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执中、无中:武术视角的中庸思想研究
2022-11-05乔凤杰
王 刚 乔凤杰
1.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是“中庸”一词最早的文献记录。杨少涵先生将孔子的中庸思想概括为时中、执中、无中三重境界,认为“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认为,时中强调的是对“中”的时变,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执中强调的是对“中”的执持,体现的是坚持原则、把握本质规律的哲学道理;无中强调的是对“中”的无化,体现的是无可无不可、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道理。时中、执中、无中是中庸思想的三重境界,亦在逻辑上构成了中庸思想的全部内涵。本文以武术视角,从时中、执中、无中三个维度,对中庸思想进行解读,以期构建武术与儒家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武术与儒家中庸思想的会通。
1 武术视角的时中境界
1.1 随时以处中
“时中”一词最早取自《周易》“蒙”卦的《彖传》:“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孔子‘中庸’其执两用中、无过不及的原则, 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便是‘时中’,‘时中’是中庸方法论的灵魂和核心。在孔子看来,‘执两用中’是一个总的抽象原则, 而‘时中’就是‘执两用中’原则的实际运用, 是把‘执两用中’正确运用于时时面临的事物问题上。”时中智慧在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中华武术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例如,太极拳技艺强调的是对无过不及、不偏不倚状态的把握和拿捏,以达到粘黏连随、不丢不顶的境地;强调的是对动静之机、忽隐忽现状态的感知和体察,以达到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的境地;强调的是在动的状态下仍然要保持“不丢不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八面支撑”等。这些所体现的正是一种随时处中、无时不中的时中境界。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讲到:“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大意是说,在太极拳散手实战中,对方欲要向上推我,则使得对方感觉高耸入云而无有着力处;对方欲要向下按我,则使得对方感觉如坠深渊而不知所措;对方欲要向前进攻,则用粘黏劲引着对方落空,使对方的劲力失去着力点;对方欲要向后撤退,我方就用随劲紧贴着对方的劲力,跟严了,直至对方僵滞不灵,使对方感觉我方的劲力迅猛而无法逃脱。《太极拳论》中谈到的“仰、俯、进、退”代表和说明了太极拳在散手实战中的时中的特点和原则。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愈长、退之愈促,是敌方在四种进攻状态下对我方运用太极拳技艺所达到的技击效果的切身感受。虽然,对方进攻的形式或招法不同,但我方在处理上所使用的方法和坚持的原理是一致的,那就是随时以处中,也就是在“动”的过程中随时保持着“静”,既不丢掉对方的劲,也不与对方的劲发生顶撞,始终保持着与对方的劲力接定的状态,最终将对方朝着自己指出的方向发放出去。这种动中寓静正是对时中境界的生动诠释。无论在怎样的“动”的招式进攻之下,始终保持着与对方粘黏着、相对静止的“不动”,这样就能顺势而为、通畅无阻,真正做到了随时以处中,即时时都能得机得势、恰到好处、合宜处中。
笔者认为,要做到随时以处中最为根本的是要合道。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即是道,也是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能合乎根本大道、按规律办事就必然能够做到随时以处中。因此,在武术修炼中要做到随时以处中就要深入拳理,掌握和领悟武术技艺中的一贯之道。李小龙认为,截拳道应是无任何形式与派别的,也正因如此,“截拳道能运用各门各法,不受任何限制”。李小龙之截拳道思想就是破除门户之分别,直接寻求武术的一贯之道。能慎守此道,便能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能取百家之长,能补自家之短。“论语云:‘一以贯之’,此拳亦是求一以贯之道也”(《拳意述真》)、“老子云:‘得其一而万事毕’。人得其一谓之大。拳中内外如一之劲用之于敌,当刚而刚,当柔则柔,飞腾变化,无入而不自得,亦无可无不可也。此之谓一以贯之。”习武之人刻苦钻研拳理之一贯之道。守此一贯之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苦下功夫必能有所成就。拳理真正之领悟,表现为心中的想法可用身体表达出来,身心统一,内外相合。在拳术上能体悟一贯之道,便能成为武术之通家。“夫所谓通家者,不仅精于一门,而于诸般学术,闻其言便知其程度何似,是否正规,有无实际,观其方法,一望而知其底蕴或具体局部,或具体而微,用何法补救,自能一语道破,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拳道中枢》)。
1.2 相时而主动
时中强调的是对“中”的时变。既然如此,对武术而言,当守时则守,当攻时则攻。攻与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时机为准绳。如果说在散手实战中,谨慎防守、随时处中是一种时中境界的体现。那么,待时机成熟,相时而动、主动进攻亦是一种时中境界的体现。
“相时而动”一词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相时而动就是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采取行动。对于战争而言,时机的把握是取得胜利、扭转战局的关键。例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在等待时机,而当军队在战斗气势上达到“彼竭我盈”之时便是采取行动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作为兵法战术的相时而动,在中华武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体现。即便是讲究以柔克刚、舍己从人的太极拳也并非是一定要后发制人,也是可以主动进攻的。“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一听出对方的劲力、觉察出对方的进攻意图,便可以迅速发起进攻。无论是先发制人或是后发制人,其关键在于得机得势,即所谓的抓住时机。谁先得到时机,谁便能掌握进攻的主动权。因此,在武术实战中,时机蕴藏于攻防变换、进退起伏之中,抓住时机、相时而动是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关键。《拳意述真》:“及相较之时,或彼先动,或己先动,务要辨地势之远近、险隘、广狭、死生。若二人相离极近,彼或发拳,或发足,皆能伤及吾身,则当如拳经云:‘眼要毒,手要奸(奸即巧也),脚踏中门往里钻。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足有行程之功。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乘其无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方动之时,不要将神气显露于外,似无意之情形,缓缓走至彼相近处,相机而用。彼动机方露,己即速扑上去,或掌或拳,随左打左,随右打右,彼之刚柔,己之进退,起落变化,总相机而行之。”“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不要将神气显露于外”,这些都是随时以处中的体现。“乘其不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相机而用”“彼动机方露己即速扑上去”等都是相时而主动的体现。可见,传统武术家们实战经验的总结亦是针对于己方突出随时以处中的战术原则,针对于彼方则强调相时而主动的战术原则。武术实战中彼此之间的攻防并非是很分明的,更多的是攻中有防、防中寓攻,虽处于静态却已含有攻意,又于动中寻求恒静之功。身未动,意先行,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在慎守之时,应时刻做好相时而动的准备。
《拳意述真》:“故练拳术之道,不可自负其能,无敌于天下也。亦不可有恐惧心,不敢与人相较也。所以务要知己知彼。知己不知彼不能胜人,知彼而不知己亦不能胜人,故能知己知彼,可以能胜人,而亦能成为大英雄之名也。”习武之人在实战中与人交手之时,所谓要随时以处中就是要保持谨慎的心态不能自负骄傲。所谓要相时而主动就是要消除恐惧心敢于出手。如果在气势上被对手所威慑住,那么,再高超的技战术水平亦不能发挥作用。随时以处中要求知己,就是要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真实客观地把握,不能盲目自大恃才傲物。相时而主动要求知彼,就是要对对手做充分的观察和了解。武术的技战术水平通过不断刻苦修炼会逐渐提高,技术会更加全面和更加细腻,战术会更加灵活和更加多变。对于习武者而言,随时以处中就是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壮大自己的实力,确保自己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相时而主动就是在知己的基础上充分地观察对手、了解对手,在技战术上找到对手的薄弱之处,抓准时机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2 武术视角的执中境界
2.1 炼法不偏倚
执中,即允执厥中,强调的是对“中”的执持,体现的是坚持原则、把握本质规律的哲学道理。执中境界是在时中境界基础上的一种提炼与升华,但二者又是相互融通的。离开执中,就不可能真正地做到时中。反言之,如果不能时中,执中也就变成了执一,固执而不能变通。笔者认为,武术修炼的执中境界,一方面表现为习武者在炼法上要做到不偏不倚;另一方面表现为习武者在性情上要达于中和。对于习武者而言,在炼法上不偏不倚,在运用上才能时中自如;在性情上达于中和,在处事上才能时中合宜。
执中作为儒家十六字心传的一部分,被看作是“放之则弥六合,退而藏于密”的孔门心法。之所以有如此的地位,正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执中是儒家所提出的君子进德修身和为人处事的根本方法。武术修炼中的很多炼法都充分体现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执中思想,也是对执中思想的最好诠释。因此,执中境界在武术修炼上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习武者在炼法上做到不偏不倚。那么,如何才能在炼法上做到不偏不倚呢?在笔者看来,在炼法上做到不偏不倚,一方面是在武术技术训练中融入执中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在武术战术训练中融入执中的理念。在武术技术训练中融入执中的理念,首先体现的是对平衡或重心控制能力的训练。这是武技训练的基本功。一个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动作姿势之下,都存在着中心或重心。身体在各种动作姿势下的重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是武术技术训练的重要内容。知名拳种梅花桩拳就是以在梅花桩上训练为特色的拳种,其对平衡能力的要求则更为突出。形意拳讲究“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这体现的也是对身体的控制力。除此之外,执中的理念在武术技术训练中还有着更为高深而广泛的运用。习武之人都知道对人体的中盘尤其是腰部的训练在武术技术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腰部的训练一直是武术技术训练的重点所在。腰是连接上盘和下盘的中间纽带。武禹襄《太极拳论》中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谱》)可见,腿脚蹬地之力能否有效地上传至双臂并发挥出击打效果,重点取决于腰的通惯性。所以,根据执中的思想,此时的中就是腰。在训练中执中,就是要特别突出对腰的训练意义。“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由此可见,腰乃一身之中正所在。不偏不倚谓之中,有偏倚便求之于腰腿。很多太极拳前辈都十分重视松腰,他们强调以腰带手打拳,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其目的就是达到松腰、把腰练活的目的。在进行对腰的训练时,把腰作为中,执中就是以腰为主宰,练腰用腰,行拳走架皆要以腰为发劲之源。
其实,执中的中并非是固定的中,亦不仅仅指人体的中间部位。中是时中,是随情况而变的中。当训练的重点发生变化时,中也随之而变。太极拳名家李和生先生提出了三步训练计划,第一步,以练腰为主,以腰带手,发挥腰功在打拳和推手中的作用;第二步,以训练内气为主,丹田气运手,充分调动内气的动力作用;第三步,以训练神经系统为主,以意带手,“意念指胯肘,劲源自上手”,充分激发人体神经系统的潜能。每一步练习一年时间,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可见,李和生先生充分抓住了训练的重点,做到了技术训练时的执中。习武者在炼法上做到不偏不倚,一方面是在武术技术训练中融入执中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在武术战术训练中融入执中的理念。在武术搏击或散手时,执中是重要的战术原则。执中既可以指有形的中,也可以指无形的中。因此,打击对方的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打击对方有形的中;另一种是打击对方无形的中。先让对方失去平衡,在对方失重的情况下再给以重击、制服对手,这是以打击对方有形的中为主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打法就是打击对方无形的中。在这方面,太极拳内劲技艺有其独到之处。《杨氏太极拳述真》中讲:“接手后,在接触点运用听、问、拿、放掌握对方的中心,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技击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住对方的‘中’。功夫较高的人可由‘中’的舒适放松中获得主动,功夫较差的人则会因失‘中’而处于被动不适的地位。”可见,这个中不再是身体的中心或重心而是对内劲状态在感知层面上的一种认识。亦可说,这个中不再是指对方有形身体上的中而是指劲力的中。习武者要通过对神意气的修炼来认识这种劲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散手实战中真正做到劲力不丢不顶,做到执中。
2.2 性情达中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未发之性是不偏不倚的,所以称之为中。循性而发的情皆能中节、无所乖戾,便是和的状态。武术修炼的执中境界,一方面表现为习武者在炼法上要做到不偏不倚;另一方面表现为习武者在性情上要达于中和。如果说,儒家修身在于变化气质。那么,武术修炼亦在于变化气质。习武之人在炼法上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过程中,性情也会自然而然地达于一种中和状态。炼法上的执中是一种外在的行;性情上的执中是一种内在的德。武者只有具备中庸之德,才能更好地将执中的方法理念运用于武术技战术训练之中。反言之,武术技战术上的执中训练也必然会对武者本身的性情产生重大影响。不偏不倚的武术修炼炼法能更好地帮助武者体会儒家中庸思想,促使其内化入德,进而使其性情逐渐达于中和。中华武术拳种丰富、门派众多,这使得习武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情特点以及身体条件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拳种进行习练。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色和技术哲理。习武之人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拳种之后,通过对所练拳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习,其性情便于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所练拳种技术风格与技术哲理的影响与熏陶。这种影响与熏陶往往会对习武者的性情起到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技术风格会对习武者的性情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习武者要根据自己的性情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拳种进行习练。但是,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习武者自身的性情也会对其技术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在习武过程中是否会产生自满的情绪?是否会产生傲惰之心?一旦产生,我们的内心便不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和状态了。这种中和状态一旦遭到破坏,我们的功夫便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消亡。这也似乎在告诫我们,在武术修炼中一定要保持一颗谦卑恭敬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一旦生起傲慢之心,中和状态便会被破坏,功夫境界便会下降。其实,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还是入道之门,是一种人生哲学,是连接形下与形上的桥梁。“学习武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武术修炼更是一种对于人生、对于性命的思考和体证。通过武术修炼,我们会更好的体悟中和。这种体悟不仅仅限于文字上的思辨,而是用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内劲功夫来对中和进行诠释和验证。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些功夫高深的老拳师一般都为人随和、与世无争。这样的一种形象早已成为了我们对老拳师和武术家的普遍认识。其实,这正是性情中和的体现,也是他们长期进行武术修炼的效验。
中华武术与其他国家的搏击术或其他体育运动相比,习武之人的谦让和逊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为深刻的。这是习武之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德性。而这种德性正是性情中和的体现。尽管在现实中我们对中和状态的追求可能是永无止境的,但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会真切地体验到自我生命的不断升华。
3 武术视角的无中境界
3.1 已发之无化
时中强调的是把握事事物物具体的中;执中强调的是执持事事物物本质的中;无中强调的是在执中的基础上进行无化,恢复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作为最高境界与终极追求的无中境界,既是本性彰显的境界,亦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境界;既是天理天道之大化流行的境界,亦是聖人纯一无伪之至善境界等等。其实,它们同出而异名,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境界的描述。值得说明的是,时中、执中、无中并非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中,而是中的三种不同的呈现。它们一而三,三而一,彼此不同却又相互融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从已发未发的角度说,时中、执中侧重的是已发层面,体现的是对已发的中节;无中侧重的是未发层面,体现的是对未发的体验。在笔者看来,当我们面对事事物物,无论是把握具体的中做到时中,还是执持本质的中做到执中,都是已发层面的“有为法”。而真正要实现无中境界,恢复未发之中的状态,则需要对这些已发层面的“有为法”进行无化。除此之外,要实现无中境界,还可以直接对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进行体验。因此,无化已发与体验未发共同构成了实现无中境界的逻辑整体。它们也为武者通过武术修炼实现无中境界提供了启发和借鉴。乔凤杰先生在《文化符号:武术》中指出:“‘无化’,即是对一切人为的方法意识、自我意识甚至这个‘无化’意识的彻底放弃。武术推崇的内向训练,就是通过‘无化’来进入那个完全依靠超验心之本能发挥的‘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其中,“对一切人为的方法意识、自我意识甚至这个‘无化’意识的彻底放弃”即是对已发的无化;“完全依靠超验心之本能发挥的‘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即是无中境界。除此之外,乔凤杰先生还强调:“‘无化’,并不是一种可以归属于武术的击技技法、套路技法或者道德观念中任何一类的经验方法,而只是彰显超验心的武术内向训练的训练思路。崇尚‘无化’,只是强调武术训练要以彰显超验心为终极目标,而并非是要排斥经验世界中武术实践的任何经验方法。”“对‘无化’的强调,则是在告诉人们,终极的武术运动训练,应该通过消除一切人为的经验意识而向着这个理想状态奋进。”其实,无中境界即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道的境界。除此之外,在武术中亦有很多与其相对应的名称,如内劲、太极、拳道、松灵、虚无等,这些都与无中境界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内涵。换言之,内劲、太极、拳道、松灵、虚无等都是武术修炼视角下对无中境界的别称。如《太极拳论》的首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此说明了太极是形上之体,阴阳是形下之用。作为道体的太极即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无中境界。因此,武者对无中境界的实现除了可以说成是通过对已发的无化复归到未发之中的状态,亦可以说成是彻底地挖掘人所本具的潜能、修炼内劲、证悟拳道、进入太极境界等等。又如,《拳意述真》:“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可见,在习武者的思想中,天之命、人之性、物之理、拳术之内劲都是宇宙最高的道亦即无中境界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称谓,它们的本质内涵其实都是一样的。习武者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无化的修炼,使自己的身心合道,最终达于完美理想的无中境界。无化的整体理路就是由修道而合道,由有入无,“以天合天”,最终实现天命之性的完全彰显,亦即实现对无中境界的证悟。习武者达到武术修炼的最高境界后,天命之性能够在心中清朗彻见,喜怒哀乐之情自然能循性而发,性情达于中和。其言行举止随时随处皆能合乎中道。这是习武之人经过无化的修炼在达成终极目标之后所应表现出的一种人生境界。
3.2 未发之体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无中境界是一种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境界。除了前面所论述的无化之外,要实现无中境界还可以直接对未发进行体验。中华武术在已发层面不断建构和丰富技战术体系的同时,亦开辟出了一条通往习武者喜怒哀乐之未发层面的生命体验的道路,即所谓的内功或内劲修炼。与已发层面经验性的技战术相比,未发层面超验性的内劲则是无形无象,脱离了任何招式技法的束缚,是无中所生之“有”是道中所生之“一”。“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拳意述真》),道在不同的具体事物中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内涵是一样的,也是最高境界的代表。“假如道能够被证明,那说明有某种东西比道更加根本、更加重要”。习武者进行内劲修炼的目的,就是要感悟和体证武术中的道,即拳道。体验未发是儒家在修身方面为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对中华武术在内向性的体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笔者看来,修炼武术内劲正是体验未发在武术修炼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习武者通过内劲的修炼来体验喜怒哀乐之未发气象,“由懂劲而阶级神明”,以拳悟道,实现无中境界。内劲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劲力状态,它是动中所寓之静、无中所生之有。运用内劲与对手搏击格斗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外形动作而是通过对彼此之间劲力联系的把握制敌取胜。武术界可能很早就存在一个关于内劲的认识错误,那就是认为内劲是通过训练由无到有的,即认为习武之人原本不具有内劲而是通过专门训练而产生了内劲这种新的能力。笔者要说明的是内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所谓的内劲训练,只是帮助我们来认识和体会这种内劲状态。中华武术内向性修炼的理念就是恢复自己的本然状态,挖掘自己本具的潜能。自性具足、不假外求是内劲修炼的根本指导思想。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宇宙之力和自然力,其实就是对内劲或内功的称谓。可见,内劲并非是通过外求而得的,是本来就有的,所谓的练出功夫,即是把它挖掘和彰显出来而已。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系统下,内家拳的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神意气的训练。其实,我们亦可以将其称之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太极拳名家祝大彤认为太极拳实际上是一种心脑运动。另一个太极拳名家李和生也曾讲到人其实是有两个运动系统,第一套运动系统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骨骼肌肉等组成的运动系统,而第二套运动系统则是内在的神意气系统。外在的骨骼肌肉等组成的这套系统是存在着训练极限的。无论是力量、耐力还是速度,在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下进行训练,虽然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但必然会存在着人类本身所无法逾越的极限。武术在进行外向性训练以开发第一套运动系统的同时又极为重视内向性修炼或称之为超级心理训练以开发以神意气为主的第二套运动系统。通过一些内家拳老拳师的切身体验来看,以神意气为主的运动系统,其潜能是无比巨大的。它不是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量的积累而是在“用意不用力”“全凭心意下功夫”等这些要求下的质的飞跃。它是先天性的、是人所本具的。习武者通过合理如法的训练可以将人所本具的巨大潜能彻底地开发出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神意气等这些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概念是无法严格地运用科学的手段加以量化或显化的。它们更多的是我们自身的一种体验和感悟。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因为它的“不科学”而武断地否认它的存在和价值。因为,一代代武术前辈们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足以使我们相信,中华武术内劲修炼是一种有规律可寻的体验文化。既然内劲修炼更多的是依赖于习武者自身的感悟,那么,内向性地体验未发则是内劲修炼的关键。因为,体验未发就是直指自性本真,坚守而不放失,久而久之,功夫纯一无杂,实现我们为己修身和生命体验上的质的飞跃。正如李小龙所感悟到的:“对手的力量对我来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增益,在我的思想中再也没有矛盾之感。在我的眼里,整个世界都连为一体了。”以太极拳为例,其之所以有如此的技术特色,有如此的技术哲理,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太极拳乃是一种指向于内向性体验即未发之体验的拳法。通过内劲的修炼,太极拳最终要展开的是对人生命的终极探索,是对宇宙本源的终极追溯。真正的武术宗师能通过体认功夫进一步悟得技艺神明之“天道”。武术内劲修炼领域的体验未发并非是对武术的一种神秘化、玄学化,而是在赋予武术一种超脱性的目标之后,使得武术自身的意义更加得丰富,使武术对于习武者而言多了一份持守和追求的意义。“这就是习武者的‘武化人生’,即用武术修炼创造人生”。习武者通过武术修炼的方式进行对未发的体验最终能否实现道的境界、聖人的境界,这个是不得而知的,也是不可执着的。但是,武术修炼有了这样的一种指向,有了这样的一种追求,至少对于武术而言,使得它的意义和价值有了些许的升华,也扩展了习武之人内在的心胸和格局。
4 结语
本文运用三重诠释法,即从武术视角对儒家中庸思想进行“实际如此的考察”“应该如此的推测”“可以如此的联想”,来分析儒家中庸思想中有哪些东西对武术是有意义的,让儒家中庸思想成为武术的营养,扩充武术的文化。期望以此来促进武术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让武术成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