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排球知觉能力专项训练模式探索
2022-11-04孙加雪
孙加雪
(日照市莒县桑园镇第二中学,山东 日照 276525)
运动知觉也称运动意识,是指运动者通过自身的感知神经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所建立起来的感知力与判断力。个体的运动知觉水平主要取决于运动过程中的知觉水平、注意力水平、记忆力水平和决策能力4个要素。从运动强度上看,排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集体对抗性运动,个体在运动过程中对时间与空间的判断能力、运动水平、视觉与知觉感知力等要素均会对集体合作结果和个人排球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排球教学重点应放在调动初中生的排球运动兴趣,注重初中生排球运动知觉能力的发展上,使初中生获得较高的运动体验和运动能力。
本文着眼于当前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和能力发展要求,运用运动知觉理论,探索排球知觉能力专项训练模式,通过具有适用性的知觉能力专项训练手段,提升初中生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时间、空间的感知力和判断能力,对排球运动轨迹构建时空运动模型,提升其运动和机体反应的预判能力,从而实现提前占位,提升传球、击球和接球的成功率,进而获得较高的排球运动能力。
1 知觉能力发展对排球运动的影响价值分析
1.1 纠正传统教学运动理论与认知偏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并促进能力发展
随着“校园篮球”“校园足球”等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排球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结果,初中体育教师就排球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教学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主动探索,但从初中生的排球运动能力培养结果来看,当前阶段的初中排球教学多围绕考试内容展开,初中生的排球训练多以垫球、传球、接球等几个有限动作为主,并未将排球运动原理、相关技术内在联系等更加深入的内容进行体系教学,也没有帮助初中生形成整体的排球知识认知。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初中生很难实现排球运动技能的自主成长,也难以对排球运动形成较高的运动兴趣。知觉能力排球专项训练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上,使排球运动的相关理论、原理和运动技能3个有机联系的板块在教学内容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师生从排球运动的根本原理出发,充分明白排球相关动作的产生原理,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建模的方式,达到时间、空间预判能力提升的目的。
垫球、传球、接球与击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术动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在短期内让初中生获得较高的运动技能。但根据运动知觉理论,青少年时期的运动时间、空间架构能力的发展,对后续体育专项能力的成长具有显著影响。
1.2 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排球技术的稳定性
根据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我国初中阶段的排球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1)初中生手臂控制力度失调,方向感知准确度和预判能力弱,这也是当前初中阶段排球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接、传球准确度。(2)排球实践教学与排球理论教学相割裂,导致初中生的时空运动知觉拓展训练开展较少或几乎不涉及,初中生在整体上对排球运动缺乏理性思维分析能力,进而影响到其排球专项能力的后续培养和发展。(3)初中生时空感知能力弱,在排球技能上难以取得突破性提升。针对上述问题不难看出,若引入运动感知训练模式,则可较好地改变当前初中排球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运动知觉训练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推动初中排球运动开展。第一,运动知觉训练是以排球的时空运动感知能力的提升为根本出发点,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通过提升初中生对排球运行轨迹的时空建模能力,可提高初中生对来球的预判与反应能力;第三,运动知觉训练可使初中生的运动知觉与肢体配合能力得到较好改善,从而提高接、传球与扣球的准确度,为后续排球专项技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基于体育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排球知觉能力专项训练模式探析
2.1 制定基于时间、空间、运动知觉三位一体知觉能力发展体系
排球运动对练习者具有很强的时空感知能力要求。其中,时间知觉是帮助个体判断球速、落点与身体反应时间差以及实现提前站位的基础;空间知觉是帮助个体对来球运行轨迹进行空间建模,形成稳定而准确判断力的重要根据;运动知觉则有助于个体提前充分调动身体肌群,在来球前提高反应速率,从而取得准确接、传、扣球的结果。因此,排球教师应基于知觉理论和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构建符合初中生自身水平的时间、空间、运动知觉三位一体的知觉能力发展体系与训练计划。笔者认为当前的初中排球教学可从以下2个层面进行运动知觉教学与训练模式构建。(1)创建教师运动知觉理论体系培养计划,为今后排球教学的开展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运动知觉理论构建可通过运动知觉理论、运动知觉教学应用探索、运动知觉案例分析等系列内容从理论认知建设与实践教学2个层面进行构建,为实践教学提供现实基础。(2)构建以初中生排球技战术基础能力与长远能力发展目标下的运动知觉排球教学实施步骤与相关运动知觉能力发展教学体系,在今后的排球教学中有序、稳步地开展并帮助初中生切实实现时空知觉、运动知觉的能力发展,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2.2 创建运动知觉训练环境和教学的立体化反馈机制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当前初中生在运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以及身体协调能力3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上并不稳定,正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运动知觉学习能力的构建和教学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与实时监督,特别是在日常排球教学与实践训练过程中,帮助初中生认识来球运行速度、来球高度以及球的重量,这些理性分析对具象感知时空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建运动知觉训练环境与反馈机制提升初中生的运动知觉能力,在初中排球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也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点进行重点建设。首先,分化运动知觉理论,与初中主要排球技术相结合,建立分段式排球技战术成长机制。当前排球发球向着高点、大力、快速、灵活,传球向着灵活、多变,拦网出现滞空时间长,扣球则讲求高、快、狠、变的方向发展,需要坚持“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让初中生对排球运动趋势和运动能力发展有具象认知和能力成长阶段,使运动知觉训练循序渐进,重在实践落实。其次,广泛开展初中生可充分参与的量化实验研究,通过量化实验让初中生对距离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和时间知觉4个主要知觉指标及其产生机理与内在联系建立认知,进而拓展初中生个体的人体感觉系统参与机会,形成排球运动条件反射,为后续运动知觉水平的最终形成打好基础。最后,创建训练与竞赛常规化机制,通过集训或竞赛等形式,提升初中生的实战能力,达到随时随地对个体自身、来球运行轨迹、对方位置做出准确判断,最终提升初中生的排球空间、时间与运动感觉素养,使其具有运动知觉能力。
2.3 创设动态化评价机制,促进初中生运动知觉能力的过程性成长
根据运动知觉相关理论不难看出,运动知觉的获得是一个包含运动过程中的知觉水平、注意力水平、记忆力水平和决策能力4个要素的运动时空感知力与判断力。因此,个体的运动知觉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且4个要素的成长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探索初中排球知觉能力专项训练模式需要兼顾初中生个体和群体在知觉水平、注意力水平、记忆力水平和决策能力4个要素上的不均衡成长特征和成长规律,并据此构建相应的动态化评价机制,形成阶段性评估表,及时跟进并评估初中生相应的能力成长水平,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运动处方和排球教学训练重点,保证初中生的运动知觉能力过程性成长,为运动知觉的最终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 语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排球意识、排球基本运动技能和运动素养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青少年排球选材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开展好初中排球运动,提升初中生的排球运动成效。本文从排球运动规律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初中排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运动知觉理论为依据,对初中排球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并分别基于时间、空间、运动知觉3个方面的成长规律和速率提出了三位一体知觉能力发展体系,运动知觉训练环境创设策略和教学的立体化反馈机制、动态化评价机制,通过这种阶段化、立体化和动态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最终促进初中生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运动知觉能力的过程性成长。这种新的初中排球教学模式,将会对初中排球今后的教学活动开展从理论发展、教学手段和教育结果3个层面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