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副刊重构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努力与尝试
——以华西都市报 《宽窄巷》为例
2022-11-04叶红
叶 红
(华西都市报编辑出版部,四川 成都 610012)
四川历史文化名人辈出,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华西都市报人文副刊 《宽窄巷》通过名人采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大家的魅力,打好名人牌。但是《宽窄巷》却不止步于此,而是以历史观照现实,以大家智慧解开现代迷思。厚重大气、独具一格的阅读价值体验,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各路大师集结 《宽窄巷》,他们的思想与知识形成共振之势,为 《宽窄巷》提供了精神给养,使这里成为一方精神高地,启迪了众多读者的心灵,或以解惑,或以安慰。
一、硬核栏目聚思想大家
108岁的文化学者马识途、“輶轩使者”汪启明、八旬学术伉俪谭继和与祁和晖、北大教授严家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他们都是学术界响当当的大家。《宽窄巷》何以能将他们集结一处,奉献出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思想盛宴?归根结底,在于 《宽窄巷》为文化大家量身定制了硬核而长青的栏目,这些栏目不是以一朝一夕之势,而是以细水长流之姿,纵揽各路学识大家学者,向大众分享他们的思想与见识。
(一)名人讲名人
四川历史文化传统积淀深厚,名人巨匠星光熠熠。2017年7月4日及2020年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第一批及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相继出炉,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等20人。
为传播本土优秀文化,让蜀地文脉源远流长,“名人大讲堂”栏目于2018年11月启动,并开创性地设立了名人讲名人的新模式。国内文化名家学者相继莅临,深度解读四川历史名人的丰厚精神品格、独特气质风范、感人家国情怀。“名人大讲堂”推出以来,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百家讲坛明星教授郦波,著名散文家李舫,著名教授于丹,著名诗人、学者蒋蓝等文化名人先后开讲,相继对李白、杜甫、司马相如、薛涛、陈寿等四川历史名人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进行解读。这些文化名家、学者对四川的历史文化名人有着透彻的研究,解读角度别具一格,使受众收获颇多。
(二)“师说”大家谈
2021年,名人堂推出“师说”栏目,将镜头对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师说”的初衷,是在象牙塔与读者之间搭建一条路,把学者们皓首穷经、经年累月的思考带给广大读者,让这些学识产生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马识途、汪启明、谭继和、祁和晖、严家炎、曹顺庆等文化大家先后亮相“师说”,将他们的一生功业、所学所得以及人生感悟娓娓道来。该栏目的采访记者是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型记者,且在采访前做足了功课,每篇名人系列报道都有血有肉,酣畅淋漓。“师说”栏目推出至今,不仅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在受众群中也收获了不俗的反馈。
(三)文坛是富矿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副刊之一,《文汇报·笔会》及 《新民晚报·夜光杯》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本位路线,注重团结老作家,培养新作家,至今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宽窄巷》继承发扬了这一副刊的传统,对文坛及作家这座文化富矿进行了深度挖掘。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认为,因手机而兴起的阅读快餐时代,一般意义上的读者并不缺少,应该提倡深沉而深刻的阅读。基于此,《当代书评》栏目将目光转向文坛热点人物,通过深度访谈,解锁作者的写作动力、作品魅力,并解答读者疑问。
著名作家阿来、“诗人小说家”马平、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作家郑在欢等作家通过作客 《当代书评》栏目,或谈写作或论人生,分享了很多精彩的观点。
二、热点话题解现代迷思
快节奏下的现代人,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常常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了诸多现代迷思,衍生了焦虑感。对此,《宽窄巷》邀请文化大家,适时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掀起了一场场思想风暴。他们以真知灼见解开迷思,种种观点令人醍醐灌顶,抚慰了人的心灵,予以人前行的力量。
(一)情感能量涤荡心灵
《宽窄巷》的名人报道充满了情感能量,突显了岁月历练后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也显示了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学术精神,他们一片痴心向明月的非功利主义情怀,令人无比敬佩。启迪我们不必纠结于蝇营狗苟的小我,而是要追求人生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讲述着山高水长的亲情、友情、恩师情,令人感盈于怀,这种文化与情感相融合,满足了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望。
谭继和与祁和晖两位八旬学术伉俪常常在书房相对而坐,在书山书海中遨游。他们互为“书童”,在遇到需要考证的问题时,互相为对方指出方向及意见。他们对学术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懈追求,对知识抱有海绵吸水般的迫切渴求,这种执着让人为之动容。
谭继和不忘恩师缪钺的教导:“不要在学术市场上 ‘买卖旧铜钱’,要进铜山自己开矿。”这坚定了他的信念:在学术研究道路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祁和晖每每念及缪先生,难忘其一丝不苟又温和高雅,让人如沐春风。严谨的学术作风及温润的文人风骨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二)重构生活美学
如今,生活美学兴起。生活美学的目的,并不是让人人都成为艺术家,而是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家。在 《宽窄巷》的报道中,处处充溢着构建生活美学的点睛之笔。
在高校任教数十载的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曹顺庆,深感高校的教育有所不足,视野不够开阔,主要以知识教育为主,美学教育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认同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观点,并提倡一种美好的存在方式,在面对命运时,不惊不惧的身心和谐是一种美;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是一种美。
作家王军出版的长篇历史散文 《李商隐》解答了“读诗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带给人们的启发是:诗蕴含着自我拯救的生命力量。一个人读诗,就是在寻找立命根基,寻找人生智慧。
祁和晖教授出行喜欢坐轮船,她在游长江三峡时发现,以前读到的诗词都是活的、立体的,中国古代诗歌里有最正宗、美丽的山水乡愁。她从思古之悠情有感而发,将古代诗歌代入今天的山水景致,从而与古人心意相通,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三)逻辑学在生活中的再应用
《宽窄巷》的报道启发读者,思考问题时用好逻辑学大有裨益。运用好逻辑学有助于道理越辩越明,从而求同存异,少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及不必要的纷争,避免产生“鸡同鸭讲”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要讲道理?《罗马史纲》的作者李筠认为:学会好好讲道理应该贯穿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有些人在看待事情时,喜欢迅速下结论、定立场,并对自己的立场持强硬维护的态度,这并不是形成良好公共精神生活的正确方式,必须“尊重逻辑”,知识才能被正常使用、才能变成可吸收的营养。
如何“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意图在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之间搭建沟通对话桥梁的哲学教授、导师刘擎给出的定义是:要能够自觉的、自主的掌握自己的生活。他认为,当代年轻人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是不思辨,而深入地思考能够使人在与他人产生不同观时,更有底气去应对质疑与批评的声音。
(四)年轻人成长有路可循
现代人如何做学问?曹顺庆给出的解答是“回归传统,细读元典”;谭继和的感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好回溯到先秦时代,多读先秦典籍”;汪启明则提到了互联网时代工具的价值,认为资料的数字化给学者提供了强大的研究支撑。
想从事写作的年轻人如何取得进步?阿来的告诫是:仅仅依靠自身的积累经验及文学涵养是不够的,还要储备多学科知识及掌握驾驭学问的能力,多体验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郑在欢从自身体会谈个人成长,他认为艺术领域相对公平,只要付出持续努力,总有被看到的机会。
三、媒介融合助立体传播
《宽窄巷》力求为历史留一份底稿,文本写作简洁明了却意蕴深长。如何将这些美好的文字、美妙的思想传递给万千大众?《宽窄巷》以纸与端齐飞之姿态再占鳌头,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这是新媒体内容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线上+线下”,打造千万级IP
互联网时代,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为新闻报道拓展了传播空间,副刊报道和文章只有借助新媒体,才会获得更大的传播影响力。
以 《名人大讲堂》栏目为例,其采取了“线上+线下”的传播方式。线下举办讲座,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线上,通过直播来提高传播影响力。2018年11月5日,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率先在该栏目开讲 《杜甫“铁粉”李敬泽眼中的一代诗圣》,吸引了118.6万人观看;同年11月19日,著名文化学者郦波开讲 《义重锦官城》,网络点击量突破了150万人/次;同年12月10日,著名作家阿来畅聊《东坡在黄州》,吸引了151.4万人观看直播;2019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开讲 《太白长风与美好生活/李白诗酒人生》,共计127.9万人观看直播…… 《名人大讲堂》栏目已跃升为一个千万级别的大IP,这一势头仍在继续。
(二)“视频+文字”,传播效果更优
《宽窄巷》所有的稿件都要求先网后报,并以“视频+文字”的形式呈现。其中,《师说》栏目作为重磅栏目经常会推出系列报道。该栏目记者一专多能,采访时,会进行谋篇布局;采访时,会录制视频;剪辑时,会精心挑选,突出重点,一道道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就这样呈现在受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