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策略

2022-11-04

学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内容核心

张 晗

(甘肃省靖远县第五中学,甘肃靖远 730699)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初中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指向“计算机思维、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纬度,优化、完善课堂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内容,革新课堂教学手段等,不断提升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教学中,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与学科素养之间存在偏差

实现计算机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计算机核心素养下,计算机教学目标应体现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其他三种素养的前提,计算思维则是核心和关键要素,数字化学习和创新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信息社会责任则是其他三个维度的重要保障。但调查发现,当前一些计算机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由于对学科素养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刻,对其把握不够精准,以至于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局限于“基础知识层面”,忽视了对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落实。另外,即便是有意识地融入计算机核心素养,但在设计各维度的教学目标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更为关心的是信息技术社会责任培养目标,其次为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能力,而关于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则不甚理想,甚至直接忽视了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存在偏差

基于初中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使其能够体现基础性、时代性的特点,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契合,最终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究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信息素养,最终在学习中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的统一。但在调查中发现,初中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基础,基本上都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而滞后于当前时代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也不够紧密,无法支撑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落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在学习中促进学习内容的迁移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阻碍了核心素养的落实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经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强化计算思维的关键;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和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字与创新学习的关键;思考和辩证解决问题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教师唯有指向计算机核心素养的内涵,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才能高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纵观初中计算机课堂的教学现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一些教师常常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教”的层面,以讲授法、讲练结合等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忽视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项目探究、生活实践等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枯燥、单一的学习模式中,逐渐淡化了自身的能力和意识,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落实。

(四)教学评价无法凸显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要求,测评实效性差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虽然处于最后一个环节,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是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水平等进行评估的关键。学科素养下,教师必须指向“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一套与之相契合的评价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将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以学生的计算机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思维、能力则关注度不够,这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立德树人”下的要求。此外,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格格不入,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学科素养的落实。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计算机教学开展策略

(一)更新观念,促进专业发展

在促进计算机核心素养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处于实施人的角色,教师自身对计算机核心素养的认知程度、秉承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行为。因此,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持续增强自身的专业性,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对计算机这一学科形成清晰的认知,明确计算机课程的育人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学”,将信息技术素养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促使学生在与生活、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和素养。

2.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计算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施教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基于此,初中计算机教师可以借助书籍、杂志、网站、论坛等,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关注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力求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教师还应加强教学技能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解新型的教学方法,并借助学校的教育培训和比赛等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反复实践等过程积累经验,逐渐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以更好地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

(二)聚焦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可以说,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必备能力。因此,计算机核心素养下,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1.聚焦计算机四大核心素养的内容,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向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设计出与核心素养相契合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从中获得抽象、概括、创新等综合思维,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登山计划”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寻找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连接点,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信息意识——通过概念学习培养信息敏感性,通过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加工、处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判断能力、获取能力;计算思维——通过整合数据完成计划书,强化学生的评估、分散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整合数据完成计划书,强化学生的数字化工具选择与使用;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共享意识、信息道德意识等。

2.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计算机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导致核心素养目标出现偏差,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应充分了解班级中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确保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聚焦核心素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石,也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关键。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立足教材中的内容,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内容的限制,要选择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生活化的内容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补充,使其作为信息素养发展的主要支撑。

1.融入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大都来自现行的教材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内容,给学生筛选、补充科技发展前沿的内容,使学生在充满时代性的内容学习中,感悟信息技术的方法、思想与内涵,激发其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等。教师在融入时代性内容时,应关注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真正实现教和学之间的平衡。

2.凸显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核心素养下的计算机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旨在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教材上的知识,还应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搜集相关的素材,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分析任务、探究任务、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最终达到预期的应用目标。例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给学生增加了解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内容,强化学生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之间的认识;在Word 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学生手抄报的设计、制作等。

(四)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科素养落实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促进核心素养落实的主要阵地。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基于此,初中计算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1.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思维发展也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面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合理应用数字化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解决问题的环境中,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积累信息技术知识。

2.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面对计算机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作为切入点,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接着,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基本完成了对知识的掌握、内化和迁移等,从而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例如,在“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的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教师可以将其与古诗词结合到一起,给学生设计一个“想一想、试一试”的活动环节,借助古诗词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结合古诗词的意境,设置古诗词在演示文稿中的动画效果”的学习任务。如此,在特定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探究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素养的落实。

3.项目整合,加强探究学习。基于学科素养下的要求,初中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指向学科素养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项目。接着,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例如,在“设计与制作应用文档”的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探究项目:将本章节知识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明确项目“钟萃集”。随即,教师可对项目进行细分:分类并整理素材、编辑美化征文、设计与制作封面、设计与制作目标、整合与美化。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围绕子项目展开探究,最终在完成子项目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学科素养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教学变革,初中计算机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学科素养”的要求,更新观念,促进专业发展,科学设计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真正提升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