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决策导向的物理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2022-11-04朱玉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情况考核

王 剑, 朱玉平, 倪 超

(内江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0 引言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颁布实施以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OBE)认证理念日益成为广大师范院校共识.为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等质量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是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基础.直接反映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和师范生的学习成效,是对课程与教学环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有效监控.

目前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评价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工程类课程评价的思路和方式.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工程类专业认证不仅起步较早,而且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工程专业质量保障体系[1-4].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环节的课程评价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

决策导向评价模式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诊断性评价模式[5,8-9],这与师范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非常契合.除此之外,决策导向评价模式从单纯比较学习结果与预定课程目标转向了如何为教师提供有效信息,能较为全面地重视环境和过程的影响,为课程教学的改进并走向良性循环提供了可能与条件.因此,采用决策导向模式进行物理学专业课程评价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以电动力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根据决策导向评价模式[5]构建物理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并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1 评价原则

围绕课程评价,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课程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6].该观点要求课程评价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就是判断课程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深圳大学的靳玉乐教授在《课程论》中指出,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各部分及整体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价值判断[7].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物理学专业课程评价应当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首先,客观性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导致错误的教学反馈.因此科学可靠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课程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偏概全.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覆盖课程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二是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最后,评价的指导性原则是指课程评价的落脚点是帮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物理学专业课程特点要求既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又要注重终结性评价.

2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的理念,多维度地反映学生状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主评价,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同时,结合教师评价及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等形式,更全面地对学习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

3 评价环节

3.1 背景评价

课程开设前,任课教师需要通过背景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基本水平以及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背景评价通常的分析手段有访谈、调查问卷、文献调研等方法.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采用查阅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方式来进行了解.

电动力学课程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介绍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重点关注电磁学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图1 电磁学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随机抽取2019级2班作为评价样本.课程目标1——结合电磁学的应用发展过程,理解科学精神的达成参照值为0.85;课程目标2——系统地掌握电磁学理论的达成参照值为0.62,低于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能恰当地确定中学电磁学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的达成参照值为0.71;课程目标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达成参照值为0.64;课程目标5——培养合作意识的达成参照值则为0.77.以上数据均大于达成期望值0.6,表明该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较好.总体上来说,课程目标2及课程目标4的达成参照值与达成期望值0.6较为接近,说明学生的电磁学基础知识普遍存在较大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在后续课程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3.2 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就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上述课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合理性评价.《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物理学类)》《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进行制定,形成合理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分解,构建可学、可教、可测、可评价的毕业要求指标体系并以课程矩阵的方式进行体现.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使得课程目标能够准确表达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

结合课程定位,即该课程为物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介绍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主要涉及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完善学生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制定了三个课程目标,包括掌握电动力学基本理论,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算能力.加深对物质观念、能量观念、运动观念的认识;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获得开展分析、推理、质疑、评价等反思体验;能运用电动力学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中学物理教学相关问题.通过对上述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评价方式,包括考核方式、权重、目标分值(见表1),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指标点和权重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来检验课程目标的可行性(见表2).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根据评价情况向课程负责人提出课程目标是否合理的相关建议,帮助课程负责人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表1 电动力学课程考核方式

表2 电动力学课程目标合理性评价指标

如表2所示,经过数轮迭代的课程目标合理性评价情况显示目前课程负责人制定的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评价方式、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都趋于合理,可以用于课程目标评价.

3.3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采用间接评价法进行,包含基于学习者体验的自我定性评价以及同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等对全体学生进行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自我定性评价包含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反馈、学生评教、学生参与的课程目标达成问卷调查.同行评价包含物理教研室及相关课程教研室专业教师听课记录或问卷调查.教学管理人员评价则主要通过听课记录评价.

式中,

分别为课程目标权重,各评价主体权重.如果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大于等于该参照值,则达成课程目标,否则未达成.从考核结果来看(见图2),课程目标基本实现.

图2 过程评价达成情况

3.4 结果评价

(1)

根据本专业期末考核命题规范,期末考核的不及格率不应该超过15%,即α=0.15.根据样本参数,由式(1)计算出终结性达成情况参照值.表3列出了抽样学生不同课程目标的得分率情况.原则上,由式(1)可得不同课程目标的终结性达成参照值.

表3 课程目标期末考核得分率情况

与终结性目标达成情况不同,我们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形成性目标达成情况的总体期望值,并以此值作为形成性目标达成情况参照值.采用加权平均法时,考虑到不同课程目标的考核题型、难度水平并不一致,将学生第i个课程目标的第j次形成性考核得分率情况分成五个等级(k=5),即[1,0.8),[0.8,0.6),[0.6,0.4),[0.4,0.2),[0.2,0),各等级赋中值Lijk以替代每个学生的实际得分率Xij.统计每个等级的学生人数比例rijk,第i个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评价达成参照值.

(2)

式中,wj为单次考核在形成考核中所占权重.第i个课程目标的结果评价达成情况参照值可写为

Ri=βiRfi+(1-βi)Rpi,

(3)

式中,β1=β2=0.6,β3=0为终结性考核所占权重.

(a)课程目标达成值散点图

4 反馈与改进

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几位未达成同学的具有如下几点共同原因:

(1)缺乏学习电动力学的主动性;(2)数学基础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在下一轮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易于掌握的关键知识点,采取学生自学方式处理,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2)增加例题讲解,梳理计算步骤和总结计算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动力学的内容中包含了大量公式、推导等内容,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以通过理论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及时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通过及时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见图4),前文提到的课程目标2的达成情况明显好转.下一届学生的分析、推理、质疑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图4 下一届学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5 结束语

本研究以电动力学课程为例,根据决策导向原则初步地构建了物理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体系,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输入评价通过对电动力学的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评价方式,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与课程目标的关联性、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指标点和权重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来检验课程目标的可行性.过程评价主要采用间接评价法进行,包含基于学习者体验的自我定性评价以及同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等对全体学生进行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充分反映物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整个评价体系既有直接评价,又有间接评价,可以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鉴于评价方式的不同,本研究还详细介绍了计算达成参照值的不同方法,即分位数法和加权平均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事实表明,我们设计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体系是有效的,所进行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改进起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情况考核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内部考核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脱发 养“老金”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