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空区公路下伏废弃立井混凝土球面盖帽力学性能研究

2022-11-03窦国涛窦国举万战胜黄勇博

河南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盖帽主应力球面

窦国涛窦国举万战胜黄勇博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3.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4;4.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言

1950年以来,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推动了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矿产开采后留下大量的废弃井口未得到有效密实充填,一般仅做简单的棚盖处理[1-4]。目前,河南省为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好发挥高速公路的基础支撑和先导引领作用,全面适应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将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由于路网规划的需求,很多路线走廊不得不压伏废弃采矿立井,这严重阻碍了公路的修建,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发展[5-6]。

1 工程背景

G310国道郑州市西南段进行升级改造时,发现此区域历史上存在大量的小煤矿,开采后留下的废弃井口,未得到有效处理,此问题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施工,并给公路的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实际工程中煤矿废弃立井的处治措施通常采用填充法、混凝土盖板封盖法等处治措施。当采用充填法时,存在后期填料固结压密沉降问题。采用混凝土盖板封盖方法的缺点是混凝土盖板承受较大土压力,且盖板下侧长期受拉,容易产生微裂缝,进一步导致钢筋锈蚀,耐久性差。因此,本研究对有技术条件进行封盖处理的立井,提出在废弃立井上加盖“球面混凝土盖帽”,然后在盖帽上进行路基填筑的技术方案。

2 有限元模拟

2.1 模拟工况设置

废弃立井内径为3.4 m,壁厚为0.6 m,本研究将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模拟分析:①分析采用不同厚度混凝土平面盖板,见图1(a),设置为工况一~工况四,盖板力学性能具体见表1;②分析采用不同矢跨比(矢高比上跨度)混凝土球面盖帽,见图1(b),设置为工况五~工况十一,盖帽力学性能具体见表2;③对比混凝土平面盖板与球面盖帽的力学性能;④分析混凝土平面盖板与球面盖帽、不同填土厚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1 废弃立井处置措施

表1 工况设置(平面盖板)

表2 工况设置(球面盖帽)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受力时有限元建模时,忽略钢筋的影响,其参数取值如表3所示,单元采用实体单元solid 65。土体为黏土,其参数如表4所示,单元采用实体单元solid 45。

表3 混凝土物理参数

表4 黏土物理参数

在力的方面,本研究主要考虑了混凝土盖板及盖帽上方土压力作用下,通过建立10 m厚的黏土有限元模型,土体自重通过接触面传递给混凝土盖板及盖帽,另外也考虑了混凝土盖板及盖帽的自重作用。

3 结果对比

3.1 混凝土平面盖板结果分析

表5是不同工况下混凝土平面盖板的竖向极限位移和第一主应力极值,分析竖向极限位移数据可知,随着盖板厚度的增大,竖向极限位移随之减小。当盖板厚度为0.4 m(工况一)时,竖向极限位移为0.106 mm,当盖板厚度为1 m(工况四)时,竖向极限位移为0.033 mm,两者比值为0.31。且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混凝土平面盖板的竖向位移云图可知,盖板竖向最大位移均位于盖板中心处。

表5 不同工况下平面盖板位移和应力

分析第一主应力极值数据可知,随着盖板厚度的增大,第一主应力极值随之减小。当盖板厚度为0.4 m(工况一)时,第一主应力极值为0.439 MPa,当盖板厚度为1 m(工况四)时,竖向极限位移为0.151 MPa,两者比值为0.34。且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混凝土平面盖板的第一主应力云图可知,盖板的最大主应力均位于盖板底部中心处,由于盖板受力体系,盖板底部中心始终会存在拉应力。

3.2 混凝土球面盖帽结果分析

表6为不同工况下混凝土球面盖帽的竖向位移和第一主应力极值,分析竖向极限位移数据可知,随着矢跨比的增大,竖向极限位移也随之增大。当矢跨比为2∶16时,竖向极限位移为0.028 3 mm,当矢跨比为8∶16时,竖向极限位移为0.074 5 mm,两者比值为2.63。由于混凝土盖帽厚度较厚,所以其竖向位移极小,且数值接近,但总体趋势随着矢跨比增大而增大,是由于矢跨比越大,盖帽底部水平反力越小,导致盖帽竖向局部位移有一定的差异。

表6 不同工况下球面盖帽位移和应力

分析混凝土球面盖帽的第一主应力极值可知,第一主应力为正值时,为拉应力;为负值时,为压应力。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当矢跨比为2∶16、3∶16、4∶16、6∶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局部存在拉应力。当矢跨比为3∶16时,第一主应力极值最大,为0.166 MPa;当矢跨比为5∶16、7∶16、8∶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整体受压,均不存在拉应力;当矢跨比为7∶16时,第一主应力极值为压应力,为0.02 MPa;当矢跨比为8∶16时,第一主应力极值为压应力,为0.003 MPa。由于混凝土球面盖帽属于空间结构体系,应力情况复杂,最优矢跨比并非越大越好,也并非越小越好,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矢跨比7∶16时最优,是由于空间受力局部变形所决定。

根据不同工况下混凝土球面盖帽的竖向位移云图可知,最大位移均出现在盖帽顶部区域,盖帽底部位移最小。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混凝土球面盖板的第一主应力云图可知,工况五、工况六、工况七、工况九盖帽存在拉应力,工况一拉应力位于盖帽顶部混凝土下侧,工况五、工况六和工况九拉应力位于盖帽底部区域。工况八、工况十、工况十一盖帽整体均未出现拉应力。

综上分析可知,土压力作用于混凝土球面盖帽时,矢跨比会影响其力学响应,当盖帽厚度为0.4 m时,矢跨比为7∶16时,受力最为有利。

3.3 混凝土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结果对比

图2为混凝土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竖向位移极值对比,分析图2中数据可知,平面盖板竖向位移极值要明显大于球面盖帽,工况一与工况五比值为3.75,工况一与工况十一比值为1.42。

图2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竖向位移极值对比

图3 为混凝土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对比,分析图3中数据可知,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为拉应力,明显大于球面盖帽,球面盖帽合理调整矢跨比,盖帽将不存在拉应力,对其耐久性能有利。

图3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对比

3.4 填土厚度影响结果分析

图4 为不同填土厚度下混凝土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对比,分析图4中数据可知,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混凝土平面盖板的拉应力随之增大;矢跨比为2∶16、3∶16、4∶16、6∶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最大主应力为拉应力,且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矢跨比为5∶16、7∶16和8∶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最大主应力为压应力,且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其绝对值也随之增大。

图4 不同填土厚度下球面盖帽与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对比

4 结论

本研究主要针对公路通过废弃立井,提出废弃立井上加盖混凝土球形盖帽的处置措施,研究了其相关的力学性能,并与混凝土平面盖板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针对混凝土平面盖板,随着盖板厚度的增大,竖向极限位移随之减小,第一主应力极值随之减小,竖向最大位移均位于盖板中心处,最大主应力均位于盖板底部中心处,由于盖板受力体系,盖板底部中心始终会存在拉应力。

②针对混凝土球面盖帽,随着矢跨比的增大,竖向极限位移也随之增大,当矢跨比为2∶16、3∶16、4∶16、6∶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局部存在拉应力,当矢跨比为5∶16、7∶16、8∶16时,混凝土球面盖帽整体受压,均不存在拉应力。

③针对相同厚度的混凝土平面盖板和混凝土球面盖帽,平面盖板竖向位移极值要显著大于球面盖帽,平面盖板第一主应力极值为拉应力,且大于球面盖帽。

④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混凝土平面盖板的拉应力随之增大;混凝土球面盖帽最大主应力绝对值随着土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猜你喜欢

盖帽主应力球面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场及其对压裂缝形态的控制
开挖扰动诱发主应力轴偏转下软岩力学试验研究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灌篮高手》手游盖帽高手
球面距离的几种证明方法
高空机密
宽内圈关节轴承径向极限承载破裂失效原因
NBA 双周最佳阵容评选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