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建构及其反思研究
2022-11-05杜鹏
杜 鹏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辨证理论思维,与中医、武术、导引术、艺术等完美结合,是集对抗技击、强身健体、颐养性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的地域性发展,促进了“地域性知识”的建构和融合,回应了新时代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建构的发展方向。研究从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角度,了解地域性太极拳的知识建构的内因,分析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本源与传播,反思新时期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如何建构的问题,从而提高群众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认知。
1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建构的内因
知识产生于人类的不竭流动,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构建的社会产物。地域性知识是“人为”动静结合的认知体系,是地域性族群在流动过程中,传播和传承的历史文化。
1.1 “族群域”太极拳知识的建构
族群是知识建构的起源,也是知识产生的根本。陈氏太极拳知识的建构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赋意,由陈氏宗祠的空间结构和族人的记忆组成,是群众对陈氏太极拳知识广为认可的来源。
1.1.1 重塑宗祠
陈氏太极拳的宗祠是国家、社会、族群与村民认可的历史产物,体现了当地政府和太极拳参与者对陈氏宗祠的重视。最初助力宗祠重塑的是族群中的理事者以及族内的武术精英。1995年,提出了对陈氏宗祠的复建,但因为没有共同的重塑目标,致使宗祠重塑之路坎坷,最后还是太极拳的传承人捐资,才得以完成重塑工作。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陈氏太极拳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政府和经济体系的推动下,认识到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是提高群众对太极拳认知,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了建设“太极之乡”。通过政府的推动,进行了以陈氏宗祠为建设核心的“三期”工程,建造了太极拳拳师故居、太极拳祖祠、中国太极拳博物馆以及国家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等30多处产业,构建了文旅一体的“太极圣地”。从族群传承到晓喻世界,是在国家、社会、族人以及村民等多方弹性的影响下,共同建构了“族群域”太极拳知识。国家、社会、当地政府、族人以及群众的出场,为陈氏太极拳宗祠的重新构建创造了事实的契机,为促进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及文化旅游提供了物质条件。
1.1.2 重新赋意
宗祠曾是传统社会宗族对祖先敬仰的物质象征。新文化运动时期,陈氏宗祠也因破除“四旧”,而大肆破坏和拆除。改革开放以后,形势微缓,但陈氏宗祠的复建仍有所顾忌。直到1998年,经过国家、社会、当地政府和族人的支持才重建。(1)宗祠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宗族祠堂既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地,也是世俗脚踏之地,是根据人类实践所需的多功能空间。陈氏宗祠的重建是神圣与世俗交融的结果。陈氏宗祠神圣与世俗交融,第一,立“建祠碑”。削减族群对祖先的信仰,对传统宗族社会的神圣特征。向传统宗礼加入太极拳的民俗文化,递进为民族的主流文化。陈氏宗祠建成时,陈氏族群的理事成员将“陈氏家族碑记”和“重建陈氏宗祠碑记”立于主殿旁,其一,记载着陈氏家族的贡献,太极拳与国家、宗族兴衰的事实;其二,记载着以太极拳为核心,在国家、社会、当地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如何重建宗祠。碑文的事实记载将太极拳融入,把陈氏宗祠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空间释放,使陈氏宗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的世俗空间。第二,场景转换。在祭祀仪式中,融入太极拳内容,将神圣的祭祀活动与太极拳实践活动相结合,降低祭祀的厚重感,增加世俗实践的活动感。同时,在保留祭祖的环节上,形成了篇章式的太极拳拜师仪式、太极拳展演等,打造了群众视觉观赏较强的春节民俗活动。叩拜族谱,是祭祖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逝者“时空对话”的神圣仪式,让传统得以延续。拜师是在宗祠内收徒,展演太极拳的拳法,以拳娱人,营造出传承太极拳文化和促进族人的交流。新增的民俗活动赋予了宗祠新的空间意义,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新形式。(2)宗祠空间化向景观化的转变。文化景观具有代表地方特色的特点,是地域性文化知识引进来,走出去的传播渠道。陈氏祠堂由空间化向景观化的转变,是以太极拳为主要媒介,以乡村景观联结乡村经济发展,太极拳在乡村的公共空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地政府授牌“河南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采用官方的名义,赋予太极拳被征用的权力。当地政府主动为陈氏祠堂授牌,是当地政府、社会对太极拳的认可,也是外界权力试图与内部权力相适应的主要行为表现,是政治权力在内部空间释放和权力转移的象征,为陈氏宗祠向文化景观化转变提供条件,获得群众的认同,使新身份具有公信力,具有合法性。陈氏宗祠“赋权”代表着其身份被激活,名义上被征用。自2009年,国际太极拳在焦作举办结束后,据统计,至年尾观光祠堂的人数少于10万人。主要是宗祠自身的名声未噪,只有举办太极拳交流会议、展演活动以及比赛时,太极拳参与者、爱好者才因为集会集聚,人流量才多。而群众对于民俗活动的消费主要是好奇心理,陈氏祠堂作为太极拳的主要代表,在媒体的宣传下,吸引众多闻声而来的群众,而“武林第一家”陈氏太极拳也希望以史为鉴,完成武林正派的身份建构。由此可见,当地政府授牌的行为,是重新赋意太极拳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景观与宗祠的景观化融为一体,乡村空间影射出太极拳的文化发展。而重塑太极拳的文化景观,可以为乡村建设着色。
1.2 “国家域”太极拳知识的治理
1.2.1 促进国家文化治理
陈氏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4级保护体系,大到国家,小到县,形成了层级的太极拳知识谱系。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在国家的治理下,由诸多流派汇合,太极拳在21世纪,相继录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传播势如破竹,太极拳的各级传承人和爱好者开始自觉组织行动,城市、乡村、学校都有身影,将太极拳融入国家公共文化,促进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认同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追求愉悦身心的需求。促使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等的象征,实现了由村到市,由市到省,由省到国家的知识辐射。
1.2.2 引导群众消费价值观
文化治理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在社会推动下,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促使群众进行消费。国家施行文化之治,依托地域性太极拳的文化理念,群众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提升,经济消费系统开始运转。在此过程中,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群众都是参与者,在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工具理性下,带动了地域性经济的发展。地域性太极拳知识作为一种符号消费,借助群众对文化消费认同、知识思考行为等,促进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成为主流消费形态的价值引导。
2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建构反思
国家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建构,面临着“外强中干”“传播阻塞”等问题,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建构,需要群众的普适性认同,需要知识自身传播的持续性。
2.1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普适性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构建,是基于地域性群众的认同,带有独特的语境特征,塑造人类流动的知识价值。但地域性知识如何能让“外界”群众认同,需要传播者思考如何与“外界人”产生共鸣,达到传播地域性知识的普适性,便于群众理解。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表达既需要从传统知识文化体系中凝练精华,又需要赋予知识传播在形式上的普适性,实现其对外的理解。以太极拳技术为传播载体,以地域性太极拳知识为价值理念,地域性太极拳知识从乡走向国家,体现了地域性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的沟通,消解了群众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刻板印象,提高了群众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普适性,促进了群众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理解,加强了群众对地域性太极拳的审美。在“族群域”“国家域”视角的治理下,地方性太极拳知识建构不再局限于村乡,通过地域性知识构建的历史本源,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正走向世界,表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多维话语。
2.2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解释性
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构建符合传统文化秩序,突出了文化自信,互构了价值取向与价值平等,实现了地域性太极拳知识价值的民族性。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价值彰显,需要以文引权,创造其自身的价值格局,解释其知识传播的理念,塑造其独特的符号特征。21世纪以来,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建构,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深入,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建构的工具性价值利用明显,以促进身心健康为导向,建立科学、持续的地域性太极拳知识体系,地域性太极拳知识在文化解释权与医疗康养效果之间摇摆,尚未彰显对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文化引领。知识解释权和文化引领权为解释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提供了启示,解释方式是构建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基础,以“他者”的视角,从历史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看待地域性太极拳知识,明确其现实文化身份,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彰显地域性太极拳知识的文化底蕴。
3 结语
通过“族群域”太极拳的知识构建、“国家域”太极拳的知识治理,完成太极拳知识由族群到国家的过渡。太极拳知识以自我文化发展为中心,进行地域性建构,在知识传播和流通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群众普适性的认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时期,地域性知识的价值不应该停滞在某一地、某一点,应在新的媒介手段下进行传播,表达地域性太极拳文化的流动性和独特性,赋予地域性太极拳新的文化知识建构和传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