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梅花拳传承发展研究
2022-11-05郭状状
郭状状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1 引言
梅花拳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经广泛流传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梅花拳作为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是中华武术最重要的发源地,也是陈式太极拳、少林拳、苌家拳等的发源地。据20世纪80年代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中统计,我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现已发展为130种),而在河南流行的就有40种。虽然河南省的武术文化资源丰富,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陈氏太极拳和少林拳,而对于河南省内其他拳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河南传播较为广泛的梅花拳的研究几乎空白,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梅花拳在长垣市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梳理与研究。梅花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拳术,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如今梅花拳与其他拳种一样,面临着现代化的考验、历史的变革及严重传承危机。如何促使梅花拳的革新和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的历史使命及重要课题。
2 长垣市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1 长垣市梅花拳的起源
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父子拳、武字花拳、梅拳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对于梅花拳的源名与来历民间众说纷纭,最具代表的说法是:梅花拳起源于春秋末期,是由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为训练士兵所创编的,又称武子梅花拳。也有说梅花拳始于公元前,梅花拳创于西域昆山,系昆仑山派系中的代表拳种,留有百字圣语为传代之陛。有文字可考的是流传在平乡县后马庄的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记载梅花拳起始于南宋末年,开派祖师是邹宏义。在清康熙年十一年出现了一位对梅花拳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人物—梅花拳拳师杨炳,河南内黄县人,在康熙51年冬参加京城会武被钦赐“武进士杨炳探花及第”。杨炳在71岁时撰写了对梅花拳后世极具影响的一本书《习武序》,书中详细讲述了梅花拳的习武规范,并且提出了个人的武学价值观:习武可以保身保家,而最高价值则是保国为民。通过走访长垣市各梅花拳拳师及各民间拳师了解到最早梅花拳传入长垣市是在194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梅花拳拳师过黄河进入长垣市苗寨镇传授梅花拳,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延续,仅了解到习练者名为张东武、张兰合,而东明县梅花拳拳师不详。1971年长垣市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韩百广拜师山东省东明县朱口村第十四代梅花拳传人朱继增开始学习梅花拳,由于长垣市与东明县仅隔一条黄河两地相距较近,1978年山东省东明县朱口村第十五代梅花拳传人朱华山过黄河进入长垣市武邱乡传授梅花拳,传授弟子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高国全师傅。至此,梅花拳在长垣市流传至今。
2.2 梅花拳在长垣市的传承现状
2.2.1 梅花拳的主要传承人
梅花拳传人高国全,梅花拳第十六代代表性优秀传承人,现任长垣武术馆馆长,中国梅花拳、梅花桩总会副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师承梅花拳第十五代传人朱华山。自1999年成立武馆以来,期间多次迎来英、法、美、德等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迄今武术馆已培育学员万余人,为全国各类体育院校、安保部门、影视拍摄、武术专业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梅花拳传人韩百广,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梅花拳平乡县后马庄保护传承协会总监,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梅花拳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梅花拳研究会副会长,师承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朱继增。1981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韩百广的《论梅花拳大枪》的文章,全国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学艺者络绎不绝,于是韩百广在长垣市承包下韩寨林场作为梅花拳的教学基地,并依梅花拳拳规教授梅花拳不收取学费,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中梅花桩作为中国唯一的表演项目进行展示,韩百广率领众弟子门跃上丈把高的梅花桩,在空中翩翩起舞、辗转腾挪、若履平地,令世界各地的观众叹为观止。
梅花拳传人高显伟,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现任长垣市武术协会主席、长垣市梅花拳协会会长、长垣市梅花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朱继增。长期以来为长垣市梅花拳传承与发展及各大赛事的举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8年高显伟垫资为自己的家乡长垣市苗寨镇安寨村建成700多平米的办公房,2011年筹资建设了一个5000多平米的工业园区,解决了当地600多人的就业。
2.2.2 梅花拳在长垣市的传承区域
长垣市地势平坦原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位于豫东北地区,居鹤壁、新乡、郑州、开封、滑县、濮阳、菏泽等城市群中心,并与山东省东明县隔黄河相望,截至目前长垣市下辖有5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个乡。从194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梅花拳拳师过黄河进入长垣市苗寨镇、武邱乡发展至今,梅花拳已经在长垣市的多个街道与乡镇逐渐发展起来。目前,传播人数较多的区域分别有蒲西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张三寨镇、丁栾镇、樊相镇、上述地区大多是由当地的梅花拳传承人或者知名拳师牵头进行练习梅花拳。梅花拳练习的地点有的田间地头、武馆、自家院落,并逐渐向学校、广场延伸。
2.2.3 梅花拳在长垣市的传承途径与方式
在访谈梅花拳第16代代表性传人高国全师傅的过程中,了解到梅花拳的主要传承途径是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群体传承。师徒传承是指以传授某项技艺为纽带而形成的师徒关系,家族传承是指以血缘维系,没有血缘关系的习练者可能得不到“真传”,而家族传承也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传承方式。群体传承也是目前运用范围最广的传承途径,长垣市各梅花拳武术馆的教学属于群体传承,其中也包括部分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
2.2.4 主要传承内容
梅花拳古称梅拳,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长垣市所传承的内容可分为套路和功法,其中套路是由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组成,功法主要是梅花拳的桩功。拳术套路分别有梅花拳大架和小架梅花拳,小架梅花拳源于梅花拳大架,据《根源经》记载梅花拳八辈师爷张从富是小架梅花拳始祖。器械套路分别有梅花大枪、梅花大刀、梅花单刀、木扒、月牙棍。在《梅花拳谱》中辑录的器械,计有流星锤、南阳叉、梅花大枪、木扒、梅花双枪、六合梅花大镋、月牙棍、梅花雁翅镋、月牙大斧、虎尾三节棍、三尖拐、双戟、齐眉棍、虎头双钩、龙泉剑、九环锡杖方便铲、梅花神棍以及梅花拳的独门兵器风火轮,辑录中的器械现多数鲜有人练习,多数已面临失传。梅花拳的功法练习是梅花桩,桩功就是让练习者站在多根木桩上进行练习,梅花桩所用的木桩,直径约为3~5寸,木桩的下半截埋在地下,上半截高出地面3尺3寸,桩与桩之间的前后的间距为3尺,左右为1尺5寸,并且随着功力的增进木桩也需要不断加高。
2.3 长垣市梅花拳习练者现状调查
长垣市梅花拳练习者性别比例的男性大于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武术在传承过程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思想有关系,历代武术的练习者多以男性居多,而这种思想至今仍有遗存,导致女性练习者少于男性。学生是练习梅花拳的主要人群,然后是农民、工人、科教文工作者等。虽然学生是主要练习人群,通过对长垣武术馆高国全的访谈了解到近些年武馆学生的人数也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学生喜欢练习梅花拳,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业的压力、时间的紧张致使练习的人数递减,多部分学生想练习梅花拳只能等到寒暑假。另外农民也是练习梅花拳较多的人群,农民每年都会在传统节日及庙会等进行梅花拳的汇演,以此向大众展示梅花拳,同时也是梅花拳重要的传承和传播的方式。长垣市梅花拳习练者多数是在武馆、健身活动中心、公园。另外也有在体育场馆、自家庭院、田间地头练习。长垣市多数武馆都是全天开放,除去在武馆练习的学生外,同时也欢迎梅花拳的爱好者前来练习和学习。目前长垣市可供大众健身的公共场所及设施逐年增加,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我国开始实施以来,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一直非常重视运动场地设施方面的建设,选择在健身活动中心练习梅花拳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从市区每个社区到乡镇每个村落都有健身活动中心,其余也会有练习者选择家附近的公园、体育场馆、田间地头等地练习。
长垣市梅花拳练习者的练习动机有强身健体、学习技击技术、继承文化遗产、休闲娱乐等。但出于强身健体的练习动机人数最多,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健康来选择练习梅花拳以及通过练习梅花拳来缓解一天繁忙学习工作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同时也侧面体现出梅花拳的健身的功能与价值。
3 梅花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缺少政府的支持与媒体的关注
梅花拳虽然是我国优秀古老的拳种之一,但是梅花拳发展没有达到太极拳或少林拳的规模与影响力度。所以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媒体的关注,仅仅靠民间的拳师是很难将梅花拳发展壮大的,需要政府对武术赛事的举办、拳种的传承与发展、传承人的保护等做出支持。我门也可以借鉴国际成功模式。例如,韩国政府对于传承人,按每月每人100万韩元提供补助,对于能培养出代表性传承人的大师,不仅给他薪水以支持其提高技艺,还要给研究经费和传承费用,对于优秀的学员,政府也给经费,如果老师去世,就马上由他来继承。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例如,通过电脑和电视以及近些年火热流行的自媒体软件等。这些对于武术的宣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外来文化不断引入我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劲的冲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现在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新鲜、刺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传统武术项目的选择少一些,习练传统武术是需要日积月累,正如《警世贤文》中一道励志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样的一个动作反复练习成千上万次,经历千锤百炼。而这与人们追求的新鲜、刺激、快节奏等迥然不同。
3.3 拳术器械内容丰富,难以全面传承
梅花拳是一个源远流长,古老的传统拳术之一,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和十几代人的积累,才形成如今体系庞大的梅花拳。由于内容体系庞大,没有几十年的功夫,难以窥其全貌。单凭梅花拳的器械就有几十余种,想要把每个项目的精髓及要点都掌握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去磨练。而如今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体质健康和精神享受,能够完整学习和掌握一套梅花拳或器械已实属不易,如想全面继承更是难乎其难。
3.4 传承人严重匮乏
梅花拳师高国全说:如果要看梅花拳未来的发展如何,需看现在有多少小孩在练习梅花拳。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虽然是练习梅花拳的主要人群,但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等整体人数呈递减状态。另一方面是选择传承人的标准,现如今许多民间的拳师对于传承人的选择方面是“慎之又慎”,从习武者的品格、悟性、毅力、正直、淳朴等方面的考察,确系可造之才,方可允许拜师。
4 梅花拳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对策措施
4.1 结合国家政策,将梅花拳作为传统特色课程引入校园
梅花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应积极利用梅花拳这一宝贵资源,充分发挥梅花拳的健身性,技击性并编篡让学生简单易学以及适合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的校本课程,校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势在必行。
4.2 结合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
结合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自媒体“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软件推广武术, 2020年抖音的日常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并且自媒体的优势非常明显。通过自媒体向人们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武术,同时也吸引大批的青年人学习,为传统武术注入鲜活有力量的血液。
4.3 创编新练法激发习练者兴趣
在保留梅花拳核心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例如燕子杰先生对于梅花拳的创新,增加“撒放”“蜻蜓点水”“多人找门”“疾快猛”等新练法。通过这些新式练法,增加学生对于梅花拳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终身受益。
4.4 增进传承人之间交流
增进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增进沟通,定期举行一些中小型梅花拳交流会,相互交流切磋,探讨出梅花拳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时高效的解决,同心协力为长垣市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5 结语
梅花拳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要积极探索适合梅花拳发展的新路径,在保留其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结合国家武术进校园等政策,与各级各类大中小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渠道,加大对武术的推广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让已经传承千年的武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