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视域下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现状

2022-11-03张崭颖张化伟白青利刘英倪娜

炼油与化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专利申请

张崭颖,张化伟,白青利,刘英,倪娜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580;2.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青岛 266580;3.北京睿思厚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良性变革的重要战略。新动能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创新驱动、提高效率拉动经济增长,而旧动能主要通过要素投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2018年01月0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函〔2018〕1号)(下文简称《方案》)[2],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中国第1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山东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3]。

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之一是技术层动能转换,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各时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4]。《方案》[2]中写道:“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为发挥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作用,山东省知识产权局正式印发《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措施》[5]。知识产权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驱动力,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剂,而专利则是度量和评价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准。技术创新能力产出型指标主要包括专利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是专利指标,以及由此延伸的基于专利的创新指标和引用个数指标[6]。近年还有学者以空间计量分析为手段,选择专利授权数衡量技术创新[7]。

政府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研发团队不足以满足技术层动能转换所需创新动力,需要引入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学术界科研群体的力量,协同合作。政府—产业—高校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可以用三螺旋理论来阐释。三螺旋概念原本是在生物学领域用以解释DNA的螺旋结构,最初被用于研究复杂的转型过程[8]。在创新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和政府3个主体可以形成多种互动关系,各自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来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合作[9]。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工程。传统能源产业,例如炼油化工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又是能源消耗大户[10]。从产业链来看,炼化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供应端的产能严重过剩叠加需求端的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将进一步挤压炼化行业的利润空间,倒逼炼油厂加快转型升级[11]。炼油、石化、轮胎、化肥等传统化工产业在全行业中占有很大比重,长期依靠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升级与产品转型[12]。地方炼油企业是指游离在国家石油公司之外的,由地方政府或民营资本投资的炼油企业。山东地方炼油企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13]。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之一,《方案》[2]中提出:加大小化工、小炼油整治力度,淘汰“小散乱”低端产能。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14],方案中写道: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调整低效产业,对钢铁、地炼等7大高耗能行业进行大调整、大优化、大布局,以此推动该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述背景,文中以山东省7大高耗能行业中的地炼行业为例,对该领域企业的专利现状进行概述及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评价技术优化调整态势,并从三螺旋理论视角观察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中高校—企业—政府3主体的融合协作、协同创新情况。

1 专利检索策略

1.1 研究对象

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经清理整顿保留的小炼油厂名单的通知》(国经贸石化[2000]1095号)[15]中被保留的山东地炼企业名单,结合实际调研结果,确定了41家山东地区实际经营中包括炼化项目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1.2 检索策略

以incoPat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为工具,以山东地炼企业名称及其变体为检索词在“申请人”、“专利权人”、“被许可人”、“受让人”等字段进行检索,并辅以原始申请人地址所在地为山东的限定条件,在全球已公开或公告的专利(包括但不限于7国2组织的专利数据)中进行检索。进一步地,在检索结果中使用炼油、炼制、石油、成品油、沥青、石化等主题词,于全文字段进行限定,最终确定入选专利。检索时间为2022年4月29日。

1.3 数据处理

由于1件专利申请从公开到授权后的维持可能会经历多次公开或公告,所以会对应有多个公开公告号。虽然不同公开阶段的文献可能会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上做些许调整,但是专利技术内容是一样的。为了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对这种类型的专利数据进行去重处理,仅保留1件最近法律状态的对应的公开文本或公告文本。按上述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得到1 735件专利。

2 专利宏观态势分析

2.1 专利申请趋势及法律状态

专利申请数可反映某特定创新主体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科技创新产出状况,是衡量申请人技术研发活动的活跃度、及其运用知识产权积极性的重要指标。山东地炼企业专利申请趋势见图1。

图1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申请趋势

由图1可见,2007年之前山东地炼企业的专利产出及保有量几乎为0,2008~2017年,年均申请量在35件,2018年申请量为192件。专利申请量的突增,与2018年《方案》[2]、《通知》[14]等政策的出台有关,2020年申请量达到295件。2021~2022年的数据下降是因为专利申请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公开,若干专利申请暂时不能被检索所致。

全部专利申请中有1 103件专利被授权,占申请总量的64.6%;370件专利因未缴年费导致终止失效,占申请总量的21.7%。

2.2 申请人排名

在检索基础上对申请人进行排名,见图2。

图2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申请人排行

排名第1位的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但在专利数量上占优,其专利授权比例也高达84%。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对专利的发明人字段进行分析后发现,该公司专利数量排名前10位的发明人均为青岛中石大科技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2.3 申请人类型

对上述1 735件专利的全部申请人按创新主体类型进行统计,可以看出山东地炼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较少,三螺旋结构优势未能得到体现。

对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共同申请专利的企业按专利数量进行分析可得: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有18件专利是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申请,山东宜坤化工有限公司4件,山东石大胜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各有2件。共同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其专利申请总数仅次于山东石大胜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之间的研发合作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剂。专利申请数排名第2位的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在与非企业类科研机构合作申请方面的优秀表现就是对三螺旋理论的佐证。

2.4 海外专利

在检索结果中,有9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PCT)申请,其申请人为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中海石油东营石化有限公司及沈阳化工大学(与石大胜华化工集团合作),具体专利见表1。

表1 山东地炼企业国际专利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的海外专利申请数排名第1,该公司的表现与其高校背景有关,是三螺旋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正向推动作用的体现。

2.5 转让及许可情况

转让和许可均为专利的获利方式,亦是评价专利价值的重要指标。2者区别在于:转让是专利权人将专利所有权转移至受让方,受让方继而成为新的专利权人;许可则是专利权人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获得专利的使用权,专利权没有变更。

山东地炼企业按专利数量排名的转让人/受让人、许可人/被许可人前10名分别见图3~6。

图3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转让人排名

图4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受让人排名

图5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许可人排名

图6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被许可人排名

对涉及贸易行为的专利进行分析后可知,绝大多数专利的转让人/受让人,许可人/被许可人皆包含同一公司的董事长/总公司/分公司。此种行为大部分属于因申请人(公司)合并、重组、分立、撤销、破产或改制而引起的著录项目变更,并不产生实际效益。

为更好呈现山东地炼企业专利转化情况,对专利权或使用权跨企业交易的专利进行统计,结果为:转让专利24件;受让专利16件;许可专利12件;被许可专利11件。专利的转入及转出量均相对过少,反应了山东地炼企业的专利运营工作尚待完善,同时也体现出企业对利用专利市场寻求技术支持的积极性并不高。

3 专利技术领域分析

3.1 IPC分类

山东地炼企业专利IPC结构主要集中在C部及B部。排名前5位的小类分类号为:B01D(分离)、C01G(含有不包含在C01D或C01F小类中之金属的化合物)、B01J(化学或物理方法,例如,催化作用或胶体化学;其有关设备)、C07C(无环或碳环化合物)、及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处理)。

3.2 技术点分析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由石油加工(炼制)和石油化工组成。石油加工过程主要包括1次加工工艺(原油蒸馏工艺,又称常、减压蒸馏,龙头工艺)、2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工艺、催化重整工艺、焦化工艺等)以及3次加工(加氢、异构化、醚化、烷基化)提高产品质量的工艺技术组成。

石油化工主要是以天然气及石油加工的部分产品(石脑油、轻柴油等)为原料,通过烯烃、轻芳烃、乙炔、萘、合成气等中间产品最终生产3大合成材料及其它化工产品。在炼化过程中,原油、半成品、成品及辅料在全流程中的动力运输储存及控制系统,石油石化产业的安全、清洁生产和石油产业链下游所产生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石油炼化领域技术创新重点。

将石油炼化领域划分为:1次加工及产品、2次加工及产品、3次加工及产品、石油化工及产品、动力运输储存系统、清洁环保等6个部分。对山东地炼企业专利按技术内容进行归类,以期揭示其技术演进过程(2022年公开专利数量较少,暂不纳入分析范围)。

石油化工类和环保技术相关专利近年的申请量激增,传统的原油加工及产品及运输储存相关技术专利的申请量无增长拐点。

3.3 技术热点

以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拐点,将全部专利按申请日分为2004~2017年、2018年至今2个时间段,分别对其专利技术热点进行分析。

2004~2017年,山东地炼企业专利技术热点前3位的关键词组合为:输出管道|蒸汽管线|空冷器(193件);橡胶增塑剂|精馏塔|碳酸二甲酯(179件);催化剂|稀土催化剂|聚异戊二烯(125件)。排名1~3位的组合分别为石油炼化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装置、添加剂及催化剂。

2018年至今,山东地炼企业专利技术热点前3位的关键词组合为:分馏塔|碳酸甲乙酯|反应精馏塔(171件);液压拉马|化工安全|间歇轮(167件);不溶性硫磺|旋流分离器|分离装置(155件)。排名第1的组合仍为石油炼化相关技术;排名第2的组合涉及化工安全;排名第3的组合中,有50%以上的专利涉及废油、废液等污染物的分离处理技术。

从2个时间段专利技术热点的对比可以看出,山东地炼企业的技术研发重点已经从生产工艺方法的改进,逐渐向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领域转变。

4 结束语

(1)山东地炼企业的专利产出在2018年的突增,与该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出台相关。

(2)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是高校—企业—政府三螺旋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在专利申请量及海外专利申请量2个指标中均列第1;与科研院所或高校合作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专利申请总量仅次于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

(3)山东地炼企业第1件海外专利的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0日,目前仅有9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PCT)申请。海外专利申请起步晚、数量少、生效国过于单一,说明各企业对海外专利布局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4)山东地炼企业专利实际转让及许可数量较少,说明山东地炼企业对专利市场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亟待提高。需要研发人员从市场需求出发寻找研发方向,也需要有技术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放眼专利市场,按需索求。

(5)山东地炼企业已将技术研发的重点从改进生产工艺及方法,逐渐向安全生产、清洁生产领域倾斜,是在知识产权层面对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取得成绩的最直观体现。

建议将所述分析评价方法从地炼企业推及山东省其它高耗能行业,从多角度评价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实施情况。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专利申请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耕读事 新旧人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