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杂技学员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2022-11-06许畅

杂技与魔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杂技笔者心理

文|许畅

笔者自5 岁开始学习体操,6 岁被招至杂技学校学习杂技表演,在经历了8 年的杂技学习生涯、近15 年的舞台表演后,成为了一名杂技教师与教学管理者。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对杂技艺术的感悟与经验,谈谈杂技学员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一、杂技教育需要用心用爱浇灌

杂技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的不同在于,绝大多数的学员小小年纪便离开父母,远赴他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进入长时间的寄宿制学习。当这些学员带着稚嫩的脸庞和尚未成熟的心智踏进新集体的一刻,就注定选择了一条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才的艺术之路。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强度的训练,往往容易让孩子们出现抵触情绪。这时,“教师”这个角色对孩子们来说就尤为重要。

对于杂技教师来说,陪伴学生的时间往往比陪伴自己子女的时间都要长;对于杂技学生来说,与教师相处的时间远比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要多。从人才选苗、实施教学,直至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具有高素质的杂技演员,需要艰难而漫长的培育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团队倾注大量心血。教师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均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学生一生的走向。

现代理念下的杂技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已由过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家庭作坊式转化为科学合理、开放多元的现代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动作和娴熟优美的表演艺术,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杂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育人、育才观,因材施教,重才培养。因此,想要成为一名指引学生成长的合格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智慧和爱来培育学生,合理运用新老教学办法,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杂技教学不应仅教专业,还要教文化,并注重人生观、人品、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对杂技学生能否成才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杂技教师的责任心、耐心、爱心缺一不可。而且,在漫长、高强度、枯燥的训练过程中,杂技学员的心理易发生动摇,关注学员的心理变化与学习中的障碍是重点,杂技教师需要巧妙地从生活着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相比使用行政权力来命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随时指导与疏通心理问题更重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杂技的坚定信念,通过建立牢固的师生关系,帮助学员健康成长。

二、杂技学员的自我成长与内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如何让杂技学员爱上杂技,成为一名自信的杂技艺术工作者呢?笔者在从事杂技事业的二十多年里,对杂技这门艺术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是笔者在杂技事业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柱。笔者认为,要激发杂技学员的内驱动力,从而使他们具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加强思政课、提高学习主动性是关键,建议如下:

1.开设杂技艺术历史课,邀请杂技界知名老艺术家为学员讲述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世界地位及所获成就,帮助学生树立属于杂技人的荣誉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让学员了解和学习西方新马戏艺术的发展趋势,开拓学员视野;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普及法律法规;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的精神,如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等。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可以激发杂技学员团结合作,爱国、爱党、爱集体的精神,培养学员成为一名杂技演员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助推杂技学员日常学习和训练工作。

2.更新和改进教学方式,让学员和教师共同参与和完成教学计划,借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综合能力,以兴趣带来动力,激发攻克技术技巧难关的内驱力,从而实现从“我该学什么”到“我要学什么”的质的转化。此外,杂技教师还可以通过“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体现“师高弟子强”的重要性。

杂技教育事业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杂技教师及教学管理者,笔者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培育高、精、尖杂技人才作为重要使命。春种秋收,笔者坚信,在今时今日做好杂技人才的心理培育工作,未来必将迎来中国杂技艺术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

①黄金龙:《浅谈杂技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杂技笔者心理
高空杂技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老师,别走……
心理小测试
空中杂技师
心理感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鼠演杂技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