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农村客运新格局
2022-11-07王蓝莹
本刊记者 / 王蓝莹
我不在农村住已经很久了,现在偶尔回到村里,目之所及皆是大变化!土路变成了宽阔干净的柏油路,路面上跑的都是私家车。比起老式客车,私家车可以随走随停,见到认识的乡亲,便悠游自在地停下车,聊一会,尽兴了再走,生活变得更方便、舒适了。可若是哪次没开车,感受就不这么美好了,站在马路上等客车等得望眼将穿。记得小时候,可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能等到的,如今车呢?
口袋鼓了,私家车多了;乘客少了,客运市场枯了。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仅仅几年之间,乡道上的客车消失了一大半。老站点半天也出现不了一个等车的人——可又不能说是完全没人坐,不管怎样,还是有一小部分村民依靠客车往来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家住四川省资阳市南津镇的雷世伟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6月18日,南津镇往返资阳城区的客运班线结束了最后一天的运营,退出市场。自此南津镇车站无客车停靠,村民出行只能靠拦过路车。
这之后,雷世伟出门回家变得非常不方便。有一次,他送孙女到城区学跳舞后,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过路车,可惜先后拦的4辆过路车都满员了,最终等了1个多小时才坐到车回来。
雷世伟的家就在车站旁。在他的印象中,五六年前,南津镇往返资阳城区的客运班线有8辆车在跑。坐满就走,没坐满的话到15分钟也会发一班。但从2018年起,随着乘客减少、车辆相继报废,这条线路上的客车越来减少,3年后仅剩下2辆车。车少了,半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才发一班,乘客不愿等,就去坐过路车,加上私家车、摩托车、电瓶车增多,乘客就更少了,最终形成了人少——车少——车不方便——人更少的恶性循环。
整个资阳市的农村客运市场也正在经历着相同的变化。早在十几年前,当地客运市场一片热腾,有人购置了一辆价格20多万元的客运大巴,自己当起了客运司机,每天往返金带铺和城区间3次,能挣三四百元。据他回忆“那时候许多人都想挤进这行,谁要是卖车,大家都抢着要。”
仅仅几年后,这行业就不那么赚钱了,一些本就人少的线路陆续退出了市场。一位司机算了一笔账,每跑一次来回需要100多元油费,每个月需要给公司交管理费,还要缴纳车辆保险,上座率达到4成才有得赚。而现在许多车子基本都是在“空转”,对他们来说,赔钱的买卖实在难以支撑,慢慢的,停运的车辆越来越多,最后甚至整个线路都停掉了。
承包线路的人没有收益可以说停就停,仍然依靠客运出行的村民却不可能突然之间都不坐车了。如何兼顾村民的出行需求和运营方的收益?农村客运的出路在哪里?不仅在资阳市,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正在试行一套解决方案。
在该省广元市青川县内,斗折蛇行的盘山公路上,一辆辆黄色车辆正平稳地行驶着,赶集的村民、上学的娃、就医的病患……甚至小件快运都可以搭乘,这些小黄车就是“金通工程”服务专用车辆。
据资料显示,四川省农村公路有35.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2020年3月,四川省率先提出“金通工程”并启动建设。
自项目开展以来,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以客运网、邮快网、物流网、旅游网“四张网络”为核心,以打造“金通工程”样板县为载体,推动“金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喂,纪师傅,我是昨天给你打电话的老樊,我在两河村一组家里,我要去镇上,我马上到招呼站等你,麻烦来接下哈。”3月29日一大早,家住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两河村的村民樊孝和拨通了小黄车的预约电话。到村道招呼站等候片刻,小黄车就开到了面前,不到半小时他就到了龙王镇上。
“以前去市区要转一次车,8块钱,不方便。现在坐公交车2块钱,很方便。我70多了,还能免费坐。”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场社区的公交站台上,73岁的村民徐雪勤正在等89路公交车。这趟公交车平均十几分钟一班,串起了沿途十几个村(社区)。据彭山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茗介绍,从2020年开始,彭山区从私营业主手中收回农村客运经营权,着力打造“服务同质、票价统一”的城乡客运体系,共投入财政资金2.3亿元,开通公交线路32条,城乡公交车159台。其中跨市公交3条,城市公交7条,城乡公交22条,覆盖全区51个村(社区),最长公交线路4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交。
到2021年底,四川省共发展乡村客运车辆2.9万辆、乡村客运线路8389条,居全国第一。大部分乡村客运线路经营收入增加20%以上,2021年乡村客运安全事故同比下降33%,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点赞。2021年,它被纳入30件民生实事范围,重点推进。同时,它也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高度认可,被同意新增为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如今,“金通工程”已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标志性工程全面铺开。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部分省市对解决农村客运难题的另一种探索。
“像城上人坐公交一样,从车汉桥‘脚一达’就到高邮了,刷老年卡乘坐公交还免费,既快又方便。” 近日,江苏省高邮市的一对退休教师老周夫妇在等车时喜不自胜地说。公交一体化后,老周夫妇隔三差五都要坐3路公交车到儿子家玩。高邮市是在2020年启动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到目前,市内共建成乡镇客运站11个(其中四级客运站2个、五级客运站9个)、公交站台1185座(其中电子站台214座),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去年冬天,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65岁的赵罗华带着从自家地里摘的一大袋蔬菜,踏上家门口的公交车,高高兴兴地进城去看孙女。“女儿、女婿都有车,但我不要他们来接。村里到城里的公交车很方便。”老赵自豪地说。居住在溧阳市别桥镇黄金山村民金阿娣已经习惯了早上坐公交去城里卖菜,卖完再买点猪肉,坐公交回来和丈夫一起吃午饭。以前卖菜她都要自己骑着三轮车去镇上,现在公交车开到家门口,出行方便了,都不觉得累。在溧阳,城乡公交通行政村率目前达100%,行政村到城区的直达公交线路目前平均实载率达55%以上。
“为保障村民出行,我们把私人承包经营的15条线路346台城乡班车全部收回,由新沂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统一实行全域化运营。”江苏省新沂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丁昕表示,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后,目前新沂全市共开通公交线路27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498辆,覆盖全市所有镇村,实现城乡一线直达。城乡公交实行1~4元阶梯票价,比原来降低50%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在新沂市双塘镇袁湖村109路公交车起点站,村民张洪峰正在等车,提到这条新开通的公交线路,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到市里去都是骑电动车或者跟人拼车,太不方便了。现在开通了公交,票价还便宜,4块钱来回,非常方便。”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公共交通向农村地区延伸的重要形式,也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江苏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该省1200多个街镇,14000多个行政村,公交的通达率达到100%。面对成绩,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不骄不躁,坚持脚踏实地为百姓服务。近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在《政风热线》节目中谈到城乡公交一体化时坦言,“应该说成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是有距离的。”她表示,下一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将通过统一线路编排、统一时刻表、统一调度、统一一张卡、统一服务标准五个方面进行推进。
金通工程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客运问题的积极探索,但我国农村规模庞大,各地风土人情千差万别,要想农村客运真正为百姓服务,答案不是非此即彼,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满足村民交通运输需求为根本基点,创新运营思路,拓展服务维度,着力打造“服务跟着百姓需求走”的幸福生活号。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客运稳定运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建立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本地区农村客运运行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要组织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农村客运运行监测情况,在群众居住分散、出行需求不足的偏远地区,进一步规范区域经营、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服务,确保服务易获取、群众可接受;要针对赶集日、农忙等重点时段和农民工务工返乡等集中出行需求,通过加密农村客运服务频次、开通季节性线路和定制线路等方式,强化重点服务保障,逐步构建完善农村群众日常出行有效覆盖、重点时段专项保障的农村客运出行服务体系;要畅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渠道,及时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农村客运相关问题,保障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
“有班车直接通到敖伦布拉格,我们就相约来看梦幻大峡谷,现在有定制客运,打个电话就能叫车,很方便的。”2021年6月8日一早,其木格和她的几个老姐妹就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出发,来到阿拉善盟敖伦布拉格镇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游玩。针对各苏木镇距离远、跨度大,农牧民群众出行困难的实际情况,从2020年起,阿拉善左旗定制化客运班线正式启用。现有巴彦浩特至银川、巴彦浩特至敖伦布拉格等3条定制客运线路,7座客车8辆。为旅客提供“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的客运服务新模式。
2022年春节前夕,在东莞电子厂打工的何光荣开始为回乡做准备。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不用担心抢不到火车票,也不用去长途客运站买汽车票,甚至不用为中转换乘发愁。只需在厂门口登上长途客运大巴,他就能一票直达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大土湾村的家门口。为他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的是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针对外地民工、学子回乡难提供的创新服务,这项服务将“金通工程”乡村客运与省际“春风行动”专车无缝接驳,仅2022年春运期间,通过这种方式疏运民工、学子达20万人次。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杞海村,每到夏秋季,许多村民都会去邻近的舟塔乡摘枸杞挣“外快”。可两地之间往来并不方便,前些年,村民只能搭乘顺路的农用车、面包车,时常遇到超载,“一车最多的时候能有10多个人,挨挨挤挤,坐不下就站着,挤在车中间两头不见光。”为了解决农忙时节群众出行难问题,在枸杞采摘高峰期,县汽车运输公司开通农村定制客运“夏收号”“秋收号”,将客车直接开到枸杞园。截至目前,该县共开行摘枸杞定制客车642辆次,运送采摘工人近2万人次,为村民提高收入增添交通安全保障。
四川省彭州市物产丰富,长期以来,许多村民会在公路旁摆摊设点,销售自家农产品。虽然能为家庭带来额外收入,但也存在安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市交通运输局经过调研,建成成都首个“公交微集市”。“以前我是在公路边摆摊,现在早上从家门口坐上小黄车来这里,摆上摊,很安逸。”彭州市葛仙山镇乐江村村民刘丛敏近期一直在“微集市”销售柑橘,生意好时每天能赚几百元,他介绍到,这里如今也成了附近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经常聚在这里喝茶聊天。
从2011年的356.4万公里到2021年底的446.6万公里,十年来,我国农村公路的总里程净增90多万公里;改造的农村公路危桥超6万座;实施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超127万公里。在此基础上,不断盘活的农村客运正成为村民通往美好生活的途径,从肩挑背驮到抬脚上车,从不方便、很落后、到生活便捷、环境优美、舒适宜居,从一股脑地出去打工到去农村创业、安家,乡村的活力正被点燃。现在,党的二十大已为中国的未来描绘出了更为美好的蓝图,相信各相关方面会借着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东风,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农村客运的未来付出更为积极的努力,以更高的效率,践行更高的要求,在探索发展中进一步打通城乡融合之路,勾画美好乡村生活,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增添新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