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培养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
2022-11-04陆云凤
■文/陆云凤
STEAM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传统幼儿教育的局限性,以实践、操作、探讨等方式构建了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幼儿掌握更加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立足于STEAM教育理念,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认知水平、课程活动的实施、教师的介入指导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STEAM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门学科,以综合性学习为主,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特点。STEAM教育通过对教学内容、游戏等元素的合理开发与创新,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让幼儿养成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的学习习惯,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STEAM教育对大班幼儿发展的意义
STEAM教育理念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注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STEAM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需求。STEAM教育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协作性、艺术性等特点。在开展课程活动时,其跨学科的特点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满足不同幼儿对学习活动的需求,还能让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二,STEAM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STEAM教育活动通常以项目式活动开展,要求幼儿能够在同一空间内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探讨,通过讨论和协商制定合适的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主动与同伴进行良好的合作、交流和沟通,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第三,STEAM教育能够实现跨学科的全面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STEAM教育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门学科的知识,可以让幼儿在同一活动中学到多个领域的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第四,STEAM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常以直观经验为主,使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告知其科学常识和生活经验。这种方式导致幼儿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力得不到提升,也缺乏探究意识。而在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可以通过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方式,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STEAM教育理念下培养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
STEAM教育理念强调基于真实问题开展项目式游戏活动,注重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培养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并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教育活动,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在跨学科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接下来,笔者从幼儿的认知水平、课程活动的实施、教师的介入指导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供参考。
(一)幼儿的认知水平——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素材
幼儿的认知水平是教师开展STEAM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在落实STEAM教育理念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程活动,并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充分发挥STEAM教育的特点,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游戏意愿。因此,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内容,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活动项目,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平常的活动中,幼儿常会询问教师有关时钟的问题,如“现在几点啦”“为什么钟表上的数字没有变但时间变了”等。对此,教师可以开展数学活动“快乐的时钟”,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丰富幼儿的认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可以将活动目标定为帮助幼儿了解时钟的结构,让幼儿学会看整点;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小朋友们,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有一样物品,它会说话但是没有嘴,它会走路但是没有腿,它还能告诉我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睡觉。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物品呢?”这样的话,利用趣味引导的方式引出活动主题。在幼儿了解到本次活动主题为“闹钟”后,教师可以继续展开引导,带领幼儿认识钟表上的数字,让幼儿学会区分秒针、分针、时针,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讲解相关的知识。
(二)课程活动的实施——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
STEAM教育与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其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强调多个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笔者以建构区的活动为例,从幼儿的操作机会、活动改进两个角度出发,对STEAM教育活动的实施展开详细的探讨。
1.操作机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机会,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能够通过操作材料来完成自己的构想,以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例如,在开展某次建构活动前,教师先问幼儿:“今天,我们要在建构区开展游戏,小朋友们想搭些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幼儿的活动需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想搭一架很酷的坦克”“我想拼接一把帅气的玩具手枪”等。接着,教师对幼儿说:“大家的想法都很精彩,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你们的作品了。那谁能仔细地讲一讲怎么搭?需要哪些材料呢?”在教师的询问下,幼儿纷纷将自己心中所想大胆地讲述出来,如“我的坦克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炮台,它是可以伸缩的”“我的玩具手枪可以更换弹夹,需要用到滑轨积木”“我的城堡有很多房间,需要许多圆形的拱门积木”等。在幼儿讲述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对幼儿说:“大家的想法都很精彩,那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需要的积木,构建出理想中的玩具吧!”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使用询问引导的方式,了解了幼儿的真实需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询问了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对建构活动有了初步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展开引导,询问幼儿相关细节,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并鼓励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实现自身想法,进而为达成教育活动目标奠定了基础。
2.活动改进。STEAM教育理念具有长期性、广延性的教育特点,无法通过一次简单的活动或游戏达成教育目标。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不断延展幼儿的游戏活动,关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上述建构活动中,幼儿在搭建房屋时用了大量的长方形积木和拱形积木,忽略了正方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于是,教师询问幼儿:“大家都争抢长方形积木和拱形积木,是不是忽略了其他的积木宝宝呢?其他的积木宝宝有哪些用处呢?”在提问结束后,有的幼儿说:“我只需要长方形的积木,正方形的没有用。”有的幼儿说:“拱形积木可以搭漂亮的门,可是三角形积木要怎样用呢?”在了解幼儿的疑惑后,教师继续说:“我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摆放一下,看看怎样将其他积木宝宝也利用起来呢?”之后,教师与幼儿一同改进游戏活动,以提高活动的整体质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展开讨论,最终发现两块正方形积木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积木,还发现三角形积木可以用来搭建漂亮的城堡屋顶。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将所有积木都利用起来,搭建了一个大型的漂亮城堡。由此可见,教师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引导幼儿改进游戏活动,能够提高活动的质量,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师的介入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师要具有专业观察、介入指导与技术支持的能力,将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合理融入探索活动,并使用趣味性的引导和介入方式,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基于大班幼儿能力较强、认知水平较高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以下三种介入指导方式。
第一,示范式。刚开始,幼儿对STEAM教育活动较为陌生,缺乏活动经验,教师可以采取示范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活动规则和活动内容,让幼儿直接获得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后续展开复杂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角色扮演式。在活动开展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活动情况,以一个特殊的角色加入幼儿的游戏,在不影响幼儿活动体验的同时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三,互动支持式。在幼儿熟知STEAM教育活动后,教师要以观察幼儿的行为为主,并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幼儿对活动的操控能力。当幼儿在游戏中碰到困难产生放弃想法时,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让幼儿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一些相关的问题,如“你建构了什么样的玩具”“你都用了哪些学过的知识”等,以帮助幼儿实现跨学科经验的积累,增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STEAM教育理念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应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活动,时刻观察幼儿的动态,并发挥自身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以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