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M理念的设计思维教学

2022-11-04勇辉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不倒翁科学知识铅笔

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是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编写的教材《创意科学》中的一篇课例。课件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了解地球具有重力和重心,知道物体的重心越低越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不倒翁,来鞏固和加深所学的科学知识,并把这些科学知识与技术、工程融合,理解和解决实际生活的一些重心现象。

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科学课具有强烈的兴趣,但缺乏科学思维,在探究活动中没有清晰的流程,更没有预先规划和设计的意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知识,在讨论和设计中掌握探究规律和工程技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力的性质,知道重心的含义。2.学会寻找不同物体大致重心的方法。3.同学之间能够合作探究与交流。4.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不倒翁或一个平衡纸人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重力和重心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寻找不同物体的重心。

教学准备

各种重心不同的物体、平衡物体、PPT。

教学过程

一、揭趣导入,了解重力的性质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球,我轻轻向上抛,它会怎么样?如果用力抛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地球引力(重力)的概念。

师:重力有方向吗?图1中地球仪上小人的重力方向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重力方向是指向地心的。

(意图解析:这一环节首先通过观察向上抛的小球向下掉的现象,向学生揭示地球的引力,也就是重力的概念,其次是通过地球是球形的,从而得出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

二、科学探究,明确重心的含义

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受到重力吗?如果想用一根手指托住它,怎么操作?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如图2)

师:为什么要托在中间?如果是一支已经削过的铅笔呢?(学生回答后演示操作如图3)为什么要移动?向哪边移?(学生回答)

师:(出示一个圆盘)我们用手指尖托住它,怎么操作?(学生回答后演示操作如图4)

师:(出示不规则的硬纸板小鸭子)用手指尖怎么托住小鸭子才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回答后演示操作如图5)

师:我们通过寻找铅笔、硬纸板的支撑点,让它们在受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不掉落,大家知道这个支撑点叫什么吗?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提前预习的学生能快速回答出重心的概念)

师:老师要继续考考大家对重心这个概念的掌握程度,现在在铅笔的两端各挂上一个物体,再绑定一根提绳,怎样才能用绳平衡地提起铅笔,绳子应该绑在铅笔的哪个部位?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推选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出示一只平衡鸟(老鹰),使它停在手指尖上,再出示一个不倒翁进行推倒演示,让学生回答平衡鸟和不倒翁平衡的原理。

(意图解析: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平衡点,从而揭示这个平衡点就是克服重力的中心点,也就是重心的概念,然后出示平衡鸟和不倒翁,引出实际生活中利用重心的物体,探究重心越低物体越稳的原理。)

三、实践应用,制作探究

教师出示器材(两个可以合起来的半球),并提供橡皮泥作为增加重心的材料,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不倒翁。小组讨论后,推选小组代表汇报设计思路,最后小组一起参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如图6)合作完成不倒翁的制作。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课后思考是否能用其他材料制作一个不倒翁,装饰后送给学校一年级的小朋友。

教师出示器材:一个玩偶、一根小铁丝、两个铁圈、一些胶带,让学生挑战更有难度的设计和制作——让玩偶能始终站立在手指或铅笔上。小组再次讨论、汇报。最后合作完成制作,并进行成果展示。(如图7)

(意图解析:本环节布置了两项涉及工程学的内容,一项是用两个半球和橡皮泥等器材设计与制作一个不倒翁,这是对前面科学内容的巩固和内化,并通过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达到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初步融合;另一项则是理解并完成第一项任务后的再深入,是对学生把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融会贯通的考验,更是检验学生能否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生活中,利用物体重心服务我们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教师用PPT展示一些日常接触到的例子(如图8),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成不倒翁的设计和制作,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利用重心的玩具或工具。

(意图解析: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才是科学学习的本质。本环节通过解释生活中利用重心来实现目的的例子,从而让学生更加牢固地建立科学知识概念,再布置设计与制作一个利用重心的玩具或工具,学生会头脑风暴出更多利用重心的设计,并且通过他们的巧手实现。)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以科学知识为出发点的小学科学与工程技术整合的课程。第一个环节,由自由落体引出学生的前概念——地球有引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球形的,引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第二个环节,学生在全面认识引力的基础上,克服引力作用保持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稳定,教师引出第二个科学知识点——重心,然后通过平衡鸟和不倒翁这两个物体,引导学生在找重心的时候明白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的科学规律。第三个环节,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不倒翁和站立的玩偶,两个设计与制作有梯度,为学生的工程设计搭建台阶,同时又能将今天所学科学知识进行内化巩固和实践应用。整堂课环环相扣,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通过两个项目进行整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科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专家点评

这堂课以科学知识为切入点,整合技术、工程等学科知识,展现了一堂典型的STEM课例。在教师的谆谆引导下,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制作、合理调整,在不知不觉中把科学知识和规律与工程技术融会贯通。课堂整体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如何把科学与工程技术整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也就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把项目和科学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点评专家:马利荣,博士,电子工业出版社少儿分社首席策划编辑,STEAM教育评价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勇辉 江苏省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课堂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先后主持、重点参与多项省、市规划课题研究,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无锡市、宜兴市两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南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国培计划”校外专家。

猜你喜欢

不倒翁科学知识铅笔
蜗牛看牙医
笨笨熊“说”不倒翁
可爱的不倒翁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