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美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基于唯物辩证视角分析

2022-11-05雷子熠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4期
关键词:设计师运动艺术

雷子熠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 200092)

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 Crafts Movement)又被称作“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起源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并对欧洲、北美洲、亚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工艺美术运动体现着设计师对无美学价值的工业产物的反抗,启发后人对美的不断探索与追寻。在平面设计领域,该运动影响着图案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它甚至对今日的数字化媒体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时代背景也赋予了工艺美术运动特殊性。工艺美术运动被广大学者认定为现代设计史的源头。

追本溯源,精神文化需求、人权的思考与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均为工艺美术运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以唯物辩证思想为切入点探究理论对工艺美术运动的作用,有利于当今设计师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便寻找灵感、体察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近十年,不少学者从事工艺美术运动与哲学对设计作用的研究,赵玮于2014年从平面设计立场出发,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作用;李锡娜通过研究约翰·拉斯金、威廉·莫里斯从美学角度分析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作用;刘华彬总结了工艺美术运动中装饰纹样的设计特点并揭示其美学规律。纵观前人研究,与唯物辩证法和工艺美术运动有关的研究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探究工艺美术运动本身的哲学意义;二是着重分析唯物辩证法,与设计实践结合者不多;三是直接总结了纹样、字体特征对当今设计灵感的影响,尚缺乏从某一设计学运动角度分析哲学思想对平面设计影响的研究。

一场耗时久、影响大的革新运动势必有相对完善的理论支撑,探究理论在运动中的作用有利于当今设计师学习先进思想,并在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归纳其特征,从中分析该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理论,探索该理论对当今平面设计领域发展的可能性。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与特征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时代环境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水平飞速发展,而鸦片战争更是让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科学领域也涌现出一大批人才,如达尔文、麦克斯韦、亚当斯等。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科技取得重大突破,英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物质发展过快也会伴随一系列问题,如忽略了对艺术精神层面的追求;认为用研究自然科学的办法研究艺术,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设计与技术逐渐割裂开来;世界交流开始频繁,各地文化被随意组合,造成审美混乱。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举办,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而水晶宫作为展厅引起了设计界对新工艺与造型美观间的热议。事实上,水晶宫仅为当时诞生的万千工业产物之一,对新工艺、新材料有着大胆的探索,外形却丑陋且不方便使用。于是大批设计师组织起来,试图通过提高手工艺、传统技法的影响力,纠正审美风气。他们在1888年成立了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在英国举行了一系列展览,向公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品味好设计的机会,使工艺美术运动顺理成章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受到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关注。19世纪末,工艺美术运动拥有了其特有的设计风格,促使了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由于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组织反对机械化生产,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使该运动逐渐失去势头,但它在德国和美国的发展良好,并对后期乃至今天的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

由前文可知,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同时该运动的倡导者还主张“师承自然”的设计原则,如顺应材料进行创作;在选取装饰时,设计师提倡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主义的风格;倡导者还提倡“以人为本”,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强调功能为主,实用主义的设计原则。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由工匠负责设计和制造。工业革命后,特别是工艺美术运动后,设计独立出来,这使设计师开始思索设计的意义与价值,寻找外观与实用性的相对统一。技术方面,由于化石燃料的普及,他们所使用的材料也从天然逐渐转向人造,这为产品设计带来了多样性,各种机器也陆续被发明出来;市场方面,商品生产开始以消费为基础和导向,消费决定了市场,同时也影响到了最终的设计。

二、唯物辩证法在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体现

(一)唯物辩证法的产生与原理

自18世纪末起,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同时,自然科学稳步发展,人们对事物的研究方法开始从搜集转向归纳总结,在总结思考的过程中,旧的观点受到冲击,同时影响到了哲学领域,唯心主义受到撼动,唯物主义受自然科学领域启发逐步完善,并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等一干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即“万物有着普遍联系,且事物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而“辩证”本身就带有矛盾性和批判性。事物发展必将存在矛盾与平衡,工艺美术运动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其辩证性更为鲜明突出。

(二)唯物辩证法在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体现

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言,除经济外,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纵观工艺美术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贯穿其始终。由于设计本身的属性,与设计直接相关的理论只有设计方法论,而设计行为的目的、价值、意义的探讨基本都涉及人和社会。

维多利亚时期,大机器取代人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类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推崇以人为本,并意识到,物质和精神的劳动出现了分工,设计师从工匠中抽离了出来,同时在当时的设计界,人们过于注重机器带来的成果,却忽略使用者——人本身。时代发展虽出现了这些消极的问题,但同时促进了意识与艺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给设计师带来了灵感和启发,有些设计师开始反时代潮流,追求手工艺产品与复古,试图让人们觉醒人本思想,寻找机器与人的平衡。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就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设计师在设计生产历史长河中不断探索革新,艺术本身存在,又不断创新,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多样化以固有艺术为起点,在变与不变中达到统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功能主义走向极端,而约翰·拉斯金曾在无数著作与宣讲中阐述对自然美学的追求向往,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在威廉·莫里斯身上达到了某种平衡,他常说:“不要在你家放一件虽然有用却不觉得美的东西。”他一方面肯定了功能对产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了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功能与外观在对立与统一中促进了设计行业的进步发展。

2.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产业相关座谈会中指出,经济发展间接优化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受此影响,人们的精神需求随之提高,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消费。而在自19世纪以前,百年来有限的生产力压迫了审美的发展,珍妮纺纱机等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随后得到飞速发展,资本积累后,人民饱受积压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得到满足,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在审美需求的积压中产生,像装饰运动、新运动都与之类似。

3.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承前所述,生产力压迫审美发展,继而推动设计革命,新一轮对艺术的需求积累,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恰恰又符合了唯物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艺术生产以后,根据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总结出一个规律,工艺美术运动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思想,同时也有诸多局限性,需要设计师不断推翻,比如,威廉·莫里斯推翻了约翰·拉斯金的极端思想,而美国吸取英、德两国的失败教训,在现代化中寻找平衡,取得了一定成功。

三、从唯物辩证视角看工艺美术运动对当今平面设计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约翰·拉斯金提出产品需要有“审美价值”,当时工业化的生产使产品的审美价值降低。一方面,他的理论让社会意识到产品的美学价值也是功能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他让劳动者被设计领域关注。劳动者成了生产的机器,是产品缺少人文主义的一大重要原因,当他们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将其运用于生产中,产品才能够具有审美价值,并兼具人文情怀。约翰·拉斯金对劳动者的深层次认知给后世启发,当今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丰富,为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劳动者的范围扩大,设计门槛降低,人人都可成为设计师,并根据个人需求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定义。

同时,约翰·拉斯金提出艺术要实现全民化,做人民的设计,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具有一定空想社会主义特征,而他的一系列相关观点可以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在艺术领域的演绎,这也为后世的设计学发展提供了哲学方面的引领,使设计能够合理且有依据地开展。

当然,约翰·拉斯金的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他的审美感受过于主观,对中世纪风格盲目崇拜,不适用于作为行业准绳。威廉·莫里斯在其基础上,抛开设计所一直注重的形式,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讨论设计,他认为,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但当时艺术只服务于上层阶级。若想普及,首先需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工作环境,而艺术普及后又能丰富劳动者精神生活,营造和谐崇尚美的社会风气,继而维护社会稳定。

除此之外,威廉·莫里斯在继承约翰·拉斯金思想的基础上,还提出“劳动的愉悦”这一理论,他认为设计作品的美不但可以愉悦消费者,也能愉悦生产该作品的劳动者。他开创性地将设计与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尊重劳动者,尊重手工艺,这启发了后世,特别是设计行业,作品的外观愉悦了消费者,也强调了作品的用途,在一定程度上愉悦了劳动者,这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又是进一步的启发。

四、启示

随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增长,科技发展设计表现的形式越发多元化,新媒体应运而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平面设计面向的群体更复杂、多元和个性化,平面设计也有了新的内涵:多维度空间想象,多个视角和方法叠加创作的交互式设计;多种文化元素融合的设计理念;面向不同群体私人定制的创作设计;以及为了倡导和达到绿色、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等。

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用在设计实践中,有助于全面构思,让作品拥有合理的出发点与大体框架。在设计推进的过程中,唯物辩证法也可帮助设计师进行思维体系完善,排除不成熟的思路,让最后的设计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同时,唯物辩证法也有利于设计师对当下人民需求和平面设计趋势进行预估,这可使设计师在洞察大环境的基础上对自身发展进行规划。

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很早便被设计师重视,但是平面设计领域对视觉效果的重视使形式往往被优先考虑,甚至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功能方面的设计会被忽视,所以应鼓励设计师表达自我,形成小众设计师群体,让他们用实验性、艺术性的作品改善大众审美,促进其思考,通过提高消费者需求改变市场,逼迫快餐式设计减少。

对传统与革新的辩证思考,传统平面设计行业已有固定思路与局势,在面对新媒体等的冲击时,必然会遇到冲击、交流与融合,一味地局限于传统行业会为时代所不容。因此,在初期定位时,应作出权衡,过于保守或是冒进都不可取,需要明确受众并做出充分调研,让受众群体能很好地给出预期反馈,非受众群体也能在短时间内意识到“这并非我需要的信息”,并不在此停留过多视线。

基于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应不断切换代入设计者与使用者的角色,对作品不断质疑,继而优化完善。一方面设计师所传达的美是自身道德观念的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针对自身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不断被否定、不断自我否定,锲而不舍创造好的作品;另一方面作品的完成情况间接体现着设计师的职业道德,而设计师所共同维护的社会基本审美将影响到人民的道德素养,“美”作为上层建筑的体现影响着人们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更影响着社会风气,而平面设计的传达功能使之影响更为深远。

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还会面对诸多对立统一的思考。如成本与呈现效果之间的权衡,人的发展与自然保护间的矛盾,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甚至为保护环境,需要对作品效果进行取舍,例如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是否可持续,欲传递的信息是否保护环境。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优化,减少生产中过度的能源损耗。除此以外,还需要关注特殊人群,为弱势群体服务;在快节奏高速发展时代如何慢下来安静思索;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传承民族特色;在学习他人的同时如何保持自我,传递自己的心声。

当下,人人都是设计师,我们有进行自我表达的多样途径,一方面人人都可进行设计创作;另一方面设计的门槛被降低,我们可以看见更多的作品,但也给行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人们易被困于强烈的色彩与夸张的形态中,这为一些设计师带来了捷径,但同时需要更多的设计师为大众提供一个绿色、平衡、协调的视觉环境,这又是另一种辩证思考。

五、结语

工艺美术运动常被后人提起,它作为艺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风格借鉴,还影响着后世设计师对设计哲学方面的思考。事实上,对美的寻找和创作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而思想理论需要具有辩证性,才能使设计师更加客观地进行创作、更加关注消费者要求。

当今诸多设计师一味追求实践,却忽视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导致在设计道路上屡屡碰壁。本文通过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特征的分析,以唯物辩证法对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为切入点,探索理论思想对当代平面设计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探究此类理论思想对当今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为当代平面设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①据武月琴《现代设计史开端的几种写法》

②“师承自然”一词为后世总结,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如约翰·拉斯金曾用笔名Kata Phusin译为“以自然的名义”、威廉·莫里斯喜用茛苕叶和葡萄藤作为平面设计的元素、沃塞代表作《果园住宅》使用橡木建造,这些都是师“承自然”的体现。注释请统一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上方

③ 威廉·莫里斯曾在演讲《为人民的艺术》中“我所理解的真正艺术就是人在劳动中的快的表现”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们服务的,对创作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

④ 据马飞《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城市空气污染与治理研究》:“到1850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占比已经达到近92%,从这里可以看出,煤炭在英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到19世纪中期,煤炭已基本取代其他能源,成了工业革命必要的条件。”

⑤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⑥ 赵岳峻.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对我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4.

⑦ 约翰·拉斯金从未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这导致他极度崇尚复古文化且毫无生产经验。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指出:“莫里斯的美德在于……他基本上是一个以他全部热情把理论付诸实践,在实用物品中体现美,使观点系统化,注重实际的天才。”

⑧威廉·莫里斯受约翰·拉斯金《哥特式的特征》一文启发,总结出:“艺术是人们对劳动的乐趣的表达”。

猜你喜欢

设计师运动艺术
我是小小设计师
创意设计师
纸的艺术
不正经运动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