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接受美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探析
2022-11-07邓丽莉彭燕梅
邓丽莉 彭燕梅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由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所提出,在西方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接受美学强调以受众为主体,肯定了受众在赋予作品现实意义中所起到的积极、能动、创造性作用。由于新媒体语境具有超文本性、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使受众在新媒体作品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与接受美学理论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接受美学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5G技术普遍应用的背景下,以视频为主要媒介形式的新媒体作品大行其道,为了探索优质新媒体作品的创作策略,文章从受众情感认同、期待视野构建及召唤结构拓展等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接受美学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应用与发展,旨在为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新媒体语境;视频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096-03
接受美学理论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这一理论。1967年,姚斯在其发表的宣言性著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读者也是构成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重要的角色。1970年,康斯坦茨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其著作《文本的召唤结构》中,进一步对“文本”与“作品”加以区分,他认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阐释之后才能成为“作品”,读者是实现作品意义的最后一个环节[1]。接受美学的创立,使文学研究从以作者、作品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肯定了读者作为接受者和传播者的重要地位,自此,读者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维度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的飞速进步引发了传媒行业的深刻变革,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5G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媒介等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方兴未艾。《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3(2022)》指出,在未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将更加趋于日常化、专业化和垂直化,短视频平台仍将以内容建设为核心[2]。
新媒体语境具有传播主体多元性与个性化、传播内容多媒体与超文本性、传播行为交互性、海量信息共享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全球性等五大特点[3]。
在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体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关注率、停留时间、退出率、交互率、转发率、点赞率等用户容易感知的指标所评判,而用户感知是由受众群体根据新媒体作品是否满足其根本利益诉求所做出的判断。由此可见,在新媒体内容消费中,受众群体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新媒体更加注重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群体在内容上、情感上、审美上的需求,这一点与接受美学理论不谋而合。
但是由于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也导致了一些同质化模仿、审美低俗、哗众取宠的新媒体作品出现,这些作品既不能满足受众求知、求真、求美的需求,也不能起到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的作用,反而拉低了受眾群体的审美格调,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为了探索优质新媒体作品的创作策略,本文拟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从新媒体受众群体的角度研究新媒体内容创作,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以期为我国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受众情感认同
在接受美学理论出现之前,文学研究经历了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作品为中心的流变,但读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其阅读作品后产生的情感却一直被忽略。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它是人的内心对于外界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包括喜爱、厌恶、信任、仇恨、痛苦、满意等等。人的情感不是凭空生发出来的,而是由外界事物和人的内心世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情感能激发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认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解释,其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另一个解释是“承认,认可”,放在情感认同的概念中,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更为贴切,它点出了“认同”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跟自己有共同之处”,如果外界事物与自身生活经历具有相似性,就容易使人产生代入感,而代入感是人产生情感的重要前提;另一个关键点是“感到亲切”,如果人的内心对某个外界事物感到亲切,则更容易激发内心,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具有海量性和时效性,用户在有限的碎片时间内可能接受到若干个新媒体作品,这导致了用户对新媒体作品的选择往往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因此,受众对新媒体作品的情感认同不容忽视。李庆豪[4]基于接受美学的视角,以“央视频”2020年1月27日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作为案例,对“慢直播”这种新兴网络直播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020年初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大规模暴发流行的时间,武汉的抗疫工作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慢直播”以不加修饰的镜头,真实、自然地展示两座医院紧张而有序的建设场面,施工设备紧张作业、工人忙碌工作的真实场景瞬间拉近了屏幕前观众与武汉抗疫工作者的心理距离,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随着病房一点点被搭建完成,观众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感被一点点调动起来,评论区不断出现的“加油”,直接体现了观众的情感认同。通过这场“慢直播”,中国政府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决心和意志也被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个观看直播的观众,对凝聚民心、汇聚全社会抗疫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实现了主流媒体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社会价值。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期待视野构建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受众)对同一个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评价,这是因为不同的受众对作品有不同的“期待”。
姚斯在继承了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关于“视野融合”和“合法的偏见”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期待视野”[5]。姚斯的“期待视野”认为,读者个人对之前已熟知的作品类型、主题、形式、语言的记忆,以及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综合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一部新作品时形成一种心理期待,这种心理期待会暗示读者把作品中不符合期待的部分过滤掉。由于新媒体语境具有超文本性、个体化特点,使得“期待视野”对新媒体受众和对作品、对创作者的影响都被放大了。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期待视野”相符的信息,并且由于传播行为的交互性,受众个体之间容易互相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个体的“期待视野”也容易成为受众的“群体期待”,从而触发病毒式传播,或者出现对新媒体作品作出极端评价的现象。
近年来,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美食视频博主走红网络,他们不但受到中国网友的欢迎,也获得了众多国外网友的喜爱,李子柒成为首个在YouTube平台上粉丝突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研究者也关注到李子柒现象,并尝试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研究李子柒系列短视频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黄傲彤[6]认为,李子柒身着朴素的中式服装,以素人的身份出现在镜头前,在充满乡野气息的田园环境中,示范中国美食的传统制作方法,很好地迎合了受众对网红平等身份的期待,对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期待,以及对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期待。
左雪梅[7]则侧重从受众审美期待满足的角度分析“期待视野”在李子柒短视频热点现象中的作用,指出李子柒视频作品中充满诗意的乡村环境、精致而具有仪式感的古法美食、衣袂飘飘的仙韵造型,通过镜头下的慢生活营造出的适度神秘感,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富有禅意的“唯美感”,高度契合了中外网友对东方美学的想象和心理期待。
不难看出,李子柒视频中的一花一木、一坛一罐,乃至人物的一举一动等每个细节都是创作者在揣摩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群体的接受需求后,经过精心策划和精良的后期制作,再呈现到观众面前的,观众看到的正好是“自己的菜”,这样的作品必然受到观众的喜爱。李子柒系列短视频为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范式。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召唤结构拓展
接受美学中的另一个主要观点“召唤结构”是伊瑟尔在其著作《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来的。在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中,他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中包含了许多“意义不确定”的“空白”,这些“意义空白”形成了作品本身的一种特有结构,这就是“召唤结构”[8]。伊瑟尔认为“召唤结构”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通过主观能动的思考,对作品的文学意义进行拓展,阅读过程也是读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过程。
而“召唤结构”,就是读者创造文学意义的空间,作品中那些“意义不确定”的“空白”随着读者的阅读活动而被创造性地填补了。“召唤结构”的观点与我国绘画、书法、诗歌、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留白”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在艺术表达和审美上有共通之处,这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
“Z世代”大多出生于1995—2009年,他们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动漫、手机游戏等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原住民”,目前我国人口中“Z世代”群体多达2.6亿,他们已成为新媒体内容消费的主力军。
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站)作为当今具有影响力的视频平台之一,汇聚了大量“Z世代”受众群体,并形成了富有“二次元”特色的弹幕文化。
袁之洲[9]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研究了B站弹幕文化现象。该研究分析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6000条弹幕信息内容,发现其中20%左右的弹幕是对纪录片中的人物和文物进行调侃的,有8%左右的弹幕是针对视频内容而引发的历史文化知识讨论,还有5%左右的弹幕是针对视频内容情节的讨论。这些弹幕信息对纪录片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细节补充作用,对于观众来说,由于弹幕本身具有即时交互的作用,使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能够随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还可以从弹幕评论中获取视频中所没有的信息。
文本阅读时代的“召唤结构”,存在于读者个体的心理活动之中,是隐匿存在的;而在新媒體语境下,“召唤结构”通过弹幕评论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增加了交互的功能,受众通过发送弹幕补充新媒体作品中的“意义空白”。由于弹幕的可见性,它们可以被其他受众接收到,并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召唤结构”的填充与拓展有可能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演变成一群人的集体书写。如果创作者能对弹幕功能善加利用,就有可能通过引导评论,提升作品热度。
四、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是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接受美学肯定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读者也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之一。接受美学的出现,使人们注意到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应用,新媒体取代传统纸质书刊已成大势所趋。由于新媒体语境具有超文本性、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使受众在新媒体作品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与接受美学理论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接受美学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本文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中“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这两个主要观点,从受众情感认同、期待视野构建及召唤结构拓展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新媒体语境下,“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对新媒体受众和对作品、对创作者的影响均被放大;由于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和时效性,导致受众在碎片时间内对作品的选择往往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因此受众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期待视野”相符的那一部分信息;由于新媒体语境下的评论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使得受众拓展“召唤结构”的心理活动变为了一条条可见的文本信息,然后传递给其他受众,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从而有可能使“召唤结构”的填充与拓展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演变成一群人的集体书写。
因此,创作者应高度重视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群体对新媒体作品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在创作时,通过“期待视野”的构建,使受众对作品形成情感认同,通过与受众共同拓展“召唤结构”,提升作品热度。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接受美学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国新媒体内容创作水平,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任卫东.西方文论关键词:接受美学[J].外国文学,2022(4):108-118.
[2] 胡正荣,黄楚新,吴信训.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3(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2-13.
[3] 程曼丽.什么是“新媒体语境”?[J].新闻与写作,2013(8):90-91.
[4] 李庆豪.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慢直播”研究:以“央视频”直播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为例[J].中国广播,2020(6):52-55.
[5] 陈玲玲.论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2010,31(2):63-65.
[6] 黄傲彤.期待与召唤:李子柒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J].视听,2021(12):147-148.
[7] 左雪梅.期待视野理论下李子柒短视频热点现象探析[J].视听,2020(11):158-159.
[8] 王恬,贾玮.伊瑟尔“召唤结构”理论下文学文本审美潜能再创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4):7-11.
[9] 袁之洲.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弹幕文化分析:以bilibili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34-35.
作者简介 邓丽莉,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彭燕梅,本科,副高级研究员,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编辑出版、中药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