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分析

2022-11-05宋雅男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医疗服务患者

宋雅男,肖 杨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大健康管理产业也逐渐兴起,大健康产业共分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及健康养老产业五个领域。在这五个领域中,医药产业占比最多,达50.05%,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占比最小,为2.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并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由此可见,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将成为又一个新兴领域。

一、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及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

健康管理最早是在美国兴起的,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健康监测、医疗保险等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21世纪初开始,我国逐步重视健康管理工作,成立了第一家以健康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健康管理公司已经有数千家,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健康。然而,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一些严重的疾病,健康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检测健康和预警健康风险,还没有形成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病历从过去的纸质版,逐渐成为存储在医院电脑中的信息,可以随时检索。但这仍处于被动监测状态,除了每年定期体检外,没有常规的健康监测。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开展日常健康监测、预警和管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健康管理模式就是基于这一需求,结合了最新的物联网和云技术。具体来说,首先,这种新型检测设备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利用各种网络检测人体指标,通过物联网网络传输到系统平台,并对系统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和比较,从多个维度分析人体健康状况。此外,建立预警和预测模块,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健康风险,使人们能够尽快发现问题,及时改善或采取医疗措施,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二)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规模达到2 100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体检市场规模约1 599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及保险约501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23年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4 178亿元。

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这些公司所开展的业务主要分为健康检测、健康监控、健康干预三大类。

平安医生、美年大健康等公司的业务已逐步覆盖健康管理服务全流程,其中,平安公司着重加强医疗团队的建设,全面发展包括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等在内的四大主要业务。此外,公司还在拓展业务半径,建立互联网医院,探索医保支付的道路。企鹅杏仁集团、丁香医生等公司以健康咨询为主,国康健康、海虹私人医生健康会等公司致力于构建私人医生管理体系,将客户群体定位为大型公司及高净值人群。同时,健康管理服务公司与多类企业合作。例如,健康管理服务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合作模式为客户购买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在接受健康管理服务公司的服务时,可直接用保险金额进行费用支付。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高血压、高血脂甚至癌症等疾病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年轻群体成为这类常见和罕见疾病的患者,同时由于管理不到位,新增病例不断增多,慢性疾病成为伤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根源。卫健委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国糖尿病患者中,60%的患者由于控糖不善,导致冠心病、截肢、失明、肾衰等严重后果,虽然糖尿病已经被人们熟知,但是它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只有35.6%和33.0%,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而互联网健康管理可以做到对患者进行用药提醒、不良习惯排查、复诊通知和线上复诊等科学管理。在这方面微云公司做了很好的范例,该公司以微医云为底层支撑,借助场景连接及长期数据积累,建立了包括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在内的完善的医疗系统。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微医共拥有12家实体医疗机构和22家互联网医院,覆盖包括医生和用户在内的人员超过2亿,连接全国各层级大、小医院7 000多家,其中重点医院3 200家,分配医疗资源的能力远超同类型其他平台。

二、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支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预示着“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解决健康领域的重大问题以及增强健康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协调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相关政策出台,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可以有效提高诊疗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方式,在更多地区得以推广,是健康管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保障。以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去整合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推动构建完善的健康管理产业。

(二)社会重视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我国居民对自身健康也越发关注,且健康观念呈现出从“治病”到“预防病”的变化趋势。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带动大健康及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互联网健康险为例,2019年我国健康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36亿元,同比增长92%,2020年突破300亿元。

(三)技术突破

健康管理和医疗相关设备的产业化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及医学科技的创新,将持续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的理论水平和执行能力进步。随着智能硬件、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与健康管理的进一步融合,智能终端、数据管理等体系的建立将愈加完善,并将逐步覆盖从生活健康管理到医疗数据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和众多细分领域,显著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未来,医学科技和信息科技将携手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为健康管理提供基础。

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存在网络环境风险

患者在接受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安全问题。一方面,居民在注册相关账号时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线上就医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对应的人都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危险因素,其次,由于医院网络大多是开放网络,容易被病毒入侵,尤其是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受到入侵用户数据泄露,损失将不可估量。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在网上搜索健康知识,但繁杂的网络信息有时会误导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因此,相关的信息平台必须保护用户隐私;强化平台内部信息指南,正确引导用户使用相关软件或平台;明确系统权限的相关责任人,加强系统安全;解决好数据流动的安全问题,以及当数据泄露事件发生之后,数据提供方需要确定数据是哪个环节泄露的,以实现事件追责。同时,使用单位要加强对软件开发商资质的审核;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因疏漏或被利用导致用户隐私泄露造成安全事故;对自助终端和工作终端进行管控,保证数据不被违规利用;必要时可通过社会信用极高的第三方进行监管,尽可能隔离软件或平台运维人员与业务数据。

(二)信息平台及软件推广度低,受益人群有限

互联网健康产业的发展的确便利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但这类产业对于受众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而温饱的需求满足之后,人们首先考虑的需求是安全,但是在一些地区,互联网虽然已经普及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这类群体暂时无法充分享受互联网健康管理带来的益处。所以,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要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将产品向三四线城市推广。

其次,国内涉及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的企业不少。例如目前市场上开发可穿戴设备的小米,致力于健康检测的云麦好轻,在运动健康领域被大家熟知的Keep软件等,但是聚焦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平台依然不多,且在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中推广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除此之外,很多病人往往都患有不止一种疾病,所以相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这类患者的需求,做针对性研发以及推广,为广大人民提供更细致全面的服务。

(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不完善

互联网健康管理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所以针对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也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组织,互联网企业良莠不齐,到底具备哪些资质的企业才能投资健康管理涉足医疗领域呢?况且健康管理咨询和医疗问诊之间仍具有本质性的差别,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主体不明确就会导致诸多问题,并降低人们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支持与信任。其次,在互联网健康管理进行的过程中,网络连接的双方势必是患者和专业的医护人员,但是执业医师法严格规定了执业医师的职业范围、执业类别和执业地点。也就是说,医生不能在执业地点之外向网络另一方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或者说,能进行的只能是健康咨询,其他的都不在被允许的范围内。

因此,有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该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尽最大努力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加强对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资质的审查,减少安全隐患;明确责任主体,保证责任承担到人,避免发生事故时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现象;放宽医生执业范围,为更多专业医生入驻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创造机会。

(四)缺少专业人才

健康管理师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熟知程度极高,截至2012年,美国健康管理师已经超过31万人,预计2022年增长超过7.3万人,大约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每万人拥有医师数量为21.6人,但世界医疗发达国家平均万人拥有医师数量约为31.3人,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随着我国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未来5—10年,专业健康管理师的需求将超过200万人。

其次,现阶段,健康管理产业的推进依靠的绝大多数是专业医生,但医生正常工作时看诊的患者数量以及需要掌握的相关情况对医生来说已经是一项不轻松的工作,很难在其中再找出其他时间对线上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疗以及后续患者恢复情况的追踪。因此,可以通过培养专业的健康管理师或全科医生来解决这一难题,或改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各学院在开设相关专业设置课程时也可向医学院靠拢,将管理学内容与医学内容交叉传授,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

四、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趋势

(一)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互联网企业在服务过程中更侧重于线上,实体性偏弱,通过建立线下医护服务站点,增加服务连接度,解决终端用户的多种需求。传统的体检中心或健康管理机构,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支持下,逐渐向基于云端的日常化健康管理服务转型,成为家庭健康管理的常年顾问。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长,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势必会逐渐向多元个性化发展以适应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医疗资源与数据的共享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更加普及,促进医疗信息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户就医效率以及相关体验。需要长期病情管理的患者在疫情期间或其他不便出门的时间中,互联网健康管理系统可结合大数据为其提供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和远程会诊等服务,方便医生与患者双方交流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等。如此发展势必能够不断降低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可减少线下挂号、等候所花费的时间。

(三)为实体医院分担压力

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极高,年度问诊人数相比于一级、二级医院更是几倍增长,互联网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将引导患者留在家庭接受服务,能够大幅减少住院率和卫生服务成本。除此之外,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互联网健康管理所提供的上门医疗服务更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子女也能通过支付医疗服务费用来减少对父母就医过程和来回就诊所带来的隐患的担忧。

猜你喜欢

医疗服务患者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医疗服务Ⅱ个股表现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