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04赵剑林张立华
赵剑林, 张立华
(洛阳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式。《运营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高校应结合“特色兴校、创新发展”战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价值和意义。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和理论思辨的过程中,通过融入思政内容,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的价值及社会贡献的理解,认同组织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研讨训练技能的典型案例时,高校教师要强化学生对于企业运营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运营管理人才。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运营管理》课程思政融入存在的课程思政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欠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较陈旧之后,提出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定位、构建思政元素和知识点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应对路径。《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既能实现思政内容与《运营管理》课程的有机融合,又能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运营管理》课程融入思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运营管理》课程应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需要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融入。目前,《运营管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思政目标定位不准确
《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目标定位应遵循全课程育人的原则,必须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德育覆盖全面、全方位价值观引领、多层次塑造情感的目标。原有的《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由于在理念的重构上存在认知差异,教学目标只注重对学生运营管理基础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从知识、能力、素质、课程思政等4个维度体现本课程的育人目标,导致课程各章节教学难以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依照原有的教学大纲讲授课程内容,课程思政目标未能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有效实施的路径不够清晰。
(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欠完善
《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难点是思政内容教学的设计。由于现有课程资源较少,缺少课程思政融入的目标,各章节内容的课程思政主线不明晰,课程特色和时代特征不显著,无法实现课程思政内容和课程教学设计的协同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设计欠完善,在各章节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融入方式的选择上,没有认真分析各章节涉及的重要思政元素和教育要点,只是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中增加相关课程思政案例,导致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未能有机结合,使得思政元素没有真正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较陈旧
《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播课程知识,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也会辅以多媒体+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较少依托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工具与手段,没有多角度将课程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有机结合,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欠佳。
二、《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对策
(一)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定位
围绕新时代党中央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运营管理》课程大纲以应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从知识、能力、素质、课程思政等4个维度体现本课程的育人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通过思政专项建设,让学生了解运营管理相关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我国相关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相关用人政策及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法治国培养应用型人才。
第二,能力目标。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运营管理特点和决定性因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通过教师主讲部分,提升学生认知辨识能力,通过预习和课堂讨论,在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提升学生自学、表达、创新能力,并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对中外运营管理实践的分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素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运营管理财富有深入认识;让学生深刻理解“双碳战略”“中国制造2025”和“质量强国”之道,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加对国家及民族的热爱。
第四,课程思政目标。以国家发展战略、热点话题和企业实际为基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人文道德等思政元素,和“双碳战略”“质量强国”“工匠精神”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质量强国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提高学生运用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构建思政元素和知识点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1.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与思政材料
《运营管理》课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联系紧密。根据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确定“双碳战略”“中国制造2025”“质量强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明确国家发展战略、热点话题和职业素养3条主线,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解读“双碳战略”“中国制造2025”“质量强国”等战略,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通过热点话题剖析,解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运营系统设计与改善、计划管理与控制、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课程思政材料包括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行业发展报告及法律法规、工匠人物等。以中国经济发展史为主要背景材料,弘扬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汲取建设经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的决心,强化爱我中华的情怀。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战略的内在关系。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争做工匠,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主要材料包括《毛泽东诗词》《周恩来超群智慧》《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实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相关内容,国家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报告、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和《劳动合同法》,“大国工匠”“超级工程”等央视视频及“学习强国”的部分视频、图片等。
2.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依据《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热点话题和职业素养”等3条主线,对各章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进而确定各章的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思政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科学设计,能够实现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点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运营管理》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需要相互融合(见表1)。
表1 《运营管理》课程部分思政教学目标与内容
3.实践教学课程的思政建设
第一,实践教学课程的思政融入点选择。“立德树人”是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根本要求。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走向、重大政策的发布、三次产业战略转型布局,以及地区建材行业、制造业发展现状、工商管理专业发展动态等,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同层面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与社会现状和个人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中。
第二,实践教学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运营管理》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实际运作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便于分阶段培养,实践教学设计了区域行业背景调研和课程实践两个环节。一方面,设计区域行业背景调研。在本课程讲授前,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选择自己家乡的建材业和制造业进行调查,使学生了解家乡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学生通过行业调研,能够积累必要的实践知识,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运营管理》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设计课程实践。本课程实践分为校内虚拟仿真实验和实践专题调研两部分进行。运用校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对工艺流程的认知,传递碳达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在校企合作导师的指导下,预先布置学生确定实践调研主题,分组进行实地调研,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实践专题调研,使学生具备运用运营管理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加深学生对运营管理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实验形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传递碳达峰时代责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情况,采用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等三种类型,以计分作业、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专题讨论和课堂评价等方式,在学生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学习习惯和态度等综合评价过程中融入对思政内容的考核。
(三)创新《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手段
课程采用“超星学习通+MOOC+课堂讲授/互动”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利用超星学习通《运营管理》线上课程作为源课程,补充特色教学资源,以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运营管理》作辅助,统筹设计与管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采用“超星学习通”工具,开展考勤、评价、课堂练习、问卷调研、学习统计等互动教学环节。
2.优化教学流程
本课程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环节:首先安排学生在线上自学课程视频,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完成测试;然后观看补充案例视频;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并尝试回答。课中环节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引导,巩固应用知识。在学生完成超星课题发布习题、进行课前环节测试结果分析后,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引入学生经过初步思考的问题,通过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二类是案例讨论,课堂展示成果。教师确定思政主题,各组学生负责收集有相关思政知识点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将成果在课堂集中汇报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进行互评。课后环节:学生进行单元测试(每个测试,学生可以提交三次,得分最高的计入成绩),巩固学习成效。
3.完善课程资源
目前已经建设《运营管理》课程网站,包括 PPT、章节思考题、作业题、测试题等,并以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运营管理》作为线上辅助资源。在超星学习通的《运营管理》在线课程的资料库里,对各章节补充“大国工匠”“超级工程”等央视视频及“学习强国”中相关视频,在讲授课程之前安排学生观看学习,从而了解运营管理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双碳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另外,在《运营管理》在线课程的资料库,补充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文件、行业发展报告、运营管理新观点的文章等。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可以掌握国家政策和相关法规,并对目前的运营管理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明确学习和奋斗的方向。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教师提供大量契合思政知识点的教学材料,如典型案例、事件、故事等。在《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中,一方面,应积极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收集大量典型案例、重大事件的视频资料或文字资料。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运营管理》网络课程教学建设,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实现课内和课外联动、线上和线下配合的全方位学习的格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成效。
三、结 语
课程思政融入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不仅可以体现专业课程的知识内涵,而且能够赋予专业课程的精神价值。通过课程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使得专业课程更具生命力。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运营管理》课程应立足行业实际,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高质量发展理念”“双碳战略”“质量强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本课程,将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