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沙门氏菌病
2022-11-07于柳
于 柳
(大连市金普新区登沙河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大连 116000)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慢性、败血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沙门氏菌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等。
1 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病,对雏鸡危害较大,雏鸡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大部分为隐性感染。
1.1 鸡白痢病原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革兰氏染色阴性,长度0.4~0.6微米,多数以单个存在,没有鞭毛、荚膜,也不能形成芽孢,为兼性厌氧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小时后,会形成光滑、边缘整齐的圆形灰白色菌落,直径1~2毫米。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热性较差,70℃20分钟即可全部杀死,但对低温的耐受力很强,在-10℃环境下可以存活超过4个月,在动物尸体内可以存活超过3个月,在干燥的粪尿中可存活超过4年。
1.2 鸡白痢流行病学
鸡白痢的易感动物主要是鸡,其他禽类也可以感染,偶尔也会感染人。本病主要多发于春冬季交界。鸡舍卫生条件差、饲料营养不充分、抵抗力低下、通风少、环境密闭等都会加重病情的程度提高死亡率。主要的传染源为患病鸡和隐性感染的带菌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出症状,但在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污染鸡舍内环境从而实现传播。并且带菌鸡卵巢、输卵管都会含有病菌,病菌会侵入卵子,从而传给新生雏鸡,雏鸡孵化后会污染饮水、饲料,粪便中也含有大量的病菌,再传染给健康鸡。
1.3 鸡白痢临床症状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鸡的年龄状况和生长阶段有关。带菌蛋孵化往往会出现死胚,少数雏鸡出壳后1~2天以败血症过程急性死亡,生前无明显症状。孵出后期在孵化器或育雏初期感染的鸡,多在出壳后4~5天开始出现症状,7~10日龄后病雏数量增多,到2~3周龄时达到最多。急性病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迅速死亡。病情和缓者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翅垂,怕冷。开始食欲不振,继而食欲废绝,伴随腹泻,粪便呈白色粘糊状。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上黏有白色、干结成石灰状粪便,排便困难,呼吸困难,病雏多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病程一周左右,死亡率过半。4周龄以上的鸡很少死亡,耐过后成为带菌鸡,继续传染健康鸡。成年鸡往往不会出现显性症状为带菌者,母鸡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孵化出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部分母鸡最终不产蛋。少部分病鸡会因肝脏破裂或腹腔感染死亡。
1.4 鸡白痢病理变化
鸡白痢急性死亡病鸡病变不明显,主要以消瘦、肝脏肿大充血为主。病程较缓的病雏表现为卵黄吸收不好,卵黄囊皱缩,多处内脏有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点,盲肠有灰白色堵塞,脾脏肿大,有坏死点,肾脏血肿,输尿管有尿酸盐。成年母鸡常见卵泡病变,卵泡褪色,呈灰色、褐色或淡绿色,没有光泽,卵子皱缩,卵黄膜增厚;公鸡常见睾丸输精管病变,睾丸萎缩,脓肿。
1.5 鸡白痢诊断
本病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鸡,表现为呼吸困难,致死率高,解剖后能发现多个器官上有灰白色坏死点,成年鸡主要以卵泡和睾丸的病变较为明显。实验室诊断时采集病变组织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产生的菌落的形状,若菌落为光滑、半透明、圆形隆起状则接种到麦康凯培养基上,若长出透明菌落进行进一步测试,使用血清型鉴定确认是否为鸡白痢沙门氏菌。
1.6 鸡白痢的防治
在饲养时应该多注意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有效的消毒是最有效的措施,并且要清除鸡群中的带菌者,从而防治感染。种蛋应选用无病蛋,并且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进行孵化,孵化设施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定期要对鸡群进行检疫,发现阳性鸡应及时淘汰,避免传染。绝大多数的呋喃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类都可以进行治疗,减少死亡,但无法根治,不能够完全清除病菌。治疗可用0.03%氟苯尼考自由饮水5~7天或按0.04%比例的土霉素拌料自由采食,连用3~5天。
2 鸡伤寒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鸡伤寒沙门氏菌与鸡白痢沙门氏菌高度相似,但表现不太一致,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状,患病鸡主要为3月龄以上,多为散发性传染。
2.1 鸡伤寒病原
鸡伤寒的病原是鸡伤寒沙门氏菌,也称为鸡沙门氏菌。此菌的形态、生物学特性、抗原特性等与鸡白痢沙门氏菌基本相同。
2.2 鸡伤寒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鸡、火鸡、鸭、鹌鹑、珠鸡、麻雀、孔雀等,不感染鹅。鸡伤寒主要由带菌鸡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染,粪便中的细菌污染了饲料、饮水、食槽等被健康鸡采食感染,从而完成水平传播。本病也能通过卵垂直传播。任何日龄生长阶段的鸡都能够感染发病,日龄大的鸡发病较为常见。雏鸡患病后,与鸡白痢症状极为相似,较难辨别。6周龄至6月龄的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一般多发于春冬季,发病概率与饲养管理有关,饲养管理较差则发病概率更高。
2.3 鸡伤寒临床症状
本病在患病后会有4~5天的潜伏期,1月龄以内的鸡表现的症状与鸡白痢基本相同。成年急性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羽毛凌乱、排黄绿色粪便、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发病后两天内就会死亡,慢性病鸡主要症状为腹泻、食欲不振,病程一般为1周以上,很少出现死亡现象。
2.4 鸡伤寒病理变化
患鸡伤寒的雏鸡病理变化与鸡白痢基本一致。急性死亡的鸡病理变化通常不明显。病程较长者会出现贫血、肝脏肿大,且呈铜色,胆囊肿大,充满油状的胆汁。心和肝有米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点。心包积水,肺和肌胃出现灰白色小坏死灶。前段肠道有卡他性炎症并伴存在溃疡。盲肠出现土黄色栓塞物。大肠黏膜上有出血斑,肠管粘连。成年蛋鸡卵泡病变、坏死,与鸡白痢症状相似。
2.5 鸡伤寒诊断
临床上鸡伤寒主要根据发病鸡日龄和是否出现肝脏肿大呈黄绿色,心脏肝脏和肺有无米粒大小灰白色坏死斑等进行判断。因为抗原相同,因此实验室血清型诊断无法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区分。鸡伤寒病程没有禽霍乱和新城疫急,禽霍乱主要在肝脏上有针尖大小坏死点,十二指肠大量出血等,新城疫主要为腺胃乳头出血,小肠有溃疡病灶,全身出血性变化。在临床上要加以区分。
2.6 鸡伤寒防治
鸡伤寒的防治与鸡白痢基本相同,都要加强饲养管理,用药方法也相同。
3 鸡副伤寒
鸡副伤寒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的其他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主要感染雏鸡,变现为急性、热性败血症,成年鸡主要为慢性和隐性感染,引起生产性能下降。
3.1 鸡副伤寒病原
能够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60多种,150种血清型以上,最为常见的是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德尔卑沙门氏菌等。本菌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能运动,没有荚膜,不能形成芽胞,为需氧或兼性厌氧,相较于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这些细菌能够运动,除此之外生物学特性等与鸡沙门氏菌相似。
3.2 鸡副伤寒流行病学
鸡副伤寒通常为散发性流行,能感染多种禽类,最为常见的是10日龄以下的雏鸡,发病后死亡率较高,3周龄以上雏鸡很少发病,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若管理不当等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发病情况。本病主要通过病鸡和带菌鸡进行传染,主要是经卵垂直传播,病原菌经卵直接进入蛋内或在产蛋过程中蛋被细菌污染或在产出后被带菌器具污染,病菌进入蛋内在卵黄中增殖,然后侵入胚胎。病菌还能够在鸡与鸡之间进行水平传播,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3.3 鸡副伤寒症状
刚出壳雏鸡通常没有明显症状迅速死亡,日龄较大的雏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凌乱、排出水样稀便、全身多种炎症,病程3天左右。鸡舍环境较差,死亡率会增高。成年鸡基本不发病。
3.4 鸡副伤寒病理变化
最急性死亡雏鸡只能看到肝脏、胆囊肿大,病情较缓会出现肝脏脾脏血肿,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肠黏膜有出血,心包积液等。成年鸡主要常见肝脾血肿,有坏死性肠炎、心包炎等,输卵管病变,卵巢病变,有的还会出现腹膜炎。
3.5 鸡副伤寒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取急性死亡的病鸡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培养特性,进行血清型鉴定。
3.6 鸡副伤寒防治
本病的预防方式主要靠加强管理,注意鸡舍卫生等,治疗方式与鸡白痢治疗方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