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潮》助我知师友
2022-11-04蒋克强
文 蒋克强
1994 年,《广播节目主持人新论》首次编委会议编委合影。左四为邹荫辛、左五为韩泽、左六为董惠君、左七为蒋克强
《银潮》今年第7 期刊登了韩泽先生的文章——《痴心无悔对青天》。文章说的是他的老友邹荫辛在体况极其艰难的状态下,执着地选编《晚清史诗丛刊》,并先后完成了《鸦片战争史诗选》《甲午战争史诗选》,随即驾鹤西去。得亏友人马银生受托,以荫辛留下的提纲和部分资料为基础,经充实修撰,完成了《戊戌维新史诗选》《辛亥革命史诗选》,实现了荫辛的心愿。
读此佳作,我心甚慰。韩泽与邹荫辛两位先生是江苏省广播电视界德高望重的学者型长者,我和他们两位相交相知近20 年,他们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
我和两位老师相交,主要在他们退休后分别担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会长、常务副会长期间。相聚的场合大都是他们主持评析、研究、商讨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发展、创优、提升的时刻。数十次相聚,他们总是娓娓而言,深入浅出地阐述诸多精辟见解,我也总是静心地听着、认真地记着,乐享他们给予的教益。其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与他们主编的《节目主持学新论》的编撰。
《节目主持学新论》在两位老师和董惠君老师的共同操持下,经策划、选题、组稿、成书,于1996年6月出版发行,历时整两年。全书五章,23万余字。
时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的何光欣然作序,称“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一个‘新’字,它有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语言,给人以启迪,思考与借鉴……丰富了节目主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
我在参与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两位老师将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发展引为己任,在“主持有学,尚未成学”的关键时刻,他们奉献智慧,果断起步,召集能手,组成精干的作者队伍,引领大家就编撰这本书的动因、着眼点、探索方向、企盼目标……达成共识,且一致行动。
就动因而言,这是受了当时节目主持现状的导引。新时期主持人事业发源于“北徐南李”(指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徐曼,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信箱”节目主持人李一萍)。随着1986 年珠江台开播后日趋兴旺,继1991 年东方台出现之后,广播电视业顿成风起云涌之势,迅速普及到了全国地级市以上电台电视台。
约两年间,全国上万名主持人主持的数千个主持人节目相继登场。我所在的常州人民广播电台也从无到有,到1993 年底,竟开办了由50 多位主持人主持的40多个主持人节目。
广播主持人节目的开播,一时引发了轰动效应,大批听众涌向广播,节目收听率大幅度升高。但是没过多久,主持人节目便出现分化:少部分稳定地保持着它的魅力,一部分总在开播之初的水平上盘旋,而相当多的部分筋道不足,质量日渐下滑,社会上批评日多,甚至有被呼吁停办的。
面对节目主持的现状和来自社会的批评,韩邹两位老师和我们这些参与的作者,采取的态度是爱护和扶持,我们决意编撰相关研究书籍,给新兴的节目主持人事业的发展、提升、优化提供助力。
“新论”首次编委会议在常州电台召开,韩邹两位老师主持会议,明确编撰本书着眼于国情、现状、应用……
我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按期完成了第五章“机制”整章的撰稿、组稿任务,并且按照荫辛老师的吩咐,提交了我当时的新作《主持人节目的创意》一稿,被编入第三章“运作”的首篇。
《节目主持学新论》全书共五章,分别是“理念”“品味”“运 作”“素 质”“机 制”。成书之际,韩泽老师欣慰地说:“编者希望它能具有新意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读完全部书稿之后,觉得大抵是做到了的。”何光会长则肯定:“它的出版必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节目主持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在以往近20 年间和韩泽、邹荫辛两位老师的相交中,深切感知两位长者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尤其对于广播电视事业有执着的理念、卓越的贡献。
今读《痴心无悔对青天》,拓展、加深了我对两位老师的认知,令我更加钦佩不已。
现今,荫辛老师已驾鹤西去,他那“故纸寻诗非恋趣”,只祈“陋书献世为呈言:常铭史耻防又换,永固国魂卫福泉”的“痴心”,经他抱病“蚂蚁啃骨头”般地极其艰难的编述,加上友人之助,已成整套《晚清史诗丛刊》。
诚如韩泽老师所言:“这套丛刊,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世上常留。”令我辈乃至后人读之,滋养心灵,奋发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