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上美国的沙特新首相
2022-11-03毛予菲
毛予菲
2022年9月27日,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被任命为首相。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1985年生,沙特国王萨勒曼之子。曾任副王储、国防大臣、经济与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等职,2017年6月被立为王储,2022年9月接任首相。
2022年9月27日,87岁的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下文称老萨勒曼)下令改组内阁,任命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下文称萨勒曼)为首相。中东媒体称,按照传统,沙特首相由国王兼任。“此番改组为王储继任王位铺平了道路。”半岛电视台如此评论。
10月5日,以沙特、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部长级会议。会议决定,自11月起每日减产石油200万桶,这个减产量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生产总量的2%。在俄乌冲突影响国际能源供应的当下,此举令美国焦虑。
拜登的“面子”不管用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减产计划”是对美国总统拜登的“直接打击”。自今年3月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国内通胀创下40年新高,这与能源价格上涨有很大关系。如今中期选举临近,拜登支持率跌至40%,民主党极有可能“翻船”。降低油价,缓和通胀,成为拜登的当务之急。加之俄乌局势升级,而能源收入对俄至关重要,控制油价被美国视为对俄制裁的关键一环。
在“欧佩克+”决策前,美国政府已经花了很大功夫对相关成员国进行游说。今年7月,拜登在其总统任期内首次出访沙特,与萨勒曼会谈,劝其带头增产石油。此次“欧佩克+”会议前几周,拜登还派出多位能源、经济和外交高官与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接触,游说其投票反对减产。10月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在能源领域“全面施压”“放手一搏”。
美国步步紧逼,沙特却显得十分淡定。7月拜登亲自登门“求油”后,沙特象征性地每日增产了10万桶。8月,萨勒曼又向媒体表示:“目前石油市场的价格未能反映潜在的供需基本面”,暗示“欧佩克+”将减产。
减产信号一出,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拜登表示,这一决定“令人失望”。美国国内舆论认为,作为美在中东的重要盟友,沙特无视美国警告,罔顾美国利益,是一种“敌对行为”。许多民主党议员甚至要求美国停止向沙特出售武器和提供军事援助。面对指责与威胁,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向媒体表示:“恕我直言,美国油价高企的原因,是美国炼油设施短缺已持续20多年。”他喊话美国:“石油不是武器,只是一种商品,美国不要想多了。”
“‘减产计划符合产油國自身的利益。沙特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趁冲突之机抬高油价,以获得更多收益。” 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殷罡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沙特对抗美国,原因还在于拜登政府曾因所谓人权问题,称沙特王室为‘贱民。至于美国扬言冻结对沙军售,这根本威胁不到萨勒曼。此前每年1000多亿美元的军购大单,让沙特军备充足。随中东局势发展,海湾国家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父亲眼中“最能干的继承人”
据英国媒体报道,过去两年中,老萨勒曼多次住院治疗,身体欠佳,沙特的实际统治者是37岁的王储萨勒曼。据中东媒体称,由副首相到首相,萨勒曼的权力扩大了。此次内阁改组前,萨勒曼兼任副首相及国防大臣。改组后其职位发生变化,掌握国家最敏感的几个部门——经济、国防和石油,离登顶最高位置只有“一步之遥”。有分析称,拜相后的萨勒曼能更加放开手脚推行自己的政策,沙特未来或发生更大变化。
萨勒曼是一位“85后”,得到父亲的一路栽培。他是老萨勒曼与第三王妃法赫达之子,毕业于沙特国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度在私营部门工作。2009年,萨勒曼担任父亲(时任利雅得省省长)的政治特别顾问,由此进入政坛。
萨勒曼(左)与父亲老萨勒曼国王。
2015年,沙特老国王阿卜杜拉逝世,老萨勒曼继承王位。按照沙特建国以来一直遵循的“兄终弟及”的继位传统,老萨勒曼同父异母的弟弟穆克林成了王储。不久后,老萨勒曼废黜了穆克林的王储之位,任命侄子纳伊夫为王储。两年后,沙特第二次易储,纳伊夫被废,萨勒曼坐上王储宝座。2017年6月21日晚,王室在圣城麦加萨法宫举行了效忠仪式。萨勒曼亲吻堂兄纳伊夫的手,说:“我将永远需要您的指导和建议。”纳伊夫则拍了拍堂弟的肩膀,以表“忠心”。
中东媒体报道称,萨勒曼在沙特王子中有点“另类”:不抽烟,也不晚归,只有一位妻子,这在允许娶4个老婆的沙特并不多见。他雄心勃勃,据说在十几岁时就喜欢阅读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记。萨勒曼的抱负与眼界,让他成为父亲眼中“最能干的继承人”。
政治资历尚浅的萨勒曼,在父亲支持下精心打造了“沙特2030愿景”,拟在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沙特。近年来,为改变极度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萨勒曼大力推进旅游等非石化产业,努力引导国家经济多样发展。《华尔街日报》曾载文称,“萨勒曼是沙特变革的代言人”。
殷罡说,萨勒曼为沙特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自2018年以来,沙特解除女性驾驶禁令,允许女性进入体育场观看球赛,商场里的用餐区不再分男女,开放了全国电影院,还允许外国乐队来沙特举办演唱会和音乐会。“在沙特年轻人群体中,萨勒曼的支持率非常高。他们真诚地将萨勒曼看作国家的希望。”
然而,萨勒曼也屡有争议之举。英国《经济学人》载文称,身居高位的萨勒曼“令人生畏”。他的一个下属曾说:“每次与王储见面前,我都紧张得直哆嗦。”有报道称,萨勒曼曾将一位犯错的官员反锁在厕所。
美国《纽约时报》称,在萨勒曼主导的2017年沙特反腐行动中,有不下500人被抓,其中包括多名王室高级成员。被捕者中有两个人最显眼:一个是瓦利德,当时的沙特首富,首任国王伊本·沙特的孙子;另一个是穆塔布,沙特时任国民卫队司令,前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换言之,萨勒曼抓了自己最有钱的叔叔,又抓了自己手握重兵的堂兄。有人因此说他“六亲不认”。
这个颇具雄心的年轻人,希望为沙特谋求、巩固在中东地区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因此在军事上也显得颇为强硬。他任国防大臣期间,发动了对也门的“决战风暴”空袭行动,让沙特陷入对胡塞武装的战争泥潭,造成了人道主义危机,使地区局势更为动荡。沙特与宿敌伊朗、邻国卡塔尔的关系也一度充满火药味。
2019年2月22日,萨勒曼访华,游览了八达岭长城。
大手笔不断
萨勒曼雷厉风行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沙特的保守形象。有分析称,这个国家如今正“以积极姿态与世界融合”。
萨勒曼曾提出新建多座科技新城,其中一座耗资5000亿美元(约合3.3万亿元人民币)的超级城市,将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交通枢纽”。与这座城市有关的细节此前被公布:食物种植在漂浮于空中的水培墙上,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氢电厂将为此提供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实现人与城市的交互,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将开启全自动服务模式。如今这座城市正在建造中,但能否如期于2030年建成,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2021年10月,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完成了对英超联赛纽卡斯尔足球俱乐部的收购。这笔交易耗时18个月,收购金额为3亿英镑(约合24亿元人民币)。有分析称,萨勒曼眼看阿联酋与卡塔尔通过体育投资打响了国家品牌,认为收购纽卡斯尔俱乐部是沙特的机遇。
打造一个可以影响世界高尔夫赛事格局的顶级巡回赛,也是萨勒曼“体育外交”的一部分。今年6月,由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出资成立的“LIV巡回赛”首场赛事在英国伦敦打响,2.55亿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的奖金吸引了伍兹、麦克罗伊等国际顶尖选手参赛。
今年10月4日,亚奥理事会宣布,沙特获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资格,将成为第一个举办亚冬会的西亚国家。根据萨勒曼的计划,“沙特的沙漠和山区很快会成为冬季运动的游乐场,包括全年滑雪场、人造淡水湖和超豪华酒店等将于2026年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萨勒曼一直奉行“向东看”的外交战略,不断密切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沙特《欧卡兹报》曾评论,从巴基斯坦、印度到中国,王储的亚洲足迹令人瞩目。由中石化与沙特石油公司合资兴建的延布炼厂项目,由中建股份、西班牙FCC公司与沙特SAJCO公司联合承包的沙特交通隧道项目等“世纪工程”,都是其“向东看”战略的成果。有分析称,这是沙特出于现实考虑做出的选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沙特多样化投资计划相互契合,沙中雙方找到了合作的巨大空间。
与美国的心结
2022年7月,拜登飞赴沙特“求油”,与萨勒曼(右)“碰拳示好”。
2019年6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普京与萨勒曼(左)举行会晤。
在沙特的对外政策中,与美国的关系一直是至为重要的一环。自二战以来,沙美外交建立在“用石油换安全”的基础上,两国关系曾一度被称为“铁杆中的铁杆”。
相比于前几任沙特国王在外交策略上的低调谨慎,老萨勒曼更积极进取,也更懂平衡之道。他一方面不时“耍点小脾气”,表达对美国某些外交政策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掌握分寸,外交政策仍以沙美关系为基轴。
如今,随着美国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亚太,加之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沙美关系出现了裂痕。拜登执政以来,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分析,沙美关系的恶化,深层次原因是美国把沙特视为“棋子”和“二等公民”,要求沙特政府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却忽视沙特的安全利益与核心关切。这让沙特觉得,美国已不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来依靠的盟友。
萨勒曼与拜登早已结下梁子。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案,使双方关系降至冰点。卡舒吉供职于《华盛顿邮报》,写了许多批评萨勒曼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年10月的一天,卡舒吉在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后消失。美国中情局的报告称,卡舒吉在领事馆内被杀害并遭肢解,“正是萨勒曼批准了这次行动”。
此案经西方媒体报道后持续发酵。2019年9月,萨勒曼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我毫不知情,欢迎大家公开证据。”拜登在总统竞选期间,曾对此事表达强烈不满,声称要“让沙特王室变成贱民”,并明确表示避免与沙特王储直接接触。不过,自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油价一路飙升。据报道,拜登最初试图给萨勒曼打电话,却屡遭拒接,于是才有了他亲自飞赴沙特“求油”的后话。见面后,龃龉不断的双方为避免握手,来了个“碰拳示好”。
拜登的沙特之行显然是白去了。有美媒评论称,“这对拜登而言太丢脸了”。在殷罡看来,这说明美国的世界影响力及控制力正在减弱,而沙特增强了外交自主性,“该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社会生态正趋于合理化”。
有英媒称,此次石油减产计划背后,是沙特与俄罗斯两国关系的不断拉近。据《经济学人》报道,在2018年卡舒吉案发生数周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巩固了俄沙两国的友谊”。当时西方国家领导人故意避开萨勒曼,而普京坐到了他旁边,还与他击了掌。
殷罡认为,尽管萨勒曼与拜登私交甚差,沙特与俄罗斯在石油减产上达成了战略一致,但“沙美盟友关系不会动摇”。只是眼下,沙特希望在东西方之间保持一种战略平衡,不愿对美国亦步亦趋,也不愿在俄罗斯与美国之间选边站。
有评论认为,身为首相和王储的萨勒曼很清楚,只有在各大国之间搞好平衡,沙特在国际舞台上才能转得开。他要做的,就是在博弈中守护好沙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