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将门”现象与武举制度相互拱卫的历史效应分析
2022-11-05彭雪燕崔怀猛郇昌店
彭雪燕 崔怀猛 郇昌店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国古代史上,长期存在“将门出将”之说,其中尤以宋代“将门”现象更为明显。“世为将家”是宋朝军中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将门不仅在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防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南宋时期如此描述“将门”现象,“名臣宿将勋业赫奕,或出于将家者有之,或拔于行伍者有之,其自武举中出几人?”我们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首先,社会群体对“将门”的认可度极高;其次,武举人从戎立功机会非常少。究其原因可知,通过武举选拔出的武备人才,由于他们缺乏升迁背景,更缺乏军旅经验,能够委以军帅重任者寥寥无几。《宋史》对武举人才任用方面有过细致描述:“所得人不过授以三班官,使之监临,欲图其建功立事,何可得也?”这些武选官只能出任内地巡检,稳定社会治安。对武举人才任用虽然存在着“所取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弊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武举人没有能力担当重任,在国家危难之时,许多武举人“主动请缨”去镇守边关,彰显了武举人强烈的从戎报国意愿。总之,“将门”对于国防的贡献功不可没,武举人对维护国内稳定亦是劳苦功高,两者各司其职,维持了强大的国防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宋代能够在北方游牧民族窥视中苦心经营300余年的根本保障。
1 “将门”出将:宋代国防的主导力量
1.1 “将门出将”历史溯源
所谓“将门出将”,是指一家几世从军及产生将领的现象。据《史记·孟尝君传》记载,孟尝君曾经对其他父说:“吾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可见“将门有将”之说早在战国之前就流传已久。战国时期,将门世家非常活跃,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楚国的项氏世将,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秦汉以降,“将门出将”的现象依旧连绵不绝。如李氏将门,从为秦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帅李信开始,这个在秦人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将门之家,并没有因秦亡而毁灭,而是顽强地延续下来,并在后代大放异彩。李信的儿子李超,在汉朝初年就因立军功而为将军;李信的后代中不乏有威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更有以5000步兵抗击匈奴8万大军,连战八日,杀伤匈奴万余人的名将李陵。隋唐时期,军队中继世为将的现象同样非常普遍。例如,隋朝名将韩擒虎乃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韩擒虎二弟韩僧寿因威震突厥亦为隋朝名将。唐朝名将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其长子薛讷亦为大将,如此等等不枚胜举。隋炀帝曾对群臣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久而久之,“将门出将”成为了历代统治者对武官褒奖,以及武官后代认可的一个谚语。西汉时,赵禹对大将军卫青说:“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等等,都体现出“将门出将”是军队中影响很大的一种传统,将门在军队及国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1.2 宋代“将门”的历史贡献
两宋时期,“世为将家”依然为当世军中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将门在当时武将群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抗辽名将杨业,他出身将门,杨业战死后,其长子杨延昭又以河北守将闻名。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曾追随范仲淹征战于对夏前线,又“从狄青南征”,治平中,迁步军都虞候。杨业一门为大将三世,是北宋将家中的杰出代表。宋代著名的将官呼延赞出生于行伍家庭,他的四个儿子及其仆使皆从事军旅生活,呼延赞死后,其子呼必显又被擢为军副都军头,是典型的传统将门色彩。宋代政治家范仲淹对选任将才时也曾认为:“将门出将,史有言焉。”纵观宋代历史,将门子弟英雄辈出,他们在对抗外来侵略时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完美地再现了华夏民族尚武的优良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将门出来的将领并非都是军事人才,他们中间也存在着依赖家世得以升迁的现象,这些人多为平庸之辈,既没有文韬武略,又缺乏胆识。宋代范仲淹在《上相府书》中对将门出庸才亦有过精妙的阐述:“今将家子弟,蔑闻韬钤,无所用心,骄奢而已。”真实地描述了某些将门子弟对于古代《六韬》、《玉钤篇》为代表的兵书一无所知,对国防漠不关心,成日骄横跋扈。与此同时,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导致了“诸将子弟皆耻习弓马”的社会现实,这些将门子弟一旦踏上战场,便暴露出一副无能相,所谓“曹曚戚里,岂识兵事”,就是典型的将门出庸才的真实表现。由于将门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因此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虽然收夺了功臣大将的兵权,但却保留了他们诸多的特权,尤其是子弟荫补武职、优先迁转等方面,都会予以优先考虑,将门子弟因家门背景在武职上获得顺利发展,遂出现了几代为将的现象。将门现象在宋朝十分突出,虽然说将门现象会滋生出一些痼疾,容易导致武人权势膨胀,甚至酿成内部事变,但是,宋代统治者在借鉴前朝灭完的历史教训基础上,极力推行“崇文抑武”国策,以及“将从中御”“图阵”等举措,使得“将门”权力有效地控制在“抑武”的框架之中,从而杜绝了“将门”势力膨胀的结果。
综上所述,宋代将门对维护国家安全立下了赫赫之功,在军队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将门也因为权势的过度集中而逐渐地暴露出一些弊端。强化制度建设,统一思想成为当政者制约将门权力泛滥的最好选择。
2 武举选将:武备选拔的异化与成熟
2.1 依文抑武:宋代武举制的异化表现
宋太祖通过兵变登上皇位,为防止历史重演,采用了一系列“以文抑武”的措施来阻止武人势力崛起,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予以重用,其后的历任宋代统治者基本沿袭宋太祖的传统。虽然宋朝建立之初,当政者也曾大力发展武举科考制度,为培养与选拔大量的武官后备人才做准备。但是,受到“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宋代武举制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武举中“武”的特性被弱化。宋代武举制在选拔标准、录取人数、武举子任职等方面,均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现象。首先,在“重文轻武”的国策制约下,武学内容设置中的文化课比例过大,单独依靠军事技能难以胜出。以“策问定去留,弓马分高下”的武举选拔制度的实施,虽然能够提高武官的综合素质,避免选拔出目不识丁缺乏谋略的武夫,但是,许多将门子弟,由于文化水平低,无法参加武举选士,而一些落榜的读书人则将其视为求官途径反而参与较多,武举中“武”的特性被弱化,违背武举设立之时选举军事人才的初衷。其次,国家设立武科的目的是选拔将帅,而宋代武官晋升和选拔主要采用荫补或军人转补的方式,选拔出的武举人主要担任基层军职或在地方上维持治安,从事一些“京都捉贼”“教习骑军”之类的事情;即使有少数参军的武举人,也常常会受军帅的“笞棰”之辱。《燕翼诒谋录》卷五记载的关于武举人中第后拜谢主考官说:“我们不愿从军是不堪忍受笞棰之辱”。《宋史》卷一五七对宋代武举人才使用的弊端有如此阐述:“所取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最后,在“以文抑武”的策略指导下,文人士大夫地位前所未有的优越,“白衣卿相”为数众多,作为专门的军事人才培训基地的学校,其武学教官亦多由文人担任,武学的规模受到严格控制,武举录取人数较少,武学地位较低,甚至还曾因生源不足而停办。例如:北宋武举录取人数,最少一次仅为2人,最多一次69人;南宋最少一次取5人,最多一次仅47人。有学者推断出两宋武举共录取了2300余名武进士,也有人认为当共取2516名。以宋朝300年历史来计算的话,每年录取的武举人数还不足10人。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 年),朝廷门荫补官22116人,进纳买官940人,军功补官2891人,文进士502人,其中武举人数虽然没有统计,但是以最多的一次47人为准,则武举为官者较之军功补官的比例也仅为1.63%,可见,宋代武举不是求取军事将领最常用的办法。
2.2 依武统武:宋代武举制的成熟
宋代的科举制度呈现出一种平民化、普及化特征,对寒士参加考试,朝廷大开绿灯:对寒士们考试予以经济补助,“自起程以至还乡费,皆公家”。另一方面,则对势家子弟中举者进行监督,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亲自下诏:“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势家子弟在科考中获得特殊待遇。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制约下,武举考试标准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作为武举人选拔的标准。“策问定去留”可以在政治上统一思想,有利于当政者对武举人的绝对控制;“弓马定高下”又可为国家储备大量的武备人才。随着宋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成熟,宋代武举制度也有不同于其史前武举选拔的固有特征,它最早开办了培养武官的学校——武学,形成了较完善的武举制度,使宋代的武举规范化、制度化,开中国古代军事教育之先河,并在武举科考时引入“策对”,注重谋略等。宋代武学教育的设置,缓解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以功名劝诱将门子弟习武,对武举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代武举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后世武举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相互拱卫:宋代将门与武举的关系构建
3.1 将门与武举制度实施的步伐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当政者采用皇室与将门联姻的方式笼络将门为其统治服务,具史料记载,北宋共17位皇后,其中武臣之女14人,文臣之女只有1人。宋朝立国之初,当政者基于维护政权的必要性考虑,对武举选士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对武举制度如何实施存有许多顾虑,担心触碰到将门的切身利益,违背宋代“文治”的初衷。然而,由于宋代将门现象的过度泛滥,当政者又不得不制定相关政策对将门进行必要约束,在全面权衡利弊的基础上,统治者认为,只有对传统的武举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既不触碰到将门的切身利益,也不违背宋代“以文抑武”的初衷。事实证明,宋代将门现象延缓了宋代武举制度实施的步伐,直至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时期方有了恢复武举之意,最终于在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宋仁宗皇帝增设武学并亲试科场,标志着武科举制度在宋代正式的确立。
3.2 将门与武举选拔途径
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将门在国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将门子弟更是战功显赫,诸如曹彬之后曹璨、曹玮,李进卿之后李延偓,杨业之后杨延昭、杨文广,杨信之弟杨嗣等等,这也进一步奠定了将门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加限制地任由将门权势膨胀,遂不可避免要与王朝中央发生矛盾,甚至酿成事变的可能性,前代这样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南宋时也出现了吴曦之乱。宋代武举科考制度的执行,不仅可以在制度方面对将门子弟的升迁提供依据,督促将门子弟提升文化修养和道德标准,在不违背武举制度的前提下,当政者利用门荫补官渠道照顾落榜的将门子弟,从而进一步拉拢与将门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将门权势过度泛滥的问题。总之,武举制度是当政者执政任官的重要依据,门荫补官的主动权亦在当政者手中,补官的将门子弟也由当政者掌握,通过武举科考,当政者可以对将门进行必要的制衡,对国防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宋代武举制的实施是当政者笼络将门为其服务的有效手段。
3.3 将门与武举制度的异化根源
宋代“将门”效应是宋代武举制异化的根源。首先,宋代的武举科考中的文考比重过大,从表面上来看,文考的比重过大会对长期从事军旅生活的将门子弟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但是,可以营造出一种公平的武举科考氛围,给贫苦大众带来一丝入仕的希望。事实上,即便是将门子弟在科考中落榜,他们也会通过门荫补官的途径成为军中的重要将领。这种看似公平的假象,实质上是将门对于武举制度掌控的一种表现。其次,对于武举人的委任安排,当政者清楚地了解将门在军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将门的权益,拉拢与将门的关系,当政者会把武举人委派到各个地方从事与军事无关的工作,减少武举人因参军而获得立功的机会,避免因军功升迁带来的将门子弟与武举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宋代武学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录取人数也非常少。这种现象进一步体现了宋朝统治者对将门的庇护,为将门子弟提供更多的入仕和晋升机会,进一步笼络将门为其统治服务。
3.4 将门与武举的管理模式
宋代武举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让当政者充分地掌握民间武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特征,从而避免民间武力的过度壮大而导致的地方叛乱,而且可以通过对武举人的任用和调遣,有效地化解各地民间武力的无序竞争。其次,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当政者把他们委任到各个地方从事与军事无关的治安工作,不仅有效地避免武举人与将门子弟的直接冲突,而且也会给将门子弟以无形的压力。虽然武举人在军队担任要职的机会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这武举人没有能力担当重任,在国家危难之时,许多武举人“主动请缨”去镇守边关,这些主动请缨者多有将帅之才,将门子弟亦清楚地认识到,武举人一旦掌握军权,必将对将门子弟的利益构成威胁,这种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得将门子弟与武举人之间形成有效的促进效应,对维护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在“以文抑武”的国策下,有许多武举人成为军事谋略方面的人才,即便他们没有机会亲临战场,但是在“将从中御”的措施引导下,武举人通过向当政者提供谋略,进一步强化当政者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从而有效地遏制将门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
4 面弱内强:宋代将门与武举的拱卫功能
在治理国家方面,宋代“重文轻武”治国理念来源于对前朝“重武轻文”而导致灭亡的历史借鉴,宋人指出:“国家开国于五代之后,方当五代之时,诸将不起于盗贼者,必因杀夺而致握兵阃外,跋扈难制。故自国家受命,将无专征,必以文臣临之,鉴五代之弊也”。“重文轻武”并非放弃武备建设,而是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对“文”“武”有不同的侧重,否则也不会出现诸如岳飞、狄青、韩世忠、王坚、文天祥等一大批民族英雄,尤其是宋元战争,从汴梁至临安,自福州至崖山,宋朝军队和民众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著名“崖山战役”中,弱宋亦有数十万人,随八岁的小皇帝殉国,无数汉人带着中华民族的骨气与气节献身民族大义。周恩来曾说:“崖山这个地方的历史古迹是有意义的,宋朝虽然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宋之不武”并非宋代不重视武备建设,否则,在面对更为强大的军事集团背景下,宋代也不可能维持三百余年,更不会出现北宋东京开封城那种繁荣昌盛的社会环境,以及南宋临安城“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的夜市盛境。因此,宋之“不武”并非“将门”之过,亦非宋代武举之独罪。两宋三百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登上皇位,建国后,宋代大力加强军队建设,但是,与汉唐所面对的北方游牧民族内部统一性、组织性低,无国家形态相比,宋朝面对的辽、金、蒙古都有高度统一的军事组织,高度统一的民族国家”,以此,宋太祖赵匡胤虽重建一统帝国,却始终为雄悍的契丹与党项羌人所困扰。由于宋代军事实力与周边游牧民族相比中处于劣势,宋代统治者在处理外族入侵的问题上,多以“赔款”方式来换取短暂且虚伪的和平,即便是依仗大江作为屏障的南宋,仍然以年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的“绍兴和议”与金王朝达成一时妥协,直到蒙古铁骑踏平金与西夏,并跨过长江天险,夺取临安后,宋代彻底灭亡。虽然不断纳贡称臣,但国库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