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平各庄村唐墓发掘简报
2022-11-03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内容提要〕 2018年9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顺义区平各庄村东侧发掘3座墓葬,其中M1为“凸”字形砖室墓,墓室上部破坏严重,于墓底出土陶罐、陶碗、瓷罐、铜带饰、铜钱、铁刀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的器形推测墓葬的年代为唐代中晚期。
2018年9月,为配合北京市顺义区平各庄村B地块开发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现为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先期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占地范围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项目位于顺义区仁和镇平各庄村东侧,东北距潮白河2.4千米,发掘区域北邻平沿路,东至顺和路,西邻通顺路,南至双河大街(图一)。地理坐标北纬40°06′02.52″,东经116°40′00.54″,海拔36米。本次共发掘清理唐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2座,编号分别为M1、M2、M3,现将此次发掘的唐代墓葬简报如下。
图一 发掘区域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M1为一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竖穴土圹砖砌单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二;图三)。该墓坐北朝南,墓向172°,墓口距地表0.8米,墓底距墓口1.12米。土圹南北总长4.46米,东西宽0.64~2.52米。
图三 M1(南→北)
墓道,平面呈长方形,斜坡状。南北长1.36米,东西宽0.67~0.74米,坡长1.74米,深1.12米,两壁竖直,顶部略宽。
墓门,开于墓室南壁正中,顶部坍塌。门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0.58米,南北长0.36米,高0.9米。封门砖残存四层,底层南北向平砌,上三层立砖呈人字形砌筑。封门砖底部垫土厚约0.24米。
墓室,平面呈梯形,顶部坍塌,仅残存四壁。南北长3.1米,宽1.76~2.52米,残高0.66~1.02米。墓室四壁采取两顺一立砌筑,墓底无铺地砖。棺床位于墓室北侧,未铺砖,东西长1.7~1.8米,南北宽1米,高0.3米。棺床西北侧仅残留少量骨骼碎片。环手铁刀和铜钱分别位于骨骼碎片西侧和南侧,6块铜带饰位于骨骼碎片东南侧,其余器物散落在棺床前。
二、出土器物
(一)陶器
陶盘 1件。M1∶1,泥质灰陶,侈口,尖唇,斜腹略弧,平底微向内凹。口径19.4、底径14、高1.8厘米(图四,3;封二,1)。
陶罐 1件。M1∶7,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束颈,斜肩,球形鼓腹,腹下部内收,饼足,靠近足底外缘处有一圈沟槽,腹部有明显修胎遗留的浅弦纹。口径10.4、腹径16.9、底径8.2、通高13.8厘米(图四,7;封二,2)。
陶碗 1件。M1∶4,泥质红陶,敞口,短折沿,尖唇,斜腹略弧,饼足,足心微内凹,胎体口沿处略有变形。内壁施满釉,外壁口沿处施釉,下部和底部不施釉,釉层较薄,呈黄绿色,剥落严重,外壁口沿处有垂釉现象,足底外侧阴刻一个“左”字。口径21.2、足径9.6、高8厘米(图四,5;封二,3)。
图四 M1出土器物
陶钵 1件。M1∶2,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斜腹略弧,平底,底部中央微向内凹。胎体口沿处有轻微变形外撇,内部有明显修胎痕迹。内壁施满釉,外壁口沿处施釉,下部和底部不施釉,釉层较薄,呈绿色,剥落严重。口径13.2、底径5.4、高4.7厘米(图四,1;封二,4)。
(二)瓷器
白瓷盂 1件。M1∶6,敛口,平唇,鼓腹,腹部下内收,饼足,上窄下宽,下部外侧修坯出棱,足心微内凹。胎体灰白,较粗糙,内壁及外壁上半部施化妆土,化妆土上施白釉,釉色发青,腹部有垂釉现象。口沿内侧化妆土和釉层刮掉露胎。口径7.2、腹径9.2、底径5.8、高5厘米(图四,4;封二,5)。
白瓷罐 1件。M1∶5,侈口,圆唇,鼓腹,腹部下渐收,饼足,底部略宽,足心微内凹。胎体灰白,较粗糙,内壁上半部及外壁上半部施化妆土。内壁满施白釉,内底阴刻一个不规则圆圈,外壁施釉不及底部,釉面有细小冰裂纹,釉色发青。口径8.4、腹径13、底径7.8、高9厘米(图四,2;封二,6)。
(三)铜器
铜带饰 一组9枚。M1∶8,其中包括带扣1枚,带銙8枚,带銙分为方形和“D”字形两种,除带扣连接轴为铁质外均为铜质。带銙正面整体保存完好,部分背板残破(图五、图六)。
带扣 1枚。M1∶8-1,前部扣环呈“C”字形,扁平状,上下两端各有一管状辖孔。扣针整体呈“T”字形,针头呈鸭舌形,下端为管状,管内为一圆柱形铁轴插入扣环两端的辖孔中。带扣后部为舌形,由两部分组成,正面铜片除与扣环连接处外均出短边,向后翻折呈直角,并在背部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有3枚销钉;背板是比正面略小的三孔铜片,两部分由销钉固定。铁轴锈蚀严重,出土时扣环和扣针仅靠铁锈相连。带扣总长8.3、扣环外径5.3×3、内径4×1.3、扣针长2.3厘米(图五,1;图六)。
图五 铜带饰(M1∶8)
带銙 8枚,其中方形4枚,“D”字形4枚。方形带銙,形制相同。正面表面微弧,正面比背板略大,两部分靠近长边同侧均横置一等大长方形穿孔,穿孔稍有错位,正面穿孔更靠近边缘。正面四周出短边,向后翻折呈直角,背面靠近四角有4枚销钉,背板是比正面略小的4孔铜片,两部分由销钉固定。M1∶8-2,长3.8、宽3.5、孔径长1.9、宽0.3、正面与背板间距0.6厘米(图五,2;图六)。“D”字形带銙,形制相同,正面比背板略大,两部分靠近直边均横置一等大长方形穿孔,穿孔稍有错位,正面穿孔位置更靠近边缘。正面四周出短边,向后翻折呈直角,背部呈等腰三角形分布3枚销钉,其中2枚靠近直边,1枚位于弧边正中。背板是比正面略小的三孔铜片,两部分由销钉固定。M1∶8-3,长3.5、宽2.8、孔长1.9、宽0.3、正面与背板间距0.6厘米(图四,3;图六)。
铜钗 1件。M1∶3,平面呈“U”形,钗首上翘,顶部和两侧对称部位均饰两道棱状突起。钗脚平行,一端略长。钗长17.6、钗首宽1.3厘米(图四,6;图八)。
图八 铜钗(M1∶3)
铜钱 1枚。M1∶10,方孔圆钱,正面隶书“乾元重宝”四字,对读。正面内外有郭,光背,磨损略重。钱径2.5、穿径0.6、外郭宽0.3、郭厚0.12厘米(图七)。
图七 铜钱拓片(M1∶10)
(四)铁器
环首铁刀 1件。M1∶9,腐蚀严重,刀身断为5节,圆形环手,直柄,直背,斜刃。环手两端交错未闭合,一端与柄相连,宽于刀背。刀身中间宽两端窄,中间部位内凹呈半圆形。残长53、最宽3、环手径6.1、刃部凹陷长7、背厚0.8厘米(图四,8;图九)。
图九 环首铁刀(M1∶9)
三、结 语
M1整体破坏比较严重,出土器物大部分散落在棺床前,而且都高于墓底,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墓主人应为男性。墓中未出土带准确文字纪年的器物,仅可从出土器物特征及墓葬形制来判断其年代。墓葬中出土的白瓷罐与西安郊区隋唐墓①M504中出土的白瓷罐造型类似,白瓷盂与河北鸡泽县唐代墓葬②中出土的B型盂造型类似,铜带饰与北京市甘石桥唐墓③M1出土的铜带饰造型类似。近方形的墓室形制与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唐墓④、密云新城0306街区B地块唐墓⑤、昌平沙河唐墓⑥的形制接近。另外,墓室内还发现了1枚“乾元重宝”。“乾元重宝”为唐肃宗乾元年(758年)始铸,因此,该墓葬应不早于唐肃宗年间,属中晚唐时期。方形墓是我国北方地区唐代的重要墓葬形式之一⑦,辽西的地区自玄宗时代起就不见方形砖室墓⑧,而从顺义平各庄唐墓可知,北京地区的方形砖室墓年代至少要延续至唐代中期。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孙勐,参与发掘的人员有戢征、刘风亮、王波、雷小燕;线图由雷小燕、李柏林绘制;照片由戢征拍摄。
执笔:戢 征 卜彦博 刘风亮
注 释:
①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出版社1966年,第67页。
② 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河北鸡泽县唐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4年第6期。
③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宣武区甘石桥唐墓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2年第2辑。
④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大兴新城北区12号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
⑤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密云新城0306街区B地块唐墓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8年第1辑。
⑥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昌平沙河——汉、西晋、唐、元、明、清代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62页。
⑦ 齐东方:《中国北方地区唐墓》,《7~8世纪东亚地区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15页。
⑧ 吕学明、吴炎亮:《辽宁朝阳隋唐时期砖构墓葬形制及演变》,《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