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物流行业的岗位替代效应研究
2022-11-05胡晓旭
胡晓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行业。运用智能机器人作业,成本低、效率高,在此优势下,物流企业必然会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其对部分劳动岗位产生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物流行业的哪些岗位产生了替代效应,对不同的岗位替代效应强弱是否有区别,如何有效降低其对物流行业劳动就业的负效应,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人工智能下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物流企业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在作业活动中引入人工智能,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物流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来完成作业流程。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实现了物流作业过程从“有人”到“无人”的转化,物流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分拣、配送、运输、仓储等工作都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引用对物流行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部分劳动者的工作将受到冲击。
二、物流岗位的种类及特点
(一)作业岗位
作业岗位属于物流企业的一线岗位,主要包括仓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业务员、配货员、货物配送员等。该岗位上的劳动者直接从事物流运输环节、分拣包装环节、货物存储环节、装卸搬运环节以及流通加工环节。其中,仓管员主要负责货物的流通加工、分拣、包装、保管、验收及复核。运输调度员负责提前联系运输车队,安排货物运输车辆及运输路线。运输业务员负责运输过程中的取单、车辆检查、提货控制、铁路发运监装等工作。配货员需要在货物积攒地对目标货物进行拣选,配送员需要按照货物运输单上的地址,把货品送到指定地点,并将交单回报。
(二)专业岗位
专业岗位上的劳动者需从事各类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叉车司机、信息录入员、设备维护员。劳动者需掌握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岗位的需求。
(三)拓展岗位
该岗位的劳动者主要从事物流企业业务的对外扩展与项目的跟踪、落实,如物流营销、货运代理员。其中,物流营销人员需要及时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与客户进行谈判并签订、履行合同。货运代理员需要办理有关货物报关、交接、仓储、调拨、包装、转运等工作,安排货物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并完成货物的验收。
(四)行政辅助岗位
行政辅助岗位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上级领导完成企业内部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如会计、文员、人力资源专干、行政专干、客服等。行政辅助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对烦琐复杂,劳动者需头脑灵活、思维敏锐,能独立地思考、判断,能正确理解上级的指示,并快速做出回应。
(五)管理岗位
管理岗位是指需承担领导职责和管理任务的岗位,如行政主管、财务经理、人事经理等。管理者拥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他们需要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协调企业成员的活动,通过指导下属或与下属一起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六)决策岗位
决策岗位是物流企业的核心岗位,该岗位的劳动者主要为企业的各类高级管理层,如总经理、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等。他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做出决策,而这些决策通常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决策岗位对人力资本的水平要求极高,优秀的决策者需要具备客观审视的能力、理性分析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需时刻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抓住机遇,理性分析问题,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工智能对物流岗位的替代效应
陈宇在《中国就业和教育:2030》一文中将人的劳动活动分为四类:规则性智能劳动、规则性体能劳动、非规则性智能劳动、非规则性体能劳动。这四类劳动的特点不同,对人力资本水平的要求也有差异,而物流行业的岗位通常也包含在这四类中。
(一)对作业岗位的替代
在物流企业中,作业岗位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通常情况下为规则性体能劳动,而这一领域的劳动极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如无人仓、无人机配送、运输智能调度系统在物流中的运用。
1.无人机配送。无人机配送是指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无人驾驶的飞机在低空飞行,进行货物投递配送。无人机可以与之相配套的智能快递柜进行无缝对接、自动协作,并完成无人机的自动起飞降落、挂仓工作。同时,还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分类、快件存取、收件人身份的比对等一系列智能功能。无人机配送对货物配送员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快递人员的部分工作可被无人机配送替代。
2.运输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以订单数据、客户特征、司机配送时间、承运商数据、地图数据等多项指标为依据,自动进行订单的合并、承运商分配、运输车辆分配以及运输路径的最优化选择。调度员只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自动化调度方案,并同时实现运输时间最少、距离最短、资源最优配置、成本最低等多项目标。传统的运输调度工作复杂、烦琐,运输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对运输调度员的需求,传统的人工调度员的工作将受到冲击。
3.无人仓。无人仓就是无人管理的仓库,无人仓中货物的整理全部由系统控制并完成,实现了货物从入库、储存到包装、拣取、出库等流程的智能化和无人化管理。无人仓中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他们会获得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无人仓中各设备的运作情况。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跟进作业流程,协调智能设备的运转,并根据设备的反馈来自动调整作业策略。由此可见,无人仓的应用对仓储人员的替代效应是非常大的,传统的仓管员的工作内容,包括对货物的分拣、包装、保管、验收及复核工作几乎都可以被替代。
(二)对专业岗位的替代
专业岗位上的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一般为规则性智能劳动,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来完成工作,但此类工作的规律性较强,人工智能对其的替代强度仅次于作业岗位。目前,人工智能在专业化岗位的应用有无人叉车、表单处理系统等。
1.无人电动叉车。无人电动叉车是指无须人工操作就能自动作业的叉车。无人电动叉车不仅可以自动导航、规划活动路径,还可以自动完成充电。与人工叉车相比,其成本较低,多台无人叉车可以同时启动并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作业,这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避免由于叉车司机精力不集中而导致的货物摆放无序、货物损坏等问题。由此可见,无人电动叉车对叉车司机的岗位替代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它的种种优点都暗示了在未来大量的无人叉车将会被运用到物流行业,并且大量的叉车司机会面临失业的威胁。
2.表单处理技术。物流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表单、数据,依靠人力进行数据的整理、核算、录入,会面临工作量太大、雇佣成本太高的局面。同时,重复性的工作还会导致劳动者感到疲倦,在处理数据时产生错误。以腾讯云的OCR技术为例,它通过计算机视觉结构化识别表单内容,将纸质版的表单、文档转换成电子版。此外,还可对电子版表单上的印章进行位置检测、内容提取,实现自动化比对。因此,当表单处理技术被大量应用于物流过程中时,会对信息录入员的工作产生巨大冲击。
(三)对拓展岗位的替代
该岗位劳动者以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居多。以物流营销岗位和货运代理岗位为例,这两个岗位都需要与客户进行谈判、交流、签订合同。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有谋略,还需要以人独有的情感作为依托,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人情世故。目前,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的大脑,但无法准确识别并模仿人的情感。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会对这些岗位带来太大冲击。
(四)对行政辅助岗位的替代
物流企业中的行政辅助岗位主要有会计、客服、行政人员等,他们从事的工作通常为规则性智能劳动,需要根据上级的指示,依托自己的才能来开展工作。
1.RPA财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的内部系统里主要运用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RPA),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配置程序。它可以模仿人来执行所分配的任务,如在数据采集方面,财务机器人能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审核合同信息,抓取合同中重要的部分,自动生成表格并发送给财务人员。在数据核算方面,它可以自动登录网站下载流水,自动进行对账,并生成报表。财务机器人能够解决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且与人工会计相比,其优势显著。它工作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远低于人工成本,并且可以连续不间断地工作。随着财务机器人功能的不断完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引入机器人来处理财务问题,它对基础会计人员的岗位冲击是极大的。
2.智能客服。文字、语音智能客服能够协助人工客服完成客户服务工作,根据输入的程序回答客户一些基础的问题。这不仅能降低用工成本,还能实现24小时在线客服,以及时解决客户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有一些较为烦琐的问题是智能客服无法解决的,机器人客服只能按照程序回答问题,它无法带给客户优质的体验,因此,仍需要人工客服的服务。综上,人工智能对物流客服岗位的替代效用是较为明显的,在未来,随着智能客服的完善发展,其对人工客服的替代效应将不断增强。
(五)对管理、决策岗位的替代
管理、决策岗位是企业的核心岗位,该岗位的劳动者从事的是非规则性智能活动,工作的复杂度高、灵活性强。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同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丰富的知识、过人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时刻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形势,并做出决策,而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完全具备这些功能,因此其无法替代这一岗位。
四、应对人工智能对物流业岗位替代的策略
(一)创新教育培养模式,重视智能物流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应在物流专业相关课程中融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开设以“智慧物流”为主题的课程,让学生及时掌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可以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办学,让学生参与到物流过程中,切身体验人工智能在每个物流环节的应用。职业院校与技校应该重视智能物流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有效操作智能物流设备的方法。另外,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以应对人工智能对岗位的冲击。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物流劳动者技能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就业产生重塑效应,重塑效应并不是让劳动者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是对工作内容和技能有着新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能满足重塑岗位的需求,政府和企业应共同联手,为面临技术性失业风险的员工提供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新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工作需要人机协同来完成,这就要求劳动者掌握数据管理、编程、测试调控等能力。物流企业应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环节和内容的安排,对不同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不同项目的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其适应工作的变化。
(三)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生就业岗位
鼓励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催生更多的就业岗位。人工智能对岗位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是并存的。虽然短期内其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事业。因此,我国应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针对物流行业的特点,研发新的智能物流设备,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吸纳更多劳动者,加速其岗位创造效应的显现。
(四)加强岗位变动监测,保证就业大局稳定
时时监测岗位的变化,重点关注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而受到影响的物流岗位,并研究、分析发生特殊变动的岗位。制定合理且完备的风险应对政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与风险,以保证物流业就业环境的稳定。通过监测数据来预测岗位未来变化趋势,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与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交流,把握物流业发展大方向,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结语
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对不同的物流业岗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效应。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引入物流程序后,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过程的效率,还可将劳动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推动从物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目前,人工智能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了解、接纳人工智能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应对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岗位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