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2022-11-04恒泽
※文/恒泽
8 2 岁的魏德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护边员,他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一架望远镜,一个军用水壶,一台收音机,是魏德友每天巡逻必备的“三件套”。57年来,魏德友用一双厚实的脚板,在中哈边境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26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魏德友“七一勋章”殊荣。
退伍老兵成了兵团“新兵”
2021年7月28日,仲夏时节,位于中哈边境的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萨尔布拉克草原山花正盛,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对于“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而言,这是他看了57年仍没厌倦的风景。作为通往边境地区的重要通道,萨尔布拉克虽然名叫草原,实际上是一片草木并不茂盛的荒滩。冬季风雪肆虐,夏天蚊虫猖獗,在这里生活绝对不是田园牧歌般的体验。魏德友说:“我留恋这片土地,在这儿待了半个多世纪,对这儿感情很深,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出生于1940年11月的魏德友,原是北京军区某部一名通信兵。因为表现突出,连长想推荐他转业留在北京工作。魏德友本打算听从连长安排,转业留在北京。因为“伊塔事件”,他毅然改变决定。1962年,在国外敌对势力煽动、诱骗下,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数万边民逃往苏联。一时间,边境地区城镇萧疏,田园荒芜,地方县、乡政府机关陷入瘫痪。作为一名军人,魏德友心里非常着急,他想为国家做点什么。根据国家部署,兵团调遣和组织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赴当地维护社会治安,施行代耕、代牧、代管。“边防危难,国无宁日!作为军人,我要去边陲保家卫国。”1964年初,魏德友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报名,从北京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战士”。
为了筑牢国防屏障,原兵二连没有设在外逃边民遗留的农牧作业点,而是进驻到荒无人烟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因为土地盐碱化严重,这里草木不生。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全连齐上阵,抡起坎土曼、铁镐、铁锹,开荒、种树、掏地窝子。“当时,靠着两个黑面馒头,我们一天能开一亩多地或挖二三十个树坑。”魏德友说,大家手上的茧结了一层又一层,有的拳头都握不紧,但人人斗志昂扬,战天斗地!
兵团人的到来,让沉寂多年的“盐泉”开始有了庄稼地、林带、草场,草原变得热闹起来。魏德友也开始明白,兵团人肩负着屯垦戍边特殊使命。“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他很庆幸当初作出正确选择,为自己是一名兵团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1967年,魏德友回山东老家结了婚,把妻子刘景好带回来,先后养育了4个孩子,踏踏实实在草原安下了家。
在放牧中捍卫每一寸国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与苏联边境事件频发,国土安全受到威胁。魏德友同许多兵团人一起,沿着边境线放牧、种地,肩负起巡逻守边任务。“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魏德友和妻子每天放牧巡逻在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筑起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守护着祖国领土。
魏德友请缨到萨尔布拉克担任牛群组组长,拖家带口住进萨尔布拉克半地窝子里。“1969年,他们的大女儿不足2岁,儿子还在吃奶。妻子央求他,萨尔布拉克冬天封路,雨天泥泞,孩子太小,能不能和大家一起搬到新连队?他回绝:“不行!要不你走,我一个人留在这儿!”1972年冬季,驻守在离边境线4公里的连队牧业点期间,魏德友在粉碎草料时,一不小心手套线头被卷进机器,双手被粉碎机吞噬。拔出时双手血肉模糊,左手食指只剩下半根。由于远离医院,只能简单处理伤口,魏德友的手留下残疾,至今一碰盐碱水土,皮肤就会严重皴裂,钻心的痛。尽管如此,魏德友依然牢记并坚守兵团人的使命,坚守在放牧巡逻线上。
1 9 8 2 年的一个冬日,草原上白雪皑皑、寒风刺骨。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他迅速卧倒,睁大双眼死死盯着。飞机一离开,魏德友连忙跑到盘旋区域搜寻,发现两串朝向境内脚印。他快马加鞭到连队汇报,并奉命和连队其他人一起展开地毯式搜索,将可疑人员逼退回边境线以外。
上世纪末,中哈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开始实地勘界、划界、定界。兵团人坚持在边境线上种地、放牧,为两国和平解决“争议土地”问题,提供大量有力“中国领土”依据。2003年,中哈国界勘定,在划归我方土地的“确权会议纪要”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经过各有关方面协同配合和艰苦工作,完成了中哈边境15个争议地段界定工作,其中包括萨尔布拉克山区域内31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领土。”这310平方公里,是共和国屯垦戍边史上光辉的一页,是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忠诚。“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现在回想起来,魏德友仍有些激动,“这些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我觉得值了。”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当年兵二连人舍身捍卫的争议地界尘埃落定,魏德友成为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
为防止人畜越境,魏德友一刻都不敢放松。巡边脚步一刻也不停歇。可在草原上放牧巡边,远没有常人想象的舒适和惬意。夏天蚊虫多,魏德友每次都要穿着长袖衣服出门,一天下来衣服要反复被汗湿、晒干好几回。即便这样,狠毒的蚊虫仍然刺透衣服,将他身上咬得又红又肿。有的地方甚至肿得跟小馒头一样,好几天才能消下去。最危险的是冬天遇到暴风雪。暴风雪来临,草原上天昏地暗,完全分不清方向,必须坚持往前走,才有一线生机。“天气不好,你就早点回来,或者干脆歇一天呗。”好多次,妻子刘景好看着放牧归来的丈夫,心疼得直掉眼泪。可魏德友非常执拗:“组织让我守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做到问心无愧!”
矢志不移留守边陲
魏德友的家在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在这片50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他家是唯一的一座房子。距离他家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2022年,是魏德友和妻子在这里守边的第58个年头。
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建制以后,兵二连所属地交给地方管辖,人员编入到团场其他连队。由此,兵二连百余户人家分批陆续撤离。1984年,随着兵二连完全撤离,党支部撤并,牛群被拍卖,魏德友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停薪留职,买了牛羊,在全团率先发展养殖业。“魏德友本可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他却主动留下来,义务戍守边防。”兵团一位首长动容地说。原本热闹的草原上,只剩下魏德友一家人。
“老魏,您既然决定不走了,边防站想把用于改善战士伙食的羊群交给你。另外,春秋牧民一迁徙,这里成了荒凉的无人区,即便是牧民搬回来,牲畜在没有防护设施的状况下易造成越界。您有戍边经验,就请您当护边员吧。”时任辖区边防站连长的白松找到魏德友。魏德友一口应承下来。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魏德友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因为阻止临界放牧,魏德友经常遭到报复。损失最严重的一次,羊圈里200多只羊全部被人偷放走。当时,他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这些羊。想起年幼的孩子还等着上学用钱,妻子忍不住号啕大哭:“这些人一次次不让我们好过,咱们还是搬家吧!”“哭什么?越是这样越不走,哪怕一只羊都没有了,我也要守在这里!”魏德友坚定地回答。
一个深夜,屋外的狗叫个不停。魏德友打着手电筒出门,发现羊群已被赶出羊圈,一收拢竟然少了36只。在一个雾天,有人趁魏德友不备冲散羊群,又丢了80只羊。其中边防站的羊损失达30只,他自掏腰包买羊补上。后来,边防站把边境前沿的一片区域指定为魏德友放牧巡边区,并配发“义务护边员”袖章和一架望远镜。
放牧巡边中,魏德友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后退。1987年冬天,魏德友像平时一样在黄昏时分出去巡边。他骑着马绕完一圈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刮起暴风雪,嘶吼的风刮得他睁不开眼,大雪漫天,一会儿就淹没了牧道。风太大了,马只能侧着头走,很快就迷了路。魏德友使出浑身劲儿拉着缰绳走,寒风刺骨,靴筒里漫进了雪,汗水浸透的衣服冻成了冰。走走歇歇,5个小时过去了。已经筋疲力尽的他扶着马,摘下帽子,看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不知如何是好,脑子里冒出了绝望的念头。就在这时,前方亮起几道白光。“是手电筒!”他心里腾起希望,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打开自己的手电筒,使劲地摇。远处的人影渐渐清晰起来——是边防连的战士!魏德友逃过了一劫。他回到家已是半夜,担惊受怕了一晚上的刘景好红着眼眶,给丈夫烧水、换衣服。看到他冻得浑身哆嗦,刚想埋怨两句的妻子低着头,直抹泪水。
魏德友为边防站放羊,未曾要过一分钱放牧费。虽然党支部被撤并了,但他几十年里没落下一分钱党费,有时托人代缴,有时自己到30公里外的兵团组织科缴纳。因常年放牧巡边,过不上组织生活,他就到边防站与边防战士一起学习。更多时候,他放牧时在脖子上挂个收音机,从广播里聆听中央的声音。
2 0 0 2 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四兄妹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魏德友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留下来。大女儿魏霞曾问父亲:“你后悔吗?”他坚定地回答:“守边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事,我和你妈怎么能后悔呢?只是亏欠你们太多……”魏霞记得父亲带她到边境线上放羊,教她如何识别边境线。有一次,他指着边境上破旧的铁丝网对魏霞说:“当年,我和战友们来到萨尔布拉克守国门,硬是没有让外军把这道铁丝网往前推一步。当了护边员,就要脚踏实地、负好责任。”如今,魏霞姊妹们理解了父亲的选择,更佩服父母克服种种困难坚守这片国土的毅力。
儿女们为魏德友在团部买了楼房,可他始终不愿离开:“边境不能没人守,何况我是党员,我得留下来。”这么多年来,魏德友累计巡边近26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头(只)。每当有人问魏德友夫妇有什么困难时,答案总是“没有”。因为他们习惯了简朴生活:住着1992年修建的土房子,用着结婚时添置的红色木制箱子、衣柜和桌子,一双摞满补丁的长筒水靴穿了30多年都舍不得扔掉。老两口每月共有5000多元退休金,但仍养着很多羊、鸡、鸭、鹅,种了一大片菜地,肉、蛋、菜多得吃不完。
兵团领导很重视与关心魏德友夫妇,几次到魏德友家中看望慰问,代表兵团党委向他们夫妇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叮嘱有关部门改善老两口生活条件。几年前,九师有关部门为他们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把井水抽出来过滤后送到屋内,还修建了浴室和厕所。逢年过节,原兵二连的邻居和附近裕民县吉也克镇的牧民朋友经常来他们家做客,顺便捎来大米、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
伟大孕育于平凡之中。2016年以来,魏德友不忘初心、坚守边境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夫妇俩被授予中国“最美奋斗者”。以魏德友的事迹改编创作而成的电影《守边人》在北京举行了首映仪式。
尽管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魏德友还是喜欢住在老屋里,喜欢穿他那身巡边的迷彩服,喜欢别人叫他“老魏叔”。除了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魏德友一直觉得对子女亏欠很多,在他们小时候对他们照顾太少。随着年岁越来越大,魏德友一度担心,万一哪天走不动了,谁来接他的班?让魏老欣慰的是,二女儿魏萍回来了。因惦记父母的身体,也被父亲的坚守深深打动,2017年魏萍辞去了在山东的工作,回到萨尔布拉克草原,接过父亲的羊鞭,当了一名护边员,同时成为魏德友的接班人。“我希望她一定要把这个边境管好,不要光考虑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魏德友说。
2021年6月29日,从北京参加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后,魏德友又回到空旷寂寥的草原,继续他的巡边放牧生活,边境线上的“活界碑”还在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