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语言运用的小学语文课后习题教学策略

2022-11-05卢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8期

□卢萍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是助学系统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这些习题,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一、解读课后习题,找准语言实践要点

课后习题通常指向积累、运用、交流三个方面。教师只有精心研读课后习题,了解编者意图,把握其中的语言实践要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一)积累型:重语感养成

指向积累的课后习题主要包括朗读、默读、默写、背诵和摘录等类型。其中,“读”排在第一位。教师针对不同年段、不同类型的课文,要组织学生有策略地诵读,完成练习目标。

1.做好朗读指导。低段学生的朗读技巧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学生是很难读好课文的。例如,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文中的长句子,容易一字一顿或者读破句。为此,教师采取先示范后带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听、照样子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读长句子的技巧,巩固、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文体不同,朗读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朗读古诗,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朗读童话,要抓关键词,关注人物身份;朗读散文,要体会情感,读出意境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式入情入境地朗读。

2.创新诵读形式。单一的诵读形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如分角色读、比赛读、男女对读、师生对读、表演读、配乐读等,都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诵读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为了让学生充分读好题目中的问句、感叹句、陈述句,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进行表演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技巧的掌握、内容的感知、语感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运用型:重要素落实

指向运用的课后习题是充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载体,主要包括理解重点词句、掌握阅读策略、体会人物形象、改写文本等题型,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规律,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在教学此类课后习题时,教师应树立整组意识,整体观照教材,把握语文要素在各课课后习题中的分布情况。这样,教学目标更加凸显,教学的随意性减少,课后习题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该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课后第二题“‘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充分体现了这一语文要素。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提取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句段,再借助文中对环境的描写,想想他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这番话的。接着,学生代入角色,想象自己如果是船长,会怎么说、怎么做,关注短句和叹号的表现特点,感受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这样,学生在辨析、品味、迁移中习得语言,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效落地。

(三)交流型:重语言输出

指向交流的课后习题主要包括交流看法、讲故事等题型,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有效转换。教师需要预设相关的活动,达到在“大语文”环境中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草船借箭》的课后第三题是:“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景阳冈》的课后第四题是:“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两题都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为此,教师可以开展“名著故事分享会”“课本剧展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分享、个性演绎中丰富自己的感受,加深对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活课后习题,拓宽语言实践空间

课后习题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打好基础、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多重路径,激活课后习题,拓宽语言实践空间。

(一)依题而置,指导课前预习

统编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强化了导学功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如能基于课后习题布置预习任务,就能帮助学生获取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前,针对课后第二题“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活动:圈画重点词句,写好旁注,然后与同学交流。学生在预习时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写下来。将部分课后习题前置,既强化了预习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全面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独立自主地学习课文,避免预习只是停留在读读画画的层面,又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便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文本内涵。

(二)依题而导,设计教学过程

综观统编教材每一课的习题,内部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隐示了教学思路。教师可以课后习题为切入点,串起语言训练的“学习链”,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课后以“梳理—理解—感悟—迁移”为线索设置了四道习题,逻辑非常清晰。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这四道习题安排相应的教学步骤:初知大意—体会动静之美—感受情趣—对比表达方法。如此,板块式推进教学,每项教学内容都有据可循。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借助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化繁为简,便于突破重难点。

(三)依题而用,整合教学资源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和支架,隐含了语文要素训练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习方法。例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后第二题编排了精美的插图,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还有序呈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以插图为支架,设计如下教学步骤。第一,找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句子,读一读。第二,标序号。学生给图片排序,明确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第三,加提示。在观看插图的基础上,学生给其增加“看到鲤鱼阿姨”“看到乌龟”等文字提示。第四,讲故事。学生借助插图,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如此,巧妙运用插图,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三、开发课后习题,提升语言实践品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教师要注重课后习题的开发,提高学生借助教材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品质。

(一)改编习题,增强审美意识

要想让“教材”变成“学材”,教师需要在精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学情,有意识地对课后题进行适当的挖掘、改编。

如六年级上册《桥》的课后第四题为“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情节设计的妙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时,教师对习题进行了改编,让学生拓展阅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但不出示故事的结尾,要求学生依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小说写作特点,尝试续写结尾。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审美意识更清晰。

(二)绘制导图,提高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离不开思维发展。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重点词句的感悟,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的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重要载体。执教时,教师紧扣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先画出描写海滨小城景象的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再圈出关键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作批注。最后,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所思所得,体会表达的巧妙。

(三)同频转换,提升文化品位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写作的最佳范本。课后习题中有很多小练笔,旨在让学生从结构、立意等方面获得写作技巧。教师可带领学生积极练写,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文化品位。

如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后第三题为“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古诗讲究意境美,教学该习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先口头说一说诗句的大致内容,再改写古诗,补充情节,具体形象地描述画面,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以《稚子弄冰》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脱”“穿”“敲”等动词,反复琢磨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语言,寓情于事,写出孩子的可爱。改写的时候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学生采用自述的方式,也有学生以第三人称展开,还有学生编写了小剧本。这样个性化的表达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总之,教师要深入解读课后习题,恰当运用课后习题,以题导学,以题促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