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

2022-11-07金志芳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深度创设动物

○金志芳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何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进行深度学习,无疑是需要每位语文教师关注的命题。

一、创设适切情境,激发深度学习兴趣

语文是门极具趣味性的学科。为使学生能深切体味这一点,教师教学应因文而异,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品味课文魅力,引领学生自觉、专注地投入深度学习。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广袤的原始森林,你们想去吗?情境的创设可以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树”字的文字演化过程,使学生了解其字形、字义。接着,教师播放与森林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见到了什么树,并展示杨树、榕树等各种相对常见的树木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此时,教师再适当补充介绍各种树的特点。如此教学,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文字有更到位的理解与掌握。

二、巧妙整合资源,拓宽深度学习范围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带着问题学习”,是深度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份有趣的课前作业,让学生到校时带几粒植物种子。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分组展示,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同时询问学生:“如果蒲公英种子想去旅行,蒲公英妈妈会怎么做?”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教师还可以将本课涉及到的知识与其他科目进行整合,比如让学生收集花种、利用劳动课时间动手种植植物等,让学生收获深度学习之良效。

又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课中,《示儿》和《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的时代背景相似,却通过不同角度的描述,表达出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教师可抓住两首古诗相似的时代背景,对它们作有机整合,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还能理解“不见九州同”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师通过视频及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之中,去吟诵、去体味、去领悟……这样的学习,足够深入,效果也必将更加实在。

三、提倡主动参与,丰富深度学习体验

深度学习贵在参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才能真切地在深度学习中将自己的学习感悟融于旧知,进而生成新知识、新能力。

比如,在进行“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场景,创设“动物王国开大会,小动物要进行身份验证”的情境。教师扮演动物王国国王,对学生们说:“亲爱的小动物们,今天,我们动物王国要开大会,所有的小动物都要来参加。为防止有其他人混进现场,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身份验证机。你只有把自己介绍清楚才能过关。”然后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播放小狮子自我介绍的动画,引导学生以其他小动物的身份模仿小狮子作自我介绍,让学生全面、高频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戴上对应的头饰自我介绍,随后再进行互评,鼓励学生把词用准确,把句说流畅,把段讲通顺、讲到位。学生沉浸在如此真切、有趣的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必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鼓励深入思考,提高深度学习质量

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并有层次、有梯度地引领学生进行从“浅层”到“深层”的思考,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实现从“事理”到“哲理”的提升。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抓住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不同表现状况,设计如下问题:

1.这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2.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演一演。

3.狐狸和老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词语含义、让学生尽量感受到狐狸和老虎的不同心理,旨在引导学生深层思考、深度学习,使学习更加优质、有效。

作为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教师应让文本真正成为学习的例子,让教学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真正高效起来,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上真正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深度创设动物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