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2022-11-07李雪静
李雪静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变革,农业产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态势,实现了从粗放型发展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人们追求精神满足的渴求也日渐高涨,这时一个可协调经济和环境关系的生态旅游方式—农业生态旅游开始被都市居民接纳和认可,现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起步较晚,整体框架布局、产业定位以及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消费需求,致使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将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凸显出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意见。
1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益处分析
1.1 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主要途径,自身稳定性能差,但由于旅游也是以需求为导向,故而只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可也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限度。
1.2 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现如今,第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保障,而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在近几十年中,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独立的经济模式——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可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需求潜力无限,拓展空间巨大,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促进农村建设改革、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1.3 合理整合生态环境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的综合指导下,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设计规划和布局,从而达到了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旅游产业的完美融合。
2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一个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正确的导向指引,不间断的监督考察。作为结合了农业、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等多个行业的生态旅游产业,就需要统一协调各业同步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有效监督管理上尚有缺失,出现了旅游项目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2.2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农业生态旅游的本质是深入农村、体验乡村生活,旅游场所也多分布在郊区,这些地区普遍道路狭窄崎岖、交通指引标识不全,而经营者大多是农民,缺乏管理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仍是保守的家庭式服务,投资规模较小,无法给旅游者带来极致的精神体验。
2.3 理解偏差、缺乏创新导致项目同质化、模式单一
从全国的统计来看,目前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多是如农家乐、采摘园等简单从事农业生产的体验项目,模式上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档次普遍较低,没能结合地方优势、挖掘深度资源、体现区域特色来,长此以往,对游客的吸引度就会降低,不利于市场长久发展。
2.4 产业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经营者也大多是农村地区的农民,一方面,缺乏资金的投入,无法丰富项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经营者只重视自身和眼前利益,没有经济、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经验,只能满足短时间的自给自足,但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和应对市场风险变化的应激能力,因此这对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来说是致命的所在。
2.5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初衷,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然而,有些地区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一个平衡点,去盲目开发农业生态自然资源,产生了过多的生活废弃物、污物垃圾,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由此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影响农业生产,制约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
3 保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分析
3.1 完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健全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是一个行业长足发展的引路星,可以双向约束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一方面加强对商贩的管理与控制,保证了旅游产业的行业标准,提升了接待水平,稳定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可制约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的发生.当地政府作为此种行业发展的倡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做好监督管理职能,设立专门组织和部门,实行定期考察和不定期抽查,切实做好约束督导作用,保证行业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3.2 合理规划设计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在计划开发一项旅游项目前,要根据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等来制定能突出区域特色的规划方案,该方案应包括客源市场分析、产业规划布局、既定的市场目标和风险应对策略等,融合生态旅游理念和现代化农业科技,设计出集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科教性于一体的多样化、超越传统的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3.3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
可吸纳具有信誉高、实力强、管理过硬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投资加盟,并对同质化严重、规模范围小、经营管理不善的旅游项目,去同求异,优化整合,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等地域特色,并结合生产力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延长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运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深度挖掘生态旅游的多功能性,促进其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现如今,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社会,而是重视效率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信息时代,一个品牌的成长需要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信任度的提升,需要宣传推广和创新的营销方式来加持。因此想要打开市场,在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可以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同一些优质的线上平台合作或注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来宣传推介,将产品特色、价格优惠、活动计划、出游和景点线路等信息及时更新,给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增加吸引力;也可同第三方对点衔接,如在旅行社、旅游团设点进行销售;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团建、党建活动,政府宣传部门也可结合本地的历史背景、风土民情开展旅游节等,来丰富旅游资源和宣传手段,达到营销的目的。
3.5 加强基础建设,注重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游客在旅行游览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关于交通、食宿、服务等基础设施,应完善旅游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投入,对硬、软件设施进行全方位地完善,如兴建或维护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硬件服务设施和结合智能提示牌或智能对答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文化层面,兴建譬如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以及体育馆等文化气息较浓的设施场所,增强旅游者对当地地区的认同感,以此带动旅游者的积极性,拉动当地旅游景区的消费,促进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发展。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升经营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避免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发展。
3.6 转变经营理念,规避商业化思想和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价值而忽略人情化关怀
首先要理清创造价值和实现利润的关系和区别,创造价值可得到社会接受和认可,是长期的效益,而实现利润是创造价值的优质结果,而且社会价值的创造可提高持续利润实现能力。产业价值是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三者的统一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的价值创造更应该将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是对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需求层次的满足。任何产业的长期发展都要靠优质的客源来维系,因此以人为本理念和共享价值应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完成单方决定价值向参与者(经营者和相关者)共同决定价值的转变,从价值传递到价值互动,实现价值共创。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都市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过大,如不及时得以纾解,将会给健康带来极大伤害。农业生态旅游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繁杂,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国家和地方应大力倡导支持这一新兴产业,预见问题和阻碍,处理好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理清生态旅游产业价值共创的核心内容,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性和原生态性,在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发展可持续性的农业生态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