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2022-11-05王洪潇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国际化武术研究

王洪潇 温 搏

1.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吉林 长春 130022;2.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19)明确指出支持武术“走出去”,使武术“走出去”成为国家战略。而我们所提及的武术“走出去”绝不仅仅指武术技术“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把中华武术文化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文化核心传播出去,进而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深度交流与碰撞。武术“走出去”关键在于人,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离不开人的具体实践。学校武术教育正是新时代培养武术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方式,武术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武术文化“走出去”的程度,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可以有效把握国际对武术人才的需求,是武术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需要。

1 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梳理

1.1 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脉络研究

国际化是不断与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发展过程。1840年以前,武术教育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发展状态,国际化水平较低。1840年以后,我国的封闭大门被西方打开,武术教育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杜舒书,张银行(2016)梳理了1840年到1949年武术教育发展脉络,认为武术教育在清朝末年由“军旅武术教育”转向“体操教育”,民国初年由“体操独尚”转向“学校武术教育”,国民党统治时期由“国术教育”转向“体育教育”,抗战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由“救国之技”转向“扬国之艺”。李源,赵连文等(2016)对1915年到2015年这一百年间的武术教育历程进行回顾,认为学校武术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形成了“体育化—套路化—身体化”的演进逻辑。同时,王晓晨(2016)以“身体”为线索也对1915年到2015年期间的武术教育进行回顾,认为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身体”是“国家身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教育的“身体”是“政治身体”,改革开放后武术教育的“身体”是“个人身体”。张银行,王纳新等(2018)从价值观嬗变视角发现,近现代学校武术教育经历了“实利—实用—实效”的价值转变。张恒波,胡庆山等(2019)研究认为,1919年以来,我国武术教育经历了四个文化本位阶段,即尊严抗争阶段、竞技运动化阶段、奥运化阶段、回归民族性阶段。姚晓芳,赵婧(2019)对近4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认为未来武术教育改革实践应将重点转移到发扬武术文化、倡导民族精神与尚武精神上来。综上所述,目前有关武术教育国际化历程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这说明学界对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但是,从武术教育发展历程的相关研究中也能归纳出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脉络。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1840年到1949年间的武术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低,这一时期武术教育国际化受到社会环境及先进改革思潮的影响较深。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教育迎来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武术在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体育化程度逐渐加深。改革开放后,我国以更开放的心态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合作,这一时期武术走上了奥运化的道路,武术教育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总得来看,1840年以来的武术教育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封闭式的、区域性的教育,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式的、普及性的教育,其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1.2 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困境研究

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武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造成了阻碍。刘文武,杜杰等(2015)研究认为现在武术教育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改变武术认知结构并且使武术教学内容“由操返拳”,强调了武术拳种的重要性。马剑,邱丕相(2016)研究认为武术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而是将武术技能教育作为武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同时指出武术文化教育的本质是“武化教育”。彭鹏,尹碧昌,郑锋(2019)研究认为武术教育具有文化观念淡化的发展瓶颈,同时也有文化传承主体有限性及教育迟效性的问题。张茂林,邱丽(2019)研究认为当下武术教育存在课程主体性缺失、课程要求模糊、课程价值取向及定位不清的问题。何叙,律海涛(2019)研究发现,武术教育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认为武术教育应该寻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共生。梁勤超,高鹏飞等(2020)研究认为学校武术已经失去了武术的本质,进而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技击教育的方法。吉洪林,张峰(2020)研究认为虽然学生对武术攻防技击感兴趣,但是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校园安全教育相左,这种具有“攻击性”的教学存在安全隐患,阻碍了武术课程改革。(2)武术教育国际化本身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李春发(2015)在研究高校武术时发现,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平平,质量有待提高,认为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应加大研究深度,并就高校武术教育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谢婷(2019)发现学校国际化存在教育理念不强、学生参与国际化的程度不理想、课程与教育国际化的契合度不高、国际化教师配备较少的问题,认为体育院校武术教育国际化应进行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师资、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化改革与创新。

概而言之,目前,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武术教育存在的教育内容不合理性、文化意识淡薄、课程建设不规范、忽视人的主体性、缺乏技击教育等问题阻碍了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探讨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武术教育国际化本身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也对其发展造成了阻碍,如相关研究层次较浅、缺乏国际化办学理念、缺乏国际化课程建设、缺乏国际性师资、缺乏国际交流等。从深层次上讲,造成这些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当前武术教育无法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忽视了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偏离了武术的实质,没有认清武术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武术教育、什么是武术教育国际化、如何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

1.3 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研究

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杨建营,王家宏(2015)对目前武术教育主流改革思想进行了总结并对他们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消解矛盾的具体方法。张峰,赵光圣(2015)在“打练并进”改革思想下,提出重构教材并增设技击内容、选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的改革途径。在课程建设方面,张峰,李文鸿(2016)研究认为有条件的学校应因地制宜开展武术校本课程,寻求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创新,探索技术、道德、文化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在武术教育价值定位方面,王登峰(2017)研究认为我国的武术教育是助力国运昌盛与国脉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武术竞赛方面,吉洪林,李烁(2017)研究认为学校武术竞赛中应加入“传统武术”和“武术格斗”的内容且不能唯套路化发展,提出了淘汰制的竞赛改革方法。在传统武术进校园方面,段丽梅,戴国斌(2018)提出了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为先后逻辑的传统拳种教育模式。在武术教育体系构建方面,刘文武,徐伟(2020)研究认为武术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赵歆(2020)提出了师徒制与师生制的创新融合路径。(2)国外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改革与创新。孔子学院的武术教育(课堂)是国外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案例。郭玉成,李守培(2014)研究认为孔子学院武术教育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具有积极影响。周玉芳(2015)研究认为孔子学院的武术教育对武术的海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孔子学院传播太极文化的路径。丁传伟,丁保玉等(2016)研究认为孔子学院的武术培训可以有效促进武术国际化。胡凯,王燕(2017)面对美国孔子学院武术教育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策略。王巾轩(2019)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为基本单位,依托孔子学院平台,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除孔子学院外,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武术教育国际化进行了专门研究,如景明洋(2016)从武术国际教育传播模式出发,认为良好的国际教育对武术国际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强调武术国际教育要注重传播过程中五个要素的内在联系。

总的来看,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教育思想改革、武术课程建设改革、武术价值定位、学校武术竞赛创新、传统武术进校园、武术教育体系构建、武术教学关系创新等方面,这些成果有助于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国外武术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创新主要集中在孔子学院武术教育、武术国际教育传播模式等方面,这些成果对于国外武术教育国际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见,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必须深刻把握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在做好国内武术教育的基础上,促进武术教育国际推广与传播,进而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同时,应该始终坚持一个根本的方法论,即立足武术文化、强调武术实质、依托传统武术、着眼武术未来。

2 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2.1 研究议题不够深入

研究议题较少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的一个外在表现因素。武术教育国际化与武术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武术教育国际化是武术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在武术国际化领域研究中,有关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武术教育国际化也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该领域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也较少。研究议题较少就代表着武术教育国际化领域的相关研究缺乏研究热度,很多学者不愿意涉足该领域,这是导致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不够深入的内部因素。武术教育国际化议题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现有研究不够深入的直接因素。其一,研究议题较大。“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宏观词汇,研究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更应该从宏观上去把握。所以,不能仅从微观层面去研究较为宏观的议题。其二,研究议题同质化。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武术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模式等方面,造成了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的同质化。其三,对议题的解释力不足。现有议题绝大多数都较为新颖,但是对问题的解释却往往缺乏说服力。

2.2 研究视角不够创新

对相关研究梳理发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视角缺乏创新力的主要原因是所立足的时代背景过于陈旧、研究范围过于集中、理论依据相对单一。(1)从时代背景角度讲,武术教育国际化一定要与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违背时代发展需求就很难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现有研究很少有以新时代为视角对武术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的专门探讨。新时代以来,无论是国内外的大环境,还是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自身环境都有了新发展,以新时代为视角研究武术教育国际化问题,有利于解决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2)从研究范围角度讲,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本研究认为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有三个原因:第一,资源优势。高等教育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一流的师资、良好的环境。第二,实践优势。高等教育阶段的武术教育最具改革活力,也最容易开展武术教育国际化实践。第三,人才培养优势。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是一定领域内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然而,武术教育国际化绝不仅仅停留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也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范畴。除此之外,不仅要研究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更要研究国外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只有全方位拓宽研究范围,才有利于研究视角的创新。(3)从理论依据角度讲,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理论依据相对单一。武术教育国际化本身是一个体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因此多数学者是以体育视角和教育视角来研究,缺乏跨理论、跨学科视角的研究。

2.3 缺乏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阶段。根据系统论的一般原理,我们可以将武术教育国际化视为一个有机系统,而武术教育国际化基础理论研究是这一系统能够保持运转的关键所在。从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梳理中发现,大部分研究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概念界定不准确,导致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相关问题的理解产生偏移,不利于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建设。还有研究跳过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理解与阐释,而直接对其理论架构展开研究,同样也导致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发展缓慢。纵观其它理论发展史,一个理论的概念就如同一座建筑的基石,如果没有夯实这一“基石”,就算“高楼大厦”已经建成,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因此,武术教育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对其理论发展非常重要。组织制度建设研究也是武术教育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组织制度可以帮助武术教育国际化过程的良性运转,但目前研究中仍然比较缺乏组织制度的研究。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探索也是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国际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如何理解其蕴含的价值,进而怎样实现其价值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发展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同时,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探索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武术教育国际化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相关研究之中。然而,当前研究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探索尚不充分。武术教育国际化还缺乏历史学研究,尤其是缺乏专门、系统的武术教育国际化历程梳理,导致大多数学者对武术教育国家化发展历程缺乏整体上的认识,无法清晰掌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脉络。

3 对今后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展望

3.1 细化研究议题

相关选题具体化是细化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的第一步。选题可以是宏观层面,也可以是中观层面,还可以是微观层面,选题层次的高低与选题是否具体并无直接的联系。选题具体就是要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详细的描述,要对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实质性的把握,还要熟练掌握进行该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避免议题同质化是细化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的第二步。当前,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处于初级阶段,有许多议题值得去研究。首先,深入研究武术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与背景。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解释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现实背景进行研究可以回答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为何要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其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构建研究。目前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主流,尤其是高等院校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占据了大多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相关研究议题的同质化。中小学教育是武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由于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武术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国内武术教育国际化除了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外,还要加强其他教育阶段及其他办学类型的研究,进而力求研究的全面性。同时,武术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其他国家或民族交流合作的过程,因此如何使武术教育走向国际也是武术教育国际化所应该研究的重要领域,如孔子学院武术课堂国际化问题、国外合作办学武术教育国际化问题、国外民间馆校武术教育国际化问题等。最后,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均衡性。不能偏于一隅的研究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问题,要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协同发展。增强议题解释力是细化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的第三步。对所研究问题的解释力不足也是导致研究议题不够深入的重要因素。研究问题解释力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论点解释不充分,其二是方法运用不准确。在论点解释上要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方法运用上要寻求准确性并针对特定问题选择特定方法。目前,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方法主要是质性研究方法,缺乏量化研究以及混合研究,因此武术教育国际化领域的研究方法有待拓宽。

3.2 更新研究视角

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改变,武术教育国际化迎来了许多新机遇,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许多新视角。(1)武术“入奥”为武术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视角。武术“入奥”是当前武术实践的重要内容,以“入奥”为视角研究武术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有利于解决武术“入奥”及武术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武术“入奥”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机遇就是武术在2020年1月8日成功打开奥运系列赛事的一所大门——正式进入“青奥会”,使武术“入奥”之路有了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说武术的半只脚已经迈进奥运会,为武术成功进入奥运会带来了曙光。武术“入奥”最需要的就是武术国际化人才,而学校武术教育正是培养武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方式,只有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才能为当代社会源源不断的输出国际性武术人才,进而助力武术“入奥”实践的展开,为武术“入奥”提供重要支撑。(2)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为武术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视角。体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与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具有高度相关性,他们之间是双向互促的发展关系。要使武术教育成为实现体育强国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提高武术教育的战略视野,对武术教育进行大胆改革,进而提出武术教育国际化的路径方法。(3)武术文化“走出去”为武术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视角。制约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因素是人才,而学校武术教育正是培养武术人才的重要方式,武术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武术文化“走出去”的程度,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可以有效把握国际对武术人才的需求,对于武术文化“走出去”无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支持武术文化“走出去”。实现武术教育国际化对于做好青少年武术教育,培养和输出高质量的武术文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法,武术文化“走出去”才会更有力量、更加坚定,才能重新树立中华武术文化自信心。

3.3 注重理论研究

基本概念界定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界定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概念更有利于我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因此,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探索首先要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阐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也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当前,武术教育国际化尚未形成专门的组织管理体系,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这不利于武术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展开。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研究,为武术教育国际化实践提供借鉴。武术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还应加强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价值探索。武术教育国际化研究应以深化武术育人价值为核心。新时代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武术的育人价值,教育人和培养人成为武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但武术教育在教育人和培养人方面仍有许多不足。武术教育未能实质性推动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被放大而文化内涵被忽略,导致大部分学生只会武术技术而不懂武术文化。我国武术教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仍然无法真正满足国内外对武术人才的需要。因此,新时代武术教育国际化仍然需要将育人作为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加强对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学研究,也是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现有武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分析,认为可以将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历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1840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武术教育鲜见与外界交流的情况发生,因此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水平最低;1840年~1915年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西方打开,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传入我国,对我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武术教育国际化的开端;1915年~1949年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武术进入了学校,国外也出现了武术教育,武术教育国际化有了新进展;1949年~1978年是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武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2012年是第五阶段,这一阶段武术走上了“入奥”与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对武术教育国际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012年至今是第六阶段,武术教育国际化迎来了新机遇。这六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只有深入理解武术教育国际化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指导武术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武术研究
聚焦港口国际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华武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