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逾龄资产差异化技术改造投资策略

2022-11-05武汉

现代企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年限局部电网

□ 武汉 戚 沁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在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同时,生产经营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根据成本监审办法文件要求,输配电准许总收入基于“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有效资产是准许成本、准许收益核定的重要基础。由于电网公司大部分固定资产实际财务折旧年限低于定价折旧年限,导致定价逾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逾龄资产中可能存在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的情况,会危及电网安全运行,且逾龄资产前期折旧率较高,在监审时该部分资产的折旧费不被纳入监审核价范围,公司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基础上,需要探索电网逾龄资产技改投资策略,加强有效资产管理,优化资产投资结构,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一、电网逾龄资产风险分析

当前公司逾龄规模占比超过实物资产总规模的20%,资产管理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1.老旧设备占比较高,未来新增资产逾龄规模大,资产管理形势严峻。近5年来湖北公司老旧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故障缺陷率相对较高。例如,老旧线路存在拉线杆塔集中、杆身锈蚀、砼杆裂纹、金具和地线老化锈蚀严重、对地距离不足等缺陷隐患,影响设备本质安全;若老旧重要线路发生故障停运,将导致重要用户供电中断、发电厂生产停运、区域停电等电网事件。经初步测算,未来5年期间新增逾龄资产比例均高于5.5%,且不同类型资产逾龄的高峰期存在差异,若不重塑逾龄资产价值,未来资产管理将面临较大风险。

2.逾龄资产广泛存在对财务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一般情况下,电网设备的技术寿命高于财务折旧年限,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使用年限超过折旧年限的、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称为逾龄资产,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定价逾龄但未技术逾龄的情况。逾龄资产生产管理过程中可占用更多的检修成本,会影响公司有限运维检修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财务经营方面,逾龄资产规模增加会导致电网公司资产虚增,使得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虚低,不能反映电网公司实际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3.对于更新改造后设备合理延长折旧方面缺乏常态化的管控机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网(财/2)593-2020))规章制度中明确指出,“各级单位实物管理部门对实施技术改造的资产,应在改造完成后综合考虑设备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其继续使用的年限进行评估”。目前公司在对老旧逾龄资产技改投资后可使用年限的延长方面还暂无统一的确定标准,缺乏定量的评估手段计算设备改造增资后可延长的折旧年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技改后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往往超过原资产剩余财务折旧年限。如果部分技改后资产的折旧年限未得到合理延长,受输配电价成本监管要求,在电价核算时无法完整体现技改带来的新增价值,导致技改投资无法为公司有效资产及准许成本的核定做出合理贡献。

二、电网逾龄资产差异化技改投资的影响

在保证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公司需加强逾龄资产管理,合理安排投资改造,延长资产折旧年限,重塑资产价值,提高有效资产规模比例。逾龄资产可通过技改的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在优化设备资产健康状况的同时,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根据电网公司逾龄资产技改规划,对纳入技改的逾龄资产,需综合分析不同改造方式的综合影响,对比多次局部技改与整体技改模式的差异、局部技改模式下单次技改资金投入额及投入时间的差异,不同投资策略对资产技改后可延长的折旧年限大小影响程度不同。例如,采用多次局部技改方式,可分散技改资金、减少单次投资压力,通过增资改造延长资产使用年限,并将其转化为有效资产;采用一次性改造,虽然当期的资金需求较高,但在现有财务折旧年限计算的方式下,但可以较为快速通过提取折旧回笼资金,可增加公司投资能力。

由于选择不同的技改方式影响不同,在实际制定策略时,可根据电网公司的逾龄资产技改规划,对已经计划进行技改的逾龄资产,在技改投资总额一定的条件下,构建逐年局部技改动态规划模型。通过引入资产评估中更新改造后资产加权已使用年限的计算方法,以不同技改模式下资产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最大为目标,对逾龄资产技改投资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最优的技改投资方案,即最优的局部技改投资金额和技改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资产技改后的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确保逾龄资产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最长,技改资金使用最优,为制定逾龄资产技改后的财务折旧年限提供参考,保证电网公司资产使用效用最大化。

三、逾龄资产差异化技改投资决策模型

通过技改重塑逾龄资产价值,延长资产使用年限,需要合理制定技改策略。后续内容主要围绕逾龄资产可以采取怎样的技改投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资产使用年限来展开研究。

1.理论基础。对于技术改造后的资产,需充分考虑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对资产寿命的影响,否则可能会过高地估计实体性贬值。参考《资产评估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第六章“资产评估方法”,确定技改更新资产的加权已使用年限,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加权更新成本等于已使用年限乘以更新成本(或购建成本)

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R)等于加权更新成本(或购建成本)除以更新成本

在对逾龄资产进行技术改造前,根据电网公司固定资产财务折旧年限标准和技改总体规划,确定资产技改后的预计可使用年限。逾龄资产完成技改后进行资产评估,由每一次技改的投入金额和对应的实际使用年限,计算逾龄资产技改后的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逾龄资产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的计算方式为:

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等于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减去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

资产技改后的整体使用年限为:

资产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等于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加上评估年之前实际已使用年限

对技改后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时,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考虑到了每次技改投入资金对资产使用年限的影响。所以,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小于资产技改后的实际已使用年限。在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一定的情况下,延长了资产在评估年以后的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根据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调整资产技改后的财务折旧年限,延长技改后资产的整体财务折旧年限。

2.模型假设。假设某逾龄资产确定要进行技改,总体计划是在n年内投入b万元,进行m(m=1,2,…,n)次技改,完成对该逾龄资产的技术改造,延长资产寿命。已知逾龄资产原值为c万元,财务折旧年限为X年,技改计划技改完成后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X年。在技改总投资限额条件下,逾龄资产在技改项目计划的第一年进行第一次技改投资,在n年内完成全部技改。每一次技改的投资金额为Wi元 (i=1,2,…,m),ti为0-1变 量,若这一年有技改投资,则ti=1,反之,则 为0。即,若 公 司 在 第i(i=1,2,…,n)年进行技改,则ti=1,并记第i年的技改投入金额为Wi元;若第i年不进行技改,则Wi= ti=0。每次局部技改被替换的原设备的资产原值为Zi元,最后一次技改资金的投入时间为第n1年(n1≤n),且在最后一次技改完成后一年(第j年)进行资产评估。

3.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根据前文所述《资产评估基础》中对技改后资产的加权已使用年限的定义,可知,局部技改在技改完成后的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等于第次技改投入的资金额度乘以本年度技改与否的代表值(ti为0-1变量,若这一年有技改投资,则ti为1,反之,则为0),再乘以更新改造的资本已投入使用的年限,除以技改投资金额。用n1表示最后一次局部技改资金投入时间;Wi表示第i次技改投入的资金额度,若ti=1,则第i次技改的投资金额为Wi,若ti=0,则第i次技改的投资金额为0;(j-i)表示相对评估年而言更新改造的资本已投入使用的年限;b为技改投资总金额。在逐年局部技改动态规划模型中,以资产技改后的整体使用年限最长为目标函数,即:

资产整体使用年限=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距技改评估年已使用年限

模型假设及约束条件如下:①逾龄资产确定进行技术改造;②项目计划技改总投资金额b万元、计划完成技改的年限期间n年 、预计资产可使用年限X作为已知变量;③在计划技改期间分步技改的次数m能提前规划,可作为已知变量,且1≤m≤n;④第m次技改(即最后一次技改)资金投入时间为第n1年,在其后面一年(第j年)进行资产评估;⑤技改设备资产原值c、局部技改时被替换的部件对应的资产原值zi为已知变量;⑥在评估年之前,资产年末净值大于资产残值,即资产为有效资产可以计提折旧,设备资产的残值按照资产原值的5%计算;⑦对于拟进行技术改造的逾龄资产,在计划投入的技改资金规模相同的条件下,无论单次投入的资金的规模及资金投入的时间是否有差异,当计划总资金全部投入技改后,设备的健康水平保持一致。

通过动态规划模型,在对应约束边界条件下,先计算出不同技改模式下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资金投入时间、以及投入金额,再选择能够延长资产整体财务折旧年限最长的技改投资模式,并确定该模式下对应的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R。

综合上述模型假设前提、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构建了逐年局部技改动态规划模型,并确定了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应用本模型,可开展局部技改动态规划模型模拟案例应用。

四、模拟案例应用

某地市公司现有一台变压器于1996年投运,资产原值为100万,技术寿命为30年,财务折旧年限为18年,2014年底逾龄。2015年对其进行技术改造,预计在五年内分两次技改共投资120万,实现对该资产整体替换。通过以往的检测和试验,已获得该设备历史6年的相关运行数据。现需要确定合理的技改方案,重塑资产价值。为满足设备每年都能计提折旧并且设备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最大,可以构建动态规划模型,并设定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模型中各已知参数的取值为:逾龄资产技改后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8年;逾龄资产原值为100万元;技改计划总投资金额120万元;假设计划技改次数为2次。将已知参数带入上述模型,得到最优的投资金额和对应投资年份。通过MATLAB软件得到计算结果,最优投资方案为2015年投资23.1万元,2019年投资96.9万元。2020年评估设备加权平均已使用年限为1.8年,预计可使用年限按照财务折旧年限确定为18年,则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16.2年,设备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21.2年。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总结得出,采用局部技改模式可重塑逾龄资产价值,且单一项目改造金额相对较小,能缓解技改资金压力,带来的资金流转空间可用于对安全性较低的设备进行技改,有效降低设备运行风险,提高设备利用率。在改造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分步技改一年可以改造更多项目,能够激活更多准许收入。

五、结论

根据电网公司的逾龄资产技改规划,选择已经安排技改的逾龄资产,在技改总投资金额、技改次数和技改项目期限已知的条件下,构建逐年局部技改动态规划模型,以技改后的资产整体使用年限最长为目标函数,以评估年之前逾龄资产年末资产净值大于等于资产残值为主要约束条件,在优先保证资产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可选择最优的投资方式。由于模型主要考虑技改总金额的分配和时间的安排,所以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别的电网逾龄资产。通过动态规划模型得到最优的技改方案,即最优的局部技改投资金额和技改时间,使逾龄资产技改后整体使用年限最长,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资产技改后的加权平均尚可使用年限,为制定资产技改后的财务折旧年限提供参考。采用逐年局部技改模式,可合理分配技改资金和时间,相较于整体一次改造,可缓解一次性资金投入多和项目周期长的压力,有效提高电网公司资产流转能力。基于模拟案例分析得出,多次局部技改模式下逾龄资产能够更有效延长折旧年限,发挥投资的更大价值,有利于电网公司更好服务输配电价成本监审。综合电网公司资产管理实际,在具体制定逾龄资产技改策略时,参考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及资产实际运行健康水平,对于老旧程度高、需迫切改造的逾龄资产可以采用一次技改模式,整站、整线进行改造,优先确保电网安全生产运行;对运行状态良好的逾龄资产,则可采用分步技改模式进行改造,合理控制非有效资产规模,化解资产墙风险,最大化提升投资效益。

猜你喜欢

年限局部电网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穿越电网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电网也有春天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