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通讯社的坚守与蝶变
——写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
2022-11-04周兆军左志新
特约记者 周兆军 本刊记者 左志新
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头一座曾以种植海棠树而闻名的小院,被人们称为“海棠院”。
1952年9月14日,海棠树挂果的金秋时节,从五湖四海而来的一批媒体人在这里集结,出席建立中国新闻社的筹备会议,战火硝烟中曾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发表讲话,宣告了新中国的另一家通讯社的诞生。当时,参加中新社筹备工作的,共有47人。因此,这篇讲话就被命名为《从47个开始》。
17天后,10月1日,数十家海外华文报纸通过广播收到中国新闻社的第一篇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本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极为隆重……”
中国新闻社就此诞生了。
寄往海外的“家书”
沿着70年的时间坐标回望,中新社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桥梁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12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情系故土,时刻关注着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然而,新生的共和国遭受西方的孤立和封锁,海外侨胞难以获得来自祖国的准确信息。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处境更为艰难,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和恶意捏造的谣言在海外华文报纸上流传,离间侨胞与祖国的感情。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新社应运而生。
1952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筹建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侨的新闻机构。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的意见,这个破茧而出的通讯社被定名为中国新闻社。不久后,关于成立中国新闻社相关问题的报告经中宣部部长习仲勋呈送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案头,周恩来审定后报毛泽东主席同意。
“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1952年9月14日,在中国新闻社机构成立大会上,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华侨工作应该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这项工作,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重大的。
中新社栉风沐雨70载,到今天拥有包括境内外52个分社2000余人的采集网络,拥有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全球三地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通稿、图片、特稿、视频、网络、报刊、供版、新媒体、电影、智库论坛等产品和平台,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的一支主力军。
从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大树,中新社在70年光阴中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为侨服务、以侨为桥,用电台、用航邮、用传真、用卫星专线、用互联网,向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发出一封封“家书”。
中新社成立伊始,就带有浓厚的“侨”字色彩。除了曾在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在国统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外,这里还聚集了一批具有独特背景的新闻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有的是社论撰稿人,有的曾是港报资深编辑,有的还在始创于1938年、与中新社有着极深渊源的国际新闻社(国新社)工作过。
他们既熟悉海外华侨的心态,又具有丰富的华文报刊从业经验,对外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的海外报人,这在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
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群星璀璨,包括胡愈之、王芸生、徐铸成、彭子冈、陈翰笙等名家。第一任社长金仲华,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主编过国新社的英文稿刊《远东通讯》,被宋庆龄视为“最信任的人”,被巴金誉为极具人格魅力的“吸铁石”,被爱泼斯坦称为“知识渊博的国际主义者”。
一经问世就尽显风华。中新社的报道,宽阔的国际视野是亮色,绵柔的亲和力是特色,深厚的中华文化是底色。
1957年,中新社关于戏曲演员范瑞娟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内容生动,被海外报刊广泛刊用。在国内报纸上转载引起讨论后,毛泽东主席为该文的题材定调。此后,中新社专稿体现的对外报道特色更为鲜明,为海外读者喜闻乐见。
1974年,蔺安稳回老家陕西临潼探亲期间,得知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他采写了署名“中国新闻社记者”的《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一次见诸于文字报道,“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凭借特色鲜明的报道,中新社很快赢得广大侨胞和海外媒体客户的欢迎和信赖。20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作为外长出访东南亚时,看到当地华文报纸登载中新社播发的很多消息,高兴地说:不到海外就不知道中新社的影响。
1982年9月,廖承志为中新社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新闻战线的“奇兵”
历史之路蜿蜒行进至1978年,饱经风霜的神州大地又一次迎来变革时刻。经历了岁月曲折的中新社,也迎来了再出发的历史机遇。中国新闻社恢复建制,开始二次创业。
老一代创业者重新归队,各方优秀人才慕名而至,充满朝气的新人陆续加入,重新起航的中新社逐步发展成为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之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性通讯社,被誉为“新闻战线的奇兵”。
这一时期,中新社提出“恢复传统、办出特色”的报道方针,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一直影响到现在。
中新社复建当年,派出记者报道在曼谷举行的亚运会,以“亚运短波”为栏目发出200余篇电讯通稿,深受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文媒体欢迎。香港《文汇报》在刊出“亚运短波”时发表“编者按”称,“中新社日前从曼谷发回亚运会的花絮,笔调轻松,内容丰富,冲破过去不敢闯的界限。”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中新社逐渐探索出一套有鲜明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了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中新体”。
从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陈香梅来到廖公家》《盛年早逝风范存》等传诵一时的名篇佳作,到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十九大十九问》等反响强烈的系列报道,几代中新社人不断为“中新体”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新社的采编手册上,“中新体”写作风格被概括为五个字:实、宽、短、快、活。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新体”对新闻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办者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节目筹备时,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明确要求,节目语言要变为“中新体”。
中新社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服务侨胞、沟通世界为使命,努力促进民心相通,70年来在不断探索中深刻认识到,要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突破刻板语态,尊重传播规律,革新话语方式。
如今,中新社的业务范围、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等,都远超当年创业前辈们的设想,但中新社的精神品质是一以贯之的。几代中新社人薪火相传形塑出的“中新风格”,经过岁月打磨被归纳为16字形象表述:“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书写历史的“底稿”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70年来,中新社在时代浪潮中从不缺位,在家国大事上从不失声。一代又一代中新社人笔耕不辍,见证历史,记录历史,也创造历史。
海峡两岸的潮起潮落,一直是中新社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两岸新闻交流中,中新社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7年,岛内“戒严令”尚未解除,台湾《自立晚报》破天荒派出两名记者李永得、徐璐绕道到祖国大陆采访,打破1949年以来两岸新闻交流的“禁区”。负责接待这次采访的是中国新闻社。
在北京首都机场,机舱门一打开,迎接两名记者的时任中新社港澳台部主任陈佐洱,握着他们的手脱口而出:“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这句话迅速登上港澳台多家报纸的头版。
4年后,新华社和中新社各派一名记者同赴台湾采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宝岛土地。
20世纪80年代末,中新社与台湾艺人凌峰合作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两岸重启文化交流的开山之作,至今仍被两岸观众津津乐道。
中新社记者笔下的港澳报道浓墨重彩,记录下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许多历史印记。
1982年,中新社的一篇报道提到“港人治港”,是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1984年,中新社记者采写的稿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的形象表述,这一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20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CEPA签署、完善选举制度等,中新社在这些历史时刻都是重要的记录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而华侨华人素有办报的传统。从1815年于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媒体已走过200多年历史,延绵不断。
中新社始终把遍布世界的华文媒体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并致力于建设全球华文媒体的“精神家园”。
2001年9月,中新社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开幕前夕,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许多航班停飞或缓飞,一些华文媒体的代表历经艰难险阻前来参会。为了与论坛“见上一面”,美国《世界日报》(旧金山版)时任总编辑陈裕如转机多次、用时两天赶到南京,而此时论坛已进行到闭幕式环节。当他拖着行李箱、满头大汗出现在会场,全体代表起立鼓掌。
如今,这个论坛已经持续了十届。
中新社从诞生之日起秉持的报道方针就是“爱国主义”。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投注深厚的情感,是中新社的精神底色。
2008年汶川地震,中新社记者在涉险挺进北川重灾区的途中,面对“采访还是救人”的新闻伦理问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一篇“失职”的记者手记《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成为举国哀恸中直击心灵的文字。
融合创新的“矩阵”
走进新时代,中新社传承和发展“中新风格”,以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建设全媒体传播矩阵,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守正创新。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百年变局的新形势下,海外华侨华人作为跨文化人群,其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海外华文媒体处于中外文明对话的前沿,更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支独特力量。
中新社不断拓展与华文媒体的合作形式,聚合引领海外华文媒体,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打造多元化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从创建之初,中新社就具有媒体融合的“基因”。老一辈创业者敏锐洞见,影像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1958年,中新社组建电影队,一批风光片、纪录片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广受赞誉。改革开放后,中新社拍摄的《原野》《春桃》等故事片风靡一时。
摄影报道向来是通讯社主流业务的重要一翼。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侨乡风光,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新貌,中新社图片佳作迭出,《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杠上争锋》等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大赛金奖。中新社的图片报道在新闻界和摄影界都享有盛誉。
伴随时代脚步,中新社在数字化、网络化的道路上也走在了前列,把以侨为桥、融通中西的实践从纸上延伸到网上。
1995年4月,中新社在香港上网,成为亚洲地区最早上网的数家中文媒体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新闻网的多项指标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名列前茅。
2000年,《中国新闻周刊》创刊,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办刊理念,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多语种时政期刊,其深度报道在业界广受赞誉。
如何传承和发展“中新风格”?中新社人从不因循守旧,从不固步自封,接过时代给出的新考卷,开拓“中新风格”的新境界。
2021年伊始,中新社推出大型学理型融合报道专栏《东西问》。专栏着眼中国与世界在大变局下的新互动,围绕文化文明、民主人权、法治德治等主题,着力创新话语表达,注重“陈情”与“说理”相结合,兼顾理论与评论,为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大空间。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新社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以问为题,史论结合、今昔对接,在设问中铺开一个个充满细节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中新社推出的“问答二十大”系列微视频,以国际视角、互动问答、娓娓道来的形式,向世界传播一个可知、可感的金秋盛会。
“一部中新社的发展史,既是中国探索国际传播的缩影,也是中央主要媒体发展变迁的缩影。”中新社社长陈陆军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新闻社以寻求“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为目标,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努力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