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校思政课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2-11-07刘佳牟柳重庆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胜任青年教师体育教师

刘佳 牟柳 重庆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不论是过去的高等教育还是当代的高等教育,思政教学以及体育教学都是高等教育院校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体育教师则是高等院校的关键教学资源。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体育分数已经被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行列,可见体育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以,面对此种情况,面向年龄段更高的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学校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应当在体育教师方面入手,提高当前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近些年来,青年教师资源不断涌入,高校的师资队伍在不断的更新和壮大,但是相比较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还有待提高。只有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将各种政策和理论落实到实际教育中去,才能够真正的将青年教师变成高等院校的支柱力量,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高校向前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内涵分析

胜任力这一概念是近些年来教育界的学者新提出的一种概念,已经在整个教育领域当中广泛的应用,比如心理学、管理学等。教师胜任力这一概念在国外通常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成功方面挂钩,教师的高胜任力通常会在其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得到体现。而国内的教育学者对教师胜任力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则有所不同,相比较国外的教育学家而言,国内的教育学者在分析胜任力的内涵时更侧重于胜任力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一般会用实践的方式来发挥胜任力的本质作用,在教育教学当中把提高教师的胜任力作为一种教师培养目标。不过在对教师胜任力的具体理解和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比如一些教育学者认为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其实可以用教学效果来体现,一个教室的教学成绩越优秀、教学效果越好,那么其胜任力肯定也就越大;一些教育学者则将胜任力当做高校教师的一种教学特点。总之,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的本质还是一位教师知识水平、专业能力、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二、高校思政课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的特点和现状分析

(一)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的特点

教师胜任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教室的胜任力与其教学岗位密切相关,根据这一特征以重庆市高等教育院校作为调查点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根据获得的信息分析出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明显的划分为教与学这两个阶段,教师在课上一般会先为学生简单的讲解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然后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之后就是让学生重复练习,此时教师的动作标准和运动水平就是教师胜任力的最好体现。第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侧重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缓解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时教师在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基础就体现了教师的胜任力。第三,高校的体育教学虽然运动占比较大,但也是体力和脑力都包含在内的复杂教学,此时教师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念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就反映了教师的胜任能力。

(二)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的现状

根据对教师胜任力内涵的分析,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素养这几个方面作为教师胜任力的标准,对重庆市的高等教育院校的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得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还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况。很多青年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普遍都很喜欢,在进行岗位选择时对体育的偏向性更高,并且这些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职业态度基本都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在与学生的沟通方面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都比较低,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低,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总之,总体的胜任力不高。再加上我国教育学界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界定其实并不明确,不同高校对教师胜任力的培养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对于目前整体的高等教育院校来说,教师的胜任力发展尚有提高空间,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胜任力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

三、高校思政课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年龄资历低,教学经验少

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教学经验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而教学经验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经验都是需要通过实际教学中的各种实践得来的,无法单靠理论知识的累积。只有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切身的体会到教学意义,发现教学的困难之处,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的年龄尚小,步入教师岗位的时间也不够长,所以相应的教学经验也就非常少。这种情况会导致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办法掌控教学节奏,在驾驭课堂方面的能力就有所不足。从而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体现出的胜任力也就随之偏低。

(二)对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上岗前的培训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岗前培训质量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正式上岗之前需要有专业的人对其进行引导,传输一些实际的教学经验,以缓解青年教师的压力,帮助青年教师解除迷茫状态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这对高校青年教师上岗后的教学成果以及以后的教学路程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但是,根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对青年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工作都不够重视,虽然一直在进行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不过大多数都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比如在青年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基本上只讲授一些职业道德、心理学课程等,对青年教师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更有高校和机构只是简单的以一个会议的形式告诉青年教师一些职业注意事项就结束培训。这种情况无疑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没有丝毫的提高效果,反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高校青年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

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教育教学也同样需要进行改进和发展,高校的教师在正式步入教师行业之后依旧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高校的教师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满足更多的教育需求,从而体现出自身的高胜任能力。但是现阶段高校的青年教师在上岗之后就不怎么进行系统的学习,高校给青年教师的学习进修机会也特别少,这样会使青年教师的胜任力降低,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比如重庆市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当中,教授舞蹈、健美操的体育教师数量匮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就会身兼数职。而擅长跑步跳远等专业技能的体育教师对舞蹈、健美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在教学时很难教给学生标准的姿势和专业技能,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线下滑。

(四)高校对课程以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的影响因素繁多,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之外,还有一项就是高校对课程以及青年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不够重视,对教育教学相关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和政府对高校思政教育以及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升高,针对高校的课程教学颁布实施了多种教学政策,各个高校也在积极的响应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政策。但是,高校对教育政策的落实程度依旧不够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以及学生课程的学习安排都有着明显的忽视。尽管已经有大量青年教师加入高校的教学当中,不过依旧不足以满足当今高校教育教学的需求,在职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导致青年教师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高校对体育课程也不像其他文化课那样重视,青年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明显偏低,极大的降低了青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从而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胜任力产生负面影响。

四、高校思政课青年体育教师胜任力提升对策分析

(一)建立创新型教师考核标准

要想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胜任能力,就需要从教师的考核制度入手,建立一个与应试教学不同的全新的教师考核制度。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但是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师考核方式依旧侧重于应试考试,高校往往会以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作为衡量青年教师教学成绩的标准。这种教师考核方式对教育教学来讲只能在短期内实现较好的效果,如果长此以往,则会使青年教师偏离正确的教学方向,体育课程的教学也失去了其该有的意义,更不用说提高青年教师的胜任力了。所以,高校在教育教学的建设工作中,应当构建一个与应试考试成绩不同的教师考核制度,把教师能力的考核评价与应试考试分离开来。并且可以在青年教师的考核制度当中加入奖惩制度,把考核成绩与教师的奖励薪酬联系起来,从而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动力,以变相的提升青年教师的胜任能力。

(二)以胜任力为基础加强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较少,为了加强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以高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来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在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能力培训的时候,要注意是对原有的培训方式上进行改进,不能一下子将原来的培训方式彻底废弃,而是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上增加对教师职业态度和文化知识的培训,从各个方位来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重视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增加青年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从而摆正青年教师的职业态度,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养

对于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工作来说,同样需要加强教师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养,在思想层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摆正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帮助青年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变相的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胜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养对于现阶段的青年教师来说其实意义重大,这种思想层面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年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也能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意识,培养其优秀的教学观念,填充教师的内在涵养,从而在教学中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聘用选拔工作

青年教师对于高校来说是新鲜的血液,青年教师的加入也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师资力量,但是高校在聘用和选拔青年教师的时候也应当注意青年教师的能力,不能一股脑的全都吸收进来,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达不到标准反而会阻碍高校教育发展。高校在进行青年教师的聘用和选拔工作时,可以以胜任力为基础来进行招聘,这样可以全方面的考察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从大量的青年应聘者当中挑选出各方面能力都非常优秀的教学人才。因为在对重庆市的高等教育院校选聘工作进行调查时发现,前来应聘的青年教师数量非常多,但是综合能力较高的优秀人才却很少,一些青年应聘者往往只有一两个方面的能力较为突出。所以,以胜任力为基础进行青年体育教师的选聘工作,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

五、结语

总之,胜任力是一位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在教育教学当中需要重视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尤其是对于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青年师资力量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提高青年教师的胜任力对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大意义。所以,高校需要从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入手,加强青年师资队伍的建设,基于胜任力来选聘青年体育教师,构建创新型教师考核制度,将教育改革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增强青年体育教师的胜任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胜任青年教师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