用网络互动、课堂作业、学生在线打卡等方法,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对整个学习流程的监督与管理,并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这样可以促使党史教育的融合,并且结合融合效果进行调整,要综合利用好的智慧教学工具,进行高效互动,一定要确保在线教学的质量及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线教学可以采取三层立体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当前高校开设的主课程,结合不同课程体系的性质和特点融入党史教育。另外,也要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解读党史,通过“面对面”“屏对屏”的教学,要“亮眼”,更要“走心”。教学活动设计要“繁”,要精心设计多个形式多样的互动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如讨论、问答题、视频、脑筋急转弯等活动,只有通过频繁的交互活动,才能将学生及时地吸引到课堂。内容设计要“精”,由于总的教学时间是不变的,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安排紧凑合理。教学和讨论可以交互进行,并做出更细致的课程设计,以梳理出线上教学与线下自学的内容,使其相辅相成。通过在线教学可以及时地进行答疑解惑,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营造一种无处不在的党史教育学习的氛围,实现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及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党史教育走进学生心里

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教学规律来讲,实现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学习的双向活动内容,既要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功能,又要启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教育活动,两者缺一不可。要引领新时期大学生消化吸收党史的内容与重要性,以全面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党史内容的认识、对革命精神的认识和对未来方向的把握,从而促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加深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念的情感认知、价值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为教师的党史教育融入教学方案创新提供可行性依据。教师需要根据自身所提出的课程方案,实施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要保证在党史教学中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进度有重点、有方向,要结合课程步骤,分阶段地实施,保证整体的党史教学工作不拖沓、不盲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党史教学形式,要结合教育环境与学校的实际需要,做好互动与交流。另外,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当前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教师给予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实际反应以及学习成效进行引导,例如,方案a主要负责为学生传递党史内容体系,实现基础知识结构的优化;方案b则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反应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党史资料信息。

(三)重视行的力量,通过实践促进知行统一

教师需要将党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下活动中,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识到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并围绕此展开了多方面研究。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管理过程,实践育人需要多主体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并且有效地衔接其中的所有项目和环节,才能取得预期的育人效果,通过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内化心、外化于行。实践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及第一课堂之外,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针对基础知识以及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盲区设置互动项目,让学生在课下时间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信息交流软件实现群体互动,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也可以将在党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进行拓展和延续。学生可以借助系统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还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可以根据当前学校具体需要举办各种主题的朗诵、写作、诗歌等形式的文化竞赛活动;也可以在革命纪念日举办各种类型的缅怀或慰问活动等,这不仅适应了学生自学和教育引导的需求,也适应了当前学校对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用党的实践创新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引导学生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史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