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地方传媒院校人才培养的“在地化”思考
2022-11-05王庆李楠
文/王庆 李楠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传媒相关领域人才结构落后局面日渐凸显。一边是传统新闻传播人才早已供大于求,而另一边“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却严重短缺。在“全员、全程、全息、全效”的崭新媒体生态下,高校面向“全媒体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地方传媒院校如果一味盲目跟从和套用一流高校或名校的做法,会使地方高校陷入同质化发展陷阱,难以在办学和学生就业上形成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由此本研究提出重返“在地性”,以“在地化教育”思维和方法论统领全媒体时代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架构,从“参与地方”到“服务地方”,建构以“地方共同体”为动力机制的传媒教学和实践体系,从而开拓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蓝海。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传媒院校立身之本
进入全媒体时代,传媒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应用”二字有了新的意涵。从过去的“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转变为“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要能专精、能跨学科、能懂技术、能跨终端,在技能上拥有‘三头六臂’,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所做的媒介产品能有‘七十二般变化’”,还要“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这既是技术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因时因势对当下我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期望。由于各级各类传媒院校的历史条件、发展现状和目标定位不同,因而在贯彻国家这一纲领性目标的具体办学过程中,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和策略。
目前大多地方层次的传媒院校仍是以培养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教学上体现出明显的“应用”多于“研究”、“实操”多于“学术”的倾向。学生往往一毕业就参加工作,较少有意愿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业”和“就业”的关联性便显得尤为直接。而学生能否顺利在传媒行业谋得职位,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过硬的实操能力。由此可见,地方传媒院校必须以培养直指职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为立身之本,满足传媒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才“一到岗就能上手”“一人就是一个全媒体”的现实诉求。
二、“在地”即“市场”:“在地化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契合
“毕业即上岗”的客观趋势决定了地方传媒院校必须突出“就业”导向,将市场需求作为传媒院校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只有在了解市场或岗位的需求之后,才能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应用’之意。”摈弃过去“从学科到市场”的传统规划进路,遵循“从市场到学科”的逆推式路线,从本地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回溯和重构自身课程、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才有可能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二字真正地落到实处。
“在地”不单是一个表示特定的地理和行政区域的概念,更代表一个由众多市场主体交往互动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和社会环境,甚至还是一个嵌入了历史和情感的乡土共同体。传媒院校与“在地”是共生关系:一方面,新闻院校的生存发展依赖“地方”提供场所、资源,并接受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管理、获得行业的协助等;另一方面,“地方”也需要传媒院校的反哺,以传媒相关知识、技能、人才等参与地方社会建设。只有将“地方”作为自身的独特条件、行动出发点和价值旨归,地方新闻院校才能“培养出质量上乘,具有比较优势,能够扎根地方且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在地化教育”对于当前解决地方传媒学院的发展瓶颈既具有理念上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方法论意义。其思想精髓是力倡“重新发现地方价值”,强调“地方”对教育具有生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精神的和社区的多重价值。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方法都应“以当地社区和环境为起点”,以“获取近身知识”为第一要旨。而“近身知识”体现为一系列与人的“生存”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常识、技能、经验、情感、信念和价值等。不仅和“应用”密切相关。在地化教育就是将学生带入鲜活灵动的地方生活世界,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做事”和“谋生”来学习,从而使学生从对地方社会的“无关者”“旁观者”变为“亲历者”和“主人翁”。如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要使学校工作富有生气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与当地的利益和职业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学校与近邻环境的这种密切联系,不仅能丰富学校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力,而且还能增加给予社会的服务。”
传媒学子如能通过实地教育沉浸地方社会,扎入社区、工厂、街道甚至乡村,不仅可以习得丰富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学到大量地方性知识和经验、从传媒实践中建立地方依恋感,自动实现“地方身份、文化和责任的代际传承”。因此,在“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诉求中融汇“在地化”教育理念,有利于高校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能实干、有担当、人格健全的新媒体人才。
三、从“孵化”到“连结”:“在地化”人才培养的功能转向
当前地方传媒学院普遍的发展瓶颈在于系统性“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业与就业脱节、校园与社会生活脱节等等。这与长期以来高校普遍惯于固守一隅,忽视与外部市场“连结”有关。其结果是在专业结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停留在以传统媒体为参照的旧式“想象”中,导致不同专业和课程之间相互区隔,分门别类地打造所谓“记者”“编辑”“摄像”“播音主持”等不同工种上的传媒专业人才。而实际上,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机构,对单一技能的传统型传媒人才需求早已饱和。
新的时代背景和媒体环境要求媒体工作者“一人即是一个全媒体”——能在掌握各种媒介表现和连结技术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进行跨文本、跨媒体、跨平台的信息生产、发布甚至是推广、运营等工作。从目前地方传媒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问题不在于“产量”不够,而是“产品”不对路所导致的销售不畅。地方政府宣传部门、传媒机构等通常对高校毕业生的期待都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而不是吸纳“半成品”,再投入巨大的时间、财力、人力成本对其进行“再加工”。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是一所能够把各种力量联系在一起的大学”。只有通过连结,才能充分借力地方社会,整合其各种资源、渠道、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就业等持续地创造平台和机会。而且,通过连结和深入互动,根据市场“反馈”信号,也能更准确地调整和优化自身人才培育的目标、方法和路径,使供给和实际需求真正匹配起来。
四、“项目合作”:全媒体人才“在地化”培养的驱动机制
项目式教学的特点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以项目为教学单元构建课程体系来组织教与学。”与传统的实验、实训课程、竞赛和活动等实践教学形式相比,项目式教学对在地化教育具有更强的“连结”功能。但目前地方新闻学院在项目化教学实际运行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不能发挥规模化效应、系统化效应以及缺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鉴于此,地方传媒院校应着力于项目教学的体系化建设,建立以学院为枢纽的地方传媒业项目合作网络,并据此来反观和重塑课程教学体系,依据项目或项目群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对课程、学科、专业、师资等进行连结和整合,使教学实施和项目运作始终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实现对新型传媒人才的在地化培养。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改进。
根据对地方市场主体潜在需求的准确掌握,主动引导它们创设特定的合作项目。通过增加与各种地方市场主体合作项目的数量、种类和规模,特别是围绕长期、大型项目建立各种实习实训基地,以确保项目化教学持续、稳定、系统地开展。当然,这种“主动出击”的首要前提是充分了解市场。缺少详细的市场调查,不仅难以捕捉传统传媒业中新的合作契机,许多新兴的传媒实践渠道和岗位需求也无从发现,更不用说从中开发出新的项目了。例如笔者通过对某地方院校新闻专业近两年来大四学生实习单位的跟踪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并未在地方传统媒体机构实习,而是进入一些新媒体广告公司、商业信息咨询机构、甚至是私营医院、房地产公司、艺术品网上交易平台等,从事诸如企业微信公众号运营、品牌信息服务、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工作。然而,在地方传媒学院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中,还鲜见有针对上述新岗位需求而做出的系统性改进。因此,在旧架构和新业态之间的断裂就影响到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学院有必要定期通过各种方式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甚至可以为此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关团队,任用既懂传媒教育、又懂市场营销的人员对在当地合作关系网络进行经常性地维护和拓展,不断寻找项目合作机会,并能将项目与学院教学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和有序对接。
地方传媒院校与本地传媒市场主体如政府、媒体、企业或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常常落入“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的境地。究其原因就是在关系和利益上都不对等,难以维持地方利益主体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这就提示地方传媒学院在规划和设计项目内容、目标和流程时,要将地方市场主体的日常业务和利益诉求有机地嵌入其中,并能够通过项目为其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或者获得实际效益,从而提高其的积极性和持续参与的意愿。
比如,近年来网络信息与舆论管理已成为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一项高度重要的日常化工作。但由于网络舆论规模庞大又极为复杂,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的任务重、要求高,因此,专业人手不足就成为地方网络信息工作的一个普遍难题。围绕着这个需求缺口,地方传媒学院可以与之建立起长期性项目合作,将学生输送到舆情监测和管理的实战岗位为社会服务。再比如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县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催生了地方社会新一波“全媒体”人才巨大需求。但县市融媒体中心普遍面临人员编制有限、人才老化但业务繁多的难题。而这恰好是传媒学院拓展自己的实践教学和开发项目的新空间,仅就协助地方所辖各县市融媒体中心运行和维护“两微一端”、市政服务类APP,以及提供媒体内容产品、参与政务类短视频号运营等,就能为许多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平台和实习岗位。诸如此类在促进实践教学循环的同时,又为对方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无疑会有效提高地方市场主体“协同育人”的意愿和执行力。
项目实践会真实反映出地方对传媒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整体性要求。据此地方传媒学院应“逆推式”调整和设计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师资配置等,使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跟上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与地方人才市场准确对接。但目前一些地方传媒学院的项目式教学还停留在以课程为单位的低阶发展阶段,即从单独某一门课程本身出发,以授课教师为项目负责人,独立设计和组织学生实施项目。事实上,任何一个真实项目在实际运行中对相关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都不可能被一门课程完全涵盖。这种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方式可能加深专业壁垒,不利于学生广泛接触和融会贯通各项知识和技能,难以形成新媒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项目的工作内容背后应该由若干门课程或者“课程群”提供整合性支撑,做到“项目大于课程”,而不是“课程大于项目”。比如,很多地方新闻学院设有“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之分,但学生真正进到新媒体实战岗位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闻”和“广电”之分,在新媒体生态中,每个人都必须力求成为多面手——不仅要会写稿、排版、剪辑音视频,还要懂运营,最好还要会拍短视频。这就需要学院对教学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以便对项目式教学体系的运行形成有效支撑,从而建立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与多边互动的显著特征”的知识生产的“创新生态系统”,将学院、师生和本地传媒市场利益相关者全部容纳其中,通过良性互动,成为共生共荣的地方育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