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的“气质”“家庭”及“模式”
2022-11-05吕振亚
文/吕振亚
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下文简称“周刊”)迎着新千年的第一抹晨曦呱呱落地,在一批又一批周刊人的辛勤耕耘下,在中新社的呵护支持中,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综合类新闻期刊传媒集团,2013年和2018年均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目前,周刊旗下拥有中文版及英文、法文、日文、韩文、俄文、意大利文和阿拉伯语等七个语种九个外文版,构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慈善家》杂志及专业服务平台,运营管理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时政杂志的“周刊气质”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作为周刊个性化标签,已经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中。22年来,无论社会大环境抑或媒体行业如何变化,周刊始终坚守定位,用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封面故事,涵养并形成了一本时政杂志的“周刊气质”。
以“周”为单位的杂志采编方式,赋予周刊“封面报道”独特的龙头地位——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解读,输出观点、产生共鸣、引导舆论。自创刊起,周刊封面报道就担负这样的期许。2000年第48期的封面报道在中国媒体界首次披露艾滋病村现状,引起诸多媒体转载和广泛社会反响。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当年8月16日封面报道《邓小平:我们时代的立宪者》以周刊特有的角度,深入回顾解读邓小平“8·18”讲话。2008年汶川地震,周刊连续推出《大地震》《汶川的孩子》《一个国家的动员》等共四期封面报道,用大开大合、全景式的新闻笔法,展现出汶川地震这一世纪巨灾面前,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指挥、奋起的全民救灾总动员。2015年,周刊推出“开年展望”——《更好2015:16家权威智库预测中国16领域》和“岁末预测”《机遇与变革: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两个展望类封面报道,开启了周刊作为时政大刊的进一步探索。
2017年10月23日和30日,周刊以“新时代”和“新征程”为题推出两期封面报道,全面、权威、及时地对党的十九大及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进行解读、分析和展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为宣传报道中央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战略,周刊策划、采编的首期“雄安专刊”——《雄安时代》于2017年10月16日正式出版上市。2019年,周刊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贯穿全年的主线,系列封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系列:1949—1978 探索与成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系列:1979—2012 改革的勇气》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系列:2012—2019 使命与担当》获得中宣部出版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引导资助项目。2019国庆节前夕,周刊还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下,完成了248页的纪念专刊《与共和国同行——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70年》。在2021年“建党百年”宣传报道中,6月21日恰好是周刊总第1000期,精心策划的32页大型封面故事《1921觉醒》引起广泛反响,并入选中宣部等主办的建党百年优秀期刊精品展。
国际化的视野,不仅体现在对内报道中的高度,还体现在全球意识。2005年周刊派出采访团赴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实地采访印度洋海啸,并对这场灾难进行了连续报道,其中2005年1月24日封面报道《拯救死亡之城》,在“中国海啸报道媒体研讨会”上被评为此次海啸报道中最好的报道之一。五年之后,在2010年“海地地震”灾难面前,周刊推出第354期封面报道《海地呼救》,延伸报道了“8名维和警察的回家路”“寻找海地的中国人”及“海地人在中国”,不仅用国际视角讲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扮演国际角色,而且还将国际道义、国家使命融入文本之中,以人类共有的价值,衬出国际情怀,再观中国立场。2016年5月16日出版的第755期周刊杂志,发表时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的文章《南海局势: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取主动舆论态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年,周刊记者赴马尼拉面对面采访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以封面报道呈现了《杜特尔特是谁?》。2018年,针对朝鲜局势新变化,周刊再次聚焦两个国际场合——4月27日在板门店韩方一侧举行的朝韩领导人会晤和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朝美领导人会晤。同年,周刊获得朝鲜记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独家邀请,派记者赴朝鲜实地采访,制作了封面故事《触摸朝鲜》,凸显了周刊国际报道特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进入2020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周刊在同行中较早组建新冠疫情报道团队,连续三个月推出12期疫情封面故事。其中有两组对武汉疫情全景式反思的封面故事——《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和《防控之辨: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2020年到2021年,周刊还积极致力于建设性监督报道,封面故事《造湖冲动》和《造车冲动》,调查报道《“与时俱进”的山寨社会组织》《秦岭小水电整治难题》和《网络主播成了“避税大户”》等,先后获得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新兴媒体的“周刊家庭”
在新媒体风潮尚在萌芽之际,2009年7月,周刊在同行中率先筹建新媒体采编业务部门。从此后发展大局观之,这一步是周刊整体事业发展战略方向的一次重要开拓。2010年后,周刊新媒体业务几经调整,逐步明确了定位和方向,即做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家”。在十二年的发展过程中,周刊紧紧依靠自身优质资源,打造起具有“周刊气质”的新媒体“大家庭”,构筑了“周刊君”新身份、新品牌。截至日前,周刊品牌下的新媒体粉丝总量突破了一个亿。
2017年9月1日,周刊改革内部业务机构设置,新成立“新媒体中心”,统领起周刊所有新媒体采编及运营业务,改变了过去编辑部和所属公司自立门户、“一刊多号”的状况,形成了以“中国新闻周刊”为统一品牌的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明确以“领先的社交媒体内容供应商”为目标,倾力打造“周刊君大家庭”社交媒体矩阵。
周刊新媒体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传播机制,对重大新闻舆情迅速响应,报道及时、专业、客观、冷静,“头部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2020年,周刊官方微信发稿2500篇以上,“10万+”文章近600篇,其中疫情相关报道“10万+”文章300余篇。在武汉疫情慢慢得到控制,舆论对很多问题还存怀疑态度之时,周刊独家专访了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率先在新媒体平台刊发解释性报道,有效引导舆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研报告,公众印象深刻的疫情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央媒体,其中《中国新闻周刊》排名前四。
周刊官方微博粉丝数已突破6000万,日均阅读量1亿以上,平均每周过百万阅读50余条,多次蝉联央媒影响力周榜排名第一。2022年以来,大力转型社交短视频呈现,建立了“周刊君现场”“周刊君说”“周刊君封面”“周刊笑剧场”等栏目。在新闻调查、深度题材、社交观点等维度全面打造短视频内容体系。除官方账号之外,“有意思报告”生活方式账号、“哎呀我兔”动漫IP、“中新汽车”垂直账号等都取得了持续的粉丝增长和流量提升。在疫情反复、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周刊团队2022年确立“加大创新、以变应变”的策略,管理机制进一步调整,组建“全媒体编委会”,彻底打通杂志、新媒体和运营全链条生产线,提升了周刊旗下媒体集群的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新闻服务的“周刊模式”
周刊创刊之初,管理团队就开始积极探索新模式,并艰难地走上一条市场化的传播服务和运营发展之路。
近20年来,周刊依托中新凯悦传媒集团(原北京中新凯悦广告有限公司)进行媒体运营,开拓广告、发行、战略发展和新媒体四个主要业务发展方向。 2005年1月,创办第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倡导“责任创造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聚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创新模式,推动社会责任理念在中国的普及。由此,周刊逐步搭建起了三大品牌活动:截至2021年,“责任中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来到了第18届,“影响中国”(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已经是第14年,“低碳中国”(“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迈进第13年。2021年又创办了两场全新的品牌活动——“有意思生活方式大会”和“活力城市大会”。
随着传统媒体环境的巨大变化,如何做好“新闻+”业务,摆在了周刊管理团队面前。2019年,周刊决定对《中国慈善家》杂志改版升级,以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为出发点,推动“新闻+服务”的平台建设。2022年,《中国慈善家》加快发展步伐,坚持以杂志(双月刊)+微信公号+微博+视频一体化运营管理,在杂志采编、新媒体运营和行业咨询研究等方面同步发力,打造公益慈善领域具有媒体属性的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共同富裕进程中的赋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