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ka关联规则分析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选穴组方规律*
2022-11-07杨凯伟陈少宗
杨凯伟 陈少宗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发的胃黏膜炎性病症,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饱胀、钝痛为主,也可伴有嗳气、吐酸等症状[1]。流行病学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中国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炎分型,在各类慢性胃炎中占49.4%,发病率较高[2]。同时,此病也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病症之一,且国际上已经有很多临床实践指南将针灸写入推荐疗法[3]。因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采用针灸疗法,但因在针灸治疗时选方众多,涉及的经脉和腧穴不集中,所以难以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所以需要从繁杂的腧穴配伍中总结出其选穴组方规律,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公开发表关于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文献。检索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针刺、艾灸、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按摩。检索时间:自2000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
1.2 纳入标准①一般临床总结≥30例,设有随机对照研究者≥20例;②包含针灸疗法及明确的取穴处方;③疗效标准和诊断标准明确;④采用针灸疗法。
1.3 排除标准①综述型文献;②动物实验型文献;③疗效标准和诊断标准不明确的文献;④没有明确取穴处方的文献;⑤重复发表的文献;⑥外文文献。
1.4 数据处理通过关键词检索,检索到455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6篇文献。将纳入文献的名称、取穴处方、穴位所属经脉及特定穴属性录入到Excel中,建立数据库,运用Weka 3.9.0软件,对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腧穴的使用频次共纳入文献126篇,取穴总数为44个,总频次为609,其中,经穴42个,频次为601;奇穴2个,频次为8。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当中,常用的8个腧穴是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关元、气海和天枢。见表1。
表1 前8位腧穴使用频次统计表
2.2 腧穴的经脉分布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共选取9条经脉,在所取经脉当中,穴位数量排前3位的是胃经、任脉和脾经,共22个腧穴,占腧穴总量的50%。见表2。而任脉和胃经腧穴的使用频次合计为326次,占腧穴总频次的53.53%。见表3。
表2 穴位所属经脉统计表
表3 经脉取穴频次统计表
2.3 选穴中特定穴的应用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共选用特定穴35个,累计频次568次,占腧穴总频次的93.27%。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交会穴、五输穴和募穴,累计频次416次,占腧穴总频次的68.31%。特定穴应用频次前3位的是:足三里(118次)、中脘(114次)、胃俞(44次),占腧穴总频次的45.32%。见表4。
表4 特定穴频次统计表
2.4 组方规律对频次排名前8位的腧穴进行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在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组方当中,双穴配伍以中脘、足三里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95.24%;三穴配伍时以中脘、内关、足三里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34.13%;四穴配伍时,以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24.60%。见图1,表5。
图1 文献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图
表5 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文献穴位配伍关联数据分布(支持度≥20%,置信度≥80%)
2.5 处方的腧穴数量统计在126首处方当中,腧穴数量为4的处方数量最多,为39首,而对于取穴数量为4的处方常用腧穴根据频次进行统计,对于常用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双穴配伍,中脘、足三里的支持度最高;三穴配伍,足三里、脾俞、中脘支持度最高;四穴配伍,足三里、下脘、上脘、中脘的支持度最高。见图2,表6、表7。
图2 取穴数量为4的常用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图
表6 处方的腧穴数量统计表
表7 处方腧穴数量为4的常用腧穴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3.1 选穴组方规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9条经脉中,取穴数量前3的是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在腧穴的选取中,足三里的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中脘、内关;而在配伍规律中,双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的是足三里、中脘;三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的的足三里、中脘、内关;四穴配伍,支持度最高的是足三里、脾俞、胃俞和中脘。在处方的取穴数量统计当中,取穴数量为4的处方数量最多,将其常用腧穴进行配伍分析,结果显示,中脘、足三里的支持度最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和任脉的中脘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腧穴,因此在临床中可选用足三里、中脘作为常用的腧穴配伍。
3.2 传统理论依据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胃痛”范畴,是由于外邪侵袭、饮食所伤以及情志失调等病因导致的胃气郁滞,不通则痛[4,5]。基于此病机,所以治疗胃痛采用疏通气机,和胃止痛的治法,气顺则通,通则不痛[6]。针灸治疗胃痛主要选用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和内关等穴,胃为水谷之海,而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腑下合穴,气血汇聚之所,这也是临床上常用足三里治疗胃腑病证的主要原因[7]。而中脘为胃经募穴、腑之所会,与足三里相配伍,使治疗效果更佳[8-9]。背俞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针刺胃俞、脾俞可以调动胃之阳气,疏通胃腑气机,调胃,健胃,从而达到改善胃脘痛的效果[10-12]。“内关胸腹谋”,说的是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主治胃痛等病,诸穴合用,共奏和胃止痛之功[13,14]。
3.3 神经生物学依据现代研究表明,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干和神经分支周围,穴位的局部解剖及针感与神经系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穴位的主治范围与其相关的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密切关联[15]。支配胃的自主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外来刺激来增强两神经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16,17]。而针刺腧穴产生的作用主要是神经节段效应,针刺选取的腧穴,通过神经节段的传导,到达其支配区域,从而对病变部位产生治疗作用[18]。研究表明,胃主要接受T6~T10节段的神经支配,而在针灸诊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腧穴中,足三里分布着来自L4~S3的神经,虽然距离支配胃的神经节段较远,但是刺激足三里,可以通过腓总神经的传递信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从而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9,20]。另外,中脘分布着来自T8的神经,胃俞分布着来自T12的神经,脾俞分布着来自T11的神经,内关分布着来自C6~T1的神经,关元分布着来自T7~T8神经,气海分布着来自T10的神经[21,22]。以上腧穴的神经节段主要集中在T7~T12,与支配胃的神经节段基本一致,这也是运用中脘、脾俞、胃俞、内关、关元治疗神经生物学的生理基础[23]。
4 小结
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选穴组方规律,在归纳治疗该病常用腧穴的同时,还对常用腧穴之间的配伍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在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文献当中,足三里、中脘取穴频次最高;而穴位配伍的支持度,双穴配伍以足三里、中脘最高,为95.24%,三穴配伍当中,以中脘、内关、足三里最高,为34.13%,四穴配伍当中,以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最高,为24.60%。在诸多的文献当中,取穴处方虽不尽相同,但却以常用腧穴为处方基础,所不同的是穴位的排列顺序不同。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穴位之间的配伍规律,但是仍有许多治疗方案选择单穴刺激,本文未进行统计,这个问题留在后续文献中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