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虫剂对香沙芋蚜虫的田间防效评价

2022-11-03谢志娟王律张海燕宋小艳

长江蔬菜 2022年16期
关键词:防效杀虫剂虫害

谢志娟,王律,张海燕,宋小艳

(1.靖江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科,江苏,214504;2.靖江市马桥镇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局)

蚜虫,俗称蜜虫、腻虫,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蔬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靖江香沙芋一般2 月底3 月上旬播种,4~5 月常常受到蚜虫为害。蚜虫以若虫和成虫在芋叶和嫩叶上吸食汁液为害, 还能传播病毒病导致叶片卷曲、畸形,其分泌的蜜露会使叶面产生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阻碍叶片正常生长(图1)。 香沙芋蚜虫1 a发生多代,严重时对香沙芋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选择3 种化学杀虫剂和2 种生物杀虫剂对蚜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效较好的高效、低风险、低用量药剂,为香沙芋农药减量和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图1 蚜虫在香沙芋叶片上为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马桥镇九一村,该地土壤为油砂土,pH 值7.8,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 芋头品种靖江香沙芋,为农户自留本地优质品种,2020 年3 月1 日播种, 露天覆膜种植,每垄栽2 行,宽行距70 cm,窄行距35 cm,穴距30 cm,每穴1 株,每667 m2约4 200 株。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 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200 株,小区面积32 m2。对照(CK)为等量清水处理,药剂来源及处理如表1。

表1 药剂处理与来源

1.3 试验方法

药剂处理于2020 年5 月29 日进行, 此时香沙芋处于幼苗期至发棵期,并且蚜虫已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9 级, 平均单叶蚜量183.5 头。各小区除喷施药剂不同外, 其他同常规栽培管理。

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型号:3EBD-20B,台州市佳丰喷雾器厂生产,扇形喷头,压力0.15~0.40 MPa)施药,每小区药液施用量3 kg,喷细雾,芋叶正反面均喷施。 施药时,每小区均添加有机硅0.25 g(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以增加药剂在芋叶上的附着力。

施药时,天气晴好,日平均温度为23.7℃,空气相对湿度69%。 用药前10 d 平均气温23.4℃,降雨天数3 d,降雨量13.1 mm,施药后10 d 平均气温25.0℃,降雨天数4 d,降雨量22.9 mm。 施药期间气温正常,雨水正常,药剂未有被冲刷迹象。 药效发挥正常。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①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5、10 d 田间观察各处理对香沙芋生长的影响。

②防效调查 药后5 d(6 月3 日)、10 d(6 月8日)调查各药剂对蚜虫的防效。 每小区随机调查2株,每株调查上部3 张叶片,统计每张叶片上的蚜虫数量。 虫害分级标准为:0 级,无虫;1 级,小于10头;3 级,11~20 头;5 级,21~50 头;7 级,51~100 头;9 级,大于100 头。 计算公式:虫害指数=∑(各级虫害叶数×级别)×100/(调查总叶数×9);防效(%)=(对照区施药后虫害指数-药剂处理区施药后虫害指数)/对照区施药后虫害指数×100。

采用Excel 2007 计算虫害指数、防效,并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分析

药后5、10 d 观察发现各处理香沙芋长势均与空白对照一致,均未发现香沙芋叶出现明显药害及其他不良影响,说明各药剂在试验浓度时对香沙芋安全。

2.2 对香沙芋蚜虫的防效

由表2 可知,5 个药剂处理后,香沙芋芋叶上的蚜虫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药后5 d,5 个药剂处理的虫害指数为3.08~96.30, 防效为3.70%~96.92%。 其中,化学杀虫剂70%吡蚜·呋虫胺WG 8 g/667 m2、20%呋虫胺SC 40 mL/667 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6.92%、91.36%, 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速效性最好;5%高氯·啶虫脒EC 50 mL/667 m2处理对香沙芋蚜虫的防效为80.24%,防效较好。 而生物杀虫剂5%桉油精SL 100 g/667 m2和10%多杀霉素SC 17.5 mL/667 m2处理对香沙芋蚜虫的防效均较差,分别为3.70%、8.64%,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速效性较差。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香沙芋蚜虫的防治效果

药后10 d, 各药剂处理区蚜虫的虫害指数为14.82~74.08,防效为25.92%~85.18%。其中,化学杀虫剂70%吡蚜·呋虫胺WG 8 g/667 m2、20%呋虫胺SC 40 mL/667 m2、5%高氯·啶虫脒EC 50 mL/667 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18%、77.78%、69.75%,显著高于生物杀虫剂的防效,持效性较好。生物杀虫剂5%桉油精SL 100 g/667 m2和10%多杀霉素SC 17.5 mL/667 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32.09%和25.92%,防效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对香沙芋蚜虫的防效差异显著。 3 种化学杀虫剂在试验剂量下药后5 d 防治蚜虫的速效性均较好,防效均在80%以上; 药后10 d 对蚜虫的防效虽然有一定下降,但防效也较好,均在69%以上,持效性也较好。其中,70%吡蚜·呋虫胺WG 和20%呋虫胺SC 2种含有呋虫胺成分的化学杀虫剂在试验剂量下在药后5、10 d 对蚜虫的防效均较高, 防效均在75%以上,而70%吡蚜·呋虫胺WG 药后5、10 d 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且用量低。 但生物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效不太理想,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 5%桉油精SL 和10%多杀霉素SC 在试验剂量下药后5 d 的防效均较差,药后10 d 时防效虽有一定提升,但依旧显著低于3 种化学杀虫剂的防效。化学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对香沙芋蚜虫防效的差异,或许与试验时香沙芋生长前期气候干旱、蚜虫发生量大、生物农药药效慢等因素有关。对于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生产上香沙芋蚜虫发生量大时,可使用第3 代烟碱类杀虫剂70%吡蚜·呋虫胺WG 进行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效,也有利于农药减量和香沙芋绿色优质高效生产。

猜你喜欢

防效杀虫剂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跟踪导练(一)3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正确杀虫 避免污染
杀虫剂也是有毒的
杀虫剂,别乱喷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