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 实现冬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2022-11-03王文康许君林

云南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盈江县种薯马铃薯

王文康,杨 桃,许君林

(1.盈江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云南 盈江 679300;2.盈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盈江 679300;3.盈江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云南 盈江 679300)

近年来,盈江县冬马铃薯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均有提高,但存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较弱、销售方式单一、产业链条短、新品种培育和种薯监管体系有待加强等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指导,做好产业规划,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健全脱毒繁种和供给监管体系,全面推行绿色集成技术应用,发展合作经营模式,把冬马铃薯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作物,具有丰产性好、适用性强、经济效益高、营养丰富的特点。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全面提升了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顺势而为地推动该产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成为继水稻、玉米之后云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盈江县作为全国最大的冬马铃薯种植县,比较优势显著,综合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冬马铃薯作为优势主导产业来抓,因势利导调整政策,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布局,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握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把冬马铃薯发展成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一、产业现状

(一)种植结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盈江县生态资源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为冬马铃薯生产的最适宜区,全县以坝区旧城、平原、弄璋、太平、新城、江心波和盏西镇7个片区为重点区域,农民种植积极性高,集约化程度高。由表1得知,2016—2021年,盈江冬马铃薯种植实现了总面积、总产量同步增长和提高,平均单产和总产值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增长趋势。与2016年相比,种植面积提高到2020年的1.15万hm2、2021年的1.21万hm2,分别增长35.80%、42.52%;总产量提高到2020年的27.75万t 、2021年的28.96万t,分别增长42.78%、48.97%;平均单产提升到2020年的24.08 t/hm2、2021年的23.94 t/hm2,分别增长46.41%、45.59%;总产值提高到2020年的8.10亿元,增长69.63%,2021年受市场低迷影响,产值4.75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近年在玉米、甘蔗等作物种植面积都相继下滑的趋势下,冬马铃薯生产效益逐步显现,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表1 2016—2021年盈江县冬马铃薯面积、产量和产值统计表

(二)主导品种及品质特色突出

行业部门主动作为,推广“合作88”“丽薯6号”2个优势品种及“云薯304”“云薯902”“希森3号”“青薯9号”4个品质特色新品种。2021年“合作88”种植面积6 906.2 hm2,占比50.10%;“丽薯6号”种植面积6 110.2 hm2,占比44.32%;特色品种种植面积合计776.5 hm2,占比5.58%。

(三)种薯来源稳定,以外调为主

盈江县种薯主要由专业合作社、种薯代销机构、种植大户和农户自行从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健全的会泽、寻甸、丽江和大理等地调运,多年来种薯的选择和调运已形成固有模式。2020年种薯合计调运3.75万t。

(四)农机协同集群发展程度高

2020年盈江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8.2万kW,拥有拖拉机16 419台(套)、马铃薯种植机362台(套)、马铃薯收获机2 116台(套)、农用水泵1 273台(套),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2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完全能满足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作业需要。2020年冬马铃薯播种面积1.15万hm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9%。其中机耕面积1.13万hm2,机耕率98%;机种面积9 563 hm2,机种率83%;机收面积9 528 hm2,机收率83%。冬马铃薯秸秆机械化处理面积为1.15万hm2,处理机械化水平为100%。

(五)推广体系和集成技术模式形成

盈江县组织保障有力,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每年冬农开发形成以县级分管领导亲自抓,农业行业部门统筹,各技术推广部门紧密配合,科学分析研判市场情况的生产格局。推广体系健全,有15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17个专业站(所),形成了一支思想好、技术精的推广队伍,在破解马铃薯生产和技术推广难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夯实,形成了一套高效集成技术,成为了全省马铃薯生产的主推技术,集成技术包括冬马铃薯良种引选、种薯处理、高垄单、双行机械化规范种植、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和薯后绿肥还田技术。

二、存在问题

(一)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较弱

当前进行冬马铃薯生产的农户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对马铃薯产业新技术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现代科技观念,特别是对种薯的技术应用理解片面,加上成本效应,种植户自行组织到种薯基地抢购种薯现象突出,生产上存在隐患,体现了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较弱的特点。

(二)销售方式单一,产业链短

盈江冬马铃薯于每年2—4月集中收获上市,产量高、比较效益高、订单外销量大,但种植品种单一且集中上市,导致市场短期供大于求,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本地缺乏适宜的马铃薯加工型企业和专业的营销组织体系,营销方式以本地代办点收购为主,产业链短。农户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略显薄弱,冬马铃薯产业的各项信息不能得到充分交换和沟通,农户多以收购方信息为准,未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收获期多受市场调节,价格波动较大,以“丽薯6号”为例,2016年冬马铃薯价格出现历史新高,大薯可达4 300~4 500元/t,2021年市场低迷,上市期延迟了半个月时间,前期维持正常价格水平,后期大薯价格在800~1 200元/t。

(三)新品种培育和种薯监管有待加强

全省选育和审定了80多个马铃薯品种,盈江县主导品种仅为2个,且已连续种植多年,品种退化趋势和市场需求矛盾日渐突出,借助科研部门的成果转化,应尽快加大对新品种的研发培育。马铃薯种薯资源在全县极为缺乏,种源地分布广泛,种薯质量良莠不齐,部分未经检测和检疫的品种难免流入盈江种子市场,监管难度大,对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四)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马铃薯属高投入、高产出农作物,近年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逐步提高,促使生产总成本呈上升趋势,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排灌、技术服务和其他直接费用等增加趋势明显,保险、管理等间接费用下降但空间有限。若采取土地流转或承包进行马铃薯种植,地租费一项将面临大幅度上涨。据2020年调查,盈江中高产田单季地租每亩1 500~2 500元,马铃薯肥料成本560~730元,近几年的生产中亩产量略有提升,但亩产值有很大变化,生产收益没有增加多少,2021年出现“薯贱伤农”的现象,极不利于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策措施

(一)加强统筹指导,做好产业规划

各级政府要健全组织实施体系,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手段,全方位服务冬马铃薯种、产、销各环节,把冬马铃薯生产工作作为盈江县现代农业产业来抓,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冬马铃薯产业链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效率和集约效益。

(二)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扩大知名度

政府和业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冬马铃薯做专题宣传报道和产品展销宣传,利用专业会议、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的机会,让外界了解和认识盈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融资机制,切实解决冬马铃薯产业化中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制定冬马铃薯生产考核办法,积极帮助农户搞好冬马铃薯绿色产地认证,进一步提高盈江县优质无公害冬马铃薯的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产品进入市场的优势。

(三)健全脱毒繁种和供给监管体系

冬马铃薯脱毒繁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是保证冬马铃薯品种混杂和退化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健全种薯生产档案,对种薯产地、生产方式以及储存调运的整个过程实行电子化管理,联合成立冬马铃薯种薯专业合作社,做到规范化运作,种薯订单统一,供给监管透明,以保证优质种薯达到质量要求。

(四)全面推行绿色集成技术应用

抓好业务指导服务,集成技术力量,狠抓面积落实,办好示范样板,提高产量水平。集中打造土壤培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薯后绿肥还田生态化栽培技术,创建机械化集成示范、种薯追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路线,推进冬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整体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五)创新机制,精心培育营销市场

建立冬马铃薯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正确引导农户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营销网络,避免大量上市带来价格波动。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冬马铃薯产业信息化步伐。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冬马铃薯市场营销专业合作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种植户得到更多实惠。发展合作经营模式,构建产加销衔接一体化发展体系,打造全产业链实现冬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盈江县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瑞丽大盈江允燕山景区段湿地公园概念规划研究
对盈江县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对实现盈江县工业园区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定边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