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
2022-11-05赵建亚王小波
○赵建亚 赵 扬 王小波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洪泽湖与淮河交汇之滨,县内沟河交织、水资源充足,为稻虾共作模式推广提供了前提条件。该县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目前,全县稻虾共作面积24.6万亩,年产小龙虾2.8万吨,基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已集成出一套稻虾共作关键技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很有必要介绍推广。
一、亲虾投放
选择颜色暗红或深红、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且雌雄个体重量在30g以上,附肢完全、无病无伤,体型匀称、体格强健,富有活力的亲虾,外地运输亲虾尽量不超过3小时。在亲虾投放之前,用3%~5%食盐水浸浴亲虾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外地购进的亲虾在投放前放入池水浸泡1分钟,再提起搁置2~3分钟,如此反复2~3次,以提高成活率。于8~9月水稻收割前,选择雌雄性比3∶1、规格20~30只/kg的亲虾,按稻田环沟面积计算投放密度(一般30~40kg/亩),投放时把虾筐侧放,让亲虾自行爬出,在稻田水草多、茂盛、浅水地方分点投放。
二、虾苗补放
选择光泽纯正、体色深浅一致、体表干净、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手握时手中有粗糙感的虾苗。起捕虾苗前3~5天拌喂维生素C和抗应激药物,有条件的可到养殖场用地笼捕捞。挑选的虾苗用塑料虾筐分装,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潮湿、避阳光直晒和风吹,运输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在5月底前将商品虾捕捞后,及时筹备好虾苗,并于6月上中旬的水稻移栽期间补放,虾苗密度保持在5000~7000尾/亩,规格180~260尾/kg,补放方式与亲虾相似,实现稻虾共作。
三、饲料选喂
选用专业单位研发并经渔业部门批准、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根据养殖时节精选亲虾培育、成虾促成、幼虾生长等有针对性的类型饲料,亲虾培育型饲料重点在8~10月投喂,成虾促成型饲料主要用于4~7月投料,幼虾生长型饲料在3~5月为最佳喂养期。投喂时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即在环沟和田面设置固定数量的投饵台,于黎明和傍晚分2次将饲料投至饲料台上,投料量一般按当时田沟里存虾重量的4%~8%计算,如果每次投喂的饲料在2小时内吃完,表明投饲量适宜。同时要依据晴天和阴天、小龙虾生长旺盛期和虾病易发期,对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青饲料的搭配比例以及总投喂量作必要调整,以实现营养全面。
四、水质水位调控
1.综合调水质
pH值、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溶解氧等五项水质指标与稻田小龙虾生长最密切。可在塘口用生石灰泼洒以提高pH值,用明矾或者少量醋酸泼洒以降低pH值,保持小龙虾生长的水体pH值7.0~8.5。可通过勤换水、机械增氧、合理施肥、科学投喂、培优水草、改善塘底底质,以及用亚硝净均匀泼洒塘口的办法降低亚硝酸盐等措施,保证小龙虾生长的水体中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低于0.5mg/L、0.1mg/L、0.05mg/L,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2.换水控水位
小龙虾产量、品质与水质、水位高度相关,同时满足小龙虾和水稻生长需求的水位调控要求是:3~4月上旬,为增加稻虾田水温,有利于小龙虾外出觅食,稻田水位控制在20~30cm,虾沟水位控制在50~60cm。4月中下旬的稻田水温一般在20℃以上,这时稻田水位可提高到在40~50cm,虾沟水位控制在60~70cm。进入稻虾共作期,5~6月7~10天换水10cm;7~9月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10~15cm;10月及以后15~20天换水1次。在高温季节换水时要注意调节水温,尽量将水温保持在20~30℃之间,以利于小龙虾生长。12月至次年2月是小龙虾越冬期,稻田水位控制在30~50cm。
五、水草管护
环形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眼子菜、金鱼藻等沉水性水草,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浮植凤眼莲、水花生、水葫芦等,做到三者搭配培育。水稻收获后到下年度插秧之前的田面,可按条带方式种植伊乐藻、菹草、苦草等沉水性水草。保持水草合适的面积和密度,占比不宜超过60%,及时割除多余水草,如果水草长势不好,需及时泼洒速效肥,但肥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肥害。
六、水稻生产
1.品种选择
选用叶片开张角度相对较小、抗病虫害、抗倒伏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泗洪地区可选南粳2728、南粳9108、甬优2640等。
2.栽插密度
一般在6月上中旬移栽秧苗,实行机械化插秧,将插秧机的株行距设定在30cm×15cm,栽植密度1.4万穴/亩左右,平均约2.5株/穴,保障小龙虾在稻田活动时拥有优良的通光、透气的环境。
3.科学施肥
以腐熟的农家肥和有机肥为基肥,一般在小龙虾投放前7~10天施用,一次性施足基肥300~500kg/亩。禁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铵等。
4.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生物、生态、物理、农业等四种防治方法为主,必要的化学防治方法为辅,重点对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等病虫害防治。主要有使用井冈霉素、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茶黄素等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卵诱、香诱等生态防治,运用杀虫灯、黄板、防虫网等物理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健壮秧苗等农业防治,采用经过权威部门测试的可在稻虾共作田安全使用的杀菌剂(如氟环唑)、杀虫剂(如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防治。稻虾共作田杂草量相对很少,尽量人工拔草,必要时可在水稻移栽后一周内,用二氯喹啉酸粉剂拌细土撒施防除杂草。
5.机收减损
若稻虾共作田遇到水稻过熟或倒伏情况,要重视收获减损。过熟水稻的谷粒由黄变白,枝梗和谷粒都变干,穗茎和枝梗易折断,这时需尽量将机收留茬高度控制在10~15cm,但要防止切割器触及泥土,而且要杜绝使用半喂入收割机收获,以减少切穗、漏穗。收割倒伏水稻时,机械要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降低作业速度,倒伏角小于45°时不影响收割作业,倒伏角大于45°而小于60°时拨禾轮位置前移、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倒伏角大于60°时使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逆向收割,拨禾轮位置前移且转速调至最低。
七、虾病防治
稻田小龙虾最常见病害有甲壳溃烂病、纤毛虫病、病毒性疾病。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以菌治菌、生物防控,增强免疫、提高抗性,消毒补钙、清除杂鱼。可用聚维酮碘或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在全田块泼洒,同时在水稻烤田期,通过人工捕捉和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以及茶籽饼、茶皂素、鱼藤酮等药物,清除泥鳅、黑鱼、蛙、水蛇、蜈蚣、水老鼠、水鸟等敌害。
1.甲壳溃烂病
感病的小龙虾虾壳出现溃烂斑点,严重溃烂时斑点周围下陷,形成空洞,导致内部组织感染、危及生命。可通过避免种苗受伤、食盐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投足饲料防争食等方法预防,使用亚甲基蓝或二氧化氯溶液或石灰水全塘泼洒等办法治疗。
2.纤毛虫病
感病的小龙虾肢体和鳃的表面附着纤毛虫,虾体表被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覆盖,导致小龙虾体格消瘦、缺乏活力、呼吸困难,严重时成批死亡。可通过在冬季彻底清理虾沟、杀病原、勤换水等方法预防,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剂或纤虫净泼洒等办法治疗。
3.病毒性疾病
感病的小龙虾螯足乏力、行动缓慢,时常无精神地潜伏在田沟浅水处或水草上,病虾蜕壳困难,严重时先出现大虾死亡。可通过放养优良种苗、严控放苗密度、强化水质管理,以及在易发病期的4~6月用大蒜素或抗菌药搅拌饲料投喂等方法预防。可配制聚维酮碘溶液和二氧化氯溶液,二者交替使用,每种药物连续泼洒3次、每次间隔2天的消毒处理办法进行治疗。
八、起捕收获
每年4~6月和7~9月,在确认小龙虾达到最佳商品规格和品质后,使用虾笼、地笼、抄网等工具捕捞,网孔直径2.5~3.0cm。每天下午直接将捕捞工具布放入稻田虾沟内,翌日早晨起笼收虾,隔两天转移一次捕捞地点。在7~9月捕捞成虾时,应前期捕大留小、后期捕小留大,以留足下一年能繁殖的亲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