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
2022-11-06崔西强
崔西强
2022年1月11日,习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习主席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军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对战略问题研究,大力强化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一、准确理解战略的深刻内涵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与策略、战略与谋略、战略与政略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但容易混淆。只有搞清这些关系,才能真正廓清模糊认识,弄清战略的深刻内涵。
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和策略都是我们党的生命。一方面,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换句话说,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战略判断和战略决策后,如果不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再好的战略也很容易“空谈误国”“空谈误军”。我们党既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又必须给国家发展赢得更长久的战略机遇期,这就是国家大战略;而坚持“以斗争求和平,以斗争求发展”便是斗争策略,实现了这一策略就有利于解决完成双重任务的矛盾,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战略目的。另一方面,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换句话说,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必须结合起来,这也是习主席经常强调的。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战略的坚定性;但同时要想着“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要挨打”“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虽然“不开第一枪”但绝对不会放弃开第二枪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和完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涵,增强军事战略指导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战略与谋略的关系。从军事运筹学角度讲,战略本身就是谋略。但谋略并不完全等同于战略,有相当多的谋略主要是化解当前困局的一种技巧和应变,这些技巧和应变有的具有综合治理和体系推进功效,有的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谋略从精神特质上分“阳谋”和“阴谋”,通俗地讲就是“正招”和“损招”,功在当代、意在长远,顶层称赞、底层拥护的谋略才称得上是战略。所以说,战略的源头肯定是中国古代的谋略。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就是告诫领兵打仗者要懂得“苟能治侵陵,岂在多杀伤”的道理。“攻城掠地、血流成河”的作战样式永远成为历史了,取而代之的是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是基于网络、基于智能的无人战、网络战、舆论战、心理战,并辅之以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能源战和意识形态战。我军建设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和设计,虽然始终不逞强不称霸,但已强大到不惧怕任何一个国家。今天的美国其霸权主义政策和行径,越来越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抵制,一个深层原因是犯了严重的战略性错误,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却发动反恐战争透支综合国力、死抱冷战思维不断恶化对华对俄关系,其国际地位严重下降、控局能力独木难支是必然绝非偶然。
战略与政略的关系。战略与政略,是军事辩证法中一对极为重要的矛盾。政略是战略的统帅,战略是政略的支撑,任何时候都是军事必须服从政治、战略必须服从政略。把政略与战略统一于新时代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把军事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大体系中统筹强化,把军事战略方针置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大系统中统筹协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为科学、最为正确的选择。我国地缘战略环境复杂,各战略方向、各安全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威胁,任何一个方向出事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每一个历史时期总会有主要战略方向和一般应对方向,即便个别方向的边境发生点冲突,我国也会从世界战略格局大势和中国安全防御大局来冷静分析处理,绝对不会一有冲突就擦枪走火。所以个别国家搞点小动作,我们通常的处置方式是“不和他一般见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会根据国家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构建全局统筹、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形成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深远经略的军事战略布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我军会向个别国家“秀肌肉”“出铁拳”,以排山倒海之势叫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二、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六大思维理念,第一条就是战略思维,特别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可见,战略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进行战略思维也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保持“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战略清醒。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并亲自担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不仅彰显了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潮流的准确把握、对时代发展大势的清醒认知、对强军兴军特点规律的科学运用,也彰显了勠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强决心。保持战略清醒,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准确把握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主动塑造中国安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效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具体来讲,就是要不断增强“战争今夜打响”的危机意识、“战争必然用我”的使命意识、“战争不等人”的忧患意识,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紧盯我军战备训练中的短板和瓶颈问题,突出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依法治训,加强全系统全要素训练、对抗性检验性训练和应急应战训练,全面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要历练“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战略素养。习主席经常讲,“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要搞小了”。习主席接连发出的“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问的也是军人使命,有没有为国而战的勇气和初心;问的也是打赢能力,有没有克敌攻坚的胜算和本领;问的也是责任担当,有没有受命出征的谋略和胆魄。战场上是硬碰硬的生死较量,战争法则似钢铁一般冰冷,战场上拿不到的不可能在谈判桌上拿到。那些敢于应战、以一当十、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将士越来越多,军队才能经受各种筛选考验,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军队指战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人民军队的职责使命和铁血荣光,既能管控危机、有效遏制战争,也能挂帅出征、奔赴沙场,骁勇善战、打赢战争。2020年6月,印军单方面挑衅滋事,我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坚决回击,用血肉之躯阻击了印军入侵。全军官兵必须像边防官兵那样,始终想着千里边防狼烟紧、今日备战今日战,当兵就当刀尖子、练就练成铁拳头,守土守边绝不让、斗智斗勇壮军威,才能在关键时刻凭过硬本领速战速决。
要强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略自觉。战略自觉是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的总称。习主席在福建工作时曾向各级领导干部讲:“既然走上这条路,那你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像当过河卒子那样,拼命向前”。党的十九大后,习主席多次强调“越是艰险越向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无疑是一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历史。从长征途中的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和平建设时期的应变局化危机、战洪水抗地震,再到当前的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不彰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英雄气概。军队指战员光有这种英雄气概还不够,还要高度自觉地狠抓各项落实。习主席多次强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关键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抓好落实”。每名党员干部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自觉地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必须持之以恒、一刻不停,一步接着一步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不能把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再美好的战略规划也是一纸空文,再铿锵的政治表态也是一句空话。
要提高“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习主席指出,我们在各种重大政治斗争考验面前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习主席还针对一些国家蛮横无理、出尔反尔问题,掷地有声地回应,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信念高度一致,决心坚如磐石。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和纷扰干扰,习主席始终高瞻远瞩、沉着冷静,带领全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世界各国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军队党员干部增强战略定力,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就是要树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锤炼“烈火丹心铸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使命担当、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就是要时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铸就坚守信仰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