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修炼视角的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研究
2022-11-05陈胜飚
陈胜飚
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4
阳明心学认为,天地万物所存在的根源及人所潜藏的究极道德律——理,是根植在“心”的。换而言之,万事万物所具有的知识、意义(包括人的道德伦理)需要通过“心”而显现出来。由此,万事万物与“吾心”没有内外之别,成为了一体无间的整体,即“心无外物”。笔者认为,王阳明“心无外物”的思想是通过对人之身心内外之关系进行了解、把握,从而获得高超的智慧及超然的境界,这与武术所强调的性命双修之学有共通之处。本文以武术的视角,从武术的武技、武德、武道三个层面,分别对心学“心无外物”的思想进行解读,进而构建武术与王阳明“心无外物”思想的内在联系,探索“心无外物”思想对武术的指导内容和启发意义。
1 武技修炼视角的“心无外物”
“心无外物”所阐述的心身内外的关系是以“心”为主宰,通过“意”去引导身体行为、认识世间万物、发掘人所具有的良知。阳明的“四句理”说到:“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心”的主体意识中,本能地有感知、感触、感通等功能,在感知、感触、感通的过程中有“意”(意念、意识、情感等)的发显,“意”的发出对于“心”而言是有知觉的。从道德层面来讲,“心”所发出的至善的“意”即是良知(即是“四句理”说的“知”,亦是指“理”)。“意”投射到具体的对象上面便是“物”。换言之,凡是“意”所投射到的事物、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物”。由此可知,“四句理”所阐述了“心”与“物”的内在关系:人在“心”的主导下,由“心”发显的“意”贯穿在“心”“知”“物”中,人从内在的“心”“意”,到外在的“身”“万事万物”,形成了相互影响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笔者看来,以武技修炼视角来解读阳明心学“心无外物”所阐述的身心关系,可以从“内外合一”“发挥良能”两方面进行阐释。
1.1 内外合一
阳明对“心”与“身”之各部分的关系的具体阐述,其内在的思想与“四句理”相同。王阳明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心发出“视、听、言、动”的念头,是靠身体的耳、目、口、鼻、四肢实现的。“心”和“身”通过“意”的传导,形成了始终关联的整体。武术的武技修炼,讲究的是以“心”为主宰,以“意”为传导,使身体各部位进行有效运作。武术在技法修炼上所强调的“内外合一”,其指导思想与阳明心学“心无外物”的思想如出一辙。从武术的动作训练而言,武者需要“内外合一”。杨澄甫说:“内外相合太极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躯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脚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神”是心之所发之意,它可驱使身体做出符合太极拳规范的动作。心意使精神提起,动作会有轻灵的表现;心发出开合的意识,身体就会有开合的动作。练拳,内外需具有统一性。从杨澄甫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在习练拳术的过程中,心所产生的意识、意念能对身体动作起到规范的作用。
从武术的技术施展而言,武者需要“内外合一”。武术谚语有云:“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心为精神、情感的发出者,在意念的传导之下,精神、情感时刻影响着武者的身体行为,而身体行为的表现对武者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武术竞赛时,若是情绪不稳、精神涣散,往往会导致武者做出不应出现的失误动作。又如,在技击对敌时,若有慌张、胆怯的情绪,就会影响出拳的力度、准度、身体位移等,从而导致落败。
从武术的技击效果而言,武者需要“内外合一”。武者在技击时,需以“心”为统帅,通过“意”来调动身体任何一处的力量,为技击所用。清代拳谱《心意六合拳谱》说:“要得真法在用心,心与鼻合多一力,心与耳合多一灵,心与眼合多一明,心与舌合多一精,心与口合多一吻,心与眉合多一神,心与意合多一艺,心与气合多一攻。”拳论阐明,武者在技击实战时,若能心身合一,便可增强技击的效果。清代拳谱《六合拳论序》说:“六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一以贯之者也。”六合即是要求武者周身内外成为一体,将自身的各个部位做好协调运动,这样才能发挥好技击技术的作用。又如,武术的技击对抗讲究身体的位移,只有周身形成一个整体,才能迅速调动全身,去到对自己有利的位置,拳论有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才为真。”
武术技法修炼的理论和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的思想,两者对于心身内外关系的解读都是以心为主宰,将内在的意识和外在的形体相结合。笔者认为,将心视为一切的主体和根源,统摄内外(心理和生理),方能以最大的限度去调动人所具有的潜能。在此基础上,武者方能更为全面地感悟天地之道、武术之道。
1.2 发挥良能
“良能”观念出于《孟子》,阳明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学说。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不用去思考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如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良能是不用学习,能按照道德情感和意识进行道德实践的行为。
阳明继承孟子“良知良能”的思想。阳明说:“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为“良知”,具有道德涵义的主观意识,包含一切道德法则和至善的知识,是从先验的本体(即“理”)而发显的。“行”为“良能”,是实现道德法则和至善知识的行为,它是不虑而行的行为,是根据“良知”显现而发出的自然而然的行为,是本能的行为。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良知”在心中显现,“良能”自然能出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即心学的“知行合一”之说。
“良知”和“良能”的合一是“心无外物”思想的体现。“良知”根植于“心”,“良能”(即“行”)是由“心”中“良知”显现而所发的行为。“行”,依“四句理”所言,人之行为属于“物”的范畴之中。因而,阳明强调良知良能为一体(“知行合一”),亦是强调“心”和“物”是无所间隔的整体。“心”与“物”的无所间隔,即是“心无外物”。
武术借鉴阳明心学的“良知良能”的理论,指导武术习练。太极拳论《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载:“夫修身以何,以之良知良能,视目听耳,曰聪曰明,手舞足蹈,乃武乃文,致知格物,意诚心正,心为一身之主,正意诚心以足蹈五行乎,舞八卦,手足为之四象,用之殊途,良能还原。”依拳论所言,太极拳的修炼工夫借鉴儒家修身工夫的理念,将“心”视作良知良能的根源,视作身体的主宰。儒家修身从心为起始点,拳术习练亦是如此。单从“良能”而言,武技修炼的目的是“良能还原”。
对于拳论所说的“良能还原”,笔者认为,拳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指武技修炼要“发挥良能”。“良能”在儒家哲学范畴中有自然而然的本能行为的意义。从武术技法修炼的视角来看,“良能”是指人所具有的先天自然而然的本能动作,如耳听、目视、举手、抬足等等。“良能还原”即武术的技法训练要回归到人所具有的先天的本能动作上,发挥人之本能动作的作用。
武术技法如何用先天本能(良能)进行修炼?根据拳论所言,先天本能是从心体而发、自然而然的行为动作,此处拳论作者突显了“良能”的“本能行为”的意义。拳论引用了王阳明“视目听耳”的理论,以此论述武术之“良能”为“本能动作”。如前文所述,阳明认为,心体发出视和听的念头,身躯之耳目则为之实现,表示自然而然的行为。此外,拳论通过引用了“手舞足蹈”的典故,再此论述武术家所说的“良能”是为先天所具有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即本能动作。《毛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心底里的情志,用语言抒发出来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若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就用咨嗟叹息的声音继续表达;若咨嗟叹息的声音还无法表达情感,就用歌声来歌唱它;若歌声还无法满足情感的释放,就会手舞足蹈起来。可见,手舞足蹈是心发之情感、意识的自然表露。太极拳的手上有八种劲法对应八卦,手上的动作变化即拳论中的“舞八卦”;脚上有五种步法对应五行,脚上的动作变化即拳论中的“足蹈五行”。手法和步法要怎样去训练才是符合“良能”的要求呢?拳论作者说要“正意诚心”,动作要如实按照心之“理”(良知)里发出的“正意”去表达。这是太极拳以先天本能动作修炼武技的方法。除了太极拳之外,其他门派的拳术在进行武术技法训练时,同样也重视发挥先天本能的作用。六合拳主张以先天本能训练武技,从而练就灵敏的反应。清代拳谱《六合拳论序》说:“存心者,乃至诚感神机到神知如灵猫之捕鼠,恰当其可;故凡与人交手在此一灵一味,是皆法于良知能也。”武术家认为,效法(依于)本能、合于心体(良知)的练法,能使身心都处于灵敏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武者在技击实战时能不假思索,依照本能而动。
大成拳认为,以先天本能练习武技,能练就灵敏的反应,能练得强健的体魄。大成拳论说:“拳道之大……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人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专重技击一端也……今夫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锻炼。统而言之,使人身与大气相应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原则、原理以为本,养成神国力方、形屈意直、虚实元定,锻成触觉活力之本能,以盲其体则无为不具,以言其用则有感即应……一般拳学家……讲蛮力者更因讲求蛮力之增进而操各项激烈运动……殊不知尽是戕生运动,其神经肢体、气管、筋肉已受其摧残而至颓废,安能望其完成拳道之使命乎?……余深信拳学适于神经肢体之锻炼,方因而益智尤适于筋肉温养、血液之滋荣,更使呼吸舒畅,肺量加强而本能之力,亦随之渐长,而实现一触即发的功能。”王芗斋一方面论述武术以“良能”习练,可以练就一触即发的灵敏本能的反应;另一方面,他强调了武术需要依照“良能”习练,方有“健体”的功效。他认为,练拳不应只在形体上用功,凭借蛮力去做各项激烈运动,这是对身体有所伤害的,好的拳术的练法应该是做到顺化良能,即顺应先天本能动作去练拳。他阐述到,宇宙(天地万物)和人都在一气流行之中,人习练拳法应该让身体融入天地自然之中与大气相呼应,练习的方法应该要遵循宇宙原则。笔者认为,王芗斋所说之“宇宙原则”同于儒家所说之“理”的意义,即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按照“理”习练武技,是对人的“精神”“意感”“自然力”的锻炼。笔者认为,王芗斋所说的“精神”“意感”“自然力”的锻炼,可以《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一文相呼应,即是以心体为主宰,以精神、意识去引导身体力量和肢体动作,使心身皆可得到有益的锻炼。
武术家在武技修炼上,强调以心中之“正意”发挥良能,强调习练武术上顺化良能。发挥良能,武者需将心意与形体合一,这也是在强调武技修炼要“内外合一”。以内外合一的方式修炼武技,能使武者的心理和生理皆得有效的锻炼。笔者认为,“内外合一”对于武者来说是一种全面的修炼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开发身体所具有的内在潜能(如灵敏反映、强健体魄等)。阳明的修身工夫也是如此,用心中所具有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良知)去付诸人伦日常实践(良能),再用人伦日常实践(良能)获得感受去不断丰富内心的道德体验(良知)。通过心(良知)和身(良能)两者不断地相互促进,逐渐使心中的“理”彰显出来,从而使儒者获得高超的智慧,达到儒家成贤成圣的理想境界。
2 武德修炼视角的“心无外物”
阳明心学的修身工夫(道德培养的层面),体现了王阳明“心无外物”的思想。心学的修身工夫(道德培养的层面),即是前文所说的“良知良能”的合一。儒者将“心”所显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良知)融入人伦日常的道德实践(良能)中,同时用人伦日常中的道德实践(良能)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良知),使良知(心)和良能(物)形成不分彼此的整体。在笔者看来,以武德修炼视角来解读阳明心学“心无外物”所阐述的修身工夫(道德培养的层面),可以从“生生之仁”“德艺双重”两方面进行阐释。
2.1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源于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的仁学思想,内容大体有两部分:一是“生之谓性”,万物都是由生生不息的造化而来,因此“生”是善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要尽量不杀生,延续生生是遵循天道的做法;二是“以觉言仁”,人能感知万物的存在,知觉万物的痛痒,即是仁的体现。阳明对程颢的仁学思想有所继承。其一,阳明认为万物的“生生不息”是“仁”的体现,他指出“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其二,阳明赋予“仁”以本体(“理”,良知)的意义,由此说明了“仁”具有与万物同感的能力,能知觉万物的痛痒。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忧惕侧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孩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人与万物的共同根源是“仁”,因此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可因“仁”而相互感应。换言之,“仁”具有本体(理、良知)的意义。“仁”表现的是“生生”之理,当万物的生命遭受到损害时,人之心自然显现了不忍、恻隐等道德情感。
从上所述可知,王阳明延续了程颢“生生之仁”的思想,将“仁”视为人与万物相通的根源,人能通过“心”中显现的“生生之仁”,使自身与万物相互感通,无所间隔。在这一层面上,“生生之仁”体现了王阳明“心无外物”的思想。中国武术在儒家文化圈中生长、发展,儒家生生之仁的思想对武术人的武德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射艺为例。射箭,原本为猎杀的工具,在儒家仁的思想的影响下,将射箭的杀生属性淡化,使其成为修养品德的工具——射艺。《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在儒家看来,射箭技艺包含最高的德性——仁。儒者在射箭之时要端正自己的身体,若射出去的箭没有命中目标,需要去检讨自己,不是起争执之心去抱怨胜过自己的对手。阳明在《观德亭记》中所论述的射艺,其思想与《礼记》一脉相承。阳明提出射箭要以自己的本心为目标,射箭的功能在于检验自己的本心。射艺在被赋予了仁的思想之后,成了向内修炼的修身工夫(检验本心),而不再只是单向关注外在的争斗与厮杀。
以太极推手为例。既有习武,自有比武较技,太极推手的竞技模式表现了仁的“护生”思想。其一,在太极推手的竞技中,双方均以推的技法为主,去掉了直接攻击的、较为猛烈的技法,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从而可以避免由伤害事故带来的后续纷争和二次伤害。其二,拳家认为,推手要讲究礼让三分,点到为止,要有分寸。尊重对手,不损害对手的利益,不伤害对手的自尊心,能以他人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不执于自己的胜负欲望,这正是“反求诸己”之仁的体现。武术和兵法的用武之德也体现了对“生”的护养的仁之德。武术有“知不能打而不打,夫是之谓武德”、“不会打人学打人,学会打人不打人”等谚语,都是体现了对“生”的护养。习武者持有武力,能约束自身,不去对他人滥用武力,施以暴行,是谓有好生之德。兵法同样也提出了以仁为重的用武观念。《孙子兵法·谋攻》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武认为,能用非暴力的方式赢得战争的胜利,才是最理想的谋略。其次孙武还说:“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君主不能因为要发泄自己的怒气而发战,将领不能因为愤怒而发战。君主和将领不能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情绪而导致生灵涂炭,发战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方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暴力不是战争的根本,为生命而战才是根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僵硬地去理解“好生”之仁。以仁化武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武”的攻击属性。习武之人不主张主动伤害别人,但对方恶意侵害时,应该勇于反击,不能教条地认为不害生等于不反抗。若纵容恶人,将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个人用武是如此,战争也是如此。面对强敌来侵略,不能说为了和平、保护生命而举手投降。武术和兵法皆讲“止戈为武”。“止戈为武”并非是无条件地停止战争、乞求和平。相反,有时是要拿起武器制止暴行,才能避免后续更大的伤害,得到真正的和平,正如毛主席所说:“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
2.2 德艺双重
良知良能的合一,体现的是传统儒学将道德和技艺融合为一体的理念,即儒者要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人伦日常的活动(包括读书、做文章、道德实践、技艺的学习等)融为一体。这一儒学传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德艺双重”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评价体系。
为什么儒家要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培养和人伦日常的活动(包括读书、做文章、道德实践、技艺的学习等)结合起来呢?阳明说:“世之学者,业辞章,习训诂,工技艺,探赜而索隐,弊精极力,勤苦终身,非无所谓深造之者,然亦辞章而已耳,训诂而已耳,技艺而已耳。非所以深造于道也,则亦外物而已耳,宁有所谓自得逢原者哉!古之君子,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致其良知而不敢须臾或离者,斯所以深造乎是矣。”百工技艺和辞章之学,是外在的行为和知识,从“心无外物”的思想来说,外在的行为和知识是“心”中之“理”(良知)的发用,不是求学的根本。求学的根本在于“深造于道”(道指本体,即理和良知),求得与“心”中之“理”(良知)的合一,使得自身与万物无所间隔,获得“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换而言之,百工技艺的学习要与心体中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相融合。
无论是辞章之学,还是百工技艺,都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就可以造福他人、造福社会;用得不好便会祸害他人、祸害社会。是造福还是祸害,不在于辞章和技艺本身,而在于人使用辞章和技艺的目的是要为善还是要为恶。现今的社会同样也是延续了古人的这一价值体系,社会大众在评定某人是否能为某领域的专家时,总会从两个方面评定:一是专业技能;二是道德水准。只有德艺双馨,才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武术武德的修炼同样也要重视“德艺双重”。习练拳术的人相比于普通人而言,更具有攻击性,拳术越好,攻击性就越强。若没有德性的约束,就有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老一辈武术人对武德和武艺都十分重视的,习武不能仅仅是学习武术技艺,更要学德。太极名家李经梧拜师杨禹廷的故事,体现了老一辈武术家对德的重视。李经梧在恩师陈发科去世之后,欲拜吴氏太极门师叔杨禹廷为师。杨禹廷推却了,认为李经梧功夫已经很好了,不需再拜自己为师。李经梧提出,想和杨禹廷学做人。于是杨禹廷收下了他,并器重有加。1982年杨禹廷去世,李经梧已70高龄,仍奔赴北京为师送行。可见,在“德艺双重”的价值观念下,武德和武技已经是不可分离的整体,成为武术人习武的潜意识,武德与武技的融合能促使武者能按照武德的要求去自觉的遵守。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说德与艺并重,但总体而言,“德”是居于主位的,而“艺”是居于次位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艺”就不重要了,而是相对而言。孔子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践行了孝、悌、信、爱、仁等品行之后,再去谈学习知识和技艺,体现了孔子以德为重、学问次之的理念。阳明心学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道德本身具有本体的性质(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日常行为的发用则需要以德为价值主导,如陈来教授所说:“离开德性培养的独立的知识学习是不被承认的,价值优先的立场是心学关于学问一体化的主导原则。”
德为重,艺次之,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评判准则。若品行败坏,即使此人有高超的专业水准,也不可能被评定该领域的专家,更不会赢得普遍的认可和尊重。以书法为例。书法有“苏黄米蔡”之说。“苏黄米蔡”指的是代表宋代成就最高的四位书法家。“苏”指苏轼,“黄”指黄庭坚,“米”指米芾。这三位书法家向来没有争议,只有最后的“蔡”有所争议。明代《清河书画舫》中提道:“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京笔法姿媚,非君谟可比也。”本来“蔡”,应该指蔡京,但因蔡京作恶多端,道德败坏,后人不齿其行径,就将他的名字除去,用蔡襄(君谟)代替。但是,单以书法的成就而论,《清河书画舫》的作者认为,蔡襄是比不上蔡京的。蔡京在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之所以不能成为宋朝书法的代表,不能为世人所尊重,原因在于其人德行不高。社会对武术人评价也是以此作为准则。《晋书》记载了一个“周处除三害”的历史故事。西晋将领周处,年少时臂力惊人,习得一身好武艺。他在生活上不注意细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祸乡里,乡里人把周处和当地的老虎、蛟龙(鳄鱼)称为三害。后来周处为了改变自己在乡里人的形象,周处决定帮助乡里人除去老虎和鳄鱼。在经过殊死搏斗之后,终于为乡里人除去了老虎和鳄鱼。当时乡里人以为周处在与老虎、鳄鱼的搏斗中身亡,于是热闹庆祝。周处在杀死“二害”回到村里以后,才发现大家是在庆祝他死了。这时他才明白大家是有多厌恶、憎恨他。于是他去找了陆机和陆云兄弟。陆云劝要他好好立志学习,修养品德。之后,周处刻苦读书、修养道德,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终于成为一位大家都尊敬的人。武艺高超,不代表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武术家,只有把自己技艺用在善处,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例如岳飞、戚继光、俞大猷等英雄将领。拳论有云:“理字不多重,万人担不动,武者不讲理,艺高难服众。”世人常说“德高望重”,却何曾听世人说过“技”高望重?在武术人眼里,德是武艺的根本。拳论有“未曾习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拳以德立,技以德行”等之说,都体现武者对“德”的重视。并且,传统武术人在收徒时,最注重考察的是弟子的德行,而非技艺。《六合形意拳谱》指出有三类人是不能传艺的:“贼盗者不教,邪淫者不教,无义者不教。”这都表现了“德”的主导性和根本性。
最后,笔者想从武术视角对“德高艺才高”进行探讨。什么是“德高艺才高”?是道德修养高的人武艺自然会高?还是武艺高超的人,他的道德修养自然会高?都不是,因为我们会看到有的武者武艺虽高但是心术不正,也会看到有的习武者修养极好但武艺一般。这两种现实似乎和“德高艺才高”形成了悖论。那么为什么还有许多武术家强调“德高艺才高”呢?笔者认为,“德”和“艺”两者并非是平行相长的关系,应该要把德理解为学艺(技)的基础。这一基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修炼技艺之根本;二是指立足于世的根本。修炼技艺只有以“德”作为基础,才能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学习,虽然不一定练出顶尖的技艺,但一般而言,拥有德行的武者所练技艺的水平不会太差。“德”要作为立足于世的根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德高艺才高”是指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艺,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他人眼里自然是“艺高”的了。
3 武道修炼视角的“心无外物”
阳明心学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最高精神境界,亦是阳明心学“心无外物”思想的体现。阳明认为,人若能按照“良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去实践道德行为(良能),久而久之能克除内心中过度的欲望(私欲),不会被过度的欲望所牵绊,也不会为过度的欲望去作恶,并且能使心中良知得到不断地扩充,使内心如同不染尘的镜子,光明而能映照万物。由此,人将回归到至善的、本然的、与万物一体无所间隔的状态,获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能使儒者消解内外刺激下的紧张,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获得平和、安宁的心境。在笔者看来,以武道修炼的视角来解读阳明心学“心无外物”所阐述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可以从“圆融无碍”“无累无滞”两方面进行阐释。
3.1 圆融无碍
圆融无碍本是佛家的概念,表示事事无碍、完满的境界。阳明借鉴佛家的圆融无碍的思想,为儒家心灵的安顿寻得灵丹药方。阳明在给南元善的书信中说到:“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彻,然与太虚同体,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良知与太虚同体,太虚包含天地万物,即良知包含了天地万物;无一物可成为太虚的障碍,即无一物成为良知的障碍。因而说,良知的昭觉灵明(去除私欲,良知彰显的状态)是圆融无碍的,可以洞彻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良知彰显的状态如同佛家悟得性体的状态,心体如纤尘不染的明镜,照见天地万象。在笔者看来,“圆融无碍”能帮助武者获得超然的精神境界,并且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感召下,武者能用更宽容的心去对待武术,认识武术,从而发展武术。武术人对派别往往有一定的执念,确信自己所学的门派的拳术是高人一等的,这种确信反而是人为设立的一道屏障,形成思想上的隔阂。前有门派之争,今有传统武术、搏击类武术和竞赛套路之争,相互攻击,甚至发展到约架,要决一高下的地步。笔者认为,这种争夺是毫无意义的,有害而无利,具体大致有两点:一是不利于自己武艺的提升;二是不利于武术发展。从提升自己武艺的角度来说,武术人需要打破派别的界限,取长补短。李小龙曾对“派别”提出自己的疑问:武术人是“一个可以跟外在环境互动的整体,还是偏限于自己的派别?他所选择的模式,是否在他与对手之间建立了一个屏障,阻碍了一种‘整体’和‘创新’的关系?”门派所教授的技术是自身武艺的根本,但要想有更多突破和发展,应该跳出门派固有的模式,多了解、学习其他派别的武术,通过不同拳术的比较,一方面可以知道自己所学的武术门派的长处在哪,一方面也可以知道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足,从而加以改善。因而,李小龙提出“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宗旨,简而言之,即是习拳应不拘泥于任何门派模式。形意拳名家车毅斋有类似的观点,他说:“惟是起初所学,先要学一派,一派之中,亦得专一形而学之。学而时习之,习之已熟,然后再学他形。各形纯熟,再贯串统一而习之。习之极熟,全体各形之式,一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动,一意如同自虚空发出……到此时形意也,八卦也,太极也,诸形皆无,万象皆空,混混沦沦,一浑气然,何有太极,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所以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也。”车毅斋认为,学拳要从一派踏踏实实学起,将一派的技艺熟练掌握,之后再去学习其他门派的技艺。武者若能海纳百川,融汇贯通,便没有了所谓的太极、形意、八卦门派的区别。在技艺纯熟之后,所有的拳术的招式(形)被内化,拳术只是凭借“神、意、气”(本能)在发挥。此时,对于武者而言,不会用再动作招式、特征(“形”)去区分派别,所有的派别都是同一的,是无所间隔的。佛家圆融说的事事无碍,从武者的角度来说可谓是拳拳无碍。从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武术人树立起武术派别进行争斗是没有意义的。当然,笔者并非是要反对派别的创立和传承。武术派别越多,越能百花齐放,越能被人所需求,武术可以发展得更好。笔者所反对的是派别之间因门户之见、理念不同而进行争斗。派别争斗,其害有三:其一,派别的争斗会各自树立起壁垒,各派之间容易固步自封,不利于技艺交流,不利于相互促进;其二,每个派别之所以能创立并传承下来,必然有之可取之处被大众所需要的,要知道世上没有一种完美的拳法能满足所有人需要,既然没有一种拳法是完美的,那么派别之间的争斗也就没有意义;其三,所有的武术派别都是武术这一庞大的文化体系的成员,内斗(派别争斗)不但不能推进武术的发展,而且会消耗武术的元气和武术的生命力。武术人应该用宽容之心来对待不同派别的武术,更应凝聚起来发展武术,传承中国文化。
3.2 无累无滞
“无累无滞”是陈来教授对王阳明的超然精神境界的总结。他认为,阳明的超然境界不是排除负面情绪,且不应让任何意念情绪滞留在心中,以避免感情、情绪破坏心境的平衡稳定。人生于世上,都必须与外在事物打交道,不可脱离。人的内心的苦痛大部分源于人之内心与外在事物的共存时的紧张和焦虑。尤其是在私欲得不到满足,且无限向外所求的时候,内心中失落、痛苦、抑郁等负面情绪更是随之而来。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情绪时,人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无累无滞”?对于阳明来说,人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如七情)是人身上本来所具有的,人在世上遇到各种事有各种情绪的反应是正常的,不需要刻意去除,只需任其自然而来,任其自然而去。需要注意的是人不能过分沉溺在情绪之中,沉溺其中会导致过度欲望(私欲)的产生,过度的欲望遮住了光明的良知,使我们失去自由平和的心境,从而给自己身心造成损害。
笔者认为,“无累无滞”能帮助武术人从容面对人生的荣辱得失。人生在世总要面对命运的起起落落,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在荣辱得失、大喜大悲之间若不能调节好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既可能损害身心,也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之路的走向。
武术人常会经历各种挫败,如对抗落败、比赛失误,名誉受损等等,在面临这些遭遇时,心中难免会出现失落、难过、愧疚、愤恨等负面情绪。以阳明的观点来看,这是人自有的反应,是自然本然的。不必说要刻意去摆脱,也不必要说刻意去消灭,来时任其自然来就好。但阳明所要强调的是不能一直沉溺于其中,不可自拔。一直沉溺在其中,负面的情绪会给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继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其次,沉溺在负面情绪中,对事情本身来说于事无补,不如对事情本身进行总结,并用以明智而洒脱的心态来对待它。武术人有挫败的时刻,自然也有成功的时刻。武术人在取得比赛胜利、赢得个人荣誉以及获得利益之时,会有欣喜、得意等情感的出现,这也是自然而然,也不必说要刻意去压制,随它来即可。但是,对于喜、乐的情绪,同样也是不能过分沉溺于其中的。一旦过分地去追求成功的喜乐的时候,在潜意识中则容易刻意回避失败的痛苦,从而迷失自我,对外在事物(名利荣誉等)的追求会越发执着。一旦再也追求不到外在世界所定义的成功之后,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乐极生悲。例如,我们常常会看到,取得过巨大成功的人,一旦遭遇失败,心理比常人更容易崩溃。因而面对成功的喜悦,并不能因为它是“喜”的情绪而沉溺下去。能看淡失败,同样也要能看淡成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着意在情绪和意念上,克除私欲,彰显良知本体,使良知充沛流行于天地之间,使人回归到至善的、本然的、与万物一体无所间隔的状态,从而获得高超的人生智慧,超然的精神境界,这是儒者之儒道,也是武者的武道,所不同的是儒者以文载道,武者以武演道。
4 结语
本文运用乔凤杰教授的“三重诠释法”,从武术修炼视角对心学的“心无外物”思想进行了“实然考察”、“应然推测”和“可然联想”。研究认为,“心无外物”思想对武术的多个方面的内容(武技、武德、武道)有着指导性和启发性的意义:第一,以武技修炼视角解读“心物外物”思想,即强调武者在武技修炼时应做到“内外合一”“发挥良能”,这是一种全面而有效的修炼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开发身体所具有的内在潜能;第二,以武德修炼视角解读“心无外物”思想,即强调武者在培养武德时要重视“生生之仁”“德艺双重”,武德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养护,它是武术人修炼技艺的根本,是武术人立足于世的根本;第三,以武道修炼视角解读“心无外物”思想,即强调武者在修炼武道时应追求“圆融无碍”“无累无滞”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一方面能帮助武者消除争斗心、打破思想壁垒,以更宽容的心去对待武术,认识武术,从而发展武术;另一方面能帮助武者以平和的心境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和生活的悲喜无常。武术作为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之一,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必然会影响习武者的武学理念。笔者认为,中国哲学是庞大的思想宝库,武术可以借鉴的智慧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武术人不断地去开采、利用,创造新的价值。尤其是在现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发掘中国哲学思想,对武术展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