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龙江流域原生性体育保护与乡村振兴融通发展现状分析

2022-11-05张爱华詹粉密

武术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原生性独龙族民族

张爱华 詹粉密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民族体育是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不少民族体育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传承性,这主要得益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本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以及精神信仰。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对我国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背负着传承与变通的双重使命,既要保护民族体育的特色文化底蕴又要面临当代体育的冲击,还要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随着乡村振兴热潮的到来,政策推动以及社会资本的持续注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危险,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坚持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主导地位,加强民族体育发展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的实践研究,对于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以及乡村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关于独龙江流域体育保护现状分析

我国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独龙族居住于怒江流域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重视各民族共同发展,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独龙族于1952年正式确立,是由“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跨越”。在“直接过渡”这一时期,其社会变更与经济发展成为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论题,国家政府大力扶持,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意在解决温饱问题,而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知之甚少;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了现代产业的调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独龙江流域的经济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更上转移,开始关注民族特色工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20世纪90年代,对于刚刚起步的直过民族,对于教育相关的研究还只停留于原始教育,胡小明为搜集民族传统体育的第一手资料,前往独龙族,看到了当时记录独龙族祖先生活的岩画,打猎、骑马等,这是记录有关“体育运动”最早的文献;“十二五时期”,独龙江流域完成了继“直接跨越”之后的又一重大转折,仅用五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体育的保护与发展也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宋月国(2015)研究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文化理念,以提高政府对传统民族体育的重视,加大保护力度,继续传承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杨文杰,肖渊实(2011)对独龙族体育产生、传承、发展的动因与优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邓开民表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和发展途径,不仅可以保护传承云南特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带动云南的经济发展;杨文杰(2011)研究了云南贡山独龙族体育文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影响下,其体育文化的属性有着极大的演变:从宗教祭祀到娱人;从原始的生存方式逐步过渡到现代化;从军事技能向娱乐健身活动变迁,这是独龙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其属性的运动轨迹;曾华,杨庆辞(2012)基于独龙族体育文化的特殊发展起源,为更好开发和发展传统体育,必须号召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由娱神向娱人和强身健体方向转变,由民间活动向学校体育转化,由自娱自乐向经济发展”的探索;张成胜(2015)等人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发现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形成,由来历史已久,其天然的地理环境、原始的社会生产力、落后的通讯以及传统的民族节庆导致独龙族体育文化具有独具特色的宗教民族性、封闭质朴的单线传承性、地道纯正的原始生态性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和谐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构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体系,建立以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统体育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本民族对自身的文化认同,保障独龙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对外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将视线从“经济发展”转变到“民族特色带动经济发展”上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龙族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至今为止,独龙族已实现了整族脱贫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如何维持当下的小康水平,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以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彭琼,孙晓宇(2017)研究了我国云南独龙族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认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较为原始,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交通条件、民风民俗密切相关。独龙族的体育文化历史由来已久,其体育文化具有彰显民族特色的大众性、沉淀已久的历史性、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地域性以及未被社会改造的原生性等特点。为了传播独龙族独特的体育文化,需要建立文化人体机制,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建立专业的文化发展体系,挖掘当地的特色体育文化生态旅游,吸引外来文化的交流,从而更好的传播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

2 关于独龙江原生性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原生性体育是指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领域层面,要求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动作形式内容以及表现方式的原生态、原属性;包括人们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所使用到的道具、服饰、语言文字、民族性建筑物、原生态环境等方面。独龙族地处独龙江一代,周围群山环绕,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传统的生存方式、落后的思想教育、原始的交通索道等使得独龙族与外界联系甚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也因此受外界文化干扰甚少,保留了其浓厚的文化“原生态”性。刘艾吉(2020)阐述了怒江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收入,打开民族传统体育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传统原生性体育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彭琼等也有相似观点;可以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与经济融合发展,在原生态视域下,独龙族体育文化原生性旅游的开发至关重要。宋月国研究发现当下独龙族传统体育趋向于健身性、娱乐性、学校体育教育、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去糟粕,实现了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杨文杰在独龙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探索新时代社会独龙族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动因,得出独龙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利用其自身的体育文化特征,依托社会的支持和原生性自生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曾华,杨庆辞研究发现独龙江体育的发展可由娱神向娱人和强身健体方向转变、由民间活动向学校体育转化、由自娱自乐向社会经济发展转化,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原生性传统体育,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杨文杰,肖渊实的研究中可知目前独龙江流域原生性体育的发展具有地域性和心理特质相对稳定两大优势,这也是独龙族相对于其他民族对于自身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优势。独龙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往往和独龙族人民的生活背景和地理环境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在独龙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 更是逐渐的走向娱乐性和竞技性,丰富并推动了我国传统体育发展。在面临传统向现代过渡,在与较高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启发与发展,但是也必然会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如果自身缺乏原生性,进而没有独立的文化自信,可能会被较高的文化所吞噬。

3 关于乡村振兴与体育融通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之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的和模式,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一条“门槛低、见效快、普及广、收益好”的新路径。就目前而言,各界学者倾向于关注的焦点,一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民族村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发展特色体育小镇,其优势在于,首先可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必然推动民族体育的发展和创新;其次可以体现大国风范,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激发民族创新能力;再者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其知名度,建立特色文化品牌;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阻碍,例如,发展条件不足,传播技术不成熟,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且形式不一,形成了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集群现象;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缺乏专业人才,要建立特色体育小镇,不仅要耗资前期建设,也需要民族体育人才,由于对此认识不足,培养方式落后,因此相对匮乏。建立体育特色小镇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完成与体育融通的不二选择;司景梅(2021)的调查研究中,目前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集群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小镇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条件尚不完全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备、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有待完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供经济、人力、物力支持,遵循市场规律合理规划需要;推出核心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是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新动能和抓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乡村面貌的优化、城乡各产业的融合、乡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创新“体育+旅游”“体育+特色小镇”等发展新模式,创新以民族体育为核心的多样化产业价值链,让乡村产业借助体育产业发展进行转型。注重塑造小镇特色和农业特色来吸引客流,促进农民再就业;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小镇聚集功能带动体育消费,提高农民经济再收入。王松,张凤彪,毛瑞秋,崔佳琦(2019)以体育特色小镇为载体,基于文化分层理论,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实处境,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弘扬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借助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名度,提高民族文化的认识度,增强民族精神的感染力。二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其发展意义在于提升文化传统自信,实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创新基层民族自治,但同样面临专业服务人员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民族特色产品开发有限的挑战。但就其发展前景而言,其发展机遇在于可以提升体育活动参与力,增加体育活动吸引力,激发体育活动创新力。据此,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于乡村振兴发展大有裨益。刘若骞,王龙飞,范铜钢(2019)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业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现状、困境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的发展需要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打造专业化平台,合理化布局,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性”、创新创立新型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体育旅游有效结合,助推特色体育旅游产业振兴发展;顾怡然,代红兵,李晋龙(2021)剖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困境,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认为认识不到位引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难以形成、民族文化烙印不足造成产品市场吸引力偏弱、人口流失导致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数字化建设落后阻碍市场进一步拓展是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政策落实落地;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提升发展动力;加快民族体育旅游数字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等;张建,张敏(2021)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具备的特色显著,因而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具有极大优势,少数民族中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就是民族体育,其对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的稳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少数民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与乡村资源优势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目的。从研究现状来看,乡村振兴于体育融通不仅能加快体育的生活化,现代化发展,也反推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可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高乡村体育人口数量,激发民族体育热情是发展振兴的路径。

4 民族体育保护与乡村振兴融通发展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体育强国目标是我国新时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之一,为乡村经济振兴与民族体育融通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体育与乡村扶贫的融通是推动脱贫地区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力,并在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价值。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存在局限性,相关政府部门关注度不高且受现代西方世界体育项目的冲击,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已面临失传的风险,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行民族体育保护与乡村振兴融通的发展也必将面临严峻挑战。陈家明,蒋彬(2020)就川西北地区的田野资料而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增强文化自信、凝聚集体记忆、契合乡村市场经济价值追求、强身健体、增强民族认同、巩固村落关系、优化乡村治理等作用。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新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传播、不少具有民族性质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创新”中面临着消亡,原始记忆逐渐消退,自身价值与深层内涵逐渐被遗忘,后继发展缺乏支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需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继而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冯发金,冯艳琼(2020)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表面的繁荣”,而是深度挖掘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文明”和树立文化的“正能量”等,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寻“根”护“魂”。金青云,徐嘉璘,等(2021)将体育精准扶贫作为延边地区脱贫攻坚的新方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从理清体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出发,揭示延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体育精准扶贫所面临的文化、经济及制度困境。综上,我国在民族体育保护和乡村振兴融通的发展上,已有不少良言计策。但从根本上促进民族体育与乡村振兴的融通,仍需要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另也有不少学者基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源流产生与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如注重生态环保、保护民族体育的原生性、注重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路径、以民运会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传播、借鉴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民族体育的传播与推广、把握机遇,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以此展开对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

总体来看,促进民族体育与农村经济回归本源,将资源配置到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满足民族体育与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着力构建和完善民族体育与乡村振兴融通路径;另外人是乡村的主体,乡村人口流失是乡村衰败的最主要表现,乡村振兴,民族体育弘扬发展离不开人,特别是人才,要促进民族体育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的新一代人才,乡村振兴,民族发展反过来又能吸引更多从乡村外出的人回乡定居发展,从而提高乡村民族知名度,从而加快民族体育与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原生性独龙族民族
整族脱贫后独龙族研究综述
我们的民族
最后的蝴蝶部落
——独龙族纹面女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民族
《独龙族文学简史》的编撰研究
“原生性”与“创生性”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解读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