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画框”美学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矫正上睑凹陷效果分析
2022-11-04叶飞轮
林 威,叶飞轮,叶 臻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美容部 四川 成都 610031)
上睑凹陷指上眼睑和眶上缘之间的凹陷,有时还会伴随上睑下垂,属于外科较常见的上睑畸形[1]。在东方人的审美观念中,这种表现给人以疲倦、憔悴和衰老的感觉[2]。国外有研究表明[3],上睑凹陷可增加就医者发生结膜炎、角膜上皮细胞坏死的风险;临床治疗上睑凹陷的方案较常见的是收紧眶隔、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于眶隔等[4-5]。然而,近些年有研究人士基于美学的考量,提出眶周年轻化的“画框”概念,该概念提倡的眼睑年轻化对如今的手术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6]。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画框”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矫正上睑凹陷的美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8月-2020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0例上睑凹陷就医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观察组男6例,女49例;年龄28~60岁,平均(37.57±8.38)岁;上睑凹陷程度根据孙宝珊[7]的标准分为轻度27例,中度28例,双侧48例,单侧7例;先天性凹陷34例,后天继发13例,重睑术后6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8例,女47例;年龄30~62岁,平均(38.62±7.69)岁;上睑凹陷程度轻度29例,中度26例;双侧50例,单侧5例;先天性凹陷32例,后天继发14例,重睑术后8例,其他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标准:①上眼睑沟明显凹陷,伴随不同程度上睑老化、皮肤松弛;②纳入对象均为轻中度突眼、上睑凹陷就医者;③对研究了解知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障碍;④眼型重症肌无力;⑤无法随访。
1.4 方法:两组就医者术前均行心电图、血压、尿常规检查,然后标记切口线以及皮肤切除量。
1.4.1 对照组:就医者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经局部麻醉后,按设计线切开皮肤,沿切口线切开眼轮匝肌,使睑板上缘、眶隔下缘充分暴露,剪开眶隔,松解眶隔膜,评估凹陷位置以及脂肪的填充量。将洗好的脂肪颗粒置于眶隔内,向后上方推移,观察外观形态,成团脂肪可用尼龙线缝合固定,填充量控制在完全矫正和矫枉过正10%以内,固定睑板上缘和轮匝肌,使用胶带贴附于眉部皮肤。
1.4.2 观察组:就医者接受基于“画框”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使用碘伏对面部消毒,铺巾,手术区域行局部麻醉,按照设计线切开皮肤,沿切口下缘与轮匝肌分离至睫毛根部,由该处上方2 mm横切眼轮匝肌,可见轮匝肌回缩,并沿轮匝肌分离睑板前组织,打开眶隔膜,充分释放眶隔脂肪,铺平脂肪,使用尼龙线将脂肪缝合固定于睑板前筋膜,填充凹陷,轻压眼球观察释放程度,叮嘱就医者上视,适度修剪多余皮肤,依次缝合切口,涂抹红霉素眼膏,术后1周拆线。
1.5 观察指标:术后对所有就医者以门诊形式随访6个月,频率分别为术后1个月一次,术后3个月一次,检查就医者上睑凹陷分级、画框面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就医者术后疗效以及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
1.5.1 上睑凹陷分级:应用Park[8]等对上睑凹陷的分级标准,对两组就医者手术前后进行评级,1级为凹陷深度≤0.5 cm;2级为0.5 cm<凹陷深度<1 cm;3级为凹陷深度>1 cm。
1.5.2 临床疗效:行矫正手术6个月后,根据相关文献[9]评价就医者疗效。显效为上睑皮肤恢复,无凹陷、松弛;有效为上睑皮肤有明显改善,有轻微凹陷、松弛;无效为上睑皮肤无明显改善,有严重凹陷和松弛。
1.5.3 美学效果:根据Benslimane提出的“画框”理念[10]和眶周年轻化的原则,对美学效果进行评估。将眼睑裂看作一幅画,睑裂四周阴影代表“画框”的框架,上边框包括上眼睑缘与眉毛之间的阴影,下边框包括内侧的泪槽阴影,以及垂直瞳孔中线横向的眼睑-脸颊交界的阴影。框架越窄,凝视起来越美观;换言之,阴影部分离睑裂远,画框面积较大,显得衰老,美学效果较差;阴影部分离睑裂较近,画框面积较小,显得年轻,美学效果较好。
1.5.4 满意度:术后6个月后就手术效果、美容效果对就医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5.5 并发症:记录两组就医者手术过程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上睑下垂、脂肪液化、脂肪栓塞等。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对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后画框面积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画框面积分别为(4.55±1.81)cm2、(4.22±1.23)cm2、(4.17±1.01)cm2;观察组的分别为(2.50±0.76)cm2、(2.32±0.72)cm2、(2.28±0.80)cm2,观察组术后“画框”面积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观察组典型病例见图2。
图1 两组术后不同时刻画框面积
图2 观察组典型病例手术前后
2.3 两组手术前后上睑凹陷分级比较:结果显示,手术前、后两组的上睑凹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前后的上睑凹陷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上睑凹陷分级比较 [例(%)]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就医者的满意度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例(%)]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上睑凹陷多表现为皮肤弹性差、软组织下垂,因此矫正上睑凹陷的同时,还需改善上睑肤质、增加上睑皮肤厚度,使上睑年轻化。当前上睑凹陷的主要矫正方法为手术矫正(包括眶隔脂肪释放、眉脂肪垫转移和提上睑肌折叠等)和自体脂肪、软组织注射和填充。手术矫正为有创性操作,术后恢复周期较长;软组织填充能有效恢复上睑容量,对上睑肤质也有改善,因此,取材方便、来源丰富的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为目前颇受青睐的一种方法。有报道表明[11],自体脂肪颗粒移植虽能恢复上睑容量,但无法改善上睑肤质、皮肤厚度,因而对上睑年轻化的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
基于“画框”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正是从美学角度出发,以上睑眶周年轻化为指导原则进行矫正手术,主要目的为缩小眶周的“画框”面积。而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半年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画框”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能有效矫正上睑凹陷,疗效良好,这一点亦在朱加伟[12]关于眶隔脂肪瓣联合眼轮匝肌矫正上睑凹陷的研究中得到印证。同时,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画框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就医者的美容效果更好,用“画框”概念分析,原因可能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只能补充上睑容量,但皮肤真皮层胶原蛋白流失,无硬度支撑而出现松弛下垂,画框面积并未因手术而减少,因此年轻化效果欠佳,美学效果不如观察组。
另一方面,研究对两组就医者术后上睑凹陷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发现各组手术前后上睑凹陷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的上睑凹陷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方法对不同程度上睑凹陷就医者矫正效果相当。殷悦[13]在报道中指出有矫正需求的上睑凹陷就医者多为中度及以上就医者,局部填充量较大,需行脂肪移植,而Li[14]在研究中认为,部分轻中度上睑凹陷就医者仅需脂肪重置即可;沈军国[15]则表示,重度上睑凹陷就医者在接受眶内脂肪重置的同时还需行脂肪移植术,且应用睑袋抽取的脂肪填充上睑凹陷,效果较为满意。而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轻、中度就医者,因而对重度就医者的效果仍亟待更深入的研究予以证实。
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组就医者的治疗效果、美学效果较高,苏治国[16]曾在临床实践中指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时,常因移植脂肪与眶隔脂肪具有差异,可移动性较差,造成机械性上睑下垂;并且,研究还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上睑下垂发生率较高,与上述研究结论保持一致,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张敏[17]则在报道中表示应将上睑凹陷矫正至轻度凹陷略饱满的程度,若矫正不足可于术后半年再度填充,应尽量避免矫枉过正的情况出现。
总而言之,基于“画框”美学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矫正上睑凹陷,疗效良好,美学效果佳,满意度高,并发症少。同时需留意的是,研究纳入对象均为轻、中度就医者,欠缺对重度上睑凹陷就医者的研究,并且“画框”减少尚缺乏定量的指标,这些有望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予以证实,但本研究亦可为临床的术式选择提供不错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