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气喘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

2022-11-04张家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只病猪猪舍

张家荣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韩屯镇人民政府 山东聊城 252117)

猪气喘病又被称为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为肺部病变损伤。猪气喘病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治愈,若发生继发感染常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导致猪只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受到较大影响,养殖户将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以及蔓延,养殖户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猪气喘病防治措施。

1 猪气喘病的流行特征

1.1 易感群体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生猪疫病,一般为慢性发病。其发病与否不受年龄限制,但是哺乳仔猪、仔猪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相对较高,怀孕母猪以及哺乳期母猪发病概率次之,育肥猪发病概率极低,即使发病也呈现为隐性感染。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的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发展,生猪气喘病发病概率日渐提升,特别是1~1.5 月龄处于断奶期仔猪,在断奶、改变养殖环境、更换饲料、转群等应激作用下,其抗病力明显减弱,导致猪气喘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提升。

1.2 传播方式

在患病猪以及带毒猪的呼吸道、呼吸道分泌物内均存在有大量的病原,上述病原很难被彻底消灭,一旦感染生猪其在生猪体内存活时间可以达到6 个月乃至1 年,在此过程中生猪会持续向外界排毒,导致环境或者器具被病原所感染,健康猪一旦接触上述被污染的环境或者器具,极有可能患病。患病猪以及带毒猪可通过气喘、打喷嚏以及咳嗽等方式向体外排出夹杂有病原体的飞沫,健康猪与上述飞沫接触后也会通过呼吸道而感染该病。一般而言,若猪场无发病史,其发病原因主要为由外界引种时缺乏严格的检疫,因引入隐性感染生猪而导致该病的发生以及扩散。若母猪患病,哺乳仔猪也会通过吮吸乳汁而感染。

1.3 呈季节性发病

猪喘气病的发生与季节以及气候密切相关,猪只在患病后常出现混合感染。在温度较低的冬季以及春季,猪舍常面临贼风侵袭,需针对性地采取防寒保暖措施。然而,部分猪场仅仅对保暖工作较为重视,而对通风换气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因通风不佳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明显提升,空气质量显著降低,长期在上述较差的空气质量内,猪只极容易患上气喘病。另外,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猪气喘病发生与否的影响因素,在卫生较差、未严格消毒、缺乏完善检疫制度的猪场内猪气喘病发生概率较高。若猪场卫生条件较差,很难将气喘病病原体彻底消灭,同时环境内多种病原体的存在极容易引发猪只混合感染,进而提升诊治难度。

1.4 发病范围较广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猪场数量显著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异地引种发生的概率明显提升。在引种过程中,需频繁运输以及流通,若引种检疫环节存在问题,很难避免引入隐性带毒猪,因不同区域内病原体的传播,常导致猪气喘病发生范围的扩大。另外,在规模化猪场内,由于饲养密度较大,而一些养殖场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猪气喘病发生概率的显著提高。

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猪气喘病包括急性型、慢性型以及隐性型3 种。猪只在感染7~14d 后出现临床症状。多数猪只感染的为慢性型以及隐性型,少数猪只可能会感染急性型。猪气喘病的病程存在较大差异,短则3~5d,长则可持续数月。

2.1 急性型

在临床上,急性型猪气喘病较为少见,主要发生于新疫区或者新感染的猪群。病猪发病较为突然,具体表现为拒食、高热、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受阻、咳嗽不止、出现喘鸣声,若病情严重病猪可能因窒息而死亡。猪只在患病后若出现继发感染,其体温可超过40℃,病猪死亡率较高。

2.2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多由急性型病猪转变而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猪气喘病。患病猪只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垂头拱背,在温度较低的清晨以及夜晚,病猪症状最为严重。患病猪只食道较为敏感,在进食过程中常咳出饲料以及饮水,表现为干呕症状。若病情继续发展,病猪呼吸系统症状将更为严重,在发病后期表现为气喘以及痉挛。病猪体温基本正常,眼鼻部位出现大量分泌物,部分病猪还会表现为便秘。慢性型病猪通常发病2~3 个月后发生死亡。

2.3 隐性型

隐性型病猪多由急性型或者慢性型转变而来,病猪临床症状很难被察觉。隐性型猪气喘病一般发生于老疫区。在临床上,病猪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食欲不佳,部分病猪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咳嗽症状。

3 病理变化

对病猪剖检,可见其肺部存在明显的肺水肿以及气肿现象,其质地坚硬,类似于半透明。肺叶颜色为淡黄色或者灰红色,肺叶两侧表现为胰腺样病变,较为坚硬,纵膈淋巴结肺门部位呈灰白色,质地较为坚硬,颜色为灰白色。患病猪只淋巴组织发生增生,存在明显的肿大现象,呈凝胶浸润状。在肺部,可见健康区以及病变区间存在显著的分界线。

4 治疗方法

发现患病猪只后,需立即对其隔离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若猪只已丧失治疗价值,需及时对其淘汰处理,以控制病情,净化猪场。需结合猪只临床症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选:①在病猪饮水或者饲料内按每吨水或饲料添加10%氟苯尼考400g、40%林可霉素200g,以供病猪自由采食;②在病猪饲料内添加10%氟苯尼考400g/t、22%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454.5g/t;③病猪肌内注射林可霉素50mg/kg·bw;或泰乐菌素10mg/kg·bw;或氟苯尼考30mg/kg·bw;或恩诺沙星5mg/kg·bw。上述措施在具体应用中均需连续治疗5d。

5 预防措施

5.1 严格把控仔猪质量

猪气喘病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仔猪发病率高,基于此对仔猪质量严格把控是最为重要的猪气喘病的预防措施。在仔猪引进过程中,需从以下几方面严格控制:①必须选择正规的、具备合法检疫手续的仔猪生产厂家,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厂家各项生产手续仔细检查;②仔细观察仔猪的体征以及情绪,若仔猪存在异常,必须对其深入检查,采取技术手段将猪气喘病病原排除;③在饲喂仔猪初期,采取与生产厂家相同的饲料配方,以尽可能减少各种环境因素变化所引发的应激反应。

5.2 强化猪舍管理

强化猪舍管理是一项科学有效地预防猪气喘病的措施,在日常养殖中,必须在猪舍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必须为各个岗位工作人员明确其具体职责,在小型养殖场内,同一人可兼任多个不同岗位,但是在大型养殖场内,则必须保证专人专岗,同时构建一个完善的顶岗制度;③制定严格的圈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需定期清扫猪舍内以及周边环境,保证清扫质量及效果,维持猪舍的干燥以及通风。防止因未及时清理导致潮湿污浊问题的出现,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并且适宜的生长环境。若情况必须,需定期对猪舍全方位消毒,以提升养殖场内环境的整体质量;③需对饲料以及水源强化质量管理,定期对饮水水源进行质量监测,防止因水污染问题而引发猪气喘病的发生。在控制猪饲料时,需实现饲料的全流程管理,确保饲料原料从采购到配制直至入槽整个流程无外部因素污染;④需在养殖场内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培训制度,对各种远程媒体的信号传输充分利用,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提供培训,确保其掌握先进的猪舍管理方法,以切实提升猪舍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统一猪舍管理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5.3 免疫接种

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可有效降低猪气喘病发病概率,需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猪场经营情况、疫苗适应特征等各个因素科学选择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或者灭活苗为猪群免疫接种。在接种上述疫苗时,需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准确把控接种部位以及接种剂量。在使用活疫苗前,需及时淘汰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猪只,为其采取药物治疗,或者进行其他方法处理。为仔猪接种疫苗操作简便,可帮助猪只及早获取免疫力,以降低后期猪气喘病的感染机会,因而需对仔猪阶段的免疫接种高度重视,在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便于后期的管理。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养猪过程中,猪气喘病经常出现,同时因其传染性较强,如果未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极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感染,增加诊断以及治疗工作的难度,提升养殖场病猪的死亡概率,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必须提前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严格把控仔猪质量、强化猪舍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以降低猪气喘病的发生概率,在发现病猪后需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猪群的健康,减少该病可能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猪只病猪猪舍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