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黑河岸 埋骨青山旁
——民族歌剧《青山烽火》创作探析
2022-11-04马明琦
□马明琦
歌剧《青山烽火》是2018 年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联合推出的一部民族歌剧。该剧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剧董妮创作脚本,中国铁路文工团驻团作曲张巍作曲。该剧以1938 年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为主线,讲述了蒙汉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共同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文章以该剧的脚本与音乐为研究对象,采用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戏剧、音乐及民族风格的分析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论述。
一、剧本分析
(一)剧情介绍
本剧讲述了日军对绥远城进行屠杀后,延安电令八路军连长老楚到大青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且政委派熟悉当地情况的蒙古族姑娘乌日娜与他同去。在进入大青山后,八路军严明的军纪很快获得了群众的信任,老楚同乌日娜商讨建立蒙古族骑兵游击队并偷袭了日军。日军下川中佐为了报复,对村庄进行了扫荡并抓走了萨仁阿妈。老楚冒险营救,却遭到了下川中佐的严格盘查。在这危急时刻,伪蒙军队长哈图为他解了围。在揭开了日军假意亲善,实则分裂蒙汉团结的丑恶嘴脸后,哈图与老楚一行人一起回到了根据地。
八路军大部队来到了根据地,政委命令老楚与乌日娜护送蒙古族青年到延安,抵达后他们也留在延安学习。而此时的老楚与乌日娜相互之间已心生爱慕。在一个静谧的夜晚,老楚、哈图、乌日娜各自诉说心中的情愫。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老楚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不幸牺牲。得知这个消息后,乌日娜伤心至极。而哈图接过了老楚的枪奋勇杀敌。最后,战士们用自己的钢铁意志与血肉之躯,站成一座永久的丰碑。
(二)剧本特点
该剧采用了传统的开放式戏剧结构,以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的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剧情的发展过程逻辑缜密,前面剧情的铺垫与后面形成的戏剧冲突都恰到好处,既不会使观众觉得啰唆又不会让观众觉得突兀。如在第二场中政委派老楚与乌日娜同去大青山时,两人都持反对意见,但在共同经历许多磨难后逐渐了解彼此,到后来两人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互生爱意。该剧主题明确,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但同时还有另外的两条故事线与主线紧密相连。一是蒙古族与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敌体现了蒙汉团结,二是老楚、乌日娜与哈图之间的感情纠葛。三条故事线不断交替,使得结构丰满、剧情的发展生动真实。在剧本中,作者创作了一些情感波动较大的情节,如绥远城被屠杀、萨仁阿妈被俘以及老楚牺牲等。这些情节的设计使故事的发展更具张力,情感表达也极尽充分,使剧中满是民族情、战友情、亲情、男女间的爱慕之情等。
二、音乐分析
如果歌剧是一个生气灌注的生命形式,那么戏剧因素则是它的骨架,而音乐因素则是它的血肉。因此,除优秀的剧本创作以外,音乐的创作也是歌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歌剧中的音乐创作要考虑到剧情的发展,与剧情紧密结合。本剧的音乐创作亦十分引人注目,音乐的设计紧跟剧情的脚步,能够很好地与剧情匹配,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一)咏叹调
咏叹调是一部歌剧作品中最能够表现人物情绪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戏剧性的一部分。这部作品的咏叹调主要集中在后面几场矛盾冲突较为激烈的地方。
全剧最为经典也最具代表性的应是第六场老楚牺牲后的一段。这首咏叹调共121 小节,是全剧规模最大的一段,也是情感表达最激烈的一部分。这段咏叹调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27 小节,是对乌日娜感情的真挚表达,节奏较为舒缓,速度较慢,多用较长的音符并多用五度及以上的跳进增添深沉的气质,使音乐极具抒情性。第二部分为中间的56 小节,这一部分不仅表达了老楚对民族解放的渴望,还表达了他坚定的革命意志。这部分速度加快,力度上也变为“f”,旋律线条流畅整体跳动不大,乐队的织体大量使用三连音的节奏型与演唱部分的八分休止符和跳音,使音乐更具昂扬的斗志。在经过一段合唱后进入第三部分,这部分共计23 小节,是老楚向亲人以及这片热土告别的一段演唱。咏叹调辉煌的气势是由音乐来呈现的,这是音乐的优势所在。这种气势主要表现在音高方面,音越高就越能体现出辉煌绚烂的音乐色彩。谱例1 为这一部分的片段。这部分最高音达到了c3 的音高。这样的高音再加上明亮的男高音音色、深情诀别的唱词及乐队强烈的烘托,使这首咏叹调的情绪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感动不已。
谱例1
(二)重唱
这部作品中的重唱数量不多,共计四段,其中两段二重唱,一段三重唱和一段四重唱。如按音乐性质分类,可分为同步型重唱与异步型重唱。如在第二场中哈图与乌日娜相互诉说的一段就是同步型重唱,两人的音调、情感状态大致相同。而第四场中八路军遭到日军盘查时,老楚、下川中佐、哈图、乌日娜的四重唱则是典型的异步型重唱,几个声部间的音调与情感状态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又形成了一定的戏剧张力。
这四段重唱中最为经典的还是第五场中老楚、哈图、乌日娜三人的重唱。这首重唱之前是三人各自的咏叹调,三首咏叹调均以“雪花飞舞,月光朦胧”为首句歌词在诉说心中的情愫。三人相继诉说过后便进入这段三重唱,同样还是以“雪花飞舞,月光朦胧”为首句再进行展开。这种以咏叹调连接重唱的形式使音乐的发展更具抒情性,尤其是后面的重唱在经过三首咏叹调的铺垫后将三人的情感同时表达,表现出了一个深情动人的三重唱场面,使观众感受到了乌日娜的深情、老楚为大局着想及哈图的胸怀。这首重唱作品中三个声部的节奏错落有致,其中乌日娜与老楚声部的节奏接近,在密集的音符后接长音符且旋律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哈图声部以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伴以八分的休止旋律上运用了许多大跳的进行。而乌日娜与老楚的声部极具抒情性,与哈图声部的宽广深沉形成了对比,极大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三)合唱
合唱由于其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能力强、音响层次多等特点,以及在歌剧中起到的描写场景、抒发人物情感等重要的作用,在任何歌剧音乐中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这部作品的音乐中创作了大量合唱音乐,在介入戏剧冲突、描绘场景色彩、揭示人物主题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作用,使音乐与戏剧情节紧密结合。
这部作品中的合唱形式多样,既有独立出现的,也有与独唱或重唱结合。如第一场老楚询问乌日娜为何忧伤的一段唱中,前半部分合唱与老楚的声部交替出现,后半部分则同时出现;同样是这一场挺进大青山前先由合唱单独出现,然后乌日娜、老楚和政委的声部进入,与合唱形成对比;第四场哈图弃暗投明后,老楚、乌日娜、哈图的声部与合唱同时出现,这些都是合唱与独唱声部相结合。此外,还有合唱声部独立出现的,如第五场开始的一段四声部混声合唱,第二场中出现了代表八路军小分队的男生二部合唱等。
不同形式的合唱在音乐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全剧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第一场中向大青山进军的一段与尾声中的合唱。这两段合唱曲调基本一致,采用了序曲中的主题,旋律线条呈波浪形流动。以两个八分音符与一个浮点二分音符形成时值上的对比,且在上半句与下半句中各使用了一个五度的大跳,如谱例2 所示。
谱例2
尾声中,在这段合唱后用同一主题又加了一段并将歌词改为:
一棵树,两朵花,
蒙汉人民是一家;
夜越黑,星越亮,
跟着共产党得解放。
这样的创作既显示出了原本建立大青山根据地的主线剧情,又体现了蒙汉团结共同抗日的决心。这部作品中的合唱形式多样,在剧情发展、人物刻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民族风格
《青山烽火》作为一部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歌剧在创作上尽显蒙古族风格,鲜明的民族风格作为主要的创作手法在全剧中贯穿并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使用了蒙古族民歌《小青马》作为一个主要的音乐动机,出现在乌日娜思念家乡、安钦去世以及老楚去世等重要剧情发展的位置上。这首民歌曲调为4/4 拍D 羽调式,在旋律进行中较多运用上四度、下五度跳进,节奏型密集伴有跳音,以及二分音符后连一个短促的上行三度的八分音符装饰,这些都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特点,如谱例3 所示。
谱例3
《小青马》的主题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整部歌剧,如在第五场中乌日娜咏叹调前先由马头琴奏出然后由双簧管演奏,马头琴柔和浑厚的音色与双簧管的明晰清新形成了一种对比,既体现了蒙古族音乐特色,又显示了与西洋乐队的融合。但这个主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第六场中歌词变为:
采一捧暖暖的棉,
亲手纺那个线线,
针针线线织进千般个思念,
围在他身上要是暖,
你要把我纺线线的人,
一天天想上几十遍。
在第四场萨仁阿妈咏叹调前,与第五场乌日娜咏叹调前均出现了马头琴二重奏。前者音乐快速、紧张,为萨仁阿妈狱中的苦难遭遇铺垫;而后者则是悠扬抒情的气质,作为乌日娜独自表白的前奏。
此外,该剧中的舞蹈也较多采用了蒙古舞中的元素,为整部歌剧增添了民族色彩。舞台美术的设计也很有特色,其中描绘的大青山、草原、窑洞、监狱等场景,以及蒙古族的服饰都十分生动,与戏剧的氛围相适应并体现了蒙古族特点。
《青山烽火》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为题材,通过对建立大青山革命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以及为其奋斗的蒙汉人民的详细刻画,表现了在这片热土上的蒙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侮的爱国主义情怀。
该剧在创作上显示出了剧作家与作曲家精湛的技术。戏剧结构安排合理,叙事性与色彩性兼备,既有平铺直叙的情节为戏剧冲突铺垫,也有人物动情的倾诉与痛苦的离别。同时,该剧的音乐创作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每个角色都有其鲜明的人物性格与音乐形象。
在民族歌剧蓬勃发展的今天,优秀的民族歌剧剧目层出不穷,《青山烽火》的创演可以说代表了民族歌剧的又一发展方向,即少数民族风格与题材的民族歌剧形式。面对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等,我们期待有更多《青山烽火》一样的优秀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