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的GSTP1基因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2022-11-07王益民

河北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直肠癌病灶

宣 斌, 王益民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第4位,且随着饮食结构、环境、生活习惯等改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手术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研究报道,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对于晚期、复发的结直肠癌则以化疗为主,常见化疗药物包括伊利替康、奥沙利铂等[2]。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的应用,结直肠癌化疗总有效率得到了提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近年来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对化疗方案及毒性作用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考虑与遗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转运、作用靶点等的影响有关[3]。临床强调对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应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理的化疗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作为多功能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在人体肿瘤组织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尤其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阳性表达率高,其对药物代谢途径相关酶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关于GSTP1基因对结直肠癌的影响及意义尚不明确。基于此,研究收集8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其GSTP1基因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病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8.32±6.27)岁,体重43~83kg,平均(63.28±5.68)kg。纳入标准:①CT、MRI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结直肠癌。②年龄≥18岁;③患者交流无障碍,可配合研究;④资料齐全,无重大器质性疾病;⑤可收集到患者完整的临床检查资料;⑥患者符合化疗指征;⑦至少存在一个可测量病灶;⑧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严重受损;②合并精神类疾病;③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疾病;④存在全身感染症状者;⑤不耐受化疗方案;⑥免疫功能异常或凝血障碍;⑦有听觉、语言交流障碍,不能与医师有效沟通;⑧合并家族史、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剔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患者中途自愿退出者;③失访者。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目的、流程表示了解,加入研究均属自愿,研究申请得到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医患双方就研究相关事项达成一致,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 法

1.2.1GSTP1基因I105V位点基因检测:研究所用苯酚氯仿由湖北成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PCR聚合酶与限制性内切酶试剂盒由沃德夫聚合物(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无水乙醇来源于无锡源之泉化工产品有限公司,TRIzol试剂来源于广州济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RC患者初治阶段即未行化疗治疗前,采集外周血4mL,基因组DNA提取采用苯酚氯仿法,将其置入-20℃冰箱环境中保存,采用PCR-RFLP法对GSTP1基因I105V位点基因分型进行检测。上游引物:5'-CCCCAGTGACTGTGTGTT-GA-3',下游引物:5'-CAAGAAGCCCCTTTCTTT-GT-3',产物为225bp,产物经过孵育、消化,结合条带数量对基因型作出判断:可见2条带表示AA型,可见3条带表示AG型,可见1条带表示GG型。

1.2.2化疗方法:患者均予以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第1天,按照85mg/m2的剂量给予奥沙利铂(成都长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47)静脉滴注,于2h内滴注完毕。亚叶酸钙[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91,规格:5mg(以亚叶酸计)],400mg/m2实施静脉滴注;5-FU(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697,规格:50mg/10mL)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剂量400mg/m2。之后按照1200mg/m2的剂量予以5-FU2持续静滴,时间为48h。治疗2周为1个周期,共进行6个周期治疗。

1.2.3GSTP1表达检测:选取18例组织标本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病灶2cm的组织)GSTP1基因表达情况,上游引物:5'-CTAGTTTGCCCAAGGTCAAG-3',下游:5'-AGCCACCTGAGGGGTAAG-3',产物扩增后为493bp。采用PCR检测,计算GSTP1 mRNA相对表达量,共进行3次实验,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①通过GSTP1基因检测,判断其类型。②对比基因突变组(GSTP1基因突变组)、基因野生型组(GSTP1基因野生型组)的临床及病理特征。③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随访毒副作用、无进展生存期。完全缓解:经过治疗后目标病灶消失且未出现新病灶、症状消失,临床指标正常;部分缓解:目标病灶减少30%以上维持1个月;疾病稳定:目标病灶未缩小或<30%,但未增大、无新病灶;疾病进展:目标病灶增加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④选取18例结直肠癌患者(9例突变型、9例野生型)组织标本分别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GSTP1表达情况。

2 结 果

2.180例患者GSTP1基因检测结果分析:经过基因检测显示,GSTP1基因编码的I105V位点野生型45例(基因野生型组),56.25%;突变型35例(43.75%),将其作为基因突变组。

2.2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基因突变组与基因野生型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型、组织学分型、生长方式、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3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比较:基因突变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基因野生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4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比较: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n(%)

2.5基因突变组与基因野生型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基因突变组(4.39±1.24)年明显低于基因野生型组(6.49±2.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7,P<0.05)。

2.6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GSTP1基因表达情况:选取18例组织标本分别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GST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GSTPlmRNA相对表达量(0.339±0.032),高于癌旁组织的(0.243±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70,P<0.05)。

3 讨 论

姑息性切除与化疗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手段,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增多,但化疗效果呈现出个体差异,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够从中获益。因此掌握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尤为重要。

近年来研究发现,化疗敏感性对化疗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化疗药物代谢相关酶的基因位点呈现出多态性变化,会对酶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对药物代谢、化疗效果产生影响[4]。作为Ⅱ相代谢酶,GSTP1与亲电子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后,能够强化水溶性,对化疗药物代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以往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GSTP1基因A>G碱基替代会引起GSTP1酶第105位氨基酸改变,表现为异亮氨酸向缬氨酸的突变,降低酶稳定性与催化活性[6]。GSTP1基因存在野生型与突变型之分,前者主要是从大自然中获得,非人工诱变产生;后者则是生物体受到人为诱发因素影响导致个体突变产生的细胞、病毒粒子。两种基因型来源不同、性质不同,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尚未得到证实[7]。本研究对80例结直肠癌患者GSTP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45例(基因野生型组),56.25%,突变型35例(43.75%),与国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8]。

本研究对比了两种基因型在各项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均无显著差异,表明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并不会影响到结直肠癌的病理发展。以往有学者提出,GSTP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本研究结果与之不一致,考虑是人种、地域等因素造成的结果差异[9]。研究对比了基因突变组与基因野生型组在化疗治疗效果及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的差异,显示基因突变组均低于基因野生型组,但两组毒副作用差异不大,提示与GSTP1基因突变型相比,野生型患者预后更好,化疗治疗效果更好。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不同GSTP1基因型应用不同化疗方案所获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突变型更适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野生型则更能够从伊立替康化疗方案中获益,但关于其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0]。

另外,本研究选取18例组织标本分别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GST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结直肠癌GSTP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GSTP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呈现出高表达。但本研究病例较少,所得结果可能有所偏倚,后续仍需大样本研究,挖掘其临床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综上所述,不同GSTP1基因类型的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但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野生型预后更好,在化疗方案中获益更大。临床上应加强GSTP1基因检测,结合患者基因型选择合理化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直肠癌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随访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