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如何知道你去过哪儿
2022-11-04
疫情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行程码”“健康码”打交道,它们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抗疫工具,能有效记录每个人的行动轨迹。那么,行程码究竟是如何“追踪”到我们的移动轨迹的?它为何如此神通广大?
疫情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行程码”“健康码”打交道,它们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抗疫工具,能有效记录每个人的行动轨迹。那么,行程码是怎么知道我们去过哪里的?如果手机没电了或者拔掉手机卡,行程码还管用吗?
行程码都藏着哪些秘密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早已不仅仅限于通信聊天,不少人调侃:“一部智能手机可能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位技术人员介绍,只要你身上有一部手机,行程码就能记录你14 天内去过的地方。那么,你知道行程码都藏着哪些秘密吗?
行程码也被称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行程查询服务,数据可全国通用,真正做到一张网全覆盖。
我们注册行程码时,都要通过手机号注册,也就相当于同意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协议。通过检测手机信号经过的地点,用大数据把每个人的行程描绘出来,就是行程码形成的经过。
行程码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14 天内到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停留4 个小时的国内城市证明,一般以县市为单位显示。
手机的位置改变了,就会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比如,我们去某个地方旅游,每到达一个城市,都会收到短信“某某城市欢迎你”,这就说明你的地理位置被更新了。
推出行程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精准掌握每个人的行程,判断有没有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从而避免漏报、瞒报现象,能更好地促进疫情防控。
行程码为何如此“神通广大”
很多人好奇:自己明明没告诉任何人去过哪里,行程码又是如何知道的?
通过基站信号定位手机的正常通信服务(通话、短信、上网)是依托基站实现的。基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号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同样,每座基站也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证号”(基站号)。有了基站号,就能很快找到对应基站的位置。
行程码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手机在14 天之内所接收的基站信号,来确定我们的大致行程。比如,李四14 天内一直在山东某地,分别接收了两座基站的信号,两座基站的基站号分别是12345/23456。这样,在他申请行程码时,要先授权运营商去查询,通过两座基站号就可大致知道他的行程。
所以,不管你去哪里,只要手机接入基站信号,运营商就会知道你的位置,并把数据上传到行程码。
通过WiFi 定位 我们使用的WiFi(无线通信技术)都是通过路由器发射出来的,每一个路由器都有全球唯一的MAC地址(局域网,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
只要打开WiFi 功能,WiFi天线就会侦测周围的无线热点功率和MAC 地址,并将其提供给专门的位置服务商,这样服务商就可获取我们个人的具体定位。
通过卫星定位手机定位还可依靠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手机上的硬件与太空中任意一颗卫星“连线”,就能知道手机在地球上的存在;通过与第二颗卫星“连线”,就能测量出手机与卫星的距离,并判断手机的大概位置;与第三颗卫星“连线”后,就能让三颗卫星通过三角测量原理,算出手机的准确位置;通过与第四颗卫星“连线”,就能提供准确时间。
所以,要对手机准确定位,至少需要4 颗卫星同时服务。要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实现精确定位,就需要在不同轨道上同时拥有多颗卫星。有的地方比较偏远,比如在大山里,没有WiFi,也没有基站,此时,智能手机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就会和卫星自动对接,从而获取用户信息。
通过手机识别码定位手机关机或拔掉手机卡,为什么还会被追踪到?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每部手机都有独一无二的IMEI 号(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就是通常所说的手机序列号)。它就像我们的指纹和身份证号一样,只要随身携带手机,都会被周围的基站捕获识别,从而生成一个数据反馈到后台,记录手机的具体位置。
行程码为何也会“闹乌龙”
有时候,明明自己没去过其他城市,为何行程码却记录去过呢?
实际上,并非你到每个城市,行程码都会记录,而是以你在当地驻留的时间是否达到4个小时为判断条件。比如你到了某个城市打电话或上网,第1次是在中午12 点,这时系统就会记录一次,到了下午4 点,你仍在同一城市上网或打电话,这时系统会记录第2 次,从而判断你在这个城市驻留4 小时以上。
如果你在某市驻留时间少于4 个小时,系统就判断可能你只是路过,这时就不会判定你曾到过这个城市。
信号交叉覆盖也可能导致行程码出错。比如,你在湖南某市居住,这个城市又与湖北交界,那么,你的手机也有可能接入湖北基站的信号。只要连接信号时间超过4 小时,行程码就会记录你去过湖北。
不过,真正因为信号交叉而导致异常的并不多。比如有人明明在深圳,行程码上却出现在内蒙古,这可能就是系统出错。如果大家从没离开本地,却被定位到异地,可以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核实,以恢复正常行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