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蒋梦麟体育观核心要义、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2022-11-05周妍李启迪
周妍,李启迪
(1.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蒋梦麟(1886—1964 年),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早年就读于绍兴中西学堂、浙江高等学堂、南洋公学,接受了中国私塾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之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学习,师从杜威,继承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回国后,蒋梦麟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总务长、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蒋梦麟毕生主张“教育救国”与“文化救国”并努力付诸实施,在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重创且产生严重文化认同危机的情况下,主张重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尝试以中国文化来整合西洋文化,使其成为一名“中西文化复合论者”。
前人对蒋梦麟体育观的研究较为匮乏,专题研究成果2 篇,相关研究不多,且相关论述比较分散、准确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全面审视蒋梦麟体育观,剖析其体育观形成背景、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并提出蒋梦麟体育观的当代启示,以助力破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困局。
1 蒋梦麟体育观的形成背景
1.1 受儒家“经世致用”理念的熏陶
蒋梦麟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村庄,其祖父与父亲从商,父亲为人忠厚慷慨,母亲很有教养,使其得到良好而健全的家庭教育。蒋梦麟5 岁便入家塾读书,当时家塾纪律非常严苛,先生要求在记忆和背诵时必须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并告诫不可强记。尽管蒋梦麟本人对此感到枯燥和乏味,但该教学方法客观上为其系统掌握儒家经典提供了帮助。并且,蒋梦麟在熟读四书五经的过程中也逐步了解与体会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理,使其在日后更好确立立身处世原则与应付实际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课程中并未包含运动或体育项目,但蒋梦麟仍自行设法满足嬉戏本能——如通过捉迷藏、放风筝、抓萤火虫等愉悦身心。除了私塾古书教育,少年蒋梦麟的知识启蒙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听讲故事习惯,这奠定他欣赏现代文学的基础;二是对自然现象细致观察,这为他接受现代科学观念做好准备。
旧学的熏陶,使蒋梦麟身上具有中国士大夫的影子。他曾回忆说:“儒家说,正心诚意是修身的出发点。修身则是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因此,我想,救国必先求已。于是决定努力读书、思考、努力锻炼身体,努力敦品励行。我想,这就是修身的正确途径了,有了良好的身心修养,将来才能为国服务。”在实际生活中,蒋梦麟也确乎采取儒家以天下国家为已任的态度立身,并用忠恕之道来处理人群关系,其一生的治学与治事也都与“世道人心,国计民生”联系在一起。
这种认识也促使蒋梦麟日后成为体育教育救国、体育兴国论的积极倡导者。如1915 年8 月蒋梦麟代表黄炎培参加在美国加尼福尼亚举行的万国教育联合会,并受黄的委托,格外注意职业教育和体育方面的问题,这不仅使蒋梦麟有机会代表中国教育界正式出席国际教育会议,而且建立了与黄炎培的密切关系,也为他后来回国发展、从事教育管理事业提供了道路。
1.2 受国外“科学主义”精神的浸染
作为近代新式学校的中西学堂致力于改变传统私塾“唯经是尊”的积习,通过兼学开设经学、史学、算学、英文等多种科目,旨在贯彻“师夷长技以自强”教育理念,这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新。蒋梦麟于1897 年入绍兴中西学堂学习,期间他开始接触自然科学知识并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新认识,在充分了解戊戌变法与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之后,蒋梦麟逐渐明晰中国为何学习西洋学术以及其潜在价值。之后,蒋梦麟先后辗转上海、余姚、杭州等地求学,并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大地的系列重大事件的刺激而倍加关切时政。不同于直接投身革命运动的热血青年,蒋梦麟主张直接向西方学习,并在南洋公学与赴美留学期间选习了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在内的西式科目。
蒋梦麟在美国求学生活达9 年之久,深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西洋体育文化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们的根基在于科学。以此为借鉴,他希望近代中国也应接纳西方科学知识,提高中国国民素质,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当时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分化为不同阵营的科学与人文曾展开激烈斗争:科学派主张科学验证方法判断一切事物;人文派则认为科学只能解决部分人类问题,类似于精神问题,科学无法解释与解决。对于科学与人文观念的冲突,蒋梦麟秉持科学与人文并重思维,认为科学与人文均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失的部分,科学虽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其结果仅限于物质层面,尚需补足精神财富才能圆满,故而他指出:“有丰富的物质,无丰富的精神是死的;有丰富的精神,无丰富的物质就要飞到天上去。”与此同时,蒋梦麟也论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如他所言,科学是心智活动的产物,旨在满足知识上的欲望,而艺术则是心灵对自然实体所触所感的表现,它使人类生活更为丰富。在现代文明里,艺术与科学必须携手合作,才能圆满无缺。在体育领域,此认识进一步引申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相交融”的观点。
1.3 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启发
蒋梦麟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随杜威研究教育,受杜威影响颇深,从他任杂志编辑,到后来任大学校长、教育部长,一直致力于传播杜威思想,并以此为依据改造中国传统教育。蒋梦麟对杜威思想宣传表现为3 种途径:其一,邀请杜威来华讲学,组织翻译与出版演讲稿,使国人能够直接接触杜威思想主张;其二,在与黄炎培、陶行知等人创办《新教育》月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与宣传杜威教育学说,旨在拥护杜威教育思想,并以其作为武器揭露与批判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作为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运用杜威教育理论革新教育理念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具体而言,蒋梦麟倡导的平衡中西之学的文化教育观、重视个性教育、注重社会生活需要、提倡直动自治、开展学术运动等均体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痕迹。若从体育教育视角来看,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关于儿童兴趣问题的认识对蒋梦麟影响最大,如蒋梦麟主张以杜威的“生活教育”理念观察与分析中国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并呼吁体育教育应以传授一般知识为重点,反对奴化教育,大力提倡职业教育。
2 蒋梦麟体育观的核心要义
2.1 体育的本位价值在于社会进化与强民强国
蒋梦麟对体育的认知蕴藏于其强国观之中,如他所言,“强国之道,不在强兵,而在强民,强民之道,惟在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之社会”。基于对世界战争成因及可能结局之考察,蒋梦麟认为“个人之能率”是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无健全之个人,必无强壮之士卒;无强壮之士卒,其能组织强有力之军队乎?”。蒋梦麟对美国在世界大战期间“反败为胜”的表现感到异常吃惊,他将其归功于“国民身体强健”(各个皆良兵,人人皆勇士)与“社会之进化率高”,“故有健全之个人,进化的社会,则可战可和;无此,则战固不足恃,和平亦不足恃也”。另外,蒋梦麟在1919 年5 月发表的《教育评论》中指出:“个人健全,社会进化,立国之本也。”对于学校体育的强国价值,蒋梦麟指出:“学校之中,建一理想的国家,其学生即为理想的国民。”而欲实行此政策,须从独立之思力、健全之体力、严整之训练等数端进行考量,其中体力问题尤为关键,“苟一旦国有大难,咸须舍身救国。故以国防而论,体力更为重要”。
蒋梦麟同时指出,救国须以强己为前提,“盖合健全之个人,而后始有健全之社会”。此观点源于蒋梦麟对个人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考,“个人强健,社会进化之基础也。非此则成一不关痛痒之社会,今日之中国是也”。蒋梦麟感慨道:“旧时同学之英俊,学而成夭折者,不可胜数。作者留外十年,返国访旧,乃大半已入鬼乡。以孱弱之身体,遇复杂之文明,不其殆哉!”在外国留学的岁月中,蒋梦麟发现赴欧美留学学生身体状况普遍较好,“十年之中,同学青年夭亡者,不过数人,卫生有道,非寿命也”。他认为其秘诀在于经常性参与运动竞赛,“球场、游泳池、舞蹈厅到处皆是。其活泼运动之精神,贯彻于全国人民之生活”“彼国人士,群趋而游戏焉。野球比赛,举国若狂。其活泼运动之精神,贯彻于全国人民之生活”。蒋梦麟在1908 年到美国加州学习期间,对西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予以肯定,“我在这里的四年生活的确是轻松愉快的……离剧场不远是运动场,校际比赛和田径赛就在那里举行,美育、体育和智育齐头并进,这就是希腊格言所称‘健全的心寓于健全的身’”。而反观吾国学界,“日课以外,则无娱乐之地。好学者读书,读书愈多,而身体愈弱;不好学者玩扑克,扑克愈多,而志气愈消。读书过度,祸同扑克,臧谷亡羊,其失均也”。基于如上观察,蒋梦麟提出:“欲养健全之个人,则独立不移之精神,筋血充实之体格,思考精确之头脑,皆为至要。”
2.2 体育的直接目标在于发挥学生身体潜能
蒋梦麟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近代社会结构已发生较大变革,旧社会是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结合而成的,今社会则由你、我、他结合而成。“家族组成的社会基础在明君、贤臣、慈父与孝子,个人组成的社会基础在强健之个人”。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由基于儒家文化的家族社会向近代文明社会迈进。在这里,蒋梦麟率先提到了先进文明社会中“强健之个人”概念,他指出“强健之个人”不该是“醉汉之征妄”,而应是“猛将之奋勇”,其理由在于“天之所以与我者,至大至刚,若我当如猛将之临阵,奋勇直前,以达此至大至刚之天性”。即不应做醉汉借助酒力壮胆,而做发挥自我潜能、奋勇直前,这样才能“至大全刚”,对于“至大全刚”,他进一步解释说“凡事之出于天者,皆至大至刚”。
在提出以上观点后,蒋梦麟将视点转向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的种种问题应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做人之道”,依据为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高贵,除了人类具备意识之外,还具特殊之个性。因此,教育应当尽力发挥个人天性,如“我能思,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思力至其极。我身体能发育,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其中,他认为人人都具备身体发展潜力,而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身体潜能培育到极致。
受体育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均是一个特殊个体,只有发展每个学生的运动潜力,才能发挥“至大至刚”的天性。学生的运动天性发展得越好,学生身体价值就会越高;个人的身体价值越高,文明社会进步就会越快。因此,蒋梦麟认为,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为社会进化、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2.3 儿童体育的首要原则在于遵从天性
1919 年2 月蒋梦麟在《新教育》创刊号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为方法,养成健全之个人,使国人能思、能言、能行,能担重大之责任。”他在《什么是教育的出产品》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产品应该是具备三大条件,其中与体育有关的条件是“活泼的个人”——即体力、脑力、官觉、感情得到健全发展的人,蒋梦麟此论断提出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
其一是基于对家塾学习经历的反思。蒋梦麟自述其幼时教育的课程里根本没有运动或体育这个内容。小孩子们不许拔步飞跑,他们必须保持“体统”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吃完中饭后又必须马上练字,简直被磨得毫无朝气。虽可能是极端情况,但蒋梦麟仍严肃批评说我国老式教学方法或将给孩子平添许多无谓苦难,“我怕许多有前途的孩子,在未发现学问的重要以前就给吓跑了”。成为教育管理者后,蒋梦麟对当时学生“日课之外,则无娱乐之地”的学习环境深感担忧,他认为小孩子本具有活泼天性——会笑、会跑、会跳、会玩耍,而我们办学校的偏要把他们关在“无山、无水、无虫、无花、无鸟”的学校里,把他们送到“监牢”里束缚起来,使之脱离适宜环境,如何能保证健康生长?反观如今中学毕业的学生,眼多近视、背多弯曲,年级进一步,生气却减一年,实为我国教育的失败。
其二是基于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观察。蒋梦麟认为,小儿初生时,头颈总是东倒西歪,不能怪立,后来渐渐长大,才能立颈、坐、吃、行动、嬉笑、哭、滚地,这都是天然的活动能力。训练这种活动能力,应该先大肌肉运动(如体操、跳、掷等),而后小肌肉运动(如剪纸及弄小动物、写字等)。但中国小学教育往往不注重这一点。所以,一般国民的大肌肉多不发达,这与人多胆量魄力很有关系。小孩无时无处不活动,是他的天性使然。年幼的小孩,不能静坐到三十秒钟,五岁至十岁的小孩,不能静坐到一分半钟。所以要是强迫小孩,不许活动,无异于阻碍他的生机。
基于以上认识,蒋梦麟提出要扭转我国教育观念,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活泼泼的个人”,而非“枯落的秋草”。因为“儿童只能是儿童,他不是一个小大人,不能单拿知识来填,更不应拿书本来填”,相反,儿童只有“会笑、会跳、会跑、会玩耍”,他们的体力、脑力、感觉和感情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享受成长的乐趣,才能培养个人强健的一代新人。鉴于这种分析,蒋梦麟真诚地期望学生从今以后要注重课堂里、操场上、课余时间里的学生生活,只有这种学生活动是能持久又最有效的学生运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团体生活。蒋梦麟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现在的学生团体有两大缺点,一是内容太偏枯,一是组织太不完备。而内容偏枯的补救,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俱分并进”:“1.学术的团体生活,如学术研究会或讲演会之类。应该注重自动的调查、报告、试验、讲演。2.体育的团体生活。3.游戏的团体生活。4.社交的团体生活。5.组织的团体生活,如本校学生会、自治会,各校联合会、学生联合总会之类”。在体育的团体生活方面,认为可增加如足球、运动会、童子军、野外幕居、假期游行等活动,这与其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所思所想如出一辙。
2.4 体育美育融合的意义在于身心协同发展
蒋梦麟在美国求学期间,原无法理解校内陈设的各种裸体雕像,后经咨询伦理学教授才逐步领会其中含义,如其所说:“让女学生们多看些男人的裸体像,可以纠正她们忸怩作态的习惯”,同时蒋梦麟也猜测学校旨在通过这种方式灌输“完美的思想寓于完美的身体”的观念,这是由于“在希腊人看起来,美丽、健康和智慧是三位一体而不可分割的”。这直接促成蒋梦麟美学观的形成,它突破了中国传统观念,从生理、心理上认同了“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才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塑造健全的人”。之后,蒋梦麟进一步认为体育应与美育相结合,指出美育可使体育内涵更丰富、运动更添色。蒋梦麟在1919 年《教育宗旨研究案》中提出“养成健全人格”基本主张,“盖希腊人之观念,美丽者必健全,健全者必美丽,二者不可须臾离也。故欲发扬美感,非有健全之身体不为功。体育者美育之基础,两者并进,健全之个人乃成”。蒋梦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中国现实状况,提倡学生真正成为体力、脑力、感情等方面自我发展的活泼人。
另一方面,蒋梦麟认为美感教育重在培育“个人优美之情感”,而美感是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和谐体验,因为身体既是美感体验的基础,同时也是美感体验的验证,心理则是美感存在的体验,美的完美体验需要身心共同参与。因此,美感教育需要体育与美育共同实现。其中“个人强健”是体育美育教育的基础,而要培育“个人强健”,则需要提倡借鉴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自然教育法”,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发展奔跑、跳跃、攀爬等各种自然能力,在学校更要走出教室,大力开展网球、游泳、足球、舞蹈、体操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增强身体素质,确保身体强健。另一方面,蒋梦麟认为音、体、美之教育需要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图画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舞蹈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奋兴力”,音乐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感情。
3 蒋梦麟体育观的历史影响
3.1 促进了外国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蒋梦麟回国之际,国内正值新文化运动,教育领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深刻。1919 年蒋梦麟创办了《新教育》杂志,并担任了该刊主编,《新教育》是五四运动时期最知名的教育学杂志,也是宣传与推进新文化的主阵地,受到了当时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该杂志主要目的是通过翻译与介绍西方教育家,传播西方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新文化运动提供指南。其中在引介西方教育学名著过程中,也不乏有教育名家的体育论述,如裴斯泰洛齐、夸美纽斯、洛克等教育家及其体育观等。蒋梦麟特别致力宣传杜威教育思想,借由1919 年5 月杜威来华讲学契机,他在《新教育》设专栏翻译与介绍杜威思想。同时,他还亲自陪同杜威去全国各地讲演,并撰写了《杜威之人生哲学》《杜威之道德哲学》等论文,声援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蒋梦麟本人亦被视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被体育学界视为“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3.2 推动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蒋梦麟幼年成长记忆与之后求学经历使其明白体育活动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这进一步影响了其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决策与判断,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他积极倡导“五育并举”。蒋梦麟“五育并举”思想在他1918 年发表的《世界大战吾国教育之注重点》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在该文中他基于对世界潮流及欧美诸国教育状况分析,指出战后中国教育发展方向,其中以学校设施方面言之,包括“养成健全人格、养成健全个人、养成真实正当知识、养成生计观念与养成平民政治之精神”五方面。此主张又常被用于与蔡元培“五育并重”理念对比,蔡元培曾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论述了包括体育在内的五育并举之教育方针,并对教育宗旨予以厘定,其“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虽在表述上与蒋梦麟所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较为一致,体现二者师徒关系的思想交互影响。
1927 年蒋梦麟宣布弃学从政,自此走上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在蒋梦麟的领导下,浙江率先规范了各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修订各类教育法规、完善了各层级教育制度,并助力浙江省教育从低谷走向复苏。因蒋梦麟在浙江办学政绩卓越,被任命为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之后更参与修订并制定了全国性的各类教育政策与法规,对全国教育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时蒋梦麟一改中国近代教育数十年各自为政的局面,可谓是开创全国较为完整的教育组织、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的第一人。在蒋梦麟弃学从政的道路上,他始终以“五育并举”的思想加以贯彻,为我国近代高等体育教育法规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3.3 开辟了体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的新路
青年时代的蒋梦麟曾入绍兴中西学堂学习,当时蔡元培曾担任该学堂监督,蒋梦麟与蔡元培的师生之谊,实际上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此,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蒋梦麟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蔡元培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蔡先生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与追求”。
近代以来,教育学界对于体育与美学的关系鲜有论及,理由在于两者关联有限:体育仅是有关身体技艺的学问,美学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情感体验。传统观念认为,体育是“下里巴人”之所为,美学则是“阳春白雪”之境界。蒋梦麟对此则另有新见,他从基于个人求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阐述了体育与美学的结合可使体育更富有内涵,运动更添色彩。他认为,体育是美育的基础,只有融合体育与美育,才能实现培养健全之个人的目标,若轻视任何一方,则是不完整的教育,蒋梦麟的此番论述虽未对当时的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但毫无疑问,他是提出体育与美育融合发展观的一代新人。
4 蒋梦麟体育观的当代启示
4.1 有助于树立“体育促进健康中国发展”的全局意识
强国之道在强民,强民之道在于健全个人,这是蒋梦麟总结出的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即谋求个人健康目的在于社会进化,社会进化目的在于国家强大,这不仅体现了蒋梦麟“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也彰显了蒋梦麟注重个人修身的深意与宗旨。
就全民健身视角而言,尽管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提倡已久,但全民的健身意识还较为薄弱、健身路径较为匮乏、健身目的较为模糊。就青少年视角而言,近年来国家、政府、学校共同致力于学生体质健康,尽管学生体质下降趋势已基本遏制,但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青少年学生体质问题依然是任务艰巨,其中学校体育应承担重要责任。因此,研究认为,蒋梦麟的强国、强民、强身之道启示在于:一是进行全民健身的爱国主义宣传。谋求和平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潜在竞争仍危机四伏,一触即发。因此,强国强民依然是新时代中国的重要政治任务,只有把个人身心健全与社会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以来,才能为国分忧、心系天下。二是落实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又要树立学生为国效力的志向,而这些都需要身体健康作为基础与保障。三是开创青少年体育“家校社”共育机制。坚决抵制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家庭要注重子女身体健康的投入,学校要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社区要提供青少年学生参与运动的环境,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而提升全民的体质健康水平。
4.2 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蒋梦麟认为,人类之所以比动物高贵,除了人具备意识之外,每一个人都有独特个性。因此,“我身体能发育,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体育教学也应如此,要按照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尽管因材施教的思想最早源于古代,但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制于班级授课制,教学过程的“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体育教学领域同样存在此类弊端。因此,蒋梦麟提倡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之启示在于:一是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任何学生均有其存在的身体优势。如个子高的学生可以打篮球、力量大的学生可以从事投掷项目、耐力好的学生可以参与长跑等。因此,体育教师应仔细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特长,扬长避短,并促进学生特长的发挥、开发学生的潜能。二是学校应进一步推进体育选项课程体制。目前只有大学与高中学段开展选项课程,其效果是显著的,但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能从中受益。因此,应把体育选项课程落实到初中与小学,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三是体育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破解体育教学“一刀切”现象的有效策略。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前期学习基础、体育特长、运动兴趣等,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体能、技能、心智等均能在体育教学中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4.3 有助于遵循“儿童天性发展”的教学原理
蒋梦麟幼时接受的是传统家塾教育,他认为这种教育泯灭了儿童天性,使得新的生命力量毫无生气,所以导致了“读书越多、身体越弱”的现象。因此,他大力提倡接触大自然,鼓励有助于展现儿童自由个性与天性的体操、网球、足球、游泳、舞蹈等运动,培养儿童的运动本能。这既是教育之本,也是体育之魂。
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把学生牢牢地捆绑在书本之中、桌凳之间,长时间的题海战术使学生失去了运动自由、活泼个性,变得死气沉沉、目光痴呆、毫无体力。因此,蒋梦麟遵循儿童天性之观点的启示在于: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现阶段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优势,在学业减负的利好条件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阳光体育,充分利用短暂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二是开发更多的接触大自然的儿童体育项目。运动是儿童的天性,到大自然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更是儿童兴趣使然。因此,鼓励体育教师大力开发适合于儿童的课程资源,在确保儿童运动安全前提下,增设各类体育游戏、定向运动、登山等活动,促进学生运动素质的提升。三是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蒋梦麟认为学生的自治精神就是团体意志。在他的倡导下,五四运动之后的北大校园逐渐增加了许多学生团体,其中包括足球、运动会、童子军、野外幕居、假期旅游等体育团体。这些体育团体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互助以及团体协作精神,从而达到活动自治目的。
4.4 有助于强化“音体美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
蒋梦麟与蔡元培既是同乡,又是师徒,二者所接受的文化背景很相似,因此蒋梦麟对蔡元培提出的五育方针极为推崇。同时,他在蔡元培的基础上,更关注学校的美育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快乐精神。在美学方面,蒋梦麟在美国时期受希腊“注重美感”精神的影响很大,因此,他主张将体育与美学结合起来,以美学借以情感寄托,使体育更加富有内涵。
在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分别代表了各不同学科,谋求独立学科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宗旨之一,但强调各学科融合发展也是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王登峰表示:“体育美育对发展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蒋梦麟的体育与美育结合观之启示在于:一是体育是德、智、美、劳、技等学校全面教育的基础。同理,体育是审美教育的前提,没有好的身体,何谈审美?因此,加强体育锻炼与强化体能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二是以审美意识与情趣入手融合体育与美育。体育运动中到处都存在美,其中有静态的身体健壮之美、动态的身体运动之美、运动过程的节奏美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感悟身体运动之美,体验运动过程之美,那么,学生的心灵将会得到美的熏陶与净化。三是体育道德美是体育与美育融合的最高境界。蒋梦麟主张“美是一种信仰”,即把“美”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人与团体之间均存在不同层次的人际互动,要确保班级教学正常有效开展,需要每一个学生均遵循班级教学的规范、竞赛互动的规则、人际交往的伦理。因此,体育活动与学生道德是息息相关的,学生的体育行为升华为体育道德情感是审美的更高境界。体育既是美育之基础,又是美育之升华,体育道德则是体育美育融合的最佳表达。
蒋梦麟虽非运动员出身,也未曾从事体育教育或管理工作,但却十分关注体育议题,并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他在各类论著中涉及对体育相关问题的感受与思考,构成了其思想体系不可缺失的部分。结合具体内容来看,蒋梦麟的体育论述并不呈现为独立命题,而往往与其人生观、教育观、文化观等互为交织,此特质不仅决定了其体育认知的多元属性,也将拓宽体育学术研究的思维边界。然而,由于阶级立场和历史原因,蒋梦麟的体育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对国民体质与国家实力关系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关于强健个人或发展体力的话题讨论较为初步,并未结合学校教育实践作深入分析;虽谈及遵从儿童天性及融合体育与美育,但缺乏具体内容与方法的论述,使得相关议题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