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地区影响扣蟹培育成活率的几个因素

2022-11-05赵俊胜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体梅雨成活率

○赵俊胜

(苏州市水产技市推广站 江苏苏州 215006)

扣蟹是苏州的第一大水产养殖品种,扣蟹培育做为成蟹养殖前的一环,在本地也深受重视。近几年随着亲蟹质量的提升,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调水技术的普及,苏州地区扣蟹亩产有了较大提升,普遍在200-250kg,高者甚至达到600kg,产量上去了,但我们发现扣蟹培育的成活率仍普遍在10%左右,并没有大的提升,通过对本地区扣蟹生产的调研了解,总结了除日常管理水平外的几个影响成活率的因素,供大家参考。

1.种质因素

亲蟹是培育高产、优质蟹苗的基础。大眼幼体质量要有保障,首先亲本质量要过关,苗场在亲本筛选时要在满足种质纯、活力强、肉质饱满、性腺发育好的长江蟹的基础上,选择与育苗水平和期望目标相匹配的规格,不要小母本,不惟大母本,苏州地区一般4母-5母就能满足要求。2021年开始长江全面十年禁渔,长江野生的雄蟹已经是一蟹难求,因此雄蟹在挑选时还要与雌蟹有一定的空间距离,避免近亲繁殖。

大眼幼体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蟹种培育的成败,尤其对从变态到Ⅱ期仔蟹的成活率的影响最大。在选购大眼幼体时,除正常的表观外(规格整齐,趋光性、溯水性强,摄食凶猛,离水后爬行迅速,手握有扎手感,松开后马上散开),还要体色黄中带青,甲壳透明,胃肠饱满,附肢完整,镜检体表无寄生虫和细菌,最好经过检测不携带特定病毒,淡化时间要5日以上,出池盐度在5‰以下,规格在14-16万只/kg。

2.饵料营养

苏州地区在5月上旬开始投放大眼幼体,投苗1-3天变态成仔蟹,在经过两次蜕壳在5月底6月初到达Ⅲ期仔蟹。这个阶段也是本地蟹种培育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约有50%以上的个体死亡,究其原因,一是大眼幼体营养获取不足,无法获得供给自身合成组织及变态的能量,导致死亡;二是大眼幼体变态成为Ⅰ期仔蟹后,体形变大,形态接近成体,摄食旺盛且发育很快,仅靠水中的浮游生物已远远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先天不足、体质较弱的个体在第一、二次蜕壳时,不能顺利蜕壳而死亡。因此在此阶段需人工额外投喂0#配合饲料(42-45个蛋白)或从其他塘口收集的生物饵料;三是Ⅰ-Ⅲ期仔蟹对高蛋白、富营养饵料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该阶段饲料配方中动物性蛋白、脂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含量对蟹种合成自身组织及蜕壳生长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Ⅲ期仔蟹以后,食性逐渐接近成蟹,饵料营养对蟹种成活率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对营养的全面性提出更高要求,为顺利“度夏”减少“老头蟹”,6-10月,投低蛋白(32~36个蛋白)饲料,适量饲料中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含量,并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11月后,需要再次投喂高蛋白饲料(40左右,并增加动物性蛋白含量),增强蟹苗体质、安全越冬。

3.梅雨、高温、台风等天气影响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每年有显著的梅雨、高温、台风等天气,对扣蟹培育有重大影响,防备不当,甚至全军覆没。梅雨季,光照少雨水多,水质不稳定,水草易腐烂,2020年苏州长达42天的梅雨,使全市扣蟹成活率、质量均收到较大的影响。梅雨过后就进入夏季高温期,有时甚至无缝对接,扣蟹作为甲壳类变温动物,生存适宜的温度为13-30℃,30℃以上会影响摄食和蜕壳,苏州地区扣蟹塘普遍较浅,水位偏低,水温变化受气温影响大,一旦应对不好,就会引起应激及连锁反应,导致死亡。苏州每年都有2-3个台风过境,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2021年6号台风烟花,连续几天带来的强降雨,使池塘水质发现显著变化(水温、pH下降,低溶氧,悬浮物增多),诱发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并继发水草死亡、病害发生。

4.敌害

蟹池中的天敌如老鼠、青蛙、水蛇、水鸟等会捕食大量幼蟹,巡塘时要及时驱赶、捕出;清塘时未清理彻底的龙虾、二龄蟹、野杂鱼等,也会捕食幼蟹,并竞争生存空间,降低扣蟹培育成活率。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除了上述因素外,从业者日常管理水平也起着决定性因素,投苗密度、水质调控、水草养护、增氧防逃、病害防治等培育过程的差异,导致扣蟹培育结果的不同。因此,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和管理水平,养殖户朋友们不要轻易转产到扣蟹培育这种高投入的生产中来。

猜你喜欢

幼体梅雨成活率
我爱雨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水晶虾幼体发育研究初报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
温度对日本沼虾末期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